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军工科技 > 四千一百六十五章 把技术标准牢牢抓在手里

军工科技 四千一百六十五章 把技术标准牢牢抓在手里

簡繁轉換
作者:止天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3 02:49:01 来源:源1

【未修改版】

吴浩指尖在杯沿停住,目光透过窗户落在远处起伏的戈壁轮廓上。夕阳正把云层染成熔金般的颜色,那些在风里矗立的研发楼剪影,像一群沉默的巨人。

“把会议纪要给我。“他忽然开口。

...

吴浩推开会议室大门的瞬间,一阵热浪扑面而来。张小蕾已经坐在会议桌一侧,手里正翻阅着一份厚厚的报告,而她面前的平板电脑屏幕上跳动着一串串数据流。

“你来啦。”她抬头看了眼苏荷,“听说你要去空军医学院进修?”

“是啊。”苏荷坐下,把保温杯放在桌上,“下周就报到。”

张小蕾挑眉一笑:“那你可得快点回来,我们这边可等着你帮忙呢。”

吴浩在主位落座,目光扫过两人,然后看向投影幕布上浮现的画面??那是军工基地最新的隐身涂层研发进度图,曲线起伏不定,像是一场尚未结束的风暴。

“说重点。”他开口道。

张小蕾点头,手指轻点屏幕,画面切换成一张结构图:“问题出在分子层叠工艺上。我们的涂层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稳定性下降,导致雷达反射率波动过大。实验室尝试了五种不同的添加剂,但效果都不理想。”

“你们有没有试过加入纳米级氧化铝?”苏荷忽然插话。

张小蕾愣了一下:“你不是刚要去学细胞培养吗?怎么还懂这个?”

苏荷笑了笑:“上周整理吴总文件的时候,看到他批注里提到过类似思路。”

吴浩没说话,只是微微颔首,似乎对她的观察力颇为满意。

“我们可以试试。”张小蕾迅速调出一组参数,“如果能控制好氧化铝的粒径分布和分散均匀性,或许可以提升热稳定性。”

“另外,”苏荷继续补充,“我在沈宁姐的温室系统资料里看到,她用了一种仿生结构的温控膜,或许可以借鉴到隐身涂层的热管理设计中。”

张小蕾眼睛一亮:“这倒是个新方向!”

吴浩终于开口:“那就这么定了。小蕾负责工艺优化,苏荷配合做结构模拟分析,同时联系沈宁那边,看看能不能共享部分材料数据。”

“明白。”两人齐声应道。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讨论的内容从隐身涂层扩展到了整个军工复合材料的研发体系。吴浩一边听着,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偶尔插几句点评,精准地点出关键问题。

散会后,三人一起走出会议室,外面的天已经蒙蒙亮了。戈壁的晨光带着一种苍凉的温柔,洒在基地的金属穹顶上,泛起一层淡金色的光辉。

“我先回实验室了。”张小蕾挥挥手,大步离去。

苏荷站在原地,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忽然觉得一切都变得真实起来。不再是那个躲在吴浩背后、只会整理文件的小秘书,而是真正参与到项目决策和技术讨论中的自己。

“你在想什么?”吴浩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我在想,”她轻声道,“原来我也能帮上忙。”

吴浩看着她,眼神温和:“你一直都在帮。”

苏荷怔了一下,随即笑了出来:“谢谢您。”

“别谢得太早。”吴浩淡淡一笑,“等你从空军医学院回来,还有更多事要你做。”

“我准备好了。”她挺直脊背,语气坚定。

吴浩点点头,转身朝自己的办公室走去。苏荷则走向另一侧的生物实验室,那里有她即将面对的新挑战。

……

与此同时,在数百公里外的灵湖医学研究中心,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正站在显微镜前,仔细观察着一片组织切片。

“周教授。”助手走过来,“苏荷已经确认明天报到。”

老教授放下目镜,露出一丝笑意:“好,我等她很久了。”

他的目光落在墙上挂着的一幅画??那是一株生长在岩石缝隙中的红柳,枝干虬结,却生机勃勃。

“科研不是纸上谈兵,是要扎根的。”他喃喃道,“希望她也能在这片土地上,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

几天后,苏荷正式进入空军医学院的细胞生物学培训班。课程紧张而密集,从基础的细胞结构讲到基因编辑技术,每一节课都像是在挑战她的极限。

但她没有退缩。

每当夜深人静,她都会拿出那枚银质书签,摩挲着上面的“格物致知”四个字,仿佛能从中汲取力量。

而在戈壁的另一边,吴浩也没有停下脚步。

他亲自带队前往军工基地,参与新型隐身涂层的最终测试。张小蕾带着团队日夜奋战,终于成功将氧化铝纳米材料稳定嵌入涂层结构,使得其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大幅提升。

沈宁也传来好消息??航天育种玫瑰不仅在戈壁开花,而且花瓣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具有极高的抗氧化能力,有望应用于新型护肤品的研发。

一切都在悄然发生改变。

……

一个月后,苏荷结束了培训,带着满满的笔记和实验经验回到戈壁。

她走进生物实验室的第一天,就接到了一个任务:协助研发一款新型生物传感器,用于监测极端环境下的生命体征变化。

“这是你的第一项独立任务。”吴浩递给她一份项目大纲,“你可以自由调配资源,包括与军工部和农业部的合作。”

苏荷接过文件,郑重地点了点头。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未来还有很多挑战等着她,但她已经不再害怕。

因为她学会了如何在戈壁里种花。

学会了如何在坚硬的土地上,长出柔软而坚韧的生命。

……

夜晚,苏荷独自站在实验楼的阳台上,望着远处的星空。

风从戈壁深处吹来,带着沙粒的低语。

她打开手机,三人小群里,沈宁刚刚发来一段视频:一朵盛开的玫瑰,在风沙中轻轻摇曳,花瓣上沾着露珠,闪烁如星。

张小蕾留言:“欢迎归队。”

苏荷嘴角扬起一抹微笑,指尖轻触屏幕,回复了一句:

“让我们一起,在这片荒漠里,开出最美的花。”

吴浩站在实验楼顶层的观测平台上,望着远处正在调试中的新型雷达阵列。夜风猎猎,吹动他身上的工装外套微微鼓起,像是某种沉默的旗帜。

“吴总。”身后传来苏荷的声音,她手里抱着一沓文件,“这是军工部刚送来的测试数据,隐身涂层在-40c至80c温差下的反射率曲线已经整理好了。”

吴浩接过文件,翻了几页,点头道:“辛苦了。”

“不辛苦。”苏荷笑了笑,“张小蕾姐说,等您看完数据,她想请您过去看看他们新设计的模块化装配线。”

吴浩合上文件夹,抬眼看了她一眼:“你呢?最近实验室那边怎么样?”

“还在调试生物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苏荷语气认真,“周教授说如果能在戈壁环境下实现连续72小时稳定监测,就可以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吴浩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不错,看来你真的适应过来了。”

苏荷低头看了眼胸前的徽章,那枚“浩宇生物”的标志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金属光泽。她轻声道:“我以前总觉得科研离我很远,但现在才发现,它其实就在身边,只要愿意扎根,就能长出枝叶。”

吴浩没有说话,只是转身望向远方。那里,是基地最核心的研发区,灯光如星河铺展,映照着无数个正在攻克的技术难题。

“你知道吗?”他忽然开口,“当年我决定做军工项目的时候,很多人劝我别碰这块硬骨头。说我们这种民营企业,搞不了高端技术,不如去做点民用产品赚快钱。”

苏荷静静地听着。

“但我坚持下来了。”吴浩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因为我相信,真正的科技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落地生根的。就像红柳,看似被风吹到荒漠,实则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出花来。”

苏荷看着他的侧脸,忽然觉得这个男人比任何时候都像一座山??沉稳、厚重,却又孕育着无限生机。

“所以我也希望你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红柳’。”他转头看向她,“不只是完成任务,而是真正理解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

苏荷重重地点头:“我会的。”

吴浩笑了,眼神里带着几分欣慰:“好,那走吧,去看看小蕾他们的新装配线。”

两人并肩走向电梯间,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中回响。夜色渐深,但整个基地依旧灯火通明,仿佛一颗永不熄灭的星辰,在戈壁深处静静燃烧。

……

与此同时,张小蕾正站在装配车间的控制台前,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

“吴总来了。”她头也不抬地说。

“你怎么知道?”吴浩走进来,手里还拿着那份报告。

“直觉。”张小蕾终于抬头,嘴角扬起一抹得意的笑,“而且我知道你现在肯定有很多问题要问。”

吴浩走近几步,目光落在她面前的机械臂上:“这套自动化系统是你亲自设计的?”

“对。”张小蕾调出三维模型,“我们这次采用的是模块化结构,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发动机进行快速切换。装配精度控制在±0.01毫米以内。”

“不错。”吴浩点点头,“效率提升了多少?”

“预计能提高35%,如果再加上AI辅助检测系统,故障率可以降低一半以上。”

苏荷在一旁听得入神。她发现,张小蕾虽然看起来吊儿郎当,但在专业领域,她的专注和严谨丝毫不亚于任何人。

“那你打算怎么测试?”吴浩继续追问。

“明天就安排第一次模拟装配。”张小蕾信心满满,“我已经联系了航空动力组,他们会派专家过来监督流程。”

吴浩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记住,我们要的不只是速度,更是稳定性。”

“明白。”张小蕾敬了个军礼,“保证完成任务。”

吴浩笑了笑,转身对苏荷说:“你也去观摩一下,多学点东西。”

“是。”苏荷应声。

三人站在装配线前,看着机械臂缓缓启动,发出轻微的嗡鸣声。那一刻,仿佛整个基地的心跳都在同步跳动。

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也是一场永不停息的探索。

而在戈壁深处,属于他们的未来,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