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不是吧君子也防 > 一百三十七、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一百三十七、

簡繁轉換
作者:阳小戎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9 04:14:14 来源:源1

傍晚,榻上,欧阳戎闭目问:

“嗯?什么事。”

阿青低声道:

“我让师尊允许我能每日回来,无需天天待在女君殿……”

欧阳戎微微皱眉,不过旋即就被少女的一双纤手给抚平。

他问...

暴雨如天河倒悬,砸在破庙残破的瓦檐上,溅起一片迷蒙水雾。林泽立于门侧,衣袍早已湿透,贴在身上冷得像一层冰壳,可他浑然不觉。方才那少年嘶吼的“只要我还敢痛,我就没输”,仍在他耳中回荡,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连日来沉郁的思绪。

他低头看着自己掌心??那里有一道旧疤,是十二年前刑场上被符阵余波割裂的痕迹。如今它早已愈合,却在雨夜里隐隐发烫,仿佛记忆不肯安眠。

“你还记得吗?”他又听见那个声音,但这一次,并非来自识海深处,而是从胸腔里自然升起,“你曾以为反抗就是挥剑斩断锁链,可现在你知道了,真正的锁链不在颈上,而在人心。”

林泽闭眼,轻笑:“是啊。我早该明白,衡轨从未靠武力统治世界,它靠的是‘我们想要’。”

想要安宁,想要遗忘,想要不必再选择。

他转身回到庙内,拾起桌上那枚刻着“不归路”的铁牌。墨言打造它的那天曾说:“这牌子不怕重,就怕轻。”当时他不懂,如今才知??所谓“不归”,不是不能回头,而是明知前路无果,依旧迈步前行。

他将铁牌系于腰间,推门踏入雨幕。

南荒的雨来得急去得也快,翌日清晨,天光破云而出,照在泥泞山道上泛出微光。林泽一路北行,途经三座城池。第一座城门口竖着新碑,写着“自由市”,墙上贴满揭帖:有人控诉安乐会如何以疗愈之名诱骗孤寡老人服药失忆;第二座城里,一群青年围坐在废墟之上,轮流朗读《试错录》中的段落,每念完一段便击鼓一次,声震长街;第三座城最为震撼??整条主街铺满了烧尽的忘忧丹灰烬,像是下了一场黑色的雪,中央立着一座石像,是个女子抱着孩子的模样,底座刻字:“她记得,所以活着。”

林泽驻足良久,终是一言未发,继续赶路。

归途比来时更慢。他不再急于抵达桃树坡,反而刻意绕行偏远村落,只为亲眼看看那些悄然萌发的变化是否真实。他在一个边境小镇停留了五日,那里曾是安乐教团最猖獗之地,如今却成了“醒语堂”的据点。几个年轻人白天教人识字,晚上组织“夜谈会”,主题只有一个:说出一件你曾经不敢承认的事。

第一晚,无人开口。

第二晚,有个老农低声说:“我杀过逃兵。”

第三晚,一位妇人哭着讲出自己曾因嫉妒放火烧了邻居家粮仓。

到了第五晚,全场三十多人,竟有二十七人起身讲述。有人忏悔,有人控诉,有人只是喃喃重复一句:“原来说出来……也没那么可怕。”

林泽坐在角落,听着听着,忽然想起初言窟里的铭文:“他们的痛苦有意义。”

那一刻他终于懂了??真正的觉醒,不是愤怒,不是反抗,而是敢于直面自己的不堪,并依然愿意活下去。

第七日,他翻过最后一道山脊,远远望见桃树坡上的醒心台。晨光中,台上已有孩童练剑,剑锋划破空气的声音清脆如铃。风送来一阵花香,他知道,那是问心花开花了。

还未走近,容真便迎了出来。她穿着粗布裙衫,发间别着一朵浅粉小花,脸上带着久违的笑意。“你瘦了。”她说。

林泽点头:“你也黑了。”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白凌正在山顶擦拭酒壶,见他上来,也不多话,只递过一坛新开的梅子酿。林泽接过,仰头饮了一口,酸甜入喉,竟呛出了泪。

“哭什么?”白凌挑眉。

“不是哭,”林泽抹了把脸,“是这酒太烈。”

墨言从练剑场走来,肩上还挂着一把木剑,瞥他一眼:“你在南荒见到的,比预想的更糟?”

林泽摇头:“更复杂。衡轨不是被打败的,它是被‘看穿’的。人们开始怀疑那种‘完美幸福’的真实性,就像梦做到极致时,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做梦。”

“所以他们醒了。”墨言淡淡道。

“不,”林泽纠正,“他们只是开始怀疑梦境罢了。真正的醒来,还得经历撕裂般的痛楚??承认自己被骗了太久,爱过虚假的安宁,恨过真实的挣扎。”

三人沉默片刻。

远处,孩子们正齐声背诵《试错录》开篇:“吾生有错,故我存在;若无错误,则无选择;若无选择,则无人格。”

声音稚嫩却坚定,随风飘散在整个山坡。

当晚,众人齐聚林泽旧居的小院。炉火噼啪作响,映照四张熟悉的脸庞。他们谈起未来计划。

“北境雪原的守夜人已联络我们,希望每月派一人前去授课。”容真翻开记事册,“他们说,黑暗中最怕的不是寒冷,是沉默。”

白凌哼了一声:“那就让墨言去,反正他话少,适合装高深。”

墨言瞪她一眼:“我去可以,但得带酒。”

林泽笑着摇头:“我去吧。我想亲眼看看,那群人在风雪中点灯的样子。”

“你刚回来!”容真皱眉。

“正因为回来了,才更要立刻出发。”林泽望着炉火,“有些事拖不得。光明一旦熄灭太久,重新点燃时,总会有人质疑它是否值得。”

那一夜,他们聊到天明。

第二天清晨,林泽再次收拾行囊。临行前,容真交给他一封信,封口用的是她母亲坟前的土混蜡封住。“给那些还不敢醒的人。”她说。

他郑重收下。

此次北行,穿越戈壁、横渡冰河,历时月余方抵雪原边缘。沿途所见,令人心悸又欣慰。许多村庄外墙刷上了标语:“宁可失眠,不愿失忆”“痛是活着的证明”“我们不要永恒的和平,我们要真实的夜晚”。更有甚者,在村口立碑,刻下全村人的共同誓言:“凡自愿服用忘忧丹者,死后不得葬入祖坟。”

抵达守夜人营地那日,正值极夜降临。

方圆百里不见星月,唯有营地中央一座高塔燃着熊熊篝火,七名牧民轮值守夜,每人执一刻钟,不得懈怠。林泽加入其中,站在寒风中握紧火把,感受着火焰在睫毛上结霜的刺痛。

午夜时分,一名年逾六旬的老者走到他身边,低声问:“你是桃树坡来的?”

林泽点头。

老人颤抖着手从怀中掏出一本破书??竟是手抄的《无命经》,页角焦黑,似曾遭焚烧。“我儿子死在这本书上。”他说,“二十年前,他因传播此书被净化。临死前,他对我说:‘爹,我不怕死,只怕你们忘了为什么活。’”

林泽无言,只能将手覆上老人的手背。

“现在,我想通了。”老人抬头望向漆黑苍穹,“我不是为了复仇才守夜的。我是怕有一天,我的孙子问我‘爷爷,星星是什么’,而我只能说‘我不知道,因为我睡着了’。”

林泽心头剧震。

次日,他在高塔之下开设讲习班,不讲功法,不传秘术,只问一个问题:“你最后一次为自己做决定,是在什么时候?”

第一天,无人回答。

第二天,有个少年怯生生地说:“三天前,我拒绝吃族长赏的药羹。”

第三天,一位妇女红着眼眶说:“昨晚,我告诉丈夫我不想再生孩子了。”

第四天,全场六十人,四十八人举手发言。

林泽记录下每一句话,准备带回桃树坡编入新版《试错录》。

一个月后,他启程南归。途中路过一座废弃驿站,发现墙上有新刻的字迹:

“祝你继续倒霉。”

字体歪斜,却透着倔强。

他笑了,顺手在旁边补了一句:“愿你不被好运收买。”

回到桃树坡时,已是春深。

醒心台扩建了一倍,新增了“忆廊”??一条挂满纸条的木架长廊,每一张都写着一段不愿遗忘的记忆。有的写着“我背叛过朋友”,有的写着“我曾想自杀”,还有一张特别小的纸条,画着一个笑脸,下面写着:“今天我没吃药,但我哭了,我觉得很好。”

林泽缓缓走过忆廊,指尖轻抚那些泛黄的纸页,仿佛触摸着千万颗跳动的心。

当晚,四人再度聚首。

白凌举起酒杯:“敬所有不肯安睡的人。”

墨言难得附和:“敬所有摔过跤还敢走路的人。”

容真轻声道:“敬所有宁愿痛苦也不愿撒谎的人。”

林泽没有举杯,只是凝视火焰,低语:“敬所有知道明天可能失败,却仍愿意睁开眼睛的人。”

话音落下,屋外忽有钟声响起??那是新建的“醒钟”,每日寅时敲响七下,提醒世人勿堕沉梦。

此后三年,天下渐变。

十城联盟成立“思辨议会”,规定任何重大决策必须经过三轮公开辩论方可施行;三大书院联合发布《情绪宪章》,宣告悲伤、愤怒、悔恨皆为人权组成部分;甚至连一些曾效忠衡轨的理使后代也开始发声,呼吁重建“容错机制”。

然而,暗流亦未停歇。

某夜,林泽收到密报:南方某地出现新型药物,名为“悦忆剂”,能让人主动美化过往创伤,甚至爱上曾伤害自己的人。更有甚者,一批自称“终静者”的团体开始宣扬:“既然痛苦不可避免,不如让我们爱上痛苦本身。”

林泽看完信笺,久久不语。

次日清晨,他召集众人,宣布重启“试错巡行”??由四人分赴四方,深入民间,记录真实,传播理念,同时甄别新型精神控制手段。

“这不是战争。”他说,“这是教育。一场关于‘何为真实’的漫长教学。”

出发前夜,四个孩子来到他们面前,请求同行。

一个是曾在刑场边听演讲后立志学辩的少年;

一个是母亲死于忘忧丹的母亲遗孤;

一个是天生盲眼却坚持要用耳朵记住世界的少女;

还有一个,是当年在破庙外怒斥安乐会的青年,如今已成讲师。

林泽看着他们,忽然觉得,或许真正的传承,并非物质与功法,而是那种明知前路荆棘遍布,仍愿伸手拉别人一把的冲动。

“你们确定要走这条路吗?”他问。

少年答:“如果不说真话会让我变成怪物,那我宁愿做个笨拙的普通人。”

林泽点头,允其随行。

巡行之路漫长艰辛。他们在瘟疫村中目睹亲人抱尸痛哭而不施“无忧香”;在书院辩论会上驳斥“情感应被算法管理”的言论;在边陲小镇阻止一场集体服药仪式,靠的不是武力,而是当场朗读一百个真实故事,直到有人开始流泪,有人撕毁药包,有人跪地大喊“我不想忘了我妈的样子!”

一年后,巡行结束。

四支队伍各自归来,带回三千余份口述记录、二百七十六种新型精神干预手段样本,以及最重要的??三百零七个愿意站出来讲述自己伤疤的年轻人。

林泽将这些整理成册,命名为《人间证词》。

他在序言中写道:

“我们不是英雄,也不追求完美。

我们只是拒绝让‘幸福’成为谎言的遮羞布。

如果你读到这里,请记住:

你可以软弱,可以后悔,可以崩溃大哭,

但只要你还在挣扎着说出真相,

你就已经赢了。

因为衡轨最怕的,从来不是反抗,

而是清醒。”

书成之日,桃树坡万人空巷。

千盏油灯再次点亮,映照着一张张或苍老或年轻的面孔。有人读完《人间证词》放声大哭,有人默默写下新的纸条投入忆廊,还有孩子牵着父母的手问:“爸爸妈妈,你们有没有后悔过什么事?”

春风拂过山坡,吹动满山桃瓣,也吹动那本静静躺在石台上的《无命经》。

书页翻动,恰好停在最后一章:

“所谓无命,非逆天改运,

乃明知命途多舛,

仍以血肉之躯,

走出属于人的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