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隆万盛世 > 1329诱惑

隆万盛世 1329诱惑

簡繁轉換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2 10:55:33 来源:源1

德雷克指着前方说道:“那里,从来没有除西班牙以外的船出现过,只要我们快速,在他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我们能得到无数财富。”

德雷克并没有说谎,这个时代的大海,真的是蕴藏着丰富的财富。

当然,这些财富不是海水下面的鱼群,而是大海上航行的商船。

每条商船上,都满载着各类商品,只要带回欧洲,都是能够买到大价钱的。

如果是不值钱的东西,西班牙人才懒得搬到船上,占用宝贵的载荷。

“杀人放火金腰带”,这句话放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说得通的,就好像后世调侃,最赚钱的行业都在刑法上面写着。

海盗是个非常古老的职业,从古埃及时候就有,北欧的维京海盗曾称霸一方。

但海盗真正驰骋大洋,还是从1500年以后开始。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1519年麦哲伦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从那时起,欧洲人疯狂地追求财富,很多人扬帆出海去实现发财致富的梦想。

其中一些人活着回去,一些人却再也回不到故乡。

活着回去的人,一些人因为冒险大富大贵,但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人。

但是有这些人的榜样力量就足够了,这段时期整个欧洲大陆国家的人们都向往着大海。

他们靠着掠夺和贸易,获得了足够的资本,回国成为大富翁。

但是,也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最后沦落为海盗。

弗朗西斯?德雷克就是这样的人,他期望通过大海获得足够的金钱,让他们为大富豪。

但事与愿违,在他接近成功的时候,幻想破灭了。

弗朗西斯?德雷克,1540年出生于英国西南部德文郡的一个佃户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从10岁起就到海上谋生,20岁的德雷克成为船主,拥有一条小货船从事海上运输生意。

德雷克很快就发现,仅在近海做点运输生意,一辈子也发不了大财。

此时,他的表兄霍金斯却依靠贩卖黑奴的生意发家致富,于是德雷克便卖掉了自己的小船,加入到霍金斯的船队,一起从事奴隶贸易。

1568年,德雷克和霍金斯带领5艘贩奴船前往墨西哥,由于受到风暴袭击,船只受到严重损坏。

起先,西班牙总督同意他们进港修理,但由于英国人进入加勒比海已经冒犯了西班牙的势力圈,所以总督在几天后突然下令攻击,将英国船员全部处死,仅有德雷克和霍金斯逃离虎口。

从此,德雷克发誓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向西班牙复仇。

此时的奴隶贸易,实际上被西班牙王室列为专利买卖,因为这种不合法的生意能获得极高的利润。

也因为利润极高,所以西班牙的殖民者也私下里从霍金斯这些人手里购买价格低廉的努力。

而实际上,这次贩卖奴隶的船只,不仅有霍金斯、德雷克等人的合伙购买的船只,还有属于英国女王的船只,因为英国女王也是合伙人之一。

之后的德雷克一改以前做法,他不再从事海上贸易,而是专注于打劫西班牙商船。

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报复西班牙人,来钱还更快。

在德雷克的喊声里,船员们再次兴奋起来。

是的,他们很兴奋。

他们或多或少猜到了德雷克的意图,西班牙人不知道他们来到这里,所以会毫无设防。

这样,他们很轻松就能得到巨大的收益。

随着德雷克来的船员,都可谓是亡命之徒,若不是为了财富,他们才不会冒着生命危险远离大陆,跑到大海上。

而且,船队一路行来,和西班牙船只交战无数次,他们也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就在众人大声欢呼的过程中,忽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可是,伊丽莎白号和玛丽哥特号两条船怎么一直都没有见到?他们沉没了吗?”

这道声音响起,顿时让船上船员的欢呼声为之一滞。

是的,他们去年从英国起航的时候,可是有五条船。

横渡大西洋进入美洲后,他们一面向南航行,希望通过麦哲伦海峡进入更加广袤的太平洋,完成一次属于英国人的环球航行,一路上也不断对富饶的西班牙殖民地和商船进行洗劫。

相应的,西班牙人在遭遇洗劫后,也派出大量战舰前来消灭他们。

在靠近麦哲伦海峡的时候,德雷克的舰队还有金鹿号,伊丽莎白号和玛丽哥特号一共三条大船。

可是到现在,除了座驾金鹿号外,伊丽莎白号和玛丽哥特号却是不见踪迹。

“我们向东靠岸,在大路上休整一下,正好这船也需要修补。

顺便,我们在附近找找他们。

按照我和他们的约定,不论最后怎么样,我们都去东印度会师。”

这次出海,除了打劫西班牙人,完成环球航行,为女王联系东方的印度和中国也是很重要的任务。

因此,这次出海政治意义也极为重大。

按照进入魔鬼海后,德雷克和另外两名船长的约定,不管最后结果如何,他们都要往印度去,在那里,如果等不到人,那就直接返回英国。

接下来几天,德雷克就在东面大陆暂时歇脚,但是却迟迟没有找到其他两条船。

不过,通过对当地的调查,德雷克也逐渐认识到,他们所在的不是大陆,而是新大陆最南面的一个大岛(火地岛),而那片魔鬼海,就是大岛南面的海洋。

德雷克也不知道他们的船只到底是通过了那片魔鬼海过来的,还是怎么回事儿,反正他们是成果出来了。

而德雷克不知道的是,他寻找的伊丽莎白号和玛丽哥特号,玛丽格特号已经沉入无底的大洋深处,而伊丽莎白号则以为他们都已经葬身海底,为了安全起见选择了返航。

他们实在没有勇气,再次进入那片可怕的恶魔海,面对无时无刻都是滔天巨浪的大海。

终于,十多天以后,德雷克放弃了这样的等待。

他们还要尽快北上,沿着新大陆的西海岸搜寻猎物。

而此时的魏广德,也宴请了内廷大档冯保,就在家里花厅,摆下一大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魏广德才提起话头。

“双林兄,俺答汗的奏疏已经送进宫里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不见回音?”

是的,俺答汗的请封奏疏到了京城,魏广德第一时间就票拟递进了宫里。

在他看来一件很简单的事儿,没想到之后却如石沉大海般没了半点消息。

终于,魏广德忍不住了,叫人请了冯保今晚来家里喝酒。

“善贷,此事不小,司礼监有些拿不到主意,所以禀报太后以后,她的意思是等叔大回来再商议一番。

对了,叔大的船队已经到了济宁,回京城应该也就是这半个月的事儿。”

冯保放下筷子,对魏广德不紧不慢说道。

“有何不妥之处?”

魏广德微微皱眉,问道。

“这索南加措属于藏传佛教的格鲁教,教义攻击性比较强,不是那种温和的教派。”

冯保也是点到即止,没有多说太多。

因为他相信,魏广德能够品出其中的味道来。

“呵呵,双林兄,我看司礼监多虑了。”

听到冯保这话,再想到之前谭纶曾经提到过的事儿,魏广德就知道,格鲁教教义或许真不受大明朝廷的喜欢。

虽然大明皇室一向宠信佛道两教,这从京城寺庙道观的数量上就能看出来,其中还不乏喇嘛教,但实际上对各教派教义还是很在意的。

“或许以前是,不过现在,索南加措都不得不下山,去了仰华寺,你觉得格鲁教在西藏影响力真的还很大吗?”

魏广德反问冯保道,“一个教派要发展,陛下得到地方政权的支持,否则绝难传播。

现在那边的僧官,现在可大多是噶举派的信徒。

我找人打听过,所谓藏语“噶举”中的“噶”字本意指佛语,而“举”字则意为传承。

故“噶举”一词可理解为佛语传承或教授传承,而实际山“噶举”一词在藏地还可以表示“口传”的意思,特别是噶举派注重对密法的实际修炼,而对密法的修行又必须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

你想,这样的教派,需要师傅口耳相传才能延续,其僧人数量又会有多少?

若不是藏巴汗政权支持,怕是早就被格鲁教挤压到小地方去了。

现在,那里大部分信徒转信了噶举教,你觉得格鲁教还有多大威胁?”

魏广德说道这里顿了下,见冯保在低头思考,等了片刻才继续说道:“现在的格鲁教在西藏已经很难继续生存,所以他才派出大量僧人四处传播教义。

现在有了草原之主俺答汗的宠信,对于格鲁教来说可谓天赐良机。

不仅可以把教义传播到大草原上,获得更多的信徒,最重要的还可以借助蒙古军队的力量,重新回到西藏去。”

“你的意思是....“

听到魏广德的话,冯保回过神来盯着魏广德说道:“此前兵部的讨论我也听说过一些,似乎兵部对此有争议,担心蒙古再次坐大。

“是啊,此事我考虑了很久。”

魏广德低声说道:“不过就当下的蒙古,早已经没了锐气,或许是因为俺答汗老了。

不过,我大明边镇今非昔比也是重要原因,九边不再是蒙古人随意跑马之地了。

他们除了集中大军突袭某地外,你以为他们还真能再次打进边墙,威胁我大明安危不成。”

魏广德面露不屑表情,说道。

实际上,自从嘉靖末年江南倭乱逐渐平息,大明重新开始重视北部边防,俺答汗的好日子就已经到头。

数次攻伐在宣大吃了大亏以后,蒙古人的动作就小了很多。

当然,这个吃了大亏并不是惨败,而是毫无收获,大明加强边镇也不是假的。

长城周围的镇堡加强了防御军备,当蒙古骑兵突袭而来,各镇堡就据城死守,使用火器杀伤蒙古骑兵。

蒙古的人口始终都是他们的短板,死伤一多自然就不愿意继续打下去。

而且,现在大明已经有了野战对付蒙古骑兵的办法,那就是戚继光的营兵之法,用车营稳住,步营阵线,以骑营出奇制胜。

这个战法,戚继光在蓟镇和辽东都已经在对阵蒙古时使用过,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虽然营兵法有些费钱,但是缩减版出来,也就是每个军镇训练五六个新军营,以此相互配合,就可以在边境和蒙古骑兵野战。

卫所军只要坚守城池,以营兵对敌进行驱逐,这样的战法就目前看来还是有效的。

辽东已经建立了七哥新军营,蓟镇原来戚继光留下四个,之后新增加了两个,达到六个新营,宣府也建了三个,马步车各一营。

这,还只是最初,等训练出来以后,还会继续抽调精锐和招募壮士补充。

按照兵部最新的计划,不管宣大蓟镇为一体,辽东为一体,其余西部包括延绥宁夏等军镇为一体,大略上划分三个大军集团。

不管蒙古对其中任何边镇进行侵犯,其他两镇都调集新军营进入草原后方进行扫荡。

就算在草原上和蒙古大军遭遇,也能维持战线不崩,等待其他两镇兵马支援。

其实,只要拥有能够和草原骑兵野战的部队,蒙古人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就会大大降低。

汉朝能够追亡逐北,最大的原因就是汉武帝建立了强大的汉军骑兵,让霍去病、卫青能够凭借汉军强大战力击败匈奴人。

明初,明军能够横扫漠南蒙古,也正是凭借着明初强大的官军,能够正面搏杀击败蒙古大军。

“淮北劲卒,虽燕、赵精骑不及也。”

明朝明军是以重步兵为主,骑兵为辅,可即使如此,这些步兵军阵也相当厉害,可以抵御蒙古骑兵的冲击。

而明军的骑兵,则往往是在步兵顶住元军冲击后,从侧方杀出,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明军军威最盛之时,当两军相遇,明军想的不是坚守,而是派出小队绕路前往敌军后方,占领山坡隘口,利用地形阻挡元军撤退。

当然,这样的明军早已不在,但现在貌似有重生的迹象。

“如果,蒙古人真能够控制西藏,而我大明能够压制蒙古,则朝廷的旨意以后也会随着蒙古人,被带到雪域高原之上。”

魏广德继续说道,“利用朝贡,对草原施加影响,再以茶马贸易的名义,派出官员入藏常驻。”

魏广德诱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