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四十七章 长孙信疑李药师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四十七章 长孙信疑李药师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7 01:0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十七章长孙信疑李药师(第1/2页)

入帐此吏是房玄龄,捧着一封书信,呈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眉头轻挑,接信浏览,很快看完,抚摸短髭说道:“薛深愿降,今取晋阳,把握就更大了。底下便是怎么逼迫刘武周出兵与我野战。”将信转给长孙无忌等人。

却是原来,晋阳城中有一土豪,名叫薛深。李渊起兵后,他不得李渊所用,故心生不满,眼红他的昔日乡友,多攀龙附凤,遂在刘武周得晋阳后,此人本是投靠,求以富贵,然却因见刘武周唯纵兵四掠,不思进取,无有成事的样子,遂乃别生心思,又想转投唐军,便主动遣仆与李世民方面接触。来回两三封密信往来,他在这封回信中,答应了肯为李世民内应。

投从了刘武周后,薛深因是地主,熟悉晋阳的人情、物况,颇得刘武周重用,得以能够出入刘武周帅帐,向刘武周筹谋划策。今其既愿转降唐军,则靠着他被刘武周的信用,可以预见得到,至少在一些军略的决策上,他当是能够对刘武周起到些作用。因李世民有此一语。

待长孙无忌等相继看了薛深回信。

李世民话头转回李仲文、张平高刚派吏送来的这道檄报上,沉吟了会儿,说道:“李善道久攻霍邑不下,如今忽然撤围,转攻临汾之我宇文歆、李靖部。观其举动,似是欲先解临汾之围,以巩固后方。然李善道素来狡诈,用兵有谋,其撤围之举,以我料之,不排除有诈。……李仲文、张平高处,我意须当回书提醒,以防李善道此举,或为‘调虎出山’之计,依然令他两人谨守霍邑,勿轻举妄动。至若宇文歆、李靖处,可以传令,令他们坚营不战便是,以一静而应汉军之动。并传令姜宝谊等,出兵龙泉、文城,援宇文歆、李靖部。公等以为何如?”

长孙无忌点头称是,接口说道:“二郎此意甚妥。当下重点,是在晋阳。霍邑也好、临汾也罢,都只是用来牵制汉军,使汉军不得北进到晋阳,与刘武周联兵罢了。既然这样,确实只需将霍邑、临汾稳住即可。待晋阳破后,再集中兵力,还攻汉军,大局可定。”

唐军当前的战策,一言概之,即“北攻南守”。北边以主力进攻、消灭刘武周部,南边以偏师牵制汉军,确保其不能北援刘武周。这么个战策之下,针对李善道忽然撤围霍邑,南向临汾,李世民的这番应对,正是在紧抓“主要矛盾”之同时,以不变应敌变,可谓最好的对策。

长史窦轨略有疑虑,说道:“殿下,如殿下所指,察李善道过往用兵,小有谋略,狡诈多变,并其部曲,多悍将精卒,今其撤围霍邑,转攻宇文歆、李靖等部,——宇文歆、李靖等部才只万众,姜宝谊所部远在龙泉,能否及时驰援,尚是未定之数,以仆愚见,宇文歆、李靖等部在姜宝谊部到前,恐难以抵挡其锋芒。是不是李仲文、张平高部,可以令他两人分兵一部,暂往先援宇文歆、李靖?霍邑驻兵五千之多,分出个一两千人,应也不会影响霍邑的城防。”

李世民笑道:“窦公虑得周全,但是宇文歆部虽只万人,兵力上是相对汉军为弱,然军中有李靖在,长史可知,李靖一人,足当万众?我料汉军纵盛,宇文歆、李靖部,其也难以撼动。”

没想到李世民对李靖的评价这么高!

窦轨和李靖不熟,有心再劝,可见李世民对李靖信心十足,便也不好再作多言,就止住声,不再说了,只暗自思忖,这李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竟得英武绝伦的秦公殿下如此器重?

他不再进言,“李靖”的名字提出,倒引得长孙无忌心中一动。环顾了下帐中,帐中现有文武诸吏十余人,人多口杂,想要说的话不便道出,长孙无忌就且先将话忍下。直等得几件紧要的军务商议完毕,窦轨等人络绎辞出,帐内没有了外人,长孙无忌乃轻咳了声,进言开口。

只闻得他说道:“二郎,言及李靖,俺却有一忧。”

“阿兄何忧?”李世民步到帐中沙盘边,俯身审视沙盘,随口问道。

长孙无忌说道:“前陇西军中,二郎与李靖有次闲谈之时,俺记得李靖说到,他的弟弟李客师在涿郡为司户,后被罗艺用为兵曹掾。现今罗艺为李善道所败,李客师恐已落入李善道手。若李善道以李客师为质,胁迫李靖,岂不危矣?此乃我忧。二郎,宜当早作防范,以防不测。”

李靖兄弟五人,有两个哥哥,两个弟弟,他排行第三,李客师是他的四弟。李客师以门荫入仕,初任杨坚的挽郎,挽郎是皇家葬礼中牵引灵柩的礼仪官,后迁涿郡司户,掌管户籍赋税,再又罗艺占据涿郡以后,被罗艺任为兵曹掾,负责军籍、协调训练、军事装备的管理等务。

还真是被长孙无忌猜对了。

罗艺被李善道击败后,李客师的确是已为李善道所得。

要说起来,这其间还有点曲折。李善道原不知李客师是谁,也没有见过他,只在罗艺献上的部将、掾属的名簿上,见到了他的名字,因其名,想起了李靖的字药师,於是便询问之,这才知了李客师是李靖的四弟。知晓当时,李善道就把他调到了身边,给以了佐吏之任。只不过李客师这个人,没有他三哥李靖的用兵才能,因此现在李善道帐下,只是做个闲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七章长孙信疑李药师(第2/2页)

却这世家子弟,因为门荫,好当官,一个家族的人,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州郡为官,太平时尚且无事,但一当到天下乱时,难免的就会分被不同的割据势力所有,如此一来,家族间的联系便成了双刃剑,既互相在危急时或许能够救对方一命,也可能成为被敌方利用的把柄。

李靖、李客师兄弟,而下便是这种情况。

李世民抬起头,看了下长孙无忌,却没把长孙无忌的话放在心上,笑道:“阿兄多虑了,李靖其性,我深知之,其性沉厚,我与他心腹之交,他绝不会因私情而误了大事。”

“二郎,不可不防啊。李靖自被二郎得后,固然二郎待他恩重,信如腹心,可要知,这李靖原先可是要到江都,向昏主检举我等的啊!二郎待他恩厚,然他待二郎有无忠心?殊未可知也!”长孙无忌回想李靖差点被李渊杀了的往昔事,加上忆及陇西前线时,李靖不论对李世民、抑或对自己,或者别的李世民手下的重臣,他从来都小心翼翼的模样,好像从未有过把真实的心思展露人前,越想却是越不放心起来,见李世民不以为意,忧虑更甚,因再度进劝。

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胳臂,笑道:“阿兄,昔曹操多疑,犹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辈难道连曹操还不能如么?我以赤心相待药师,药师亦必以诚心回报。阿兄,你不必再说了。药师才智非凡,文武兼资,当世韩信也,当下用人之际,断不可因疑废才!阿兄放心,我自有分寸。”

“也罢,二郎你既信他,俺就不再多说了。”

话是不再多说,长孙无忌心思缜密,对李靖的担心却是难以放下。当晚回到帐中,他负手踱步,明暗不定的灯火,好像映照出他内心的疑虑与不安。思来想去,他召来亲信的属僚,给了密令一道,内里是在提醒宇文歆,务必要警惕小心李靖,命即刻赶去临汾,面交宇文歆。

属僚领命,夤夜出营,悄然南下。

……

宇文歆是北周宗室宇文孝伯之子,与李渊、长孙无忌家族,同属关陇贵族。

长孙无忌与宇文歆乃是旧识,两人的年龄虽有不同,有些私交。

两日后,长孙无忌的密信送到了宇文歆军中。

展信看时,宇文歆才看了两三行,心头一跳,下意识地信往下掩了掩,转目视向帐中一人。

此人四十多岁,相貌沉毅,美须髯,姿貌魁秀,可不就是李靖。

长孙无忌的信到前,宇文歆、李靖等刚接到李世民的军令,正在计议接下来的军事部署。

围攻霍邑的汉军,昨天下午已经到了临汾城北。

然因宇文歆收看长孙无忌的信之故,军议暂时停顿了下来。

李靖抿着茶汤,却是在顺着方才的思路,继续考虑下步的行动,这时感觉到了宇文歆的目光扫来,他不知为何宇文歆会再看长孙无忌信时来瞧自己,暗自生疑,面上不动,没有迎视宇文歆,只一副好像没有察觉到异样的模样,安稳地喝了两口茶汤,将茶碗轻轻放下。

宇文歆及时将视线收了回去。

杜君绰、郑仁泰等将皆在帐中。

郑仁泰问道:“敢问将军,签帅信中所言何事?可是殿下又给我等下了什么军令?”

宇文歆不知自己下意识地举动,是否被李靖注意到了,摸着胡须,佯装淡然,说道:“签帅信中不过是些寻常问话,问了问我部现下的兵数、粮秣等情况,殿下并无新军令。”

郑仁泰、杜君绰等相信了他的话。

杜君绰就捡起正在议论的军事,说道:“将军,李将军适才所议,俺以为甚是,可以用之。”

“这……。”宇文歆迟疑了下,含糊说道,“事关重大,我意还需再议。”

就在刚刚!收到长孙无忌的信前,李靖的建议,分明宇文歆也有赞同之意。却怎么一转眼,宇文歆的主意就变了?李靖心中微凛,更加疑心,是否信中提及自己?面上却仍保持镇定,不动声色地观察宇文歆的神色,发觉宇文歆不再往信上看,但手却紧紧将信攥住。

必是信中言及了自己!

长孙无忌?信中会言及自己什么?李靖内心翻涌,暗自揣摩信中内容。

一时间,帐内李靖与宇文歆间的气氛微妙。

郑仁泰、杜君绰等再是迟钝,约略地也察觉到了点甚么,正自诧异,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军将入帐,顾不上行礼,急声说道:“将军,汉军在营外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