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内治部署,六部安排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内治部署,六部安排

簡繁轉換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04 00:25: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元旦的大朝会拉开了建文十二年的序幕。

不管百官站在奉天广场冷不冷,大明已随着爆竹声除旧迎新。

紧张的大战事终于结束了,虽然有些地方还有些乱,但已不足以威胁到朝廷安稳,甚至都不需要朝廷动用太多的民力。

和平,真正降临到大明国土,大明子民再也不用担心游牧民族的入侵。

没了外敌,朱允炆开始腾出手来整顿官场与朝廷,面对礼部尚书董伦等人道:礼部当以国子监、府州县学教化事为主,盘查各地教育,一旦发现无德、无识、无怜悯之心、态度懒怠,不能传道、不能授业,不能解惑者,一律革除出教化之内。

前段时日,安全局奏报,上海县教谕酒后嚷嚷,说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应该剔除出教材之中,还有人说太祖开国战争杀戮无数,是制造苦难的暴君!呵,朕这些年来还真是宽容了,岳飞不是英雄,他算是什么东西,也配说出这样的话!

若无太祖开国,岂有如此盛世之基,仅仅是匡扶华夏之功,便足以让太祖名传万世,功盖千秋!一个小小的教谕,竟连这点都看不穿,如何能留在县学之中?礼部当与刑部一起,拟出《英烈法》,但凡是污蔑、贬低、抹黑大明英烈与民族英烈之人,不配为大明子民,当放逐于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让其自生自灭!

吏部侍郎兼国子监祭酒李志刚听闻之后,也

不由得愤慨。

这酒后狂言之事确实存在,还是县学的生员举报出来的,李志刚深感痛苦,也颇是无奈,不等董伦承担责任,先站了出来:皇上,此事是臣等失职。

这几年中,大明大力推行文教,初等学院、县学、府学、国子监已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位于最下面的初等学院,其数量很是庞大,一个县域之内,少的有三十几座,多的则上百。

数量的短时间增长,导致先生数量严重匮乏,纵是国子监不断输送人才,可也架不住如此规模的扩张,而初等学院的增多,县学、府学也必然需要跟着扩张,更让先生显得紧俏。

为了不耽误文教事,地方上将一些识字的人拉出来充当先生,缺乏对这些先生的把控与严格审核,这也让不少地方的先生良莠不齐,出现一些先生无道德、无是非观,思想不良也成了无法避免的事。

国子监不仅负责整个国子监的运作,还负责整个教育体系的监管,地方上出了问题,国子监确实有责任。

朱允炆严肃地看着李志刚等人,沉声道:国子监每年结业之人有三千余,这些人不可能全部进入朝堂,你作为国子监祭酒,需要做好引导,鼓励监生去朝廷最需要去的地方,引导他们主动进入府州县学与初等学院。

文教千古事,岂能马虎?粗放的文教不是朕想要的结果,也难以培育出真正的人才。国

子监想要多出点力,害群之马不能留,毁我文教根基者不能留!

李志刚肃然保证:臣将尽早完成博士、教谕、训导等考核方略,推行于各地,并派人员访查,以期将不足以胜任文教之人赶出文教之内!

朱允炆满意地点了点头,将目光看向户部尚书夏原吉:燕王将于元宵前后班师回朝,赏赐之事户部可否准备妥当?

已准备妥当。

夏原吉坦然。

朱允炆最终还是同意了户部加印宝钞的意见,市面上对宝钞的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在发展,宝钞的数量不可能一成不变。

这批宝钞通过赏赐的方式流入民间,加上迁都不远,各种花费定是不少,想来不会对市面上宝钞构成严重威胁,不至于引起明显贬值。

土地,朕再强调一次,土地问题是国之根本

问题,国子监推演历代王朝,发现土地问题是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地方割据武装壮大、放大天灾后果、引起战争的关键。

朱允炆再一次对准土地政策,厉声道:第一次清丈土地已过去多年,户部今年再次清丈土地,并准备好回购一批土地。官吏士绅、大户人家,只要男丁未成婚,未成家,一律定好其田亩上限,超出上限田亩,一律收回府州县与朝廷!

土地兼并,朕不允许在大明朝再次泛滥!这是一件得罪人的事,也是一件迟早要办的事,朕不希望十年之后再办,也不

希望留给后代子孙来办,万千压力与阻抗,都冲朕来吧。清丈土地,全面遏制土地兼并,收回土地为朝廷所有,官田禁止流转,租给百姓耕种按二十税一收税!

解缙、杨士奇深深吸了一口气,终于还是对士绅大户下手了。

不过官员都挨了一刀了,疼都疼过好一阵子,对这个结果已经无感了。毕竟现如今建文皇帝强势,威望又高,专断独行一点谁也别想拉回来。

不患寡而患不均,官员田都少了,你们这些大户也得跟着一起少,要不然不公平……

朱允炆再次开口:包括佛门、道门、藩王、公侯勋贵,全部纳入清丈对象,不管他背后是谁,朕让你们一查到底,若有人阻拦,可立奏!

夏原吉清楚朱允炆的决心,也明白这将是一次比开国初期更全面、更彻底的一次抑制土地兼并。虽说这次动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但夏原吉相信,只要官田不流通,土地兼并的速度将会大大延缓。

为国事,为数百年基业,自己当为!

皇帝得罪人,人家惹不起。

户部得罪人,人家惹得起啊。

说到底,压力还是在户部,在清丈、盘查环节。

两年内,臣保证完成!

夏原吉肃然道。

两年!

这可是一个很紧迫的时间,大明土地无数,想要一点点清丈明白,处理妥当,面临的问题与阻挠无法计数。

只两年,确实有些短。

朱允炆深深看着夏

原吉,微微点头:朕给你两年。夏爱卿,你要做好大明管家,家里的田产、人口,粮食,全都有数方可。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