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七章 令旨未至彷徨询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七章 令旨未至彷徨询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7 01:0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章令旨未至彷徨询(第1/2页)

说是兵分两路,其实三路。

一路以黄君汉、季伯常、郭孝恪为将,柳燮、陈君宾从之,统万人,攻绛郡。

一路为主力,李善道自率之,入河东郡,攻独孤怀恩等部。

还有一路,便是秦敬嗣部,又令秦敬嗣兵出弘农,作势佯向潼关,牵制王长谐部。驻扎在弘农郡,归秦敬嗣统带的现有薛万均、罗龙驹、姚阿贵、张伏生、高季辅等部,经过这几个月的募召、扩兵,可用之战兵已有两万余众,弘农郡诸县的情况基本也已安定,故此秦敬嗣佯向潼关,可以率领的兵马不为少数,按照李善道的命令,他计统兵万余,足以牵制王长谐了。

四月底,时已初夏,将入仲夏,天气已然较热。

兵马自王屋而西,於山间穿过,进入绛郡。

前行数十里即垣县。

绛郡北宽南窄,其之南部,垣县这一带,东西最窄处只百里上下。

垣县驻兵不多,季伯常此前已有数次来掠,知其虚实,并收买到了些轻侠、盗贼为内应。数万兵马一到,城中震动,内应趁机作乱,垣县不战而下。就在这里,李善道与黄君汉等分兵。

黄君汉等转而北上,取绛郡腹地、北部;李善道统领主力,继续西行。

绛郡、河东郡接壤地区的地形以山地、台塬为主,地势高亢,沟壑纵横。

如果预先在此布置兵马,可以对进犯之敌形成一定的阻击。

但是一则,李善道部的兵马多,声势很大,又是李善道亲为主将,只以少量兵马阻击的话,肯定起不到半点的作用;二则,陈政德、独孤怀恩等虽已将李善道大军到达河内的情报,急向长安进禀,却也是刚刚进禀,李渊的旨意还没下达,他们仓促间不知该怎么办。

因而,一路行来,直到李善道所率之主力部队,已经穿过了绛郡南部,进入到了河东郡的东部夏县的地界,两郡的唐军尚无应对的措施。

河东郡境内有滦水从其境内横贯,北部又有汾水流过,灌溉便利,土地肥沃。

初夏时节,本应是麦浪翻涌、桑麻遍野的风光。

却入进河东郡以后,沿途所见,田埂多已被野草吞噬,裂缝纵横的黄土间散落着锈蚀的犁头,田间道边,时时可见白骨暴露。野兔从草窠间惊窜而过,惊起一群啄食腐肉的乌鸦。树木的树皮多被剥得干净,是被饥民取去充饥。路过的村落,泰半不见人烟,斥候入进探寻,目之所睹,唯夯土墙坍圮的院落、井台石缝间爬满藤蔓,空空荡荡,寂静得让人心慌。

偶尔望见有枯瘦的男女,亦不知是当地的乡人,或是流民,拄着藜杖蹒跚而行,褴褛的衣衫沾满泥浆,紧紧抱着破损的陶罐,一看到李善道部的兵马,就赶紧拼命逃散。

却这河东郡,盛时有户十五万多,口七十多万,多年战乱下来,以及受唐军接连数月围攻蒲坂的影响,——幸存活下来的郡民很多被唐军抓去做了壮丁、劳役,而今已是存者不及十一。

李善道骑在马上,往不远处的田垄间,忍不住地看了好几看。

一丛野豌豆蔓生草中,淡紫色的小花在风中绽放,而在边上,是两三具尚未腐烂完的尸体。这几具尸体都残缺不全,没有胳膊、大腿等。胳膊、大腿去了何处?不言自明。

“河东的局面已是这等败坏?”

入河东郡之前,李善道真是没有想到,河东郡的生存环境、民口状况已经被破坏到了这个地步!河北等郡现在的情形,比之太平时,自是大有不如,可也没有坏到此等地步。

屈突通之前驻在河东,曾在蒲坂守城多时,他对河东的了解,超过李善道,从骑在李善道身边,接腔说道:“大王,河东本就贼患深重,唐军又攻蒲坂已持续大半年,粮秣颇从河东抢掠,百姓亦不乏被掳掠入军中者,今之河东,实已是民生惨淡,死者不计其数。”

——太原的储粮、华阴永丰仓的储粮等,尽管已被李渊所得,但李渊入据长安后,大肆扩兵,收编群盗,现今他之兵马已号称三十万众,这么多的兵马,日用耗粮甚多,故而围攻蒲坂的两万多唐军,口粮只有部分是从太原、永丰仓等地运给的,不足部分则便需就地强征。

杨粉堆驰马自签前至,勒住马,兜转过来,随在李善道的马边,禀报说道:“大王,王总管部军报,已入夏县城;王将军部军报,已与王敬之等各部相合,将攻虞乡。”

“王总管”,王须达是也。“王将军”,王君廓是也。

王须达部作为先锋,比主力诸部先行一步,与吕崇茂里应外合,攻打夏县。吕崇茂已收到王须达的去信,得了李善道“夏公”的授任,他心满意足,约与王须达部在夏县汇合。如前所述,吕崇茂其族是夏县大姓,在当地的势力不小,县中的吏员、县兵军吏等颇多是其族人、姻亲、朋党,故而内外呼应,王须达的兵马才到夏县不久,这攻得夏县的捷报,就已呈到。

至於王君廓,亦如前所述,他对河东郡并不陌生,早前他曾领着千余人的部曲贼众,入寇河东,转掠过长平、河东等郡。在河东郡的夏县、虞乡这里,还先后与时任隋之河东郡丞的丁荣、隋之驻守河东的宋老生各打过一仗。丁荣这一仗,王君廓诈言欲降,骗得丁荣大意,伏兵山中,大败了丁荣;宋老生这一仗,他打不过,粮草殆尽,於是故技重施,又向宋老生求降,与他隔涧相谈,祈求哀告。宋老生被感动,放松了警惕,他趁机在夜里逃走。

——这也是为何前时在河内县,商议进攻河东等郡的方略时,王君廓会有底气抢着最先发言。亦是为何王君廓原本在刘黑闼帐下,而李善道却特将他从刘黑闼处给调到了主力军中的缘由。

王君廓在虞乡打过仗,与虞乡群盗王敬之也算相识,因而,与王敬之等相见的事宜,李善道就交给了他来负责。当然,同时跟着他去见王敬之的,另还有王须达的心腹,以确保事成。

这件差事,王君廓干得不错,顺利地与王敬之等虞乡群盗已经合兵。

李善道闻报,眉宇间露出些许赞许,旋即令道:“令王须达安抚夏县士民,不许掳掠,敢有违我军纪者,斩之不饶;留兵五百,与吕崇茂部部分兵马协同防守,其余兵马还来与主力合兵。令王君廓,虞乡县城如有机会攻得,就抓住战机,迅速夺取,若暂无机宜,便屯山中,严防独孤怀恩部,候我主力到达。传令我主力各部,夏县已下,事不宜迟,我军转向安邑。”

河东郡共有县十个。

各县的位置如右,最东边是夏县,夏县西是安邑;安邑西北是猗氏,其南是河北县,河北县与陕县隔黄河而望;猗氏西邻桑泉,桑泉北为汾阴、龙门,南为虞乡,虞乡西南是河东县,即蒲坂;蒲坂与河北县之间,是芮城。其中,虞乡、猗氏、蒲坂等在滦水的北岸,余在南岸。

因为不确定夏县能不能很快打下,所以主力进到河东郡后,在行军路线上,采用了“两套计划”,第一套计划是向夏县进兵,第二套计划是若夏县能被王须达打下,就改向安邑进兵。

三道军令,立刻被传达出去。

李善道又令道:“独孤怀恩部,务必细察其部动向;潼关方向的王长谐等部举动,亦须细探,令刘、石严守渡口;汾阴、龙门方向,广散斥骑,一探到姜宝谊、李仲文等部,即刻回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章令旨未至彷徨询(第2/2页)

却“刘、石严守渡口”,黄河经过九曲十八弯奔流到潼关附近,因受华山所阻,折向东流,在潼关附近形成了一处险要的渡口,便是鼎鼎有名的风陵渡。这个渡口被誉为“黄河第一渡”。从潼关北入河东郡,必由此经。李善道已遣刘豹头、石钟葵日夜兼行,夺占了此渡。

——歼灭窦建德一战中,石钟葵受了重伤,直到此次出兵前,他的伤还没痊愈,李善道原本是打算将他留在贵乡,但他坚持请战,言辞恳切,甚至在李善道面前,脱去上衣,露出伤痕累累的胸膛,声泪俱下地表示愿为先锋。李善道见其斗志昂扬,深受感动,终允其从征。

风陵渡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若是秦敬嗣不能牵制住潼关、永丰仓方向的王长谐部,一旦王长谐部渡过风陵渡,独孤怀恩就会得到强力的支援,是故李善道乃以刘、石两员悍将往扼。

刘豹头、石钟葵与董法律等一样,都是李善道在兴洛仓时投附李善道的。自投到李善道帐下,李善道待他们极厚,他们因亦以死力相报,屡立战功。方今在李善道军中,刘、石的地位稍不及董法律,但两人作战勇猛,也早已俱是一营之主将,并且在左右两军诸营中排序靠前。

新的这三道军令,也很快由杨粉堆遣快马,分别传往。

转向安邑的军令,传遍了主力全军。

遂乃全军转向,不再前往夏县,改以直指安邑。

……

安邑县城离夏县县城很近,仅隔三四十里。

如前所述,河东郡盐池的主要部分就在安邑县的境内,位处在县城的西南方位。安邑,即后世之运城,此县处运城盆地的东北部,地势平坦,控太原到长安的驿道,系为交通要冲,又因盐池之利,富甲一方,“河东盐利,天下所仰”,因故秦汉以来,这个县一直是河东重镇,长期都是河东郡的郡治所在,——不过近代,河东郡的郡治改在了军事地位更重要的蒲坂。

话到此处,不妨可多说一句。

李渊在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捕贼汾、晋间时,便已深知河东郡的战略价值,当时他的部分家属,就被他安置在了河东郡,由其长子李建成护之。李建成在此期间,潜结了好些河东郡的名族英俊。亦因是,李渊起兵后,兵马一到河东,河东的大姓家族就不乏投附者,并且河东郡县的隋官,也纷纷倒戈,归顺於他,比如河东令卢赤松、解县令柴静等,即其间之佼佼者。

李善道兵入河东地界的情报,在其部刚入境时,就飞快地传报到了蒲坂城外的独孤怀恩部中。

已於昨日,独孤怀恩紧急遣吏,奔往长安,向李渊禀报此讯,及请示应对之策。

蒲坂到长安的路途并不遥远,三四百里地,但需要渡过黄河、洛水、渭水等好几条河流,一来一回,加上报讯之吏晋见李渊、等候回复的时间,最快也得四五天才能收到回音。

独孤怀恩仓迫之下,进退两难。

是分兵赶紧往阻李善道部前进?还是按兵不动?

如果分兵,根据斥候禀报,李善道部号称十万,实则兵力估计有四五万众,而他的兵马才两万多,又蒲坂未下,即便分兵,他顶多只能分出万人,恐难抵挡其锋芒;可若按兵不动,便就又只能眼睁睁地按着李善道部长驱直入,攻城略地,逼向蒲坂。可该如何应措才是?

从昨天接到情报,到今天这时为止,独孤怀恩与部属们再三商议,反复思量,仍未决断。

最新的军报又已送来。

“吕崇茂叛於夏县,汉军王须达部已占其城;汉军王君廓部袭至虞乡,群盗王敬之等辈相迎归附,虞乡城中大恐,料王君廓、王敬之等将会进攻虞乡。李善道引其主力,扑向安邑!又陕县之汉军王须达别部,已渡河,入河北县境,放常平仓粮,招揽盗贼、流民,投者影从。”

独孤怀恩口干舌燥,看着这一道道如火的急报,搓着手,在帐中团团转。

却这独孤怀恩,与江都之乱时被乱兵擒获,但又释放的独孤开远系为同族。他俩都是独孤信的孙子。独孤信共有七子,独孤开远的父亲是长子独孤罗;独孤怀恩的父亲是七子独孤整。独孤信还有好几个女儿,长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七女是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四女是李渊的母亲。因是,独孤怀恩与李渊的关系,与李渊和杨广的关系相同,是表兄弟。

独孤怀恩从小被独孤伽罗以侄养在宫中,锦衣玉食,甚为娇惯,长大后,稍学记书,而居财不訾,喜交豪猾、赌徒。李渊得长安后,起先任他为长安令,颇严明,还算称职。吕绍宗、韦义节攻蒲坂不下,李渊乃於前遣他为代。从时间上说,他是新任围攻蒲坂的唐军主将未久。

既然未久,他对蒲坂的地理、敌情尚不熟悉,对部下也还不太了解,突然闻讯李善道兵马入境,却何止是应对的办法难以立断,少不了的,更是难免的焦虑、惶恐。

“怎么办?怎么办?公等都有何建议,别藏着掖着了,赶紧说来吧!”他急切询问帐中诸人。

上首坐着一人,形貌文弱,三缕长须,年纪与独孤怀恩相仿,三十多岁,正是前任的攻蒲坂之唐军主将韦义节。韦义节出身京兆韦氏,他以文职之官,固是不通用兵,但李渊之前所以用他为将,却也不能说李渊无有识人之明,只能怪他虎祖犬孙,却其祖父即北周名将韦孝宽。

韦孝宽迎击高欢的玉璧之战,以少胜多,是为东、西魏实力消长的关键一战,其人智勇双全,威震敌胆,诚然是一代名将。——这玉璧城,就在河东郡的东北边,绛郡与河东郡接壤的稷山境内。却李渊估计亦是没有料到,其孙韦义节竟是丝毫其祖的用兵之能未曾继承。

也不必多说。

只说独孤怀恩连连催问,征询韦义节等人的意见。

韦义节现之任官是虞州刺史,——虞州,即河东郡,前几天,已与独孤怀恩交接围攻蒲坂的唐军完毕,正在等待李渊召他去长安,却这个关头,李善道兵马进到。他原就不通兵事,现愈是一心赶紧离开河东,何会有计策献上?抚摸着胡须,无话可说,大眼瞪小眼而已。

坐在韦义节对面的是个武将,名叫元君宝,肤色白皙,相貌俊朗,身材魁梧,和独孤怀恩相同,也是鲜卑族人,其先为北魏皇族拓跋氏,后改姓为元。他是独孤怀恩的亲信大将。见韦义节不出声,他便紧皱着眉头,说道:“将军,当今之计,不外乎是迎击或固守。末将以为,李善道部势众,若往迎击,胜算不大,上策莫过於守住滦水渡口,阻其北渡,待长安援兵。”

蒲坂县城在滦水的北岸,夏县、安邑等都在南岸。

元君宝话音刚落,一人挺身而起,发对元君宝的建议,说道:“自蒲坂到西线,沿岸皆可渡水,滦水怎能守住?况且王君廓部已渡水北至虞乡!元将军此策,诚不可用。”

独孤怀恩问道:“如此,先生有何策?”

这人慷慨地说道:“将军勿忧,仆有一策,可破李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