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对弈江山 >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深潭之痛

对弈江山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深潭之痛

簡繁轉換
作者:染夕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3 04:18:58 来源:源1

黑牙浑身剧震,霍然抬头,半晌,才用尽全身力气,从牙缝里挤出话来,声音因为震惊而颤抖道:“苏......苏大人!您......您怎么会......怎么会知道得如此清楚?!就好像......就好像您当时就在旁边亲眼看着一般!这......这怎么可能?!”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苏凌从未踏足过那地底深潭,为何能将那“泡澡”的“酷刑”描述得如此精准,分毫不差!

那墨蓝色的潭水,那沉重如汞的质感,那冰寒蚀......

雪落无声,坟前铜铃轻颤,那声音不似人间所有,仿佛自九幽深处传来,又似从星河彼岸回响。赵文跪在墓前,手中握着半截断裂的剑柄,那是林远舟最后留在阳世的遗物。他没有烧纸,也没有上香,只是将一盏油灯放在碑底,灯火微弱,却始终不灭。

他已经在这里守了七夜。

每夜子时,铜铃必响三声,不多不少。第一声如泣,第二声如诉,第三声则像一声叹息,仿佛有人在耳边低语:“我还在。”

赵文不信鬼神,可此刻,他宁愿信。

“你说过,若重启失败,请我亲手杀了你。”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如同磨刀石刮过铁锈,“可你没说,若成功了,我又该做什么?”

风停了,铃不动,天地间仿佛屏住了呼吸。

忽然,灯焰一跳,映出一道影子??不是他的。

那影子站在坟后,高大修长,披着残破白袍,肩头积雪未化。赵文没有回头,他知道是谁。

“你不该回来。”他说。

“可我答应过你,要活着归来。”林远舟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入耳,“我不是以守棺人之身归来,也不是以拓跋烈的魂魄重生。我是……我自己。”

赵文缓缓起身,转身面对那人。月光下,林远舟的脸色苍白如纸,眉心七星印记已然消失,双瞳清澈如少年时。但最让赵文心颤的是他的眼神??不再有执念,不再有悲愤,也不再有杀意。那是一种彻底卸下重担后的宁静,像是走过千山万水的人,终于看见了家门。

“你真的斩断了因果链?”赵文问。

“是。”林远舟点头,“当双月碰撞那一刻,两魂融合,并非毁灭,而是归一。我没有吞噬他,他也没有吞噬我。我们终于明白了彼此的存在意义??他不是我的黑暗面,我是他的光明;而他,也是我的真实。三百年的仇恨,在那一瞬化为理解。”

“可天下已以为你死了。”

“那就让我死吧。”林远舟笑了笑,“守棺人必须死,才能终结轮回。活下来的,只是一个想看看春天的人。”

赵文沉默良久,忽然从怀中取出那页泛黄的笔记,上面写着:“若有一天,我失去理智,请亲手杀了我。”

他将它递过去。

林远舟接过,凝视片刻,轻轻摇头:“这不是命令,是信任。你从未想过真杀我,对吗?”

赵文闭上眼:“我不敢。那一剑,我练了一百遍,可在最后一刻,手还是会抖。”

“所以你才是对弈江山之人。”林远舟低声说,“我不是棋子,也不是执棋者,我只是这盘棋本身。而你,是那个敢于掀翻棋盘的人。”

远处松林一阵轻响,黑狼悄然现身,通体漆黑如墨,唯有双眼泛着幽蓝光泽。它走近林远舟,低头蹭了蹭他的手,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咽。

“它是拓跋烈留下的?”赵文问。

“是他,也不是他。”林远舟抚摸着狼首,“他是残存的一缕意志,选择了守护而非复仇。从此以后,他会陪我走完余生。”

赵文望着他们,忽然觉得胸口一阵酸涩。他曾以为这场战争的胜利属于刀剑与阵法,属于星象与符咒。可如今才明白,真正的胜负,早在两人相拥赴死的那一瞬便已注定??胜者,是人性未泯。

“朝廷已经在追查你的下落。”赵文道,“皇帝虽焚信不问,但暗中已派密探四出搜寻。他们不信你会死,更不愿一个‘活着的传说’游荡在外。”

“那就让他们继续找。”林远舟望向北方,“我会去极北之地,那里有座冰湖,湖底埋着最初的冥棺。我要用七星阵将其封印至永恒,不让任何人再借其力量掀起战火。”

“一个人?”

“一个人就够了。”他微笑,“这一生杀伐太多,该还的债,我一件都不会少。但我也不会再替别人承担命运。”

赵文点点头,忽而拔出腰间短刀,割破掌心,将血滴在坟前土地上。

“这是‘见证者之心血’。”他说,“断魂仪虽毁,但我仍要完成最后的仪式??从此之后,无人能再唤醒守棺之力。那条因果链,由我亲手埋葬。”

林远舟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动容。

“谢谢你,赵文。”

“别谢我。”赵文苦笑,“我只是怕哪天醒来,发现这一切只是一场梦。而你,从未存在过。”

风起,铃再响。

这一次,是四声。

第四声,像是回应。

***

三个月后,南方边境传来消息:瘴气退散,百年旱灾结束,一夜之间甘霖普降。当地百姓称见一白衣男子立于山顶,手持青铜铃铛,诵念古咒,随后云开雾散,彩虹横贯天际。

与此同时,北方草原突现奇景:万里冻土竟生绿芽,牧民惊呼“春归于冬”。更有猎户言,曾见一人一狼行于雪原尽头,身后足迹所至,枯树抽枝,寒泉涌流。

京城太史局连夜观测星象,发现北斗第七星“破军”黯淡许久后,竟重新亮起,且位置偏移半度,与古籍记载全然不符。钦天监奏报:“七星失轨,天命有变。”

皇帝赵承熙听罢,只淡淡一句:“天命?不过是人心罢了。”

他命人重修《国史》,关于“守棺人”一段,仅记八字:“魂镇边关,功成身隐。”

无人敢多写一字。

***

而在西域荒漠深处,一座废弃驿站内,两名旅人围炉夜话。

“听说了吗?斩龙岭第八碑最近出现了异象。”一人压低声音,“每逢月圆,碑上‘林远舟’三字便会渗出血珠,落地即化作红莲,开七瓣,香气十里不散。”

另一人冷笑:“荒诞!那人都死了,还能显灵?”

“可有人亲眼所见!而且……”前者犹豫片刻,终是说出,“那些红莲,只开给两类人看??一是心中无恨者,二是曾受其恩者。”

炉火噼啪一响,映得两人脸色忽明忽暗。

窗外沙尘卷起,隐约传来铃声,飘渺难辨。

***

数日后,东海孤岛。

浪涛拍岸,礁石嶙峋。一名渔夫清晨出海归来,发现船舱中多了一枚铜铃,铃身刻着细小铭文:“两魂归一,万劫皆休。”

他不懂其意,只觉此物阴冷异常,遂投入深海。

当夜,海底升起一道蓝光,直冲云霄。附近渔民皆梦到一位白衣人立于海面,向他们深深一礼,而后身影消散。

次日清晨,常年浑浊的海水变得清澈见底,鱼群成群结队游弋其间,甚至有濒绝多年的金鳞鲤重现踪迹。

老渔夫跪在岸边,泪流满面:“他来告别了。”

***

时间流转,五年光阴如水流逝。

大周境内五谷丰登,四海升平。北疆再无战事,南蛮归附,西戎遣使求和,东瀛进贡琉璃宝塔。百姓安居乐业,孩童不知兵戈为何物。

唯有少数知情者记得,这一切的起点,源于一场无人知晓的牺牲。

赵文辞官归隐,居于江南小镇,每日教书授徒,讲些天文地理、古今兴亡。学生们问他:“先生常说‘命运可改’,可真有人能逆天而行?”

他总是抬头望天,微微一笑:“有。他曾以凡躯承神责,以一死换众生安。你们不必知道他的名字,只要记得??这太平,不是天生就有。”

某年冬至,赵文收到一封匿名信,无署名,无地址,只有寥寥数字:

>**铃止之时,便是归来之日。**

他盯着那句话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独自登上城楼,眺望北方。

雪正纷纷扬扬落下。

风中,似有铃音隐约可闻。

他闭上眼,听见自己心底的回答:

“我等你。”

***

十年之后,江湖忽传新谣:

>“双月不见,铃声不歇;

>白衣未老,黑狼犹随。

>若问英雄何处去?

>一坟无字,万山皆碑。”

有人曾在昆仑绝顶见到一道身影,立于风雪之中,仰望星空。身旁巨狼静卧,颈挂铜铃,随风轻响。

那人久久不动,似在等待什么。

直到北斗七星突然齐闪,宛如眨眼。

他终于转身,踏雪而去。

身后脚印瞬间被新雪覆盖,仿佛从未有人来过。

***

而在斩龙岭地下密室,那台早已停转的“断魂仪”,近日竟自行启动了一瞬。监测它的老匠师吓得跌坐在地??仪器核心凹槽中,赫然浮现两滴新鲜血迹,一红一黑,交融旋转,最终凝成一颗晶莹血珠,悬于空中三息不落。

随后,一切归寂。

老匠师颤抖着记录下日期,又添了一句批注:

>“因果虽断,情义未绝。

>或许,真正的对弈,从来不在江山,而在人心。”

他合上册子,吹熄灯火。

黑暗中,谁也没看见,墙角阴影里,一枚铜铃正缓缓浮起,轻轻晃动了一下。

声音很轻,却穿透了时空。

像是某种约定,正在悄然苏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