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隆万盛世 > 831徐阶应对

隆万盛世 831徐阶应对

簡繁轉換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5 21:58: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魏广德以浙江、广东等地奏报前往月港的商船失踪故事,建议先让水师承担这项运输服务。

虽然月港现在的出口贸易量并不算大,可只要朝廷定下这条政策,那就等于给初创的大明水师一条垄断赚钱的路子。

以后大明沿海各省的货物运输,水师都可借用此政策进行垄断航运,银子还不是滚滚而来。

而且,魏广德最后说的那话,什么“扬威海外”,其实也不过是托词。

出访番邦,顺带做生意赚钱,两不耽误,这才是他的目的。

还是只有把大明的商品运出去,利润才是最丰厚,国内的航运贸易,更多的还是训练水兵和让他们熟悉操船和各地港口。

当然,蚊子再小也是肉,未来大明经济发展起来,这也会是一笔不菲的银子。

最起码,赚够维护战船的钱是没问题的。

而让水师带着大明商品出访,魏广德不用把话说得太明白,张居正等人也都已经知道他话里的意思。

没说话,魏广德明显已经给他口中的大明水师找到一条赚银子的路,不需要朝廷过多的投入,就能让水师发展起来。

虽然,速度可能会比较慢。

不过,这貌似也没什么关系。

只要沿海倭寇尽去,海盗不再肆掠沿海府县,其实水师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

原本这些战船会分配给沿海卫所使用,现在魏广德的意思是继续保留建制,就是军饷由兵部划拨一部分,这个自然可以议一议。

“兵部那边,可能最多给两三成军饷,大头还是得水师自己筹集。”

张居正开口道。

这个事儿,他得先帮霍翼那里出头,不能是内阁和兵部商议的时候再谈。

毕竟,现在兵部和吏部,与他关系都还不错。

“两三成?这怎么行?”

魏广德还没接话,殷士谵就开口说;“内陆卫所因为屯田,军饷发放要少一些,可也有四、五成,水师可是属于边镇,至少也要七、八成才是。”

“朝廷不是可以授权水师帮着沿海商户往月港等地运输商品吗?这部分收入可以补充军饷不足,这在其他地方卫所可是没有的待遇。”

张居正道。

言外之意,那就是他同意魏广德让水师找银子,仿漕军旧例。

开了这个口中,所以这银子自然就要少给些。

“水师也可以每年向周边番邦看看,让他们见识下我大明国威,顺带也可以带上一些商品,这些商人的货物自然也不是白运,要收银子的。

这一来一回,收入想来也不会少。

我觉得,朝廷财政困窘,水师这样能赚银子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专门设置南北提督府,提督南北洋水师。”

张居正明摆着就是支持魏广德,不过要换的就是不能对朝廷有过高的要求,而要求自然就是银子。

朝廷给政策,让水师自谋生路赚钱养军,朝廷就不亏了。

而且,张居正还提到北洋水师,其实也是对魏广德话里的一个钳制。

魏广德一会儿说南洋水师,一会儿是大明水师,他可得按照魏广德先前的话说明白。

南北各建水师提督府,两不相关,可不能糊里糊涂就把登莱水师等北地的水师也被俞大猷接管了去。

而对于建水师和允许水师帮着商人运货会不会改变祖制,张居正并不担心。

能够在沿海保持一支水师,本身也是对海盗倭寇极大的震慑。

只要海盗倭寇销声匿迹,这不就是他们这些阁臣的功劳吗?

有好处的事儿,就算有违祖制也是可以改的。

这就是文官的思路,对文官不好的当然就是祖制不能轻动,而对文官没影响的,那就要与时俱进。

如果对文官好的,就算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之后,张居正又提出几个关心的问题,魏广德也都一一做了解答。

等没人再提问了,房间里就安静下来。

李春芳这才开口说道:“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正好善贷可以一一解答,若是没有,就按照逸甫的意思,善贷回去先拟个章程出来,大家议议,没意见就上奏陛下定夺。”

李春芳也盘算过了,若是只拨三成军饷给水师,兵部那边应该可以接受。

虽然是多出来的银子,可抽调水兵的卫所,兵员减少,拨付的银子也会减少,一增一减之间其实多不了太多开销。

而沿海却凭空多出一支水师可以防御来自海上的威胁,相当于在海上建了一道长城。

善政,这应该是善政。

在李春芳目光看过来的时候,陈以勤直接点头表达自己的态度,那就是同意。

之后是看向殷士谵,他思索后也是点头,和陈以勤同样的态度。

而到了张居正这里,他已经得到解答,也知道魏广德的盘算,他觉得可以接受,自然也是点头同意。

“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俞大猷这封书信写的好,要是他公开上奏,还不知道要惹出多少风波。”

李春芳最后又说道。

是的,以前俞大猷是直性子,看到不对的就要说。

可他在京城没有人脉,所以只能上奏。

看看这件事,闽粤总督和福建巡抚定下的调子,要是俞大猷公开上奏,那就等于是啪啪打脸,得罪人还不自知。

最后屁效果没有,因为京官们会听总督、巡抚的话,可不会听他俞大猷的解释。

这边事说好,众人也纷纷起身向李春芳告辞,各回各自值房。

魏广德和殷士谵、陈以勤顺路出来,殷士谵就低声说道:“高肃卿那事儿说来也怪,下面百官议论的激烈,可却没人真正以此上奏。”

魏广德和陈以勤闻言都只是笑笑,他们要是表达出不希望高拱回来,估摸着上奏请陛下三思的奏疏就会出现,可他们不能。

现在皇帝打算召回高拱的消息还属于小道消息,皇帝没有下旨,内阁阁臣也都讳莫如深,虽然下面的官员也看明白了,知道事儿八成是真的,可没人出来领头,谁都不想做这个鸡首,就怕恶了皇帝被杀了敬猴。

“倒是徐阁老,好像一直没什么动作啊。”

魏广德没接殷士谵的话茬,而是说起另一件事儿,那就是海瑞巡抚应天。

海瑞接旨巡抚应天已经是一个多月前的事儿了,海瑞到达驻地时间也有大半个月,听说人一到就巡视了几处河堤,安排地方官府征发徭役挖河筑堤,也对江南的水利有了一些认识,听说多处都要改。

海瑞,不仅是青天,还是朝廷里少有的懂水利的专家。

“那那么快,海瑞现在还忙着修河,或许都不会去考虑招惹徐阁老。”

殷士谵以为魏广德说的是海瑞那档子事儿,所以没好气的回道。

“不是。”

魏广德只是压低声音接话,“张叔大不可能不把皇帝有意召回高拱的事儿告诉徐阁老,按说徐阁老应该会有布置才对,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

“善贷,徐阁老已经致仕,你觉得他会怎么应对?难道让张居正出面阻止皇帝吗?”

陈以勤摇摇头笑道。

魏广德当然不知道徐阶会怎么应对,人家可是两朝元老,政治斗争经验丰富,可不是他这样的小菜鸟可比。

面对陈以勤的问话,自然只能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按说,正如善贷所言,徐阁老是该有所动作才对。”

陈以勤忽然想到什么,忽然又应和魏广德先前的话语道。

“你是想到什么了?”

陈以勤忽然的变化,不止魏广德诧异,殷士谵也注意到了,于是开口问出来。

“陛下先向我们透露自己心意,大阅之后又把消息散布出来,可都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见陛下为此事下旨,有些不合常理。”

陈以勤开口说出心中疑问,说完就看向魏广德和殷士谵。

两人被他这话一说,也都反应过来。

隆庆皇帝这回要召回高拱的事儿,仿佛时间拖得有点久了,确实不是他一贯的作风。

“陛下到底怎么想的?不会改变主意,不打算召回高肃卿了吧?”

殷士谵试探性的说出心中所想,不过看到陈以勤和魏广德都是摇头,知道他们并不同意自己的想法。

“唉,等等吧,或许事发突然,徐阁老也一时没了主意也说不定。”

陈以勤忽然说道。

而此时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徐家大宅里,徐阶确实正如陈以勤话里所说,有些坐立难安。

他收到消息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他是真没想到隆庆皇帝这么快就要重新启用高拱。

按照近两年朝政运行良好来看,他本以为高拱会在老家闲住很长一段时间才对。

实际上,他并不认为高拱会一辈子留在新郑,当朝中事务繁杂以后,皇帝往往就会考虑老臣,召回朝堂处置各种事务。

但是现在的朝廷,其实并无太多大事难断,可就这样皇帝还是想到召回高拱。

“老爷,该吃饭了。”

老管家徐福过来,看着自家老爷这段时间里就是长吁短叹,虽然知道个中原由,可他也没办法帮老爷排忧解难,所以只好尽心做好自己的事儿,服侍好老爷。

这不,又到吃午饭的时候,可看徐阶的样子,貌似又没胃口。

“放那儿,等会儿我会吃。”

徐阶只是淡淡开口说道。

“老爷,你这样身子会不好的。”

老管家看徐阶的样子,知道就算一会儿也吃不了多少东西。

这小半个月下来,徐阶已经肉眼可见消瘦了不少。

“你在官场摸爬滚打四十余年,历经嘉靖、隆庆两位皇帝,大风大浪过来的人,肯定是会想出办法来的,只是现在当局者迷,一时乱了心神,只要放松下来,肯定很快就能想出办法来。”

老管家并没有下去,而是苦口婆心劝解道,“那高拱是个什么样的人,朝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性格粗暴,脾气又大,还是直性子,见谁就骂,他得罪的人可不少,就算裕袛那帮人不也和他貌合神离吗?

不过就是那些人好面子,爱惜羽毛,所以在外面才表现出一副团结的样子”

“等等。”

老管家说道这里,忽然被高拱摆手打断道:“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了什么吗?”

老管家诧异,他刚才就是随口一说,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什么。

“你说裕袛那帮人貌合神离,然后是说的”

“他们好面子,爱惜羽毛,假意团结其实内部早就离心离德。”

老管家急忙说出刚才的话,顺便把没说完的心中所想也说完了。

“好面子,爱惜羽毛.”

徐阶不由得念叨起来,念出几遍后忽然眉头就舒展开来,郁结多日的愁苦仿佛一下子尽去,不由得畅快的大笑起来。

“哈哈哈”

大笑声把老管家吓了一跳,不过仔细观察徐阶的眼神,发现好像没有得失心疯,双目依旧有神。

“你说的对,好面子,爱惜羽毛,这就是高拱的为人,做了婊子还想立贞洁牌坊,哈哈哈.

我就先给你那牌坊立起来,看你又该如何自处。”

徐阶不由大声说道,一扫之前的郁气。

“老爷,你想到办法了?”

老管家不由得关心问道。

“想到了,呵呵,老夫自认为对朝廷里大员们的脾气性格了如指掌,没想到还是你的提醒才发觉高拱性格中的一个重大缺陷,假仁假义,呵呵.”

徐阶随口就说道。

“那老爷要怎么做,只管吩咐小的,一定给你办的漂漂亮亮。”

老管家急忙说道。

“不用了,你在我家多年,也老了,就留在我身边服侍就好,没必要去来回奔波,舟车劳顿对你身体也不好。”

徐阶笑道,“一会儿我写封信,你再叫上家里几个对京城熟悉的管事过来,我有话吩咐。”

“老爷,我真的还能做事。”

老管家急忙道。

“好了,其实都是小事儿一桩,不需要你去。”

徐阶说道,说话间已经坐到桌子边,伸手拿起筷子。

不过瞥眼看到老管家貌似有些担忧,或许是觉得自己老了,老爷看不上自己了,毕竟他家祖祖辈辈都在徐府任事,要是主家不喜欢,都不知道该做什么。

“嗨,不过就是让他们去京城放点消息,你就别多想了。”

徐阶说道:“那高拱应该会想对付我,我就先把消息传得满城都是,传遍天下,我看他高拱还敢不敢对我出手。

报复我,呵呵,等他高肃卿进到京城的时候,听到满城百姓都说他要报复我,我倒是要看看,他还能不能下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