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次日一早。
李信觐见皇帝,明确了撤资。
下午,户部便开始兑付……
密切注意李家动作的诸多大富,见此一幕,不禁也起了心思。
落袋为安的情绪迅速蔓延丶发酵……
熬啊熬,总算是熬过了三日之期,皇帝再次在国师殿召见八大巨富,问询其想法。
众巨富扭扭捏捏一番,终是壮着胆子提出了撤资。
皇帝陛下胸怀宽广,大手一挥,准了。
当着他们的面写了手书,让他们拿着去户部兑换银子,并表示,未来如若还想加入商会,依旧欢迎。
得见如此,众巨富安心的同时,也被皇帝陛下的格局深深折服了。
在此之前,他们从未想过会有这麽顺利……
事实比他们想像的还要顺利,朝廷的兑付速度之高效,令他们震惊。
一箱箱白花花的银子,从国库运出来,每一锭的成色都称得上极品,完全没有丁点氧化的痕迹。
显然,朝廷承担了些许的损耗。
白银的储存过程中,会随着时间推移,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损耗,无论保存条件再怎麽好,也无法杜绝这一现象。
损耗虽极少,可数额如此之大,也是不少银子。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银两数目核对之后,当着他们的面封条,并让他们做下标记,以防中途有变。
同时,由朝廷派人送钱到家,还有锦衣卫小旗丶都察院御史丶户部检校陪同,届时,双方当面核对,如若有误,可拒不接受,朝廷会重新核算之后,重新兑付。
直至银两数目核对无误之后,再奉还朝廷发行的银券。
如此大方,如此贴心,如此暖心……
众巨富感动的同时,也不免心生惭愧。
自己真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数千年来,商不与官斗深入人心,可今日却让他们觉得……这话并不适用大明朝廷。
有了九大巨富们的带头,诸多商会成员也纷纷加入了撤资队伍……
朝廷照单全收。
你敢撤资,我就敢兑付。
众富商个个心情愉悦,头一次觉得跟朝廷打交道,并不会吃亏。
信任的种子就这麽悄然种下了。
…
小院儿。
朱厚熜再次登门。
李雪儿奉上准备好的计划书,道:「都在这上面了,皇上回头慢慢看。」
朱厚熜怔了怔,诧异道:「这就要走?」
「要走了,金陵那边还有诸多事务要忙。」
「呃……李小姐该不是还在为那日之事生朕的气吧?」
「不敢!」李雪儿说道,「真的只是忙,一来一回加上逗留京师的时间,要一个多月了,实不能再留了,皇上可还有吩咐?」
「好吧。」朱厚熜苦笑道,「本还想与李小姐再聊聊……既然你忙,那便去忙吧,李卿,路上要好生照顾你姑姑。」
「是。」
「皇上再见。」
「嗯。」朱厚熜俯身捏了捏小家伙脸蛋儿,轻笑道,「跟大哥哥关系如何?」
「好,可好了。」小宝乾笑点头。
朱厚熜含笑点头:「那就好。走吧走吧,离家这麽久,也该想家了,再见。」
「哎。」
小家伙不自然地笑了笑,头一个跑出院子。
李信落在末尾,临出门前,又朝皇帝一礼,问道:「皇上真没吩咐了吗?」
朱厚熜默了下,道:「多上上心,多关照一下。」
「臣明白。」李信重重点头。
「嗯,去吧。」
「臣告退。」
小院再次恢复清静,不同在于上次留下的是祖孙三人,这次留下的是主仆二人。
朱厚熜没急着回去,让黄锦将躺椅搬来檐下,学着李青的样子往上一躺,拆开信封,开始审阅……
一边说着:「还是李青会享受,坐着是不如躺着……」
黄锦无声笑着,为他按肩……
不知过了多久,黄锦缓缓收回手,弯腰捡起散落在地上信纸,又去厢房取来毯子为其盖上。
朱厚熜已然睡着了,面色恬静。
黄锦便坐在台阶上,无聊发着呆……
…
…
时光幽幽,不知不觉间,盛夏来临。
朝廷的赈济钱粮,基本充足供应,灾民有饭吃,官吏有钱拿,岌岌可危的秩序,得到了稳固,逐渐朝着井然有序上发展。
同时,李时珍的药方效果也极为不错,忧心的瘟疫并没有大面积发生。
李青丶李时珍沿着地震带辗转数地,来到了湖广地界儿。
意外遇到了一众小师弟们。
一番交谈之后,李青才知道师弟们早就下山了,他还在交趾时,师弟们就下了山。
不止是道二十一这些师弟,武当山除了掌门师兄,以及部分维持武当山运转的师弟,余者都下了山。
上千道士,下山者,足有八百之多,散布在湖广地界儿。
至今已有小半年了。
得悉如此,李青既欣慰,又有些心疼。
赈灾之辛苦,非一般修行能比,尤其是最初阶段,还伴随着馀震的危险……
虽然师弟们并非是为了他,只是履行道士责任,践行道教教义,但作为大师兄的他,哪能不心疼自家师弟。
好在,并未听到师弟出事的情况,李青好受了许多。
李青不是优柔寡断之人,见湖广这边情况还好,又有诸多师弟救灾,便带着李时珍往别处赶……
这麽久高强度的救灾丶高强度赶路,时下的李时珍又黑又瘦,不过,身子骨却愈发结实了,再不复文人形象,虽不魁梧,却给人一种精炼之感。
一路下来,李时珍愈发坚定了弃官从医的想法。
中途休息期间,李时珍再次道出意愿,请李青帮忙。
李青自然是满口答应,玩笑道:「等你的医书出版时,记得写上李青赞助,好教我也沾沾光。」
李时珍哑然失笑:「永青侯还需要沾这个光吗?」
「哎?这不一样。」李青懒懒道,「我这个人啊,哪都好,就是名声不好,那群人写我也都是春秋笔法,不信你去看实录,一股子的霸道权臣味儿,比霍光还浓……」
听着李青的抱怨,李时珍有些想笑,又有些心酸,不由感慨道:
「衮衮诸公也逃不过名利二字,未必大奸大恶,却也多有私心,如侯爷这般……怕是再难找第二个了。」
「你咋比我还悲观呢?」李青好奇道,「照理说,你也没见识过官场黑暗啊?」
李时珍蹲坐在土石上,指着远处大地,怔怔道:「这一路所见所闻,够黑暗了。庙堂丶地方,只有大小不同,没有本质区别。」
李青诧然,继而欣然,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翰林院丶国子监的那些读书人,可说不出来这麽有水准的话。」
「只是有感而发,没啥水准。」李时珍有些不好意思,「侯爷面前,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
「事实嘛。」李青哈哈一笑,问道,「这些时日,一有空闲你就写写画画,是在准备医书吧?」
「嗯。」
「书名想好了没?」李青厚颜无耻道,「要是没想好,我可以给你起一个,不要钱的,只需在书封上写上是我冠的名即可。」
李时珍哭笑不得,点头道:「书名是有了,不过侯爷若觉得不够好,也可提提意见。」
李青灌了口水,抹抹嘴,道:「说来听听。」
「本草纲目。」
李青死去的记忆忽然悸动了下,继而鲜活……
李时珍讪讪道:「侯爷可是觉得这个名字不太好?侯爷,侯爷……」
连着唤了好几声,李青却是没丁点反应。
末了,蹦出一句让李时珍完全不明所以的话。
「如果华佗在世,肥胖都被医治……」
李时珍:「?」
这咋跟华佗扯上了?
好像华佗流传下来的医术丹方,没有类似本草纲目名字的啊……
这时代没有版权意识,不过大多有骨气的文人,基本都不会蹭前人热度。
李时珍苦思冥想。
李青翻来覆去就那两句,之后的歌词怎麽也想不起来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首歌,李青真正想起了李时珍是何人来了。
好一会儿,李青停下碎碎念,认真说道:
「本草纲目……好啊,名字好,书也好。本草纲目要写,得写……」
李时珍顾不上去想李青为何会有如此转变,问道:「这个书名,是不是跟谁撞了啊?」
李青吁了口气,呵呵笑道:「是撞了,跟李时珍撞了。」
「?」
「哈哈……逗你玩呢,没跟谁撞,这书名极好,反正我是取不出更好的书名了。」李青笑着说道,「选它,就选它,非它不可。」
瞧着这般无厘头的李青,李时珍也是忍俊不禁。
「那可说好了,等回到京师,侯爷可得帮下官辞去太医之职。」
「放一百二十个心,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了。」李青哼哼道,「谁敢不让你修书,我跟他急,皇帝也得挨巴掌。」
李时珍上前拿过水壶饮了一口,咂咂嘴,皱眉道:「这也不是酒啊?」
李青:-_-||「你以为我是拿你开心?」
李时珍悻悻道:「侯爷今日……属实反常。」
李青哈哈一笑,道:「没办法,药圣当面难免有些激动嘛。都忘了药圣是大明朝时期的人物了,不得不说,时间这把刀真是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