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骑兵如电,报国烈烈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骑兵如电,报国烈烈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04 00:25: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长枪如林,攻伐四方。猛士卫国,壮哉大明!”

唐虎臣、郭铭与军士齐声喊出,如滚滚波浪,一重一重地走过观礼台。在队尾经过观礼台后二十步,唐虎臣、郭铭厉声喊:“向前——看!”

军士整齐划一收回长枪至肩膀,右手在胸口处停留后瞬间收回右侧,左手收起长枪,握在手中,头部转向正前方,齐步向前走。

此时,第二个长枪阅兵方阵紧随而至,一声“向左——看!”的声音传出,随后是长枪押前,脚步如一,啪啪,脚步踏在混凝土路面上,雄浑的脚步,整齐的步伐,威武的枪林,威慑整个观礼广场,一时之间,无一杂音。

长枪兵,大明军队的战斗主力兵之一。无论是洪武时期,还是建文时期,战场上都有着长枪兵奋勇杀敌的场景。

在第四个长枪兵方阵之后,是盾牌兵,领队之人是耿韦、葛青,这两人都是第一届武举举人,都参与过征安南之战,且与袁岳等人创造了推盾,拉开了大明盾牌的革新。推盾,实际上是一种复合盾牌,受其影响,大明盾牌兵也发生了诸多改变。

当第一个盾牌兵方阵喊出“向左——看!”的口号时,军士整齐划一,从肩背上取出一方厚重的漆黑的方形盾牌,在无数人震惊的目光中,方形盾牌在军士手中啪得打开,瞬间变成了长方形盾牌,高度足够护住小腿至脖颈,宽度足够护住整个躯干还多六寸。

重三十斤的盾牌被军士孔武有力的右手握在身体右侧,似乎穿在了手臂上,丝毫没有影响军士的前进,没有影响踏步前行。

黑色的凝重,伴随着沉稳的脚步声,盾牌兵如一堵厚重的墙,稳稳推进,势不可挡。

“还能这样?”

女真首领阿哈出、猛哥帖木儿等看到这一幕,不由得瞪大双眼。大明改变了长期以来的盾牌形态,不再是一个小圆形盾牌,而成为了一面低矮的金属墙!

兵仗局的陆源等人看着这一幕,不由地骄傲起来。

没错,这是兵仗局的杰作。

相比于二炮局而言,兵仗局始终没有获得巨大的突破,这与兵仗局主要负责冷兵器为主的使命有关。

刀枪剑戟,就那个样子,兵仗局再怎么创造,也改动不了多少去。

但这盾牌,却是大有可为。

盾牌兵,战场主力,是护卫长枪兵、护卫中军、护卫军士的关键装备,如何提高盾牌的防御效果,又能平衡重量,就成为了兵仗局的研究重点。

兵仗局遵照五军都督府、兵部足以抵挡寻常火铳、火药弹碎片杀伤的要求,从推盾中汲取智慧,打造了双重铁板夹一层铁木的盾牌,且为了强化铁板防御力,与二炮局、冶炼匠人合作,打造了复合钢材。

考虑到携带的便捷性,盾牌支持折叠,军士完全可以背着身上挺进。

盾牌设计还吸收了驼城智慧,外侧都打有孔、设有凸点,允许两个盾牌上下错位连接,在危险的时候,甚至可以借助盾牌,直接搭建起一座外围防线,形成缓冲带,阻滞敌人的冲击,为中军与主力迎战争取时间。

这种新式盾牌,在防御力上极大满足了作战需要,这种作战需要,不仅是防御马刀的劈砍,弓箭的射击,还考虑到火铳、火器流失后的作战需要。

朱棣看着走来的盾牌兵方阵,高喊:“盾牌如山,巍峨难撼。猛士卫国,壮哉大明!”

盾牌兵听闻,随着整齐的步伐,气沉丹田喊出“盾牌如山,巍峨难撼。猛士卫国,壮哉大明”,声音如巨浪,冲向四周。

人群之中,沈修德与孙掌柜看着四个黑盾方阵,眼神中满是欢喜。大明越是兵势威武,丝绸之路越能走远。

可惜父亲沈一元在西疆省没有回来,否则看到这一幕强军盛景,定会十分高兴。不过父亲敢去西疆,恐怕就是认准了大明无人敢招惹吧。

不过总有愣头青,阿鲁台这个家伙就很不老实,什么时候朝廷可以用兵,清剿了草原……

长抢四方阵,盾牌四方阵,随后是弓箭四方阵!

弓箭手,是大明对付骑兵的重要力量,也是攻防战斗中必不可少的军种。

弓箭方阵带队的是吕毅、瞿陶,皆是参与过西征、立下军功的猛士。

随着吕毅、瞿陶喊出“向左——看!”时,弓箭方阵的军士左手摘弓,右手从背后的箭壶中取出一根长箭,随着踢打的正步,箭搭上弓弦,从左前方整齐升至头部前方,弓箭更是被拉满月。

箭矢之上,锋芒点点,极是震撼人心。

那一双双摄人心魂的充满杀气的目光看向观礼台,令无数观礼的人不由地畏惧。这一群雄兵,如同苍鹰,目光锐利,有着一种锁定则死的气魄!

观礼台上,占巴的赖、李芳远、艾哈迈德等人不由地想要闪避,如刺眼的箭芒,让人畏惧。若是射过来,岂不是全都完蛋?

再看大明皇帝与一干大臣,他们倒是毫不在意,面不改色,看得出来,他们对自己的军士充满了绝对信任。

事实上,弓箭手中满弓的箭并非是铁箭,只是木箭而已,箭头都是木质的,但为了表现出金属感,特意在箭头包了一层银白色铝箔纸。

这样做并非是为了防止有人意图不轨,直接朝着观礼台一轮满月,大明帝国的精英就要全挂了。而是担心满弓时手滑,箭一下子飞了出去,这种场景在训练时出现过几次,为了确保绝对安全,阅兵时的弓采取的是三斗弓。

三斗弓对于军士而言,轻松满月,在观赏性上更是出色。但弓箭手的狠厉、杀气,却是实打实的,这群人在昌都剌射出的箭,杀掉的人可谓是难以说清,养出了一身的煞气。

朱棣看着弓箭手方阵经过,厉声喊道:“满弓如月,箭破顽敌!猛士卫国,壮哉大明!”

弓箭手方阵的军士踢着正步,重复着朱棣的评语,每个人将目光汇聚到观礼台的朱允炆身上,缓缓走过观礼台,直至向前看的口号传出,才规整如一地收回弓,放回箭。

随后三个弓箭方阵,依旧如此。但在此时,无数人开始将目光投向弓箭手的身后,那里是一队队骑兵!

打头的两队骑兵,清一色的红鬃高头大马,一个个军士手牵着战马,分为一个大队列缓缓前进。

指挥史阿尔斯郎,同知拉克申带队,目光中满是骄傲。

阿尔斯郎没有想到,自己竟也有幸参与大明的阅兵大典,甚至成为骑兵领队!

朵颜卫脱鲁忽察儿、完者帖木儿看着走来的骑兵,目光落在了阿尔斯郎、拉克申等人身上,不由地眼底冰寒。

按照最初的约定,阿尔斯郎、拉克申等朵颜骑兵只是受雇于大明京军,是拿着明朝的钱办事,但人依旧是朵颜卫的人,换言之,阿尔斯郎等人是在大明给朱允炆打工的,并没有签署卖身契。

可时间才过了几年,特别是帖木儿落败之后,脱鲁忽察儿发现,阿尔斯郎、拉克申等人已经越发不受自己控制了,后来通信几次,对方竟然连回信都没回。

这一次抵达京师,脱鲁忽察儿专程找到阿尔斯郎、拉克申等人,商议他们返回朵颜卫的事,可谁知,阿尔斯郎、拉克申直接拿出了照身帖,告诉脱鲁忽察儿,他们现在是大明人,真正的大明军士,而不是什么朵颜骑兵!

脱鲁忽察儿很不明白,大明没有给阿尔斯郎等人无数的金银财宝,没有给他们香车美女,为何他们就死心塌地地归顺了大明,甚至于不再愿意回到自己的部落。

看着大明的军士,看着走来的骑兵,脱鲁忽察儿突然明白过来,大明给了阿尔斯郎等人无上的荣耀,给了他们足以纵横天下的舞台!

阿尔斯郎、拉克申两人两骑走在最前面,在距离华表十步远时,厉声喊道:“骑兵上马!”

随之,一队队骑兵,同时侧身抓住缰绳,抬脚踩上马镫,潇洒地飞身上马,动作干净利索,整齐划一,令人叹为观止!

战马如同经过特训一般,也配合着骑兵,不紧不慢前行,始终保持着一条大差不差的线!

经过华表时,阿尔斯郎、拉克申齐声喊:“向左——看!”

骑兵刷地动作,右手从左侧腰间抽出闪亮的马刀,在胸前一晃,又收回右胸口处,刀锋朝外,刀刃朝天!

哗!

齐转头,看向建文皇帝!

朱允炆在观礼台上看着这一批骑兵方阵,微微点了点头。不得不说,这些骑兵已彻底归化,他们已经认可大明,甘愿成为大明子民。

他们愿意效忠大明,自己就有度量给他们信任,给他们施展的舞台与应有的荣耀。

“骑兵如电,报国烈烈!猛士卫国,壮哉大明!”

响彻天地的声音,卷动长空。

骑兵,这就是大明的骑兵!

无数百姓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察骑兵,面对这强大的威压,锋芒的杀气,不得不眯起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