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名曰:万有引力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名曰:万有引力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04 00:25: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在郭嘉乐说完之后,众人将目光投向于谦,这个国子监最具潜力、年纪最小的天才。

于谦有些紧张,这次面对的不是学堂内的同窗,而是国子监,不,是几乎整个大明前沿学问的天才,任何一人都比自己有名望,有资历,有实力。

叶灵儿看出了于谦的紧张,笑道:“皇上说过,少年最有锐气与朝气,只管说。”

于谦感激地看了一眼叶灵儿,对众人作揖行礼,然后正色道:“在下于谦,本不敢站出来说话,可无奈郭嘉乐师兄强邀,不得不来。既是地圆说的学问,谦略说几句,若有不当之处,诸位还请担待。”

胡濙、周昌、罗封等人笑了。

相对于郭嘉乐,于谦是一个很谦逊的人,总是可以先礼后兵。胡濙很是欣赏于谦,加上此人与太子关系紧密,对其更是器重。很显然,于谦现在虽然年少,但已经懂得了一些官场规矩,就这一番话,便有理有节,令人舒坦。

于谦认真地说:“我对地圆说的了解,主要是从航海日志、《瀛涯胜览》等航海书籍中得知,我认为,地圆说已被事实上证明存在,天圆地方的说法可以自此摒弃,不再提用。一系列的日志与书籍中,都记录了时辰与昼夜变化上的问题,甚至一些日期记录也出现过错漏,由此来看,昼夜的变化、四季更迭,很可能都与地圆说有关。”

“昼夜因日出日落而成,四季又是为何而成?地星之上,有些地带一年如春秋,有些地带一年炎热如夏,有些地带酷寒如冬,有些地带四季分明,这又如何解释?我认为,无论是昼夜还是四季,光与温度,都与太阳有关,这个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与地星存在于虚空之中是否有关联,于谦不知……”

有郭嘉乐、于谦抛砖引玉,讨论便开始进入热潮。

航海院的院长喻兴海站出来,对郭嘉乐与于谦的看法表示高度赞同,并命人取来了地星模型,对众人喊道:“这是航海院结合舆图,环球航海制造的一个球形舆图,用于模拟地星,皇上看过之后,将其命名为地球仪,并提出给地球仪安装支架,这才有了它。”

“结合一次次航海经历,甚至出现过黄昏与日出长达几个时辰的情况,可见地球或太阳是运转的,唯有运转,才可能出现这种变化。航海院联合钦天监分析,倾向于地球是围绕着太阳旋转,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地球时时刻刻都在运动,诸位请看这地球仪……”

朱允炆缓缓走入格物竹林,坐在了人群后面,对于发现自己的人微微摇了摇头,仔细听着这一场具有时代变革意义的集议。

地圆说被证明存在,其影响绝不是航海一件事,而是整个学问体系的事。

既然是地圆说,地球自转、公转这些学问自然而然会出现,相应的,万有引力也会逐渐被发现被证实,力学的研究也将进入到全新的阶段。

长达十几年的思维改变,尤其是改良儒学与永嘉学派等影响,国子监监生的思维已具备了创新性与拓展性,他们不再是迂腐的固执信书的人,因为新学问书中并不存在,他们更为自信,坚定自己才是新学问的先驱。

地球仪的出现,将会成为改变大明人认识世界的视角,只不过这个地球仪并没有完全标注所有岛屿、土地,像是北极熊、企鹅、袋鼠等地都没在地球仪上。

世界很大,总需要一代一代的人接力去开发,所有的使命不可能都压缩在几十年一代帝王里。

朱允炆仔细听着。

陶增光与胡元澄从弹道计算的角度,认为存在某一种力量将火药弹从天上拉下来,而不是一直飞行下去,除了火药弹自身的重量之外,还有其他的力参与其中。

对于飞天,陶增光喊道:“早年间,皇上对我说过飞天是可行的,只要速度足够快。这些年来,二炮局进行过一次次实验,发现飞天确实存在可能,只不过局限于眼下火器的动力不足,无法完全突破某个速度……”

“既然地球是圆的,我们就一定可以离开大气之外。热气球无法做到这一点,是因为热气球需要空气。若是火器可以超越热气球的高度,飞到没有空气的地方,说不得就能抵达天上,然后回头凝视地球……”

胡其仪连连点头。

越高,空气越是稀薄。

再高下去,空气一定会不存在。

热气球上不去的地方,火器能上去吗?这需要多强大的动力与能源才能做到?

没有人知道二炮局的研究进行到了哪一步,但有一点很清楚,二炮局的人更精神、更得意了,只要看看陶增光脸上的红润,胡元澄的骄傲就知道,二炮局一定在火器上取得了新的进展,至少是出现了一些令人兴奋的突破。

毛舟泰登上台,这个从航海院出来的将领只经过两年的历练便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人物,看着自信讲述的毛舟泰,朱允炆微微点头。

江山代有人才出,这对大明来说是好事。

当郭文星拄着拐杖站在台上时,看到了人群里的朱允炆,当即喊了出来:“皇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众人听闻,连忙看去,然后纷纷起身行礼。

朱允炆无奈地起身,笑着抬起手:“都起来吧,这是国子监学问的盛宴,朕不请自来,诸位莫要分心,该怎么说,便怎么说,你们站在新学问的门外,朕相信你们,一定可以进入学问大殿,成就你们的辉煌,大明的辉煌!”

胡濙、叶灵儿等人笑了。

朱允炆并没有打算干涉众人的研究,国子监已经有了清晰的前进方向,没必要去影响他们,在留下一番鼓舞的话语之后,便选择了旁听,鼓励这些天才说出自己的见解与认识。

宋断断站了出来,谈论起来:“既然所有人都认为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我们应该给这种力量起一个名字,以用于后面的研究。”

喻兴海、罗封、郭嘉乐等人都赞同。

给出一个名字,哪怕所有人不知道这力量因何存在,但它确实存在,并影响着这个世界,总需要有个名字去研究,去探索。

胡濙站出来支持宋断断:“赋名是对的,没有名,如何去格物,如何写下文字。国子监引领学问,需要对新学问冠之以名。至于这名字,依我看,便交给皇上来取吧。”

此话一出,谁也不会反对。

毕竟日月之力、宇宙之力,帝王命名最是合适,别说朱允炆在这里,即便不在,那也应该送文书过去,请旨给名。

朱允炆推辞一番,可无奈众人不答应,只好走上高台,笑道:“学问便是学问,与朝堂没太多关系。既然你们一心相请,朕便为这种力取个名字吧。万物相互之间,总有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引。古人云,牵一发而动全身,朕希望你们,可以牵引这一股力,去劈开所有的障碍,点燃华夏的科技火焰!”

“如此,朕将这一种神秘的力量,称之为牵引之力,名曰引力!万物皆有引力,有引力,我们的地星才会漂浮在虚空的宇宙之中,有引力,我们才会站在大地之上而不是坠落虚空,有引力!探索并掌握万有引力的奥秘,是你们未来探索的方向,也是华夏文明踏上更高巅峰的开始!”

喜欢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请大家收藏: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