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告别李时珍,李青火速前往西安府……
早在一个多月前,朝廷的赈灾政策就开始执行了,都是就近调的粮,这会儿就算没彻底落实,也至少能匀出不少粮食。
西安府距离华县并不远,不过两百里的路程,赶一赶时间,不至于让城中百姓断了粮……
再者,知县的十五日期限,是相当保守的数字。
按照他的赈灾力度,二十五日都能坚持到。
…
西安府。
相距华县不过两百里,灾情却比华县轻了太多太多,地震不是整片震,而是连着一条线在震。
那边惨绝人寰的一幕,并未在这里发生,虽然房倒屋塌的情况,也随处可见,可没看到大地吃人的现象。
这让李青稍稍好受些。
来到知州府衙,发现朝廷赈灾的官员已经到了,见到李青这个煞星来,不由得心下一凛。
西安知州不知李青,还摆了下官架子,京师来的御史丶员外郎,却是不敢怠慢分毫,献媚的同时,不忘为自己表功……
大略了解了下这边的情况,李青道出来意:
「华县处于地震中心,情势最为县危急,时下粮食已经告急,最多还能撑五日,速速派人去支援粮食,晚了,饿死了人,城中大乱,你们罪过可就大了。」
「五日……」
西安知州知道了李青的来历,不敢再自持,乾巴巴道,「侯爷,五日怕是……难啊!」
「这里有钱有粮,还有卫所,不过两百里路……想想办法还是能克服的。」李青直接扣帽子,「华县在西安府辖下,你的辖下的城县遭灾如此严重,地震到现在,你可有援助过?」
「这个……」
西安知州乾巴巴道,「永青侯爷,之前朝廷的赈灾政策还没落实到这里,下官……只能保大舍小,也是有苦衷的啊!」
「现在还有吗?」
「下官……没有了!」
「没有就好。」李青看向京师来的御史丶员外郎,道,「本侯的脾气你们是知道的,赈不好灾会有什麽后果……总清楚吧?」
「清楚,清楚。」二人连连点头。
李青微微颔首,问:「卫所那边可有厂卫?」
「有的,我们一起来的。」工部员外郎连忙道,「下官可为永青侯带路。」
「不用了,把喝茶的时间用在赈灾上,才是正经。」李青吁了口气道,「我之后回来检查,若发现你们再这般松弛,可别怪我心狠手辣。」
「下官没有……」
「嗯?」
「下官定尽心竭力,不敢懈怠分毫。」二人不敢再辩解,生怕这煞星暴起伤人。
李青不再多言,扭身便走。
西安知府好奇问道:「两位钦差大人,永青侯怎地这般年轻?莫不是,永青侯李信之后隔代世袭?」
「呵呵……这就说来话长了。」工部员外郎捋了捋胡须,正欲显摆一把,却听远远传来一道声音。
「说来话长就别说了,好好做事才是正经,当心祸从口出!」
工部员外郎一滞,忙止住话头,转而道:「干活干活,赈灾赈灾……」
…
地方上的官员,知道李青秘密的并不多,也就南直隶知道的多些,不过,李青有玉牌在身,又有京师的厂卫『鉴定』,指使卫所积极往华县输送粮食,还是可以的。
做了双保险之后,李青便又去了下一个受灾严重的城县……
距地震发生,已三月有馀,朝廷第一批的赈灾钱粮,也陆续到了地震不太严重的地方,如此一来,就可以通过就近补给的方式,从收到赈济粮的地方搞粮食。
当然了,不只李青一个人这麽想丶这麽做,朝廷赈灾之初,就是这麽规划的,也有相关的明文规定。
执行起来并不难,只是地方官缺乏安全感,在没保证好自己足食的情况下,不肯轻易去赈济别的地方……
基于此,李青只能暴力施压。
好在朝廷第一批下派的官员都已就位,好在几处受灾城县的知县老爷,也是华县知县那一款,个个秉承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理念,反而让秩序得以存续,没有陷入彻底混乱。
在李青接二连三的插手下,秩序开始重新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
京师,大街小巷,张贴着大大小小的功德榜。
大小官员,富绅商贾……个个榜上有名。
同时,商会成员也接收到了八百里加急的传唤,在厂卫的保护下,火速赶赴京师……
朱厚熜公平公正,连李家都没放过。
不过大个半月的功夫,就将商会的所有成员,一整个聚拢到了朝廷。
不过,也不是所有大富都有资格见到皇帝的,大多都是内阁三学士丶六部六尚书接待,负责做思想工作。
只有大富中的大富,才有幸进宫,于国师殿觐见皇帝。
诸如:金陵李家,苏州安家,保定府沈家……
这些都是家资千万级的巨富,也是在相当程度上关乎大明财政税收的大家族,不过九人,贡献的商税就抵得上大明总税收的两成有馀。
富得流油,都不足以形容这些人。
御座上,朱厚熜瞧着这些个大富,控住不住的去想……要是都抄了,那该是多少银子啊?
好想咬上一口……
朱厚熜强压下杀鸡取卵的冲动,清了清嗓子,说道: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尔等有今日,既是朝廷的恩赐,也是百姓的付出,若无佃户丶工人……你们又怎有如此大的家业?」
对这些人,朱厚熜装都不想装,也就一个金陵李家有些忌惮,不过大难在即,他如此,李青也不会如何。
皇帝如此直白,一群人便是想打马虎眼,也没了话术,只好一个劲儿的点头称是。
「金陵李家,愿乐捐一百万两银子,上解君父之忧,下解黎民之难。」
众巨富:(?`?Д?′)!!
「保定府沈家,愿乐捐八十万两银子,上解君父之忧,下解黎民之难。」
连续两家掌舵人开口,且调子起的又高,其馀人也不敢太小气了,纷纷跟上……
五十万,三十万,四十万……
林林总总,单是这些人的乐捐,就高达三百万两。
再算上内阁丶六部接待的大富乐捐,估摸着不低于四百五十万两,再算上已经到手的捐赠……
朱厚熜简单估算了下,预计不下六百万两银子。
真不少了。
不过,相比需要的花费,仍是远远不够。
可也不能再明着要钱了,朱厚熜不是要脸面,而是怕吃相太难看吓到了这些个巨富,毕竟,还需要这些鸡下蛋呢。
「大明工商业还在蓬勃向上发展,不远的将来,海上贸易会再上层楼,随着蒸汽船海内外的普及,大明与海外万国的交流会更加频繁,同时,对方运输成本也降低的情况下,你们的利润将会更加可观……」
朱厚熜描绘着美好前景,话里话外还表示了朝廷会对你们这些家族,施以一定程度的支持。
众巨富闻听这些,乾笑改为真笑。
乾的都是大买卖,朝廷紧一分,松一分的区别太大了,日积月累之下,相差的钱两,何止百万?
这麽算下来,不仅没亏,反而还赚了不少。
一个个喜笑颜开,直呼:皇上圣明。
然,皇帝接下来的话,却又收回了他们的笑。
「随着工商业的持续兴旺,你们的家族生意也定会越做越大,如此一来,就需要更多的交易银券,朝廷之前发放的银券,怕是无法满足你们了……」
话未说尽,朱厚熜又话锋一转,道:「当然了,如若你们觉得银券够使,也可以不买,且时下就可以兑换,全凭个人意愿。」
朱厚熜认真说道:「稍后,朕会明发诏书,不会在任何方式上去为难你们,朝廷如此,只是为了更方便你们彼此间做生意,仅此而已。」
众巨富面面相觑,一时无人敢言。
朱厚熜也不相逼,只是笑吟吟道:「这个,你们好好合计合计,三日之内给朕个答覆就好。」
「草民告退。」
众巨富个个心情沉重。
走出宫门好一段之后,才敢说话。
「侯爷,这事儿……您拿个主意吧?」沈家家主率先开口。
安家家主也紧着说:「我们这些人可跟您比不了,这事儿……您怎麽看?」
李信沉吟了下,道:「李家准备退资。」
「啊?」
众巨富大惊失色。
本以为李家不追加保证金都够勇的了,不想……竟这麽勇!
沈家家主凝重道:「侯爷,您这是认真的?」
「本侯何曾开过玩笑?」李信说道,「皇上既然都说了不为难,自然言出必践,不过……如若尽数赎回银两,商会成员这个身份也将不复存在了,连带着享受的待遇也将取消,更别说更进一步的优待了,你们要是效仿李家,当掂量好才是。」
「这个……」
众巨富一阵迟疑,这些人都不缺钱,缺的是社会地位,此外,商会成员这个身份,不只给了他们地位,享受的福利也非常可观,就这麽放弃……他们也舍不得。
一群人既不想赎回,也不想追加,只好委婉道:
「侯爷,您这是不是太激进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