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914章 松绑资本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914章 松绑资本

簡繁轉換
作者:青红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23:31:1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时间真快,不知不觉间都嘉靖三十六年了。」

乾清宫中,父子小酌,气氛温馨。

朱厚熜感慨之馀,不免又吹嘘了下当年年少时的热血……

大过年的,朱载坖自不会再说让父皇不喜之语,很会捧哏……

「幸赖大明底子足够厚实,幸赖父皇春秋鼎盛,不然,儿臣真不知该如何面对时下困境。」

朱厚熜笑了笑,转而道:「书看得如何了?」

「回父皇,基本看完了。」朱载坖由衷道,「书中所写,实令儿臣大开眼界,也对列祖列宗有了更深的了解。」

朱厚熜抿了口酒,说道:「纸上得来终觉浅,不能学以致用,与不读也没什麽区别。」

朱载坖欲言又止,终是没为自己辩解,只是暗暗一叹。

「人教人不如事教人,有些东西不是父皇不想教你,而是直白的告诉你,并无甚用处。就像《大明轶闻录》,看的时候你惊为天人,看过之后……也就看过之后了。」朱厚熜重重叹道,「今日计划千万条路,明日依旧走老路,如此,又怎会有进步?」

朱载坖有些汗颜,也有些不服。

「其实儿臣……儿臣一直在尝试做出改变,也改变了些。」

朱厚熜不置可否,也没再说伤人的话,只是道:「你是储君,未来的皇帝,只一些可不够。」

「是,儿臣明白。」朱载坖恭声称是。

迟疑了下,小心翼翼道,「东宫有许多华而不实之物,整日吃灰不说,还怪占地方的,儿臣觉着……不若追求实惠。」

朱厚熜愕然片刻,失笑连连,也不知是好气,还是好笑。

「知道你是好心好意,不过啊,凡事要多方面,多角度去想,这边朕说内帑有钱丶朝廷有钱,那边你变卖家资,这不是拆老子的台吗?」

朱厚熜问道,「你可知,这世上什麽最宝贵?」

「权力?」

「是权力,但权力只是表象。」朱厚熜说道,「是众志成城的信心!」

「臣子对你有信心丶发自内心的信服于你,你的权力才能得到保障;百姓对朝廷有信心丶信服朝廷,国家才会安定。信心既是民族丶国家的基石,也是权力的核心支撑力。」朱厚熜说道,「为帝者,万不可做露怯之事。」

「可是父皇……」

朱载坖弱弱道,「恕儿臣斗胆,儿臣以为实力才是根本,信心再足,也变不成钱啊。」

朱厚熜笑了。

「可是儿臣说的不对?」

朱厚熜微微摇头:「不是不对,是太空泛了,这跟『权力』最宝贵没有区别。」

朱载坖怔然。

「你猜那些个大臣为何把『国将不国』挂在嘴上?你猜那些个大臣真就觉得大明『国将不国』?」

「这……」

「不过是争夺话语权罢了。」朱厚熜说道,「他们不相信朕的话,可他们更不相信朕会不顾大明社稷。」

「拿太祖来说,元末乱世,起义者多如牛毛,何以太祖能脱颖而出,建立这煌煌伟业?是权力?是实力?都是,可更重要的却是下面人的信任,大将士卒相信跟着太祖能闯出个名堂来。换之成祖亦然,纵观历史,成祖靖难之难度,哪个小宗入大宗的皇帝比得?太宗李世民,亦远远不及,可成祖依旧靖难成功了。」

顿了顿,「建文虽是矫诏篡位,可当时世人却是不知,那时他算是占尽天时丶地利丶人和了吧?可结果呢?建文是混帐,可混帐并不是失败的原因,而是臣子都不信任他了。」

「得人心得人心,得的是什麽人心?就是臣民对你的信心!」

朱厚熜说道,「记着,谁都可以慌,皇帝不能慌。」

朱载坖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儿臣谨记。」

「嗯。」朱厚熜面色缓和许多,「你刚接手,有许多症结不明白也正常,慢慢学,不过啊,不能光学,要学以致用才是,学而不用,便是没学。」

「是,儿臣谨记。」

朱载坖为父皇添上酒,问,「父皇,内帑真有钱吗?」

「当然有啊!」朱厚熜笑眯眯道,「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

朱载坖无语之馀,也被深深折服了。

父皇这心性,这定力,朱载坖自问无论如何也达不到。

不过今日这一番交谈,实令朱载坖受益良多。

对于未来登基御极,也多了几分信心。

借着过年的喜庆,父子都饮了不少,直至朱厚熜酒意上涌,酒局才散……

……

老朱是个工作狂,因此,大明的年假也很短。

跟兔子尾巴似的……

大雪还没来得及融化,便又是皇帝临朝,群臣上朝。

好在元宵节前,基本也没什麽重大事务,且受年味儿感染,大家都还算心平气和,并没有上来就开火……

朱载坖听了高拱的建议,也做出了适当的转变,不再屡屡给父皇上眼药。

朱厚熜只当是儿子开窍了,本就还算不错的心情更好了些。

悠闲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眨眼,就到了吃元宵的日子,大明这座庞大的机器,也全面恢复了运转。

朝堂之上,再次热闹起来。

讨论的核心还是一个字——钱!

这一次,朱厚熜没有再打嘴炮,拿出了真金白银。

内帑本来就只剩下百馀万两了,幸好有出售蒸汽船的款项补充,以及朱家人的『仗义援手』,内帑财富一下子达到了七百万两之多。

再加上宝钞的适当超发……

可支配数额,高达近千万之多。

这一来,上半年的支出算是有着落了。

与此同时,以工代赈正式步入正轨,开荒的开荒,种树的种树,长江黄河两岸的清淤修堤……全面开展。

紧接着,交趾丶满剌加的粮食,陆续抵达南直隶。

朱厚熜直接令杨慎统一调度,积极投入以工代赈的进程中……

总体来说,大明还是一切向好,根本不似要出现财政危机的样子。

渐渐地,群臣不得不相信,皇帝好像真没打嘴炮。

该花的钱一文不少花,都这会儿了,学塾的建立还在继续……

皇帝太淡定了。

淡定到让群臣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

同时,心中也愈发不忿,皇帝御极三十馀年来,到底藏了多少小金库啊?

二月初,严寒逐渐淡去,春暖缓缓到来。

朱厚熜终于有了大动作。

——给资本松绑!

准许商会成员在藩属国进行适当的投资,不过,谨慎又贪婪的朱厚熜口子开的并不大,只开启了两项:种桑丶养蚕。

可即便如此,也让诸多大富垂涎欲滴。

大明气候恶劣,导致生丝的成本价逐渐走高,大明的人工成本也要高于海外不少,如若可以在海外种桑丶养蚕,那生丝价格起码能低上一倍。

不仅成本价低了,而且还能扩产,更高效的去赚取西方诸国的银子。

消息一经传出,诸多大富立时就坐不住了。

然而,他们突然发现一个悲催又无奈的事实。

——自己不是大明商会的成员了。

事实上,大明商会一个成员都没有,所有人都随着李家撤了资。

如今政策出来了,他们却没有了享受的资格。

一个个大腿都拍肿了,一边悔不当初,一边埋怨李信。

你说你一个武将,跨什麽行,做什麽生意啊?

这下好了,把俺们全带沟里去了。

众大富气愤的同时,也不免怀疑,皇帝莫不是恶趣味上来了,故意拿人开涮的吧?

可很快,他们就意识到并非如此。

因为李家有了动作。

永青侯李信做生意不行,脸皮却着实够厚,一听说朝廷新政,立即哼哧哼哧的准备上海量银两,浩浩荡荡地赶赴京师。

主打一个投资海外什麽的无所谓,主要是想加入商会了。

保定府沈家与李家上的生意往来最为密切,听说了李家如此,立即有样学样,一口气准备了六百万两银子,火速赶赴京师。

由于占了地利,沈家比李家到的还早。

就这,还怕朝廷不收呢。

经上次撤资一事,朝廷的信誉算是彻底立住了,再加上这诱惑实在是太大,根本无法拒绝。

李家阵仗实在太大,刚出金陵没多久,就传播开来,随后又听说保定府的沈家更是近水楼台……这谁还能坐得住?

一个个的立即活动起来,少则数十万,多则上百万,巨富数百万……

个个争前恐后,生怕去晚了,朝廷就不收了。

毕竟,朝廷也不差钱儿,大地震如此惨烈,赈济力度如此之大,朝廷都没停了学塾建设,据闻,就连漠北的融合事宜,都没受丁点影响。

朝廷真要是没钱了,皇帝会如此大手大脚?

根本不可能!

众所周知,穷人是借不到钱的,而不缺钱的人,反而会被人上赶着送钱。

时下就是如此。

朱厚熜的淡定和从容,以及不间断的大手脚,让群臣都拿捏不准朝廷真实的财政状况,地方大富又岂会去往朝廷没钱上面想?

……

消息传至甘.肃,李青长长松了一口气。

虽然早就有所预料,可没落实前心中难免忧虑,这下算是再也不用担心财政问题了。

不过投资海外一事,却令李青有些不是滋味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