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军工科技 > 四千一百六十六章 发挥全领域融合优势

军工科技 四千一百六十六章 发挥全领域融合优势

簡繁轉換
作者:止天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3 02:49:01 来源:源1

【未修改版】

“你少添乱。“吴浩无奈地摇头,“农业板块的智能灌溉系统试运行得怎么样了?上周不是说传感器总出故障?“

提到正事,沈宁立刻拿出专业姿态:“已经解决了!我们让电子研究所的人改了算...

苏荷站在装配车间的角落,看着机械臂流畅地完成第一个模块的组装。张小蕾的声音在耳边回响:“别光看动作,注意它的反馈信号和压力曲线。”她点点头,迅速打开平板电脑,调出实时数据流。

吴浩站在控制台前,目光如炬地盯着屏幕上的参数变化。“小蕾,减缓一号臂的速度,看看它在低速下的稳定性如何。”

“明白。”张小蕾手指轻点,指令瞬间传入系统。机械臂的动作明显放缓,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组异常波动的数据。

“不对劲。”苏荷皱眉,“速度降低后,关节处的扭矩反而增加了,这可能意味着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有问题。”

张小蕾立刻切换到诊断模式,屏幕上跳出一组红色警告。“果然,伺服电机的反馈延迟了0.2秒,这会导致精度下降。”

吴浩点头:“你们之前有没有做过动力学建模?”

“做过,但只是静态模拟。”张小蕾叹了口气,“没想到实际运行中会出现这么大的偏差。”

“那现在怎么办?”苏荷问。

“只能重新优化算法。”张小蕾咬牙,“得让AI学习更多动态工况下的行为模式,然后进行补偿调整。”

吴浩看向苏荷:“你不是刚学完神经网络模型吗?能帮忙做这个训练集的设计吗?”

苏荷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可以试试。”

……

深夜,生物实验室的灯光依旧亮着。苏荷坐在电脑前,面前是张小蕾发来的原始数据包,里面记录了装配线在不同负载下的运行状态。

她一边整理数据,一边思考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训练集。突然,手机震动起来,是沈宁发来的一条消息:“苏荷,我这边有个新发现,想不想听?”

“当然。”苏荷回复。

几分钟后,视频接通,沈宁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她的身后是一排温室培养箱,里面种植着几株刚刚抽芽的玫瑰幼苗。

“你看这个。”沈宁举起一支试管,“我们在航天育种玫瑰中提取出了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它能在极端环境下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

苏荷眼睛一亮:“你是说,这种蛋白可以用于提升生物传感器的耐受性?”

“没错。”沈宁点头,“如果我们能把这段基因导入你的微流控芯片中的传感细胞里,或许能让它们在高温或低温下依然保持活性。”

“太棒了!”苏荷激动地说,“这样的话,我们的72小时连续监测目标就更有希望实现了!”

“不过还需要进一步实验。”沈宁笑着说,“我已经联系了军工部那边,让他们提供一些极端环境测试设备,你要不要一起来参与?”

“当然要!”苏荷毫不犹豫地答应。

……

第二天清晨,苏荷带着昨晚整理好的数据模型来到装配车间,正巧看到张小蕾正在调试新的算法程序。

“你来得正好。”张小蕾抬头,“我刚刚把基础结构搭好,但感觉训练效果不太理想。”

苏荷走过去,仔细看了眼代码:“你是不是没考虑时间序列的影响?这类机械运动具有很强的时序依赖性,普通的全连接网络可能无法捕捉到关键特征。”

“那你有什么建议?”张小蕾问。

“我们可以用LSTM网络,专门处理这种时间序列数据。”苏荷打开自己的笔记本,“这是我昨晚设计的一个初步模型架构,你可以试试。”

张小蕾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一遍,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不错啊,你真的才学了一个月?”

“理论加实践嘛。”苏荷笑了笑,“周教授说,科研最重要的是理解问题的本质,而不是盲目堆砌技术。”

张小蕾点头:“有道理。”

两人一边讨论模型细节,一边开始部署训练任务。几个小时后,第一轮结果出炉??预测误差从原来的15%降到了3%以内。

“太好了!”张小蕾兴奋地拍了下桌子,“这次优化之后,装配线的稳定性应该能达标了!”

苏荷也露出笑容:“看来我的培训成果还没白费。”

“别高兴得太早。”吴浩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报告,“刚才收到空军方面的通知,他们计划在下个月举行一次联合演习,要求我们提供一批新型隐身涂层装备进行实战测试。”

张小蕾一愣:“这么快?我们这边还在调试阶段呢。”

“所以时间不多。”吴浩神色严肃,“必须尽快完成所有测试流程,并确保性能稳定。”

苏荷和张小蕾对视一眼,同时点头:“明白。”

……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基地进入了高强度运转状态。张小蕾带领团队完成了装配线的最终优化,苏荷则与沈宁合作,将新型生物传感器的原型机送入极端环境模拟舱进行测试。

某天晚上,苏荷刚结束一轮数据分析,准备离开实验室时,手机又响了起来。这次是吴浩发来的信息:“过来一趟,我有话要说。”

她赶到吴浩办公室,发现他已经等在那里,桌上放着一份厚厚的资料。

“这是什么?”她问。

“是你未来几个月的任务清单。”吴浩递给她,“除了继续完善生物传感器项目,我还安排你参与一项秘密任务。”

“秘密任务?”苏荷惊讶。

“对。”吴浩点头,“我们收到了一份来自海军的情报,怀疑敌方正在研发一种新型雷达干扰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并破坏我们的隐身技术。”

“那我们要怎么做?”

“我们需要提前布局。”吴浩语气沉稳,“你将负责一个跨学科研究小组,整合军工、生物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源,尝试开发一种全新的自适应隐身材料。”

苏荷深吸一口气:“听起来很复杂。”

“确实很难。”吴浩看着她,“但这也是你成长的机会。如果你能完成这项任务,就意味着你真正成为了我们核心团队的一员。”

苏荷沉默片刻,随后坚定地点头:“我接受任务。”

吴浩露出满意的微笑:“很好,明天开始,我会为你调配最优秀的研究人员。”

……

夜色深沉,戈壁的风呼啸而过。苏荷走出大楼,仰望星空,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责任感。

她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整理文件的小秘书了。而是一个真正的科研工作者,一个肩负使命的探索者。

远处,基地的灯火依旧明亮,如同黑夜中的灯塔,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她拿出手机,打开三人小群,轻轻输入一行字:

**“这一次,我想亲手点亮属于我们的未来。”**

片刻后,张小蕾回复:“欢迎加入战场。”

沈宁也发来一条语音:“红柳已扎根,只待花开。”

苏荷嘴角轻扬,转身走向实验室,脚步坚定,仿佛每一步都踏在未来的土地上。

而在远方,吴浩站在观测平台上,望着这片荒凉却充满生机的土地,低声说道:

“让我们一起,在这片戈壁之上,种下希望的种子。”

深夜,苏荷独自坐在生物实验室的控制台前,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微流控芯片的传感模块正在进行第17次稳定性测试,温度模拟设定在-40c,湿度维持在5%以下。

“还是不行。”她喃喃自语,手指快速敲击键盘,调整反馈参数。冷白的灯光下,她的脸色略显疲惫,但眼神依旧专注。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张小蕾发来的一条信息:“吴总让你去装配车间一趟,说有新任务。”

苏荷合上笔记本电脑,起身整理了下衣领,快步走出实验室。夜风从戈壁深处吹来,带着些许寒意,但她已经习惯了这种气候。

装配车间内灯火通明,吴浩和张小蕾正站在中央控制台前,面前是一块巨大的全息投影屏幕,上面显示着一组复杂的材料结构图。

“来了。”吴浩抬头看了她一眼,“我刚刚接到军方通知,他们将在下个月举行一次联合反雷达演习,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案。”

“什么方案?”苏荷问。

张小蕾插话道:“空军怀疑敌方正在开发一种新型雷达识别系统,能够有效探测我们的隐身涂层。我们得在短时间内研发出一款具备动态调节能力的新型隐身材料。”

苏荷皱眉:“动态调节?你是说……像变色龙那样,根据环境自动改变反射率?”

“没错。”吴浩点头,“这需要结合军工材料、人工智能算法以及你的生物传感技术。”

“听起来像是跨学科融合。”苏荷若有所思。

“正是如此。”吴浩语气坚定,“所以我决定由你牵头,组建一个专项研究小组,整合军工部、AI实验室和农业部的资源,尽快拿出可行性方案。”

苏荷心头一震,随即郑重地点头:“我明白了,我会全力完成任务。”

“很好。”吴浩露出一丝笑意,“我已经为你调配了最优秀的研究人员,明天开始,你们将进驻一号实验楼,进行封闭式攻关。”

张小蕾拍了拍她的肩膀:“欢迎加入真正的战场。”

……

第二天清晨,苏荷走进一号实验楼,映入眼帘的是早已等候在此的研究团队成员。其中包括来自军工部的材料工程师李然、AI算法专家赵辰,以及农业部的植物仿生学博士林薇。

“各位,我是苏荷。”她站到会议桌前,目光扫过众人,“我们的任务是在三个月内,研发出一种具备环境自适应能力的隐身材料。这项任务不仅关系到军事防御技术的突破,也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创新。”

赵辰率先开口:“如果要实现动态调节,我们需要一个实时感知环境变化的传感器网络,并通过AI算法进行分析和反馈。”

“这正好是我的领域。”苏荷点头,“我可以负责设计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器,并与材料结构集成。”

林薇补充道:“或许我们可以参考植物的应激反应机制,比如含羞草的叶片闭合,或者沙漠植物的水分调节系统,从中提取灵感。”

李然则翻开了自己的笔记本:“关于材料部分,我们目前掌握的几种复合聚合物具备一定的可调性,但如果要达到隐身级别的响应速度,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分子结构。”

会议持续了一个上午,讨论内容从理论模型扩展到实际应用,再到工程化实施路径。每个人都投入其中,气氛紧张而高效。

散会后,苏荷回到自己的工位,打开电脑,开始梳理整个项目的逻辑框架。她知道,这次的任务远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具挑战性,但她也清楚,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执行命令的助手。

她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规划,如何在复杂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

夜幕降临,实验楼内的灯光依旧明亮。苏荷站在窗边,望着远方基地的轮廓,心中升起一股从未有过的使命感。

她拿出手机,在三人小群里输入了一行字:

**“这一次,我要亲手打造属于我们的未来。”**

片刻后,张小蕾回复:“欢迎真正加入战场。”

沈宁也发来一条语音:“红柳已扎根,只待花开。”

苏荷嘴角轻扬,转身走向实验台,脚步坚定,仿佛每一步都在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而在远处的观测平台上,吴浩静静伫立,目光深邃如夜空。

他低声说道:

“让我们一起,在这片荒漠之上,种下希望的种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