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系统】 > 第1079章 军博

我,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系统】 第1079章 军博

簡繁轉換
作者:红酥小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12 04:06:19 来源:源1

第1079章军博(第1/2页)

苏醒上完上午的课,刚走出教学楼,就看到了来接她的何煦。

何煦就站在不远处的树荫下面。

他看到她走出教学楼,就从树影中走出来,迎着光,向她走近。

苏醒脚步微顿了一下,之后步伐轻快地走向他。

两人很快汇合,何煦动作自然地接过女友的书包,苏醒也挽住了男友的手臂。

“你等多久啦?”苏醒弯着眼眸问。

何煦微笑道:“没多久,我也刚到一会儿。”

“饿了吗?咱们先去吃午饭。”

“好,就去你学校食堂吃吧。”

“行呀~”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京大的学一食堂走去。

附近有不少学生的视线都落在苏醒和何煦的身上。

尽管苏醒平时很低调,但她在京大依旧很有名,认识她的学生可不少。

很多校友也都知道她有男朋友,并且经常有人在校园里偶遇他们。

尽管已经不算稀奇事儿了,可碰到这对俊男美女组合,不少人还会忍不住多看他们几眼。

两人在食堂吃了午饭后,苏醒先回了一趟寝室,把上课时带的一些书本先送回寝室去。

早上从公寓走的时候,她就已经将那本从俄罗斯买回来的相册带上了。

她下了楼,跟何煦一起出了京大,前往华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军博也在海淀区,距离京大有十多公里的距离。

两人没有开车,而是选择了坐地铁前往军博。

坐地铁也就20多分钟,也更便利,开车反而可能会拥堵。

如今参观国内的各大博物馆,都还不需要提前预约。

两人到了地方,出示身份证,过了安检,就进入了博物馆。

在踏入军博的那一刻,他们感觉时光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这座承载着百年烽火记忆的建筑,将无数铁血传奇封存于每一块砖石、每一件展品之中。

他们先做为普通游客,参观了这座华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

苏醒是第一次来这里参观。

而何煦做为京城人,从小到大来过这里无数次,对这里十分熟悉。

而且他家里本就有军事背景,对这里的一些武器装备、历史资料更是非常了解。

这一次,两人都没有请讲解员。

何煦就担起了讲解员的角色,亲自给苏醒进行讲解。

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中央大厅的巨型武器装备陈列。

穹顶下,东风-1号导弹如银灰色的擎天柱直插云霄。

何煦的声音清润干净,不疾不徐,“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地地导弹,它诞生于1960年代的艰难岁月,你看,它修长的弹体上还留存着手工打磨的痕迹……”

“看到一旁的红旗-2导弹残骸上的斑驳弹痕了么?那是1960年代击落U-2侦察机的传奇勋章,当漂亮国飞行员鲍威尔森被俘时,他怎么都不敢相信,华国用落后的制导技术创造了世界防空史上的奇迹……”

两人继续往前走,在兵器陈列区,59式中型坦克的履带几乎与人等高。

何煦说:“这款1959年定型的主战坦克,曾在珍宝岛战役中直面苏军T-62的威胁,厚重的装甲上至今还能看到当年对抗留下的细微凹痕。”

苏醒盯着一个日国九二式步兵炮的炮管看,炮身上“昭和十四年”的铭文清晰可辨!

何煦声音严肃,“这是在平型关战役中被八路军缴获的,后来成为我军攻坚作战的重要装备。”

两人步入抗美援朝展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79章军博(第2/2页)

米格-15战斗机079号机模型悬挂在半空,机身上4颗实心红星与5颗空心星格外醒目。

何煦说:“这是王海大队‘空中拼刺刀’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你看那些划痕,每一道都在讲述1953年4月7日那场惊心动魄的空战……”

苏醒看到展柜里还有破旧的炒面袋,袋口用红绳系着的“保家卫国”布条依然鲜艳如血。

何煦随着苏醒的视线,叹息道:“这是上甘岭战役中战士们的‘生命补给’,一把炒面就着雪水,支撑着他们在零下30度坑道里坚守43天。”

苏醒又看向那门刻着10颗红星的37毫米高射炮。

何煦道:“它所属的志愿军高炮11营2连,在开城地区创下了击落30架敌机的辉煌战绩!”

负一层的环形兵器长廊堪称“轻武器百科全书”。

从红军时期的单打一步枪到抗战时期的“汉阳造”,从解放战争中缴获的美制M1卡宾枪到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沙冲锋枪,三千余支枪械如士兵列阵般整齐排列。

苏醒停驻在一支枪托刻着五角星的莫辛-纳甘步枪前,看了许久。

何煦语气敬佩,“这是神枪手张桃芳在1953年上甘岭战役中使用的武器,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的纪录,至今仍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传奇!”

苏醒说:“我知道这位老先生,他是我国著名狙击手、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有‘志愿军神枪手’、‘冷枪英雄’、‘上甘岭狙神’等多个称号!”

老爷子是苏省兴化人,2007年10月29日逝世,享年76岁。

二楼回廊的“空中编队”让人屏息凝神,歼-8战斗机的三角翼造型充满速度感。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它曾在1980年代的国土防空任务中屡立战功!

轰-6轰炸机的弹舱模型缓缓开启,露出内部悬挂的航空炸弹,让人联想到1960年代它携带核弹执行战略威慑任务的峥嵘岁月。

两人登上三楼的古代战争馆,商周青铜钺的幽绿冷光扑面而来。

这柄曾在牧野之战中斩将夺旗的重器,刃口至今保持着惊人的锋利度,印证着《史记》中“左杖黄钺,右秉白旄”的记载。

战国弩机的青铜机件咬合紧密,其“望山”“悬刀”等部件构成的瞄准系统,比欧洲同类装置早出现1500余年,堪称古代机械工程的巅峰之作。

《武备志》展柜前,明代“火龙出水”火箭的彩绘栩栩如生。

何煦说:“这种利用多级火箭推进原理的火器,将龙形箭体前端的火箭引燃后,箭身脱离推进装置继续飞行,其设计理念与现代导弹的助推段分离技术异曲同工,彰显了我们古代先辈们的军事智慧。”

最后,两人来到了革命战争馆。

朱德总司令南昌起义时使用的毛瑟手枪静静躺在玻璃柜中。

枪身上“南昌暴动纪念”的刻痕虽已斑驳,但1927年8月1日那个雨夜的枪声仿佛仍在耳畔回响!

泸定桥的铁索寒气逼人,每一根链条上都凝结着红军战士飞夺天险时的体温,其中一根链条的末端还残留着当年被炮弹炸出的缺口。

白求恩手术器械箱的铜锁轻轻一按便弹开,里面的止血钳、手术刀排列整齐,仿佛这位国际主义战士随时会穿上白大褂投入战地救护。

箱盖上“1938年晋察冀军区”的字样,仿佛将时空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

PS:大家点点【为爱发电】吧,一个账号可以点三次,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