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婆婆是片儿警[七零] > 131、追爱(三更)

我婆婆是片儿警[七零] 131、追爱(三更)

簡繁轉換
作者:雪中立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3 12:22:4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汤凤园毕竟不是神仙,没有线索的情况下,怎么找人呢?

只能答应丁家父母,按照人口失踪来立案调查,至于什么时候出结果,她也没办法保证。

丁家父母不依,这可是他们营救火娃的最后希望啊,必须尽快把人找到。

汤凤园不肯答应他们,他们又在那哭天抢地的,跟要死了一样。

最终喜提十日拘留二轮游。

关起来后立马消停了,老两口只能商量着,实在不行的话就找大儿子去要点钱吧,看在钱的份上,说不定龚家宝会帮忙的。

这边汤凤园跟姚栀栀回去吃饭,心态倒是没有受到影响,胃口特好。

不好怎么办呢?不讲理的无赖泼皮那么多,总不能来一个气一回,气出病来没人替。

吃完问了问姚栀栀,丁家老五那边有没有什么线索。

姚栀栀摇头,她跟小丁的妹妹没打过交道,再说这事牵扯到丁火娃对她的伤害案,破系统安静如鸡。

汤凤园不禁叹气:“那孩子要是找个地方安顿下来过日子还好,要是路上遇到不长眼的把她卖了......哎。”

“妈,他们的事咱们都尽力了,不要想太多。”姚栀栀赶紧宽慰一二。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问心无愧就好。

汤凤园明白,只是觉得那孩子可惜。

没爹没妈的孩子,就是这么无依无靠,可怜啊。

不禁联想到自己儿媳身上,心疼不已,可惜她工作太忙,不得闲,只能隔三差五送点钱啊票的过来。

姚栀栀也没有拒绝,婆婆给就拿着,总不能又让娘家人带孩子,又让娘家人出钱吧。

该收的就收。

十一月,面向成年人的杂志终于筹备得差不多了,目前分几个大的板块,分别是:时政要闻,普法宣传,民生问答,家长里短,以及会心一笑。

前面两个栏目严肃也无趣,主要的卖点在后面三个栏目。

民生问答,这个需要袁主任那边安排宣传部门的人配合,每个月筛选一些百姓来信,刊登上来,一问一答,并报道后续的举措。

家长里短,这个最有意思,姚栀栀有现成的吃瓜系统,每个月总有点鸡飞狗跳的事情,以短篇故事的形式进行刊登。

像赵麦苗那样的事情,就可以单独成篇,写一个新时代女性的反抗,对自由的追求。

而丁家的闹剧,就可以当成长篇故事连载了。

正好可以呼应一下当期的普法宣传,把严肃的法律条文拆解开,融入日常琐碎的生活之中。

最后,会心一笑这个栏目,会收集一些笑话,趣闻,奇闻轶事,增加一些看点。

第一期不敢印太多,只印了五千份,由袁主任那边的宣传部门跟出版社各自承担一半的成本。

这个姚栀栀就不参与出资了,她的重心还是在面向学生群体的杂志上。

快下班的时候她开了个会,最终敲定一下刊名。

目前有几个提议??大众生活,众生百相,烟火人间,百味人生。

最终投票表决,选了大众生活,朴实无华,一目了然。

手抄的样刊送到了袁主任那里,好不好的要等他拍板,如果成了,以后这本杂志就交给小蒋负责。

两天后小王亲自过来了一趟,把样刊交给了姚栀栀:“袁主任说有几个地方需要修改一下,已经批注出来了。”

姚栀栀看了小王一眼,瓜还是那个瓜,没进展。

蒙在鼓里的小王,也不知道哪天就忽然被意外砸中,世界崩塌,想想怪可怜的。

可是姚栀栀真的不能多事,一个丁火娃就够烦的了,回头王家人也恨上她,那不得烦死了。

只能无视。

召开了两次编辑会议,改了三稿,最终可算是通过了。

发刊日期定在了1975年1月1日,还有个把多月,可以再细化润色一下。

反正这本杂志的目的不是盈利,而是承担了袁主任的特殊寄托,所以姚栀栀不担心销量的问题,别让出版社亏钱就行。

下班回到家,发现桌子上有几个红鸡蛋,拿起来问了一声:“三哥,谁家的?”

“姚樱樱生了二胎,曹广元送来的。”姚卫华没打算要,不过扔人家孩子的红蛋不太好,还是留下了。

可是姚栀栀又不打算吃,干脆,送给了毛阿姨,她家孩子都,肯定高兴。

回来也没问三哥,生的是男孩女孩,她不关心,又不是姚桃桃生了。

晚上,三哥再次带着他的皎皎准备出门,姚栀栀看着蹲在他肩上的小白猫,忽然好奇:“三哥,皎皎长得这么快吗?”

这都大了好几圈了。

姚卫华看了眼,小声道:“这家伙喜欢吞吃鬼魂,前阵子死在公园里的那个海院长,冤魂困在公园里出不来,吓哭了好几个小孩呢,我带她过去,一口就给解决了。吃完就大了一圈。”

“那看来你不能把那个女鬼养在它身上了。”姚栀栀没想到这小蛇这么厉害,那女鬼只怕需要敬而远之。

姚卫华笑道:“哪还用我费心,她在女子监狱那边交了一群朋友,早就乐不思蜀了。行了,你快去学习吧,我出去转转,今晚去咱爸那边睡。”

“行,那你注意安全。”姚栀栀没有挽留,小星星今晚也在姥爷那边睡。

这孩子特别喜欢黏着男性长辈,明明跟奶奶生活的时间更长,可他一看到姥爷,立马就不要奶奶了。

姚栀栀乐得有个孩子陪着点爸爸,要不然退休之后的生活多无聊啊,便由着孩子的喜好,睡哪边都行。

至于三条胡同的院子,倒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目前她没置办家具,而是养了点花花草草,大蒜小葱在院子里,隔三差五过去看一眼,需要的时候掐一点回来,也不至于把院子荒废掉。

夜深人静,毛纺厂那边的角落里,曹广元唉声叹气。

又是个女儿啊,他妈明显不高兴了,还让他去找一个民间郎中,开什么偏方,说什么吃了包生儿子。

他还没想好怎么跟姚樱樱说呢。

至于姚樱樱自己的态度......他拿不准,起码他看不出来她是高兴还是失望。

思来想去,他还是问了一声:“咱妈说有偏方可以生儿子,改天我带你去弄一个回来?”

“不会是想让我吃紫河车吧?告诉你啊,没用。我妈吃过,该生女儿还是女儿。”姚樱樱平静地看着自己男人。

怎么说呢,其实曹广元长得一般,个头也不高,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有一个城里人的身份。

不过这几年相处下来,这个男人还算顾家,她可以凑合往下过。

可是如果曹广元逼她生儿子,那她就得掂量掂量了。

家里又没有公婆搭把手,目前两个孩子已经让她焦头烂额了,她不想再生了。

便直接把话说开了:“生儿生女都是命中注定的,别听你妈胡说。”

“她到底是长辈,你别这样说她。”曹广元有点不高兴,他是疼老婆,可他也疼他妈啊。

再说了,他妈要不是为了姚桃桃带回来的那个野种,也不至于坐牢。

他希望姚樱樱说话客气点。

姚樱樱翻了个白眼:“长辈?广义跟小桃怎么闹成那样的你不知道?我还以为你比广义拎得清呢。我告诉你啊,别逼我,起码等你妈出来了有人带孩子再说。在这之前想都别想。

曹广元不说话了,默默熄灯,睡觉。

生不生的也不是她说了算的,只要两个人同房,撒了种子就有可能开花结果,他不跟她争,怀了自然会生的。

至于紫河车......等他抽空想想办法,弄点去。

*

这三个月来,徐凯郁闷死了。

到手的未婚妻跑了,下落不明。

老丈人也不见了,还成了人人口中“或许是”的嫌疑犯。

气得他这几个月跑货的时候都心不在焉的。

这不,撞车了,还受了伤,一躺就是好几天。

幸亏只是皮肉伤,骨头没事,出了院,他便继续打听那一家五口的去向。

最后愣是从张天平的同事那里找到了线索,说他准岳父去嶷城养病了。

嶷城?他们老家?

徐凯赶紧联系亲戚的亲戚,帮忙打听一下,最近嶷城那边有没有回去一家五口。

亲戚的亲戚回了电话:“不知道是一家几口,反正制糖厂那边确实有个叫李曼的,钢铁厂来了三个姐妹花,前两天刚跟制糖厂的人换了工作,名字也都对得上,张小花,张小芮,张小蓓。至于那个张天平,医院我都问过了,没有这个病人。”

好吧,那不重要,张小花在就行了。

徐凯说了声谢谢,挂断了电话。

他给医生塞了点好处费,把皮肉伤写成了骨折,让医生建议他请假卧床静养三个月。

第二天就让他妈妈去单位帮他请了假,当天下午便踏上了火车,千里追爱来了。

没办法,谁让他稀罕张小花呢,长得好看,人也温柔,又上了师范,不愁以后寒暑假没人带孩子。

实在是经济实惠得很。

又有他那个泼辣凶悍的大嫂做对比,他越发觉得张小花是千载难逢的好女人,贤妻良母的不二之选。

说什么也要去把人骗回来,跟他结婚生孩子。

结不了婚也没事,先弄个孩子出来就行。

抵达嶷城的时候下着雨,秋雨绵绵,那湿气直往人骨头里钻。

不过这气温还算可以,比起已经下雪的东北来说,就像春天一样。

他脱了军大衣,提着行李,浑身臭汗,高高兴兴地下了火车,一路打听着,去找他的心上人。

路过国营商场的时候,想着不能空手上门啊,便去买了点礼物。

呢子外套一件,桂花酥两盒,发带两根,雪花膏一盒。

最后看着那昂贵的谢馥春香粉,拿起来犹豫了半天,还是放回去了。

没这个必要,又不是文工团的,需要唱歌跳舞啥的,得把自己弄得香香的。

过日子,还是实惠点的好。

他把东西装好,高高兴兴地往制糖厂宿舍赶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