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四章 旌旗若云雄兵进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四章 旌旗若云雄兵进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7 01:0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章旌旗若云雄兵进(第1/2页)

长安西,约六七百里,是秦州,即后世之天水。

大业十三年四月,也就是去年四月,本为隋之金城(甘肃兰州)校尉的薛举,在金城起兵造反,自称西秦霸王,建元秦兴。起兵以后,他招附余盗,劫掠官马,其兵锋锐甚,所徇皆下,以两千精锐大败拥兵万人,驻在枹罕(今甘肃临夏)的隋将皇甫绾,随即进取鄯州(今青海乐都)、廓州(今青海贵德南)等地,不到十天,就尽有陇西,兵达十万余。

这年七月,薛举在金城称帝,而后令其子薛仁杲围秦州,又遣别部分攻掠河池、渡河击李轨,别部都战败了,唯薛仁杲攻克了秦州。薛举乃将其都城,迁到秦州。十二月时,他又遣薛仁杲攻扶风郡(今陕西宝鸡)。扶风郡离长安就更近了,过了扶风郡,即长安城。

当时,扶风有贼唐弼占据,有众十万。唐弼因谶纬“李氏当王”,拥立了一个叫李弘芝的人为帝。薛举遣使招之,唐弼遂杀李弘芝以从。薛仁杲趁唐弼无备,袭之,尽夺其众,军益张,号二十万。於是准备进攻长安。正好李渊在这个时候入了关,立代王杨侑为隋帝,入据长安。薛举就暂时没有进攻长安,转取扶风余县。李渊令李世民往击之,薛举兵败西还。

——李世民击败薛举此战,即前文所述之李世民“追至垅坻而还”之此战,垅坻,已近天水。

薛举自起兵起来,无往不克,这一仗是他头次的败仗,尝到了李世民用兵的厉害。起先,他颇恐慌,至有投降之意,问群臣:“自古天子有降事乎?”但很快就后悔问出了这句话。

李渊趁胜,遣故隋之晋阳县令姜謩、窦轨攻薛举,进至长道(今甘肃陇南),为薛举所败,引还;李渊又使通议大夫刘世让招揽唐弼馀党,与薛举相遇,战败,为薛举所虏。

通过这两场胜仗,薛举重拾了信心,用其谋主郝瑗之谋,计划与陕北的梁师都联兵,及厚赂突厥,一块儿再打长安。却当苑君璋与李善道议定,还雁门之际,薛举正是在图谋此事。

长安城中,李渊接从附了他的本隋之五原郡通守张长逊的急报,已经获知薛举的异动。

上个月,攻弘农虽然未克,但从关中仍有别路可以东出,便是经商洛,而入南阳,李渊急於插手关东,因改遣太常卿郑元璹将兵出商洛,徇南阳,又遣左领军府司马,安陆人马元规徇安陆及荆、襄。这两路兵,进展得都颇顺利;加上蜀中大致已都从附,这原是好消息。

可薛举异动的情报送到案头,李渊的注意力却不得不因此而暂时转到薛举方向。

连日来,他皆在与裴寂等臣,商议对措。

——商洛属上洛郡,在弘农郡的西边,出长安、经蓝田、商洛,过武关,而入南阳,这是自古以今就有的一条连接关中地区和江汉地区的重要山间道路,名为武关道。

这些且也无须多说。

……

只说四月二十日,到了与刘武周约定的出兵之期。

李善道早已兵马集合完成、粮械预备充足。

就以魏征留守贵乡,在贵乡留了精卒万人给其做应急之备;令于志宁以大元帅府司马,负责粮秣供应;任赵君德为幽州总管,柳燮佐之,镇抚冀北的涿郡等郡;以李文相镇抚清河、渤海等郡,侯友怀佐之;以其兄李善仁镇抚汲、魏等郡,因黎阳仓在汲郡,顾虑到宇文化及已率骁果出江都,其众缺粮,可能会趁隙来犯黎阳,特将薛世雄留了下来,配给李善仁为副手。

自则引主力三万,窦建德、屈突通、宋金刚、王君廓等将悉从之,南下前往河内。

同时,以刘黑闼为别部主将,督罗艺、高开道等部,至武安郡,预备经口陉入河东之上党。

一时间,河北大地,战鼓雷动,旌旗蔽日,两路兵马齐发,气势如虹。

行军数日,到至河内郡治河内县。

李育德、季伯常、郭孝恪等出迎,黄君汉、王须达亦从渑池、陕县提前来到,一并迎接。

——打下陕、虢后,李善道本是令郭孝恪伤好后,到陕县接替王须达,但郭孝恪的伤不轻,才刚伤好不久。彼时,李善道已在与刘武周议取河东,故郭孝恪就没再去陕县,留在了河内。

传令诸营兵马就地驻扎,李善道在李育德等的陪同下,入进城中。

入河内一路行来,沿途诸县比之太平时,繁华固不及之,然治安、民生等各方面的情况,还算不错。然一入城中,见到城内百姓夹道相迎,李善道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搞这些名堂做什么?”

李育德等赶紧请罪,说道:“敢禀大王,县人感念将军恩德,自发相迎,非臣等安排。”

均田等制,在河内也有推行,李善道治军严肃,李育德等的部曲谨守纪律,少有扰民之为,加上李善道已定河北全境,现今威名大振,因而县中的士民的确是感其恩德,主动欢迎。

“今至河内,将攻河东。这是一场硬仗。纵然百姓自发相迎,也不该兴师动众。”李善道知李育德等不敢欺瞒自己,面色稍和,可他不是好喜虚名、铺张之人,就令道,“民心可用,却战事为重。叫百姓们散去吧。取些酒肉、粮食,赏给县中父老,以表我谢他们相迎之情。”

李育德等领命,紧忙安排吏员,令百姓们归家,又取酒肉、粮食,分发县中父老。

沿着城内主干道,入进小城,到至郡府,早已备好接风宴。

大战在即,李善道怎会有饮宴的心情?令李育德等将酒宴撤下,说道:“来河内县的路上,我在军中已用过饭了。此类虚头巴脑的东西,你们记住,以后不要再搞。”

李育德等应诺,遂撤下酒宴,依照李善道的命令,改为直接商议军情。

李善道端坐主位,目光如炬,审视匆匆抬来的河东沙盘。

随行进城的屈突通等和李育德、季伯常、郭孝恪、王须达、黄君汉等入座两旁,屏息凝神。

李善道手指轻点,指向河东要塞,沉声说道:“此战之要,在乎於二。一是必须赶在刘武周打下太原前,将河东南部诸郡攻下,要想达到此一目的,就需兵贵神速,公等奋勇勠力;二是须严防李渊援军,李渊主力尽在关中,其留守河东之部,不足为虑,但其援兵,不可小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章旌旗若云雄兵进(第2/2页)

诸将俱皆应道:“是。”

“此取河东,进战的方略已然定下。一则,蒲坂关系紧要,是关中援助河东的最近道路,务必先要控制;二则,长平郡与河内郡之间,有太行为阻,不利大军攻入,因而这一仗,前期的攻略目标是拿下河东郡、绛郡。这两郡得手以后,既已阻李渊部於蒲坂之对岸,再分经河东郡、绛郡,北取文城等郡,还攻长平、上党等郡。”

此一进战的方略,诸将各都清楚,齐声应诺。

李善道目光扫过众人,落在王须达、季伯常两人身上,说道:“这几个月,你俩各有进战河东,河东郡与绛郡当前的局势何如,你两人最为清楚,先大略地讲说一下吧。”

击退了刘文静部之后,陕县与河东的河东郡隔河相望,王须达有遣兵渡过黄河,扰掠河东郡南部沿河的河北、芮城等县;季伯常亦有出王屋县,入掠绛郡的垣县等地。——如前所述,河内郡北与长平郡接壤,两郡间以太行山为界;西与绛郡接壤。

不算河内郡,河东最南部的郡,分是河东、绛、长平,此三郡自西而东,大致一字排开。

王须达的资历比季伯常老,他先回答李善道的提问,忙起身来,恭敬地答道:“自击退刘文静部后,臣前后三四次遣兵渡河,数与河北、芮城等县的李渊驻兵交战,虽因遣兵不多,未能攻拔此两县,然此两县守卒的战力,臣已试出,非臣部敌手,如若大举往攻,必可克之!”

“蒲坂的情况,现在怎么样?”

王须达答道:“尧君素以孤城自守,李渊相继令吕绍宗、韦义节等围攻,皆不能克,新近又改调独孤怀恩为将。独孤怀恩攻之虽猛,然尧君素守备森严,屡挫其锋。蒲坂至今,依然未被李渊得之。”顿了下,说道,“上个月,臣部兵在河上得了木鹅数只,脖颈上系有尧君素所写之奏章,奏章中言及蒲坂粮草充足,守军士气未衰,恳请洛阳遣兵往援。此事已禀大王。”

要说这尧君素,诚是隋之忠臣,而且有治兵之能,在外无援兵的背景下,以一军之力,守蒲坂孤城,居然守到了现在!李渊再三换将,仍是不能将此城攻陷,委实令人惊叹。

李善道摸着短髭,问屈突通,说道:“屈突公,尧君素本公之部将,对其人之能,公应知之甚深。以公度料,尧君素还能守蒲坂多久?若我遣人招降,他会否肯降?”

屈突通老脸微红,任谁都能瞧出,他起了羞惭之意。

尽管起了羞惭,李善道现是他的主公,个人的感情可以忽略,他勉强振奋精神,根据自己对尧君素的了解,如实回答李善道所问,说道:“启禀大王,尧君素是魏郡汤阴人,昏主为晋王时,他以左右从,及昏主嗣位,累迁鹰击郎将,后从臣迎击李渊。其人忠勇刚毅,能得士心,臣所部诸军,多有兵士逃亡者,独其一军,无离散者。臣当初闻李渊已入关中,忧西京安危,因离蒲坂,进至潼关之时,就是因晓他忠勇,有胆略,才留了下他继续守蒲坂。

“大王,此人忠毅之士,如能为大王所得,必堪大用。大王如欲招降,臣愿亲往劝之。”

李善道约略知道尧君素此人,记得他好像是至死未降。

但如果能劝他投降,然后以王须达部渡河北进河东郡,本军自绛郡入河东郡,内外配合、两路夹击,消灭现在河东郡的孤独怀恩部,进而将蒲坂渡口掌控在手,就能容易许多。

因而,李善道说道:“孤独怀恩部而下正围蒲坂,公难以近城劝降。这样吧,便劳公书劝降信一封,我遣精明之吏,看看能否混过独孤怀恩部的防线,到蒲坂城外,将劝降信射入城中。”

——围城,围得再严,也不可能密不透风,不同营头的驻区与驻区间,总有缝隙可寻。

屈突通应道:“谨从大王之令,臣今天就写招降书。”

李善道点了点头,接着问王须达,说道:“日前你报称,虞乡南之群盗、夏县豪强吕崇茂等,与你皆有联系。我军若用兵河东,彼辈可以响应。这件事,进行得何如了?”

却河东诸郡,虽说表面上已为李渊所有,但实际上,因李渊目前的重点是在关中,其军主力、其之重臣悉从他在关中,故是太原尽管系他的起家之地,他现对河东的控制力还颇有限。

不仅河东诸郡依旧盗贼横行,各地的豪强中也尚有不少怀存异心。

别的不说,就只这个河东郡中,就有虞乡群盗与夏县吕崇茂等势力,都还没有归附李渊。

李渊现对河东控制力之差,事实上从虞乡群盗与夏县吕崇茂的犹未归附,也正可佐证。

虞乡在何处?此县与蒲坂接壤,在蒲坂东北,两座县城相距不到百里。夏县又在何处?夏县也在蒲坂东北,过了虞乡、安邑,便是夏县,两座县城相距亦只有两百多里地。

这么近的距离,而唐军攻蒲坂到今,已数月之久,却居然是不但蒲坂没有攻下,而乃至虞乡之群盗也没能消灭,吕崇茂还敢有异心,实是正能足见李渊对河东的实际控制力之弱。

尧君素会不会降,李善道不能确定。不过,尧君素即便不降,退一步说,只要能联合虞乡群盗、夏县吕崇茂等势力,内外呼应,打下河东郡,消灭独孤怀恩部的把握也能大大增加。

王须达答道:“敢禀大王,虞乡群盗与吕崇茂已与臣约好,只要我军一到河东,他们便起兵响应。”话到此处,面现迟疑,觑了下李善道神色,说道,“不过……”

“不过什么?”

王须达说道:“敢禀大王,虞山群盗,以王敬之为首,就在前日,臣刚又得王敬之与吕崇茂的密信,他俩在密信中,却是提出了新的响应我军攻取河东郡的要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