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深秋之后,天气转冷。
各地赈灾的官吏,都依照朝廷指示在灾区搭建了大通铺,分男女老幼,相距不远,晚上分开,白天还能相聚。
老弱妇孺素来安分,卫所兵的精力都放在青壮男人区域,以防有人暴乱。
之前的布局规划,时下起到了效果。
负责赈济的卫所兵,都是忠诚度较高丶犯错成本也高的军官,以及其心腹下属,又有御史监督,东厂丶锦衣卫,监督御史,一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虽说军官多少克扣了些下属饷银,但还算克制,总体来说,并无摩擦发生。
至于被集中在一起的灾民青壮,朝廷也早早出台了相应政策,组织动员他们重新开垦被破坏的耕地,让他们没力气惹事。
至于开垦出的耕地如何分配,这就是朝廷说的算了。
如此一来,灾民开荒的热情自然不高。
不过,朝廷早有预料,不愿意开荒的,朝廷也不勉强,可去黄河丶长江两岸,清淤丶修坝……朝廷不仅管饭,还付工钱,且工钱也还算可观。
与此同时,老弱妇孺也被充分调度起来,老人照顾幼童,妇女丶半大孩子也多被安排了活计,工钱比青壮虽少了许多,可总是不白干活。
若是一家几口同心协力,用不几年,就能积攒下重新开启人生的家底儿。
大地震之后,本也没有太多的耕地能够复原,仅是复耕,根本消耗不了如此多的灾民,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让更多人创造价值,养活自己的同时,也为朝廷减负。
事实证明,以工代赈的赈济方式,屡试不爽。
百姓有了希望,日子有了奔头,也没人去想着闹事了。
数千年来的苦难,塑造了其坚韧的性格,只要有明天,百姓就是淳朴的百姓,如若没有……
那就只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
不过,在李青潜移默化地影响下,百姓的『明天』提高了许多,朝廷的统治成本也大了许多。
不再局限于『生存』,而是『生活』。
从不饿死,到能吃饱饭,再到只要不怕苦累地努力奋斗,就能娶得上媳妇儿,养得起孩子……
逼得朝廷只能折中,提高对灾民的赈济,以求其安分下来,不要四处闹事。
只是这一来,百姓是好过了,难过的却是朝廷。
一群既得利益者这个愁啊……
只能大骂李青不是东西,本末倒置,取小舍大……
他们没想苦朝廷,苦一苦朝廷的是李青,骂名自然李青担。
对于群臣怒骂李青,朱厚熜并不阻拦,且还乐意见得。
有时候情绪上来了,他也会骂几句……
秋去冬来,随着赈灾力度的持续加大,越来越大……国帑财富消耗之恐怖,简直不可想像。
户部尚书粗略的算了算,按照这麽个花法,顶多到来年三月,朝廷就发不出官员俸禄了。
这还了得?
一向以沉稳着称的徐阶,再也坐不住了,联名六部九卿诸多侍郎,给皇帝上一道奏疏——论对江南加征赋税的紧迫性丶必要性。
不料,朱厚熜却是模棱两可,奏疏也是留中不发。
皇帝不急,诸大员可急了。
见皇帝老神在在,整日奉天殿丶大高玄殿两点一线,都不怎麽处理政务了,太子又实在稚嫩……财政状况岌岌可危,只好来到大高玄殿,跟皇帝对线。
当然了,这个对线主要体现在一哭,二跪,三高呼太祖丶成祖,大明国将不国……
这次,群臣并非夸张。
再这麽不作为,大明可能真的会国将不国。
个人会破产,国家也会,朝廷即将一穷二白,拿什麽供养为皇帝治理江山的官吏,拿什麽供养守护国家安全的军士?
更让群臣愤懑的是,都这会儿了,皇帝依然在拨付建设学塾款项。
简直胡来……
大高玄殿,君臣对峙。
道台上,朱厚熜打坐掐诀,神色恬静;道台下,以徐阶为首的高官,神情悲愤,一口一个列祖列宗……
好不热闹。
最终,黄锦都看不过去了,小声道:
「皇上,您多少表个态,不然……太子就更难做了。」
朱厚熜这才停止修行,朗声问道:「徐阶,为何要加江南百姓的赋税?」
徐阶抹了抹眼角,恭声道:「自然是江南百姓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就要加征赋税?」
徐阶闷闷道:「都是大明百姓,凭什麽他们足衣足食,生活富足,而灾民却是居无定所?」
「说的好,都是大明百姓……」朱厚熜微微点头,忽然道,「松江徐家也是大明百姓,对吧?」
徐阶都惊呆了。
「难道不是?」
「自然是,臣这就修书一封送回徐家……」
「哎?不必如此。」朱厚熜温和一笑,道,「江南百姓的富足生活,也不是平白来的,是他们通过劳动得来的,同理,徐家的富足也是经营而来,不可否认,江南百姓占得了地利优势,可也不能谁穷谁有理对吧?如若朝廷这般行事,未来百姓谁还敢奋斗?越努力越穷……这不好。」
徐阶被这一出整的不好意思再发难,只好换一种方式规劝,道:「可是皇上,朝廷的财政真要出问题了啊。」
「是啊皇上,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皇上,最起码先把建设学塾的款项停了啊。」
朱厚熜耐着性子听完,才道:「谁说大明财政要出问题了?谁说朝廷没钱了?」
徐阶:「……」
诸大佬:「……」
马上都要兜比脸还乾净了,你搁这儿装啥呢?
朝廷有没有钱,别人不清楚,我们还能不清楚?
却听朱厚熜说道:「国库快没钱了,但朕的内帑还有,还有许多,不必担心,钱多着呢。」
「……」
内帑具体还有多少,群臣确实不知道,但都知道不会太多。
无他,大明的财政收入并非秘密,结合庞大的支出,内帑根本存不下多少。
徐阶深吸一口气,问:「敢问皇上,内帑还有多少?」
朱厚熜抬起手掌,五指张开。
「五百万两?」徐阶苦笑,「这哪里够……」
「五千万两!」
朱厚熜呵呵笑道,「朝廷若真是没钱了,朕还会有这般闲情雅致?」
徐阶:「……」
诸大员也很无语,实在搞不懂都这时候了,皇帝打肿脸充胖子有什麽意义。
「都回去好好办公,今年过年朕给你们发个大红包。」朱厚熜哼哼道,「祖宗的江山社稷,朕比你们宝贝,不要在这儿鬼哭狼嚎了。」
徐阶苦闷至极,「皇上……」
「不必多言,一切尽在朕掌握!」朱厚熜打断施法,直接道,「你英明还是朕英明?」
「……自然是皇上。」
「这就是了。」朱厚熜淡淡道,「都把心放在肚子里,大明有钱,朝廷有钱,比你们想像的有钱,谁再敢乱说朝廷没钱了,以诽谤朝廷论处。」
不待群情汹涌,朱厚熜便道:「退下吧!」
黄锦一挥手,一众侍卫立即涌上前,也不动刀动枪,只结成人墙硬挤,往外挤……
群臣悲愤交加,却又无可奈何。
末了,徐阶只得高声道:「国事艰难至斯,皇上实不宜玄修,还请皇上移驾乾清宫,还请皇上将一切精力放在朝政上,不然……就是寒了臣等的心,也是寒了此时此刻,正饱受苦难百姓的心。」
「允了!」朱厚熜做出让步。
群臣这才好受些,可也只是好受一些。
都知道朝廷没钱了,不加征江南百姓的赋税,如何维持大明王朝的运行?
见人走远了,黄锦这才小声道:「皇上,内帑连五百万两都拿不出来啊。」
「没事儿,售于海外的蒸汽船款项,马上就回来了,还能顶一顶。」朱厚熜说。
「可这也顶不了多久啊,就朝廷这个开支程度……顶天也就一个月。」黄锦都开始忧虑了,「要不,让李青回来吧?」
「没必要,钱从来就不是问题,再说……」朱厚熜嗤笑道,「李青可不能为朕分忧,要李家才行。」
「啊?」黄锦震惊道,「皇上,您要……对李家动刀?」
「朕有那麽野蛮吗?」朱厚熜翻了个白眼儿,「是李家主动送钱来,这个早在大地震发生之初,朕就做了安排,只需走一走程序,很快,朝廷就能再次富裕起来。」
「都要跟你们这样总是后知后觉,朕不也成蠢猪笨牛了?」
黄锦:-_-||
「走吧。」
「呃……去哪儿?」
「回宫啊。」朱厚熜悠然说道,「总要让徐阶等人有所得不是?也给太子减一减负担,嗯…,经过这些时日的静养,朕感觉好多了,走,干活去。」
黄锦讷讷称是,由衷道:「皇上,您现在越来越李青了……啊,奴婢是说,皇上您也是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
「呸呸呸。」朱厚熜气道,「还崩呢?生怕朕不够累是吧?」
「呃……您瞧奴婢这张臭嘴。」黄锦连连告罪,讪笑着恭维道,「原来皇上来大高玄殿,是为了折中,真是高明……呵呵……」
朱厚熜微微摇头,轻声道:「朕来大高玄殿,并不是为了折中,是为了去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