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 第 495章 对未来不乐观的先辈

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第 495章 对未来不乐观的先辈

簡繁轉換
作者:北起北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7 03:50:24 来源:源1

第495章对未来不乐观的先辈(第1/2页)

【到了满清时期,一直领先世界的华夏全面落后于世界,这种落后让华夏人从极度的自信转化为极度的不自信】

【民国时期,无数人见到了欧洲人的强大,见到了那些发生在华夏的苦难,他们疯狂的找寻着各种办法想要救这个国家】

【有些人甚至极端到要全面学习西方文化,放弃华夏的语言、文字!】

【说来说去就是大家都迷茫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而这个后果正是满清所造成的,就这如果连骂都不给骂,我就想问了,脸怎么就这么大呢?】

【彼时前面的路一片黑暗,谁都看不到光明究竟在何处】

【本来大家认为三民是正确的,但后来发现三民也救不了华夏】

【直到GC主义传入后,那抹星星之火才真的在华夏出现!】

.......

贞观年间。

“到了此时华夏该怎么办呢?”

李世民满脸忧虑的看向了天幕。

一个个琐碎的故事讲到了现在,已经足够他们将华夏两千多年的历史跟后世串联起来。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因为满清的不作为,华夏的发展、国力远远落后于欧洲。

满清亡国之后这些烂摊子谁来接手?还不是后人自己承担起来。

民国接过满清的班后,国力好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在那场抗日战争的时候也能看的出来,起码精锐部队手中的武器并没有落后日本人很多。

只不过士兵的素质、战术还没有跟上来。

同时也无法给所有的军队都装备上那些武器。

在付出了几千万人的伤亡后,这场战争终于是惨胜了。

可胜利之后呢?

足足十四年的战争,华夏刚缓过来一口气立马又遍体鳞伤,那个时候已经1945年了!

距离林先生所处的年代也不过八十年的时间。

想用八十年来追上别人300年的发展这种事情可能吗?

总不能别人一直在原地等着你追上来吧!

况且从那国民政府在抗战中的表现来看,也有些非人哉。

国家已经到了那样的艰难的时候,还在想着保存自己的实力,下面山头林立每个人都为了自己那点东西精打细算。

以李世民的眼光来看,这样一个朝廷并不能让华夏对欧洲奋勇直追。

广大民众的安危和利益没有真正被他们放在心上。

而想要在差距如此大的情况下奋起直追,需要这个国家上下团结一致才有那么一点希望。

除此以外还有一件事李让世民的心中一直不安,那便是丢在日本那两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

那仿佛天灾般的威力,简直让人生不起任何抵抗的心思,便是他看了也只觉胆寒!

在无数个午夜梦回之中,李世民都被那个画面惊醒。

当时日本人挨了这两炮的时候他看的十分过瘾,兴奋到了极点,当天晚上饭都多吃了两碗。

但兴奋过后一个问题出现了,那便是如此强大的武器是美国的,并不是华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5章对未来不乐观的先辈(第2/2页)

从当时的世界局势来看,一场波及全世界的大战刚刚结束,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发生战争,美国和华夏也属于盟国。

但万一还要继续打呢?

国与国的关系不可能一直处于和平,从两次世界战争中美国闷声发大财,并且不断推波助澜的操作来看,这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在二战结束之后,坐收渔翁之利大赚特赚的美国,再加上手里握着如此可怕的武器,他必然会是世界最强大的一股力量。

即便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他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其他国家崛起。

或者说他绝不会允许一个不听他话的小弟变得强大。

而华夏会甘愿做别人的小弟吗?

即便经历了那几十年的落后,一旦清醒过来,华夏人骨子里的那份傲气又怎么可能甘居人下?

如果有一天这原子弹落在咱们自家人的头顶上该怎么办?

“圣上在为何事担忧?”

群臣看着李世民眉头紧锁的模样询问道。

“朕是在为我华夏,为后人担忧。”

“太短了,留给他们的时间太少了。”

“即便从现在展露出来的情况来看,后人好像过的还不错,但朕心里面却并没有那么乐观。”

群臣闻言也都沉默了下来。

这个道理不仅李世民懂,各时空许多人看着被整理出来的信息也都能看的出来。

甚至于他们也十分能理解满清灭亡后当时后人的迷茫。

因为他们看着这些西方人的发展也无所适从,也都明白在工业革命后,欧洲开始了飞跃式的发展。

而想要强大起来,必然也要学着他们开始变革。

但怎么变就是问题所在了,内忧外患下并没有时间能让人去慢慢思考这些事情。

故事结束后天幕再次失去了光彩,大家也都反应了过来,到了林先生休息的时候了。

不少人揉了揉自己的脖子,只感觉这一次天幕展现出来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

多的让许多人感觉自己的脑子都昏昏沉沉的,不少人打了一个哈欠也同样支撑不住睡了过去。

但还有许多人在这一刻却无法安然入眠。

他们需要将这些东西尽快全部整理出来,在故事播放的时候,同时出现在天幕上方的还有不少后人的言论。

虽然里面很多都是没有意义的话,但也需要仔细甄别从中留下有用的信息。

除了这些故事以外,蒸汽机等各项技术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条件比较好的朝代现在已经弄出了蒸汽火车的简陋版本,准备开始大规模冶铁了。

有些时空则还在不断博弈无法弄出一个平衡出来。

关键之处还是卡在了利益分配这一块,除了这些从哪里开始修也是让他们吵闹不休。

估计等到李世民、朱棣他们都开始铺铁路了,他们才刚把这些问题商量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