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十八章 临晨凭栏蒲坂城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十八章 临晨凭栏蒲坂城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7 01:0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十八章临晨凭栏蒲坂城(第1/2页)

独孤怀恩弃军而逃,余下兵马无有主将,被汉军围杀,刘辟等将战死,兵卒死伤过千,除元君宝等突围得脱,余皆降之。薄暮时分,计点战果,得俘三四千,缴获到的甲械堆积如山。

高延霸、高曦、萧裕、薛万彻、焦彦郎、董法律、苏定方等将来拜,各是欢天喜地。

焦彦郎部斩获甚多,他笑道:“偌大个名头,甚么鸟厮唐国公,昏主的姨表,还得了长安,原以为部曲多精,不过如此!这一仗,还不如安德那一仗打的痛快!俺尚未发力,就打赢了。”

——安德,指的即与窦建德决战的那一仗。

众人闻言,俱哄然大笑。

李善道呵呵笑了两声,众人瞧出,他并无太多喜意。

高延霸问道:“大王,怎么打赢了仗,大王却好像不太高兴?”自作聪明,猜测李善道心思,“莫不是因为今日此战,虽然打了个大胜仗,但没有能将独孤怀恩部尽歼之故?若是如此,小奴敢请命,引率本部,追击逃走的唐军!必为大王生擒独孤怀恩,克竟全功。”

“独孤怀恩部虽是未被全歼,一场大败,士气大落,且其溃散兵士逃亡之时,甲械多丢,已不足为患。我意全军休整两个时辰,便连夜疾行,追向蒲坂。如我料之不差,至多再打上一仗,蒲坂城外的唐军营地,就能为我军所拔。我确是不算高兴,但非是因独孤怀恩未被全歼。”

高延霸挠了挠头,纳闷问道:“敢问大王,不是因为独孤怀恩,是因为什么?”

“独孤怀恩以亲戚之身,得被李渊重用,论以才略,庸人耳。今胜他一仗,意料中事,有何可喜?但是十三郎,你说李渊不过如此,这话说得就不对了!”

李善道从马扎上站起,负者手,顾盼诸将,严肃地说道,“李渊当世人杰,善收揽人心,文韬武略,政则复有远见,武则知兵善射,大业十一年,先后大败毋端儿、柴保昌,得降众数万;大业十二年,与马邑郡守王仁恭北击突厥,兵少,不敌,其乃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水草如突厥,而射猎驰骋示以闲暇,别选善射者伏为奇兵,突厥见之,疑不敢战;后迁太原留守,进击魏刀儿数万众,以五旬之龄,深入敌阵,何等胆气?绝非独孤怀恩辈可比。

“诸位!今天这场仗,是我军与唐军的第一次大会战,尽管打赢了,可对手既不是李渊,也不是唐军中的佼佼将才,是以我等决不能因此轻敌!须知李渊麾下,才俊多有,若真换成对手是李渊,或其麾下才俊,我等能否取胜,尚未可知。务需戒骄戒躁,不可小胜而傲。”

唐军,是李善道最重视的对手,他深知唐军实力,特别李世民的用兵之能,因他自是不会只因为打赢了独孤怀恩就沾沾自喜,相反,一见军中冒出了轻敌的苗头,就立即给以止住。

不过话说回来,焦彦郎的轻视唐军、诸将的欢喜,也不能说便是焦彦郎等盲目自信。

毕竟他们不像李善道,有着前世的知闻。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也确实唐军似乎不过如此。独孤怀恩是个庸人,姜宝谊、李仲文两人亦没表现出甚么杰出的将才,另外还有李元吉,更是愚蠢。放眼整个河东地界,唐军的这几位主要将领,确乎是一个比一个没用!

李善道要非有前世的见闻,他可能也会因此而产生类似的看法。

焦彦郎等将相继收起了笑容,行军礼,恭敬应道:“谨从大王之令!”

李善道转颜作笑,挥了挥手,说道:“都起身吧。记得不要骄傲轻敌就好。今日这场仗,不论怎么说,我军打赢了。你们的功劳,都且记下,待河东这仗打完,一并封赏。”

诸将应诺。

屈突通赞叹说道:“大王不以胜而骄,此古之明主不及也。敢问大王,大王适才说休整两个时辰,追向蒲坂,大王之意是趁此战之胜,一举拔克蒲坂城外的唐军营地么?

“大王此意,固然甚是,然若如此,却有一虑,便是姜宝谊、李仲文两部。

“王柱国、王仪同军报,他两部已与姜、李交上战。姜、李攻势颇猛,只凭他两部不到万人,只怕难将姜、李两部久阻,万一独孤怀恩逃回营中后,固营自守,唐营未拔,姜、李兵到,我军将腹背受敌,不知大王就此,打算何以部署?”

原定的计划是先将独孤怀恩部歼灭,再转攻姜宝谊、李仲文两部。

但是今日此战,没能将独孤怀恩留下,被他见机得快,逃走了,因而底下来,就只能改变既定的策略,还得去打独孤怀恩。这样一来,姜宝谊、李仲文两部的确就成需要处理的问题了。

——却是说了,为何还得接着去打独孤怀恩?原因很简单。便是不能给独孤怀恩喘息的时间,趁他病、要他命。必须得赶在独孤怀恩回到营中、收拢残兵、重新整顿好营防之前,将他彻底消灭。不然的话,如果这个时候,不追着独孤怀恩打,反去打姜宝谊、李仲文,就会给独孤怀恩重振兵势的机会,将来打蒲坂城外的唐军营垒,就还得费劲了。

李善道已有计议,说道:“独孤怀恩部大败,我趁胜追击,拔其蒲坂城外营垒不难。顶多半天、一日,其营必就能为我拔。姜、李攻势再猛,一两天间,我相信王须达、王君廓也能将他两部挡下。为万全起见,可再调一部兵马往去相助王须达、王君廓两部。”从诸将中挑出了董法律,令道,“两个时辰后,你率你部去与王须达、王君廓两部合兵!”

董法律接令。

李善道又令杨粉堆:“遣吏奔赴涑水对岸之窦公部,令窦公明日一早,向涑水对岸之唐军发起进攻,配合我军攻拔蒲坂城外唐营!再令风陵北渡的刘豹头等,严守渡口,不可有失。”

……

风陵南渡,王长谐军中。

一个传令的使者刚刚抵达,向王长谐奉上李渊的令旨:同意王长谐部北上到蒲坂渡口渡河,已拜李孝基为行军总管,出长安,来前线指挥,待其至后,河东诸部悉归其节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八章临晨凭栏蒲坂城(第2/2页)

王长谐当即招聚诸将,将李渊的命令转达,令各部明晨开拔,开向北边黄河西岸的蒲坂渡口。

……

夜色降临。

休整了两个时辰,李善道军分大小两部,董法律率本部西北而上,往去支援王须达、王君廓;李善道自率主力,沿涑水北岸前行,向百十里外的蒲坂城外冒着夜色开进。

如从半空望下,就像一长一短的两条火蛇,在涑水与虞乡、桑泉等城邑之间,朝着西南、西北两个方向蜿蜒。而若再从更高一点的空中望之,又可见在西北百余里外的虞乡、桑泉两座县城间,两支兵马分处北、南,才刚停下白天的激战,双方兵士打着火把清理战场,救回己军伤员,掩埋己军阵亡将士的尸体,两军主力正作对峙相持之态;西南到蒲坂县城沿途,官道上、官道两边的草丛、灌木茂密的野地上,多见被丢弃的刀、矛、盾、甲等军械,以及时或可见的没办法再行走的伤员等等,——这些军械都是唐军丢弃,伤员也都是唐军将士。

董法律部且不必多说。

李善道所率主力,经两个时辰的休整,已恢复体力,前进的颇为迅速。

有罗忠营的辎重兵随军,推着辎车,一路拾取唐军兵士丢弃的军械;杨粉堆部的斥候,三五成队,四下散出,打探远近,见到委顿道边、野上的唐军伤员,悉杀之,割掉耳朵以为军功。

——再严明的军纪,当下这个时代,也做不到后世那支英雄部队一样。大部分的将士能够遵守李善道“禁止扰民”的命令,已相当难得,而对敌人的伤员,尽管李善道制定了“优待俘虏”的政策,可要想让全军将士都能执行此策,宁肯不要军功赏赐,却亦显是不可能的事情。

“水至清则无鱼”,又云之,“不聋不哑,不为家翁”,李善道清楚,他“优待俘虏”的政策其实是超乎了这个时代的背景,因对部曲杀俘、以获赏赐的事情,有时也只能只当不知。不过好在,大面积的杀俘,或者当众的杀俘,至少在李善道的严令下,没人敢干,这就行了,比别的割据势力,已是强上很多。——饶以李密、李渊之嫡系,杀俘求功之事也屡见不鲜。

行军多半夜,到天亮时,距离蒲坂县城不到三十里地。

数骑从南边驰马来到,领头之人,李善道认识,是窦建德一个姓张的养子。乃是窦建德接到了李善道令他今早向涑水对岸之唐营发动总攻的军令,特遣其养子来向李善道回禀。

听完窦建德这养子的禀报,李善道说道:“你即刻还回,告诉窦公,辰时前,我军可达蒲坂城外。我军到至后,稍事休整,便会对唐营展开攻势。望窦公勉力督率王伏宝、高雅贤、吕崇茂诸部全力进斗,争取於午时前后,攻下对岸之唐营,渡水与我合兵,共破独孤怀恩大营!”

这养子恭谨应诺,倒退行开,退出了十余步,才翻身上马,与从者南还窦建德部。

李善道眺望了下前边,晨曦下,官道延伸的远方,高大巍峨的蒲坂县城隐约可见。他打马一鞭,下令说道:“诸部将士再加把劲,蒲坂已经不远了。到了蒲坂,再作休息!”

……

昨天晚上,继独孤怀恩率主力出营北上,扰乱了城外半日以后,从东北边逃奔回营的唐军将士,又将蒲坂城外闹腾得喧哗不停,直折腾了一夜,乱声才渐平息。尧君素整夜未睡,但毫无困意,这会儿他沐浴着朝阳,立在城楼,扶着栏杆,静静地眺视城北、城东的唐军大营。

“明府,已探明白,贼兵两度出营,是因河北贼李善道率众攻入本郡。昨晚城外贼营闹腾了一宿,不断有溃兵逃回,定是独孤怀恩又吃了李善道一个败仗。昨夜夜深,形势不辨,不好出城进击,末将愚见,何不今日调兵出城?趁此机会,当可一举大败独孤怀恩!”

进言之人是王行本。

尧君素望着唐营,又举目望向东北远处,没有说话。

王行本等了稍顷,见他不做声,便小声喊他,说道:“明府?”

尧君素低声说了句什么。

王行本没听清,问道:“明府说什么?”

“我说,前门进狼,后门进虎。”

王行本说道:“明府此话何意?狼是独孤怀恩,虎是李善道?”

“正是。独孤怀恩虽又败了一仗,但李善道也是贼!不论他两边谁赢,我蒲坂城总之都会是他们火拼完后的下一个猎物。行本,当下之计,我军不可出战,唯坐守城中,旁观他两军火拼就是。”尧君素一夜没睡,也没吃东西,觉得腿软,可留恋晨光的美丽,晨日的温暖,按紧了扶栏,不肯还城楼里坐,顿了顿,又说道,“只望独孤怀恩能多撑些时!”

王行本应道:“是。独孤怀恩撑得越久,对我军守城越有利。唯是这独孤怀恩,明府以为,他能撑多久?”忧虑地说道,“短短数日,他已吃了两次败仗,末将担心,他只怕难久撑吧?”

“昨夜我细看了,溃逃回营的唐军,加在一起,约四五千众。其前日出营时,留在营中的兵马亦四五千众。独孤怀恩合计尚有万众可用,又虞乡、桑泉现有姜宝谊、李仲文两部一两万众。依我估计,太久他撑不住,十天半月总归能撑得住吧。”

王行本说道:“十天半月?……明府,你说李渊老贼会不会再给独孤怀恩遣援?”

“我倒希望李渊会再遣援,而且我还希望李善道也再从河北调兵。我城中储粮,还够数年之用。彼等虎狼之贼,在我城外打的越是不可开交,若能成年累月,才越是好!”

尧君素也知,他的这个念头不可能实现,怎么可能会李渊、李善道两军在蒲坂打上几个月、乃至成年?但即便打不了这么久,他两边能打上个半月、月余,对蒲坂城内的隋军而言,亦是好事。打得越久,李渊、李善道两军的实力就越损失,蒲坂城,他就更能守住。

想法是好的,然当辰时,李善道主力追到,随后发生的场景令尧君素瞠目结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