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人间灶(美食) > 33、故旧

人间灶(美食) 33、故旧

簡繁轉換
作者:三水小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24 12:30:4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没头没脑冒出来的丫鬟让整个灶房院子都躁动起来,几个帮厨都挪了步子想来看一眼这朱家的丫鬟是什么样子。

罗守娴回头看了他们一眼,这些帮厨就像是被人泼了盆冷水,又缩着脖子退回去了。

“这位姑娘,各种点心已经备好,随时能上桌,你家姑娘怎会吃不上呢?”

罗守娴记得很清楚,今日给女眷是备了两桌的,菜色口味更清淡些,摆盘上也多配了些雕花。

小丫鬟拧着眉头似乎想骂人,看见与她说话的人是这般一个俊美的年轻人,先用帕子遮住了半边脸,语气也柔缓了:

“你、你可是传说中盛香楼的罗东家?”

罗守娴微笑颔首,又说:

“姑娘,你要给你家姑娘带点心,总该有个缘由,我们是外头来的,什么丫鬟姑娘一概不认识,若是都和你一般来拿了点心就走,我们也没办法给主家交代。”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

小姑娘一双眼睛细细看着罗守娴,脸颊上的红晕遮也遮不住。

“我家夫人说今日要见客,要我家姑娘把腰扎起来,那主腰*收得极紧,她穿了就吃不下饭了,我怕姑娘饿着,就来寻些点心。”

“姑娘这么说,我便懂了。”罗守娴转身回到院子里,径直走到还冒着热气的大蒸灶前面。

“玉娘子,挑拣几样点心,装在攒盒里,再与您借洪嫂子帮个忙。”

外面的动静柳琢玉也有耳闻,她笑着拣了几块藕丝酥、云鬓酥、双色如意酥,几色蒸点,又给东家出主意说:

“只吃点心怕是会口干,装几片蜜炙火腿、一碗甜酒圆子,应该也够了。”

罗守娴依言照做,两层的梅花攒盒里装得满满当当。

“洪嫂子,小姑娘瘦弱,你提着攒盒把吃的送去,这些碟碗都是朱家的,留下无妨,攒盒要带回来。大户人家规矩多,别逗留,记准了路早些回来。”

洪嫂子点点头。

今日是来大户人家办宴,她也穿着比平日齐整,头发用桂花头油抹得发亮。

目送洪嫂子挎着攒盒跟着那小姑娘去了,罗守娴看着密密实实的竹林,轻轻叹了口气。

孟三勺凑过来,小声说:“东家,咱们怎么又遇到找饭找上了厨子门儿的呀?”

“哪来的‘又‘?”罗守娴随手在他脑袋上敲了一记。

“男子偏爱女子纤弱柔婉之态,所以高门大户里的女眷也常要饿肚子,穆将军是吃了没吃饱,没吃够,就找来咱们门上,这个丫鬟只是怕她家姑娘饿着,哪里敢奢求她家姑娘吃饱?”

孟三勺一知半解,只能叹气:“东家,人家是锦衣玉食,绫罗绸缎,哪用咱们操心?”

罗守娴摇摇头,不再说话。

锦衣玉食,金碗玉箸,难求饱腹。

绫罗绸缎,云鬓香鬟,凭谁观赏?

若是再有一个“妾室”的身份,那真是一生喜乐愁苦皆被人拿捏于指掌。

偏偏,这是她孪生的亲哥哥想为她安排的后半生。

这么一想,他如今养病的日子也太安逸了些。

似是日光太晒,片刻前还温厚周全的罗东家眯了眯眼睛。

正好有人来传话说可以上点心了,刚刚打扫完的灶院里又忙了起来,一份份精美绝伦的点心流水般地被端了出去。

洪嫂子恰在这时候回来了,喘着粗气,两眼泛光:

“东家,可了不得,这朱家也太好看了!那小姐住的绣楼跟戏文儿里写得似的!”

罗守娴抬手让她不必说这些,只问:

“可曾被人拦着?“

“是有人拦,两三道婆子守着门呢,是那星儿姑娘打了招呼才放行的。”

自灶房出来,过了竹林,是一湾浅池,池上无桥,以青石摆在其中作踏步,转进小道,绕过翘角亭和假山,便到了一处院落跟前,两个健壮妇人守着门,正是朱家小姐们的香闺所在。

几碟点心摆在桌上,一碗甜酒圆子喝了一半,两个年纪相仿的小姑娘一个手里捏着云鬓酥坐在榻上,另一个捧着咬了只剩一半的松子烧麦坐在铜镜前面。

“星儿,你同我再说说,那盛香楼的少年东家真的那般好看?”

刚刚去灶房取点心的小姑娘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粉,对着铜镜里那张俏丽的脸庞嗔了声:

“五姑娘,这话你可不该问。”

“星儿,你说嘛,我也想听。”坐在榻上的少女年纪略大一点,约是十三四岁模样,盘着一条腿,云鬓酥的碎渣落了一点在她的石榴裙上,她不甚在意地挥了挥。

“说不得说不得,姑娘,你别跟五姑娘一起闹我,让夫人知道了我议论外男,是要打我的。”星儿已经开始后悔提起自己见过罗东家了,夫人对姑娘管教甚严,要是知道了她妄议外男,说不定就把她拖出去处置了。

朱妙?,也就是星儿嘴里的“姑娘”笑眯眯地将云鬓酥吃了,自榻上跳了下来,走到星儿的身后。

“好星儿......”她双手放在自家丫鬟腰间,轻轻抓了几下。

星儿手里还捧着五小姐的一缕头发,只能左右闪躲,嘴里讨饶:“好姑娘,你可别为难我了!”

镜前坐着的朱家五小姐朱妍妍将烧麦塞进嘴里,也要帮着自己堂姐晓星儿,忽然听见门口处传来一声笑:

“幸好是我来了,要是让娘亲自看见自己女儿这般做派,怕是这一院子的丫鬟都留不得了。”

两个小姑娘连忙停手,星儿已经跪在了地上。

穿着一身十样锦对襟长袄的女子头上戴着金丝鬏髻,胸前挂着八宝项圈,明眸长眉,顾盼有辉。

朱妍妍连忙上去小心扶着她的手,笑着说:

“二姐姐通情达理,极好极好的,才不会跟伯娘告状。”

朱妙?则把星儿从地上拉起来,一点也不曾惧怕:

“要说出格,你从前比我们更多些,可别扮那等老道学。”

朱妙妤见自己亲妹妹这般混不吝,走上前点了点她的额头。

“你能与我那时候比?我是祖母爱护,嫁的自家表哥,你呀,咱们娘亲可是铁了心让你找个好夫家,她今日说了,你穿那主腰,得把腰收到一尺六才好。”

一听这话,朱妙?拧身回坐到了榻上,侧着头不肯再看自己的姐姐。

朱妙妤也不恼,只笑着问星儿:

“你家姑娘你什么了?与我说罢,她们是不能妄议外男,我是楚家妇了,我娘管不着我。”

星儿小心翼翼走上前,轻声说:

“姑娘是问我盛香楼的罗东家,是不是如传闻那般貌美。”

“盛香楼?哦......他呀!那你们也不必问星儿,问我就是了,我和她妹妹从前都在姜夫子处读书呢。”

随手拿起一块儿点心吃了,朱妙妤满意地点点头,又拿起一块儿。

一时间,她的两个妹妹都看向了她。

“二姐姐?罗东家还有妹妹?!你怎知道罗东家生的好看?”

“因为罗东家与他妹妹是龙凤胎,我比罗守娴大一岁,她那时应是十一二岁,我见过他兄长来寻她,和她生得一个模样。罗守娴自小就生得好,只说样貌,我在维扬城没见过更好的………………”

想起少女时候的旧事,朱妙妤笑着又吃了一块儿点心。

“我十岁的时候跟樊家的慧娘争强好胜,比吃穿,比课业,她一来,我们俩都灰了心,没了争胜的兴致,如今倒还往来着。”

“灰了心?那罗家姑娘这么好?”朱妙娟转过身来,“一个商户女,何等德容言功,竟压得你和樊家姐姐都不想争了?“

却见她姐姐轻轻摇头:

“她不是那种温婉贤淑,才气逼人的好。”

朱妙?越发不懂了。

看着手中的点心,朱妙好浅淡一笑,明眸闪动,仿佛淘气的少女一般:

“若是让你们做对联,你们如何对‘先圣圣于堂堂‘?”

两个女孩儿都安静下来,朱妍妍还好,朱妙?因被娘勒令“磨性子待嫁”,已经一年多没去读书了。

朱妍妍想了片刻,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铜镜:“娇娥娥兮镜镜?”

朱妙?皱了下眉:“圣于堂堂,也是一段,黛眉眉锁奁奁该是更工整些?“

朱妙妤说:

“我当年对的是‘后贤贤也济济,自以为也是妙对。”

两个妹妹在心里品了品,都觉得姐姐的对子更好,也实在想不出那罗家女儿能对出什么更好的句子来。

被妹妹们围着的朱妙妤忽然笑出了声:

“可她对的是??‘苍生生在裙裙‘,裙,是罗裙的裙。”

她仍记得,比同龄人都要瘦高些的女孩子仰着头,对自己的下联得意非常。

那一日,那一刻,偌大学堂,只能听到外面的雨水声。

不通,不雅,不顺,不准,平仄更是被扔到一边了。

但是唇齿间嚼着这句子,那年才十岁的朱妙妤忽然觉得什么胭脂水粉、德容言功,都失了色,褪了彩。

长长的梅雨天,毫无防备地被一张带着稚气的脸庞照亮了,令她如今想来,都觉得那帘外雨丝都流光溢彩。

“这罗家姐姐,真是个妙人。”

朱妙?起身,让星儿磨墨好让她要将对联写出来,可铺开宣纸,她又坐了回去。

“罢了,这对联写出来,怕是我娘要被吓死的。”

说着,她也有些灰心了。

竟不知自己的心竟是如何亮的,又为何灰了。

回忆过往的点滴,朱妙妤不禁一声叹息:“她是极灵慧之人,也聪敏好学,若是安然长大,哪怕只是嫁个商户,这维扬城中她也不会寂寂无名。

朱妍妍语气焦急,连忙攀着她的手问:“二姐,罗家姐姐可是出了什么事?”

“据说是家里出了事,父亲没了,她情急之下伤了心脉,只能去道观里养着。”

两个年轻的女儿肩并肩坐着,齐齐一叹,一个说:

“罗家姐姐这般人品,这般遭遇,莫非就是得天之妒?”

另一个说:

“进了道观,与青山碧水为伴,不在五行之中,于罗姐姐这样的神仙人物,未尝不是幸事。终归不至于为了嫁人,就被亲娘逼着穿什么主腰,连饭都吃不到。”

见她们长吁短叹终是将罗东家那外男的容貌抛到脑后去了,朱妙妤心中一松,却又平白泛起一丝涩然。

灶房院子里,原本倚在墙边稍作休息的罗守娴用帕子捂着脸,连打了两个喷嚏。

“东家,喝碗热茶吧。”

罗守娴从方仲羽的手中接过细瓷碗,笑了:

“怎么又是蜜水?”

方仲羽眼睛看向一边,只说:

“东家喝茶也是豪饮,倒不如喝蜜水,还能温润肠胃。”

照例将水一饮而尽,罗守娴走向玉娘子。

两尺宽的陶盆里铺满了冰,中间是一个铜盆,玉娘子一边搅打着鲥鱼的茸,一边一点点将料水打进去。

一盆鱼茸十几斤,是从四十多条鲥鱼上面刮来。

粉色的肉茸在她的腕力之下被抛打起来,渐渐有了筋性。

“酥炸鹌鹑已经上了,下一道是蒲菜大玉,火腿扒肘子马上出锅,鲥鱼可以入模了。”

朱家“畅园”的灶房院子不像流景园那般大,灶孔也少,偏偏客人比在流景园的时候多,如何用灶才能保证上菜接连不断,也是个学问。

火腿扒肘子是大菜,上了这个,宾客们得吃一会儿,厨子们也就有了空灶和时间来精心炮制最后的压轴大菜。

“东家,肉茸打好了。

甩了甩手腕,柳琢玉将铜盆自冰盆里端了出来,立刻有帮工把瓷质的模具放进了冰里。

呈鱼型的模具是专门请青兰瓷坊加急烧的,一共九个,小心抹一层油,用鱼茸塞进去,就立刻放在冰里冷凝成型。

见九条“鱼”里有五个成功脱模出来,厨子们松了口气,赶紧把不成型的再放回盆里重来。

这般做出来的一条鱼不过四寸长,一指厚,先上锅蒸到凝固,拿出来倒出水,在鱼身摆上火腿、香菇和孟酱缸特制的蒸料再次上锅,片刻后,便有香气从锅里飘了出来。

有鲥鱼特有的鲜香、火腿的咸香、香菇的浓香,还有酒香和肉的香,众妙毕备,浑然若天成。

鲥鱼蒸好了,这道菜却还没到最后。

鲥鱼的鳞被在锅中被熬透成了金色的油,此时拿掉鱼身上香菇和火腿,将鳞油点在上面,仿佛群鱼重披金鳞,将要归于江海一般。

再在这一个大圆盘当中立一颗惟妙惟肖的寿桃,下面有九条形态各异的身披金油的鱼汇聚,似是要托举这蟠桃。

看着这道在几日内从无到有的菜,罗守娴一拍手:

“上菜吧,这一道就是咱们今日的镇场菜‘鲥鱼献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