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五十二章 身履刃英胆诱敌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五十二章 身履刃英胆诱敌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7 01:0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二章身履刃英胆诱敌(第1/2页)

却说罗君副,齐州历城人也,出身不算高,然亦小官僚家族子弟,其曾祖仕北周至济南太守,其祖仕北齐至亭山县令,其父仕隋至齐州主簿,其人幼而骁勇,本太原府兵校尉,从李渊起兵,授上开府之勋爵,寻转为长枪马军副总管,现乃李世民帐下一员骁将。

受令既出,罗君副引此精骑数百,直趋刘武周主阵!

因是敌我双方,临时约战,罗君副出战的时间又早,故刘武周阵前尚未能够置办阻障,却是被他这数百骑,转瞬杀近到了阵前近处。刘武周阵中,登时箭矢如雨。罗君副等俱披挂有甲,毫不畏惧,兜转横驰,一边挽弓反击,一边在刘武周阵前打着唿哨,横行而过。

刘武周部今日出战之众,达四万步骑,眼下罗君副等数百骑,竟敢这般骄狂!

主阵中,便有一将大怒,向刘武周请战。请战此将,身形魁壮,姿态威武,杀王仁恭之张万岁也。蒿泽一战,张万岁与尉迟敬德、寻相中了李世民的伏兵之计,差点身死,早怀恨在心;而又今见罗君副如此嚣张,不免怒火中烧。有时候,接战不接战,不是主将可以主观决定的,比如今日刘武周麾兵应战,就是被迫之举,当下罗君副只数百骑,逼近到了他的主阵前,耀武扬威,为本军士气计,与今日被迫应战相同,刘武周亦知非战不可,遂准张万岁之请。

张万岁得令,挥槊跃马,即引步骑千人,出得主阵,扑向罗君副等此数百唐骑。

两军相交,尘土飞扬,罗君副见张万岁来势汹汹,却毫不退缩,手中长槊一抖,率先冲入敌阵。唐骑紧随其后,如狼似虎,与张万岁部短兵相接,瞬间血肉横飞,喊杀声震天。

张万岁率出之部,系刘武周军中上等精锐,骑俱甲骑,步皆甲士。甲士俱持重盾,组成了数个方阵,横亘於正面,重盾如墙,步步推进,压缩罗君副等唐骑的活动空间;甲骑分从两翼包抄,阵型转换间,配合默契。加上人多势众,罗君副等唐骑虽然勇猛,不多时已落下风。

后方唐军大阵,传来了收兵的金鼓声。

罗君副闻鼓声,知退兵之令,遂挥槊断后,率部且战且退。张万岁心急报仇立功,怎肯放弃?督促步骑,紧追不舍。却刘武周主阵中,苑君璋身在刘武周旁,见状急道:“李世民用兵多谋,这支唐骑,也许是诱敌之计,不可紧追,宜令暂且收兵。”刘武周以为然,便要传令。

就在这时,又百余骑从唐阵中驰出,迎向罗君副等骑,——观其架势,显是欲接应罗君副等。

杨伏念也在刘武周边上,凝神望之稍顷,大喜说道:“陛下,此乃天赐良机!出阵接应唐骑之人,分明是李世民!若能擒获李世民,唐军必乱。可令张万岁继续追击,并速遣精锐支援!”

刘武周等都是身处望楼之上。

闻得此言,刘武周往出阵接应的百余唐骑细看,见得其中为首之人,骑紫马、披玄甲,持大弓,用大羽箭,及随从诸骑多骁壮之士,种种形态,果然李世民无疑!不觉双目瞪大,又惊又喜,顾与苑君璋等说道:“早听说李世民年轻气盛,每临阵,常亲身出战,此传闻不虚!身为主将,轻身犯险,这等荒唐,不愧与李元吉是兄弟!”立刻改了主意,一叠声军令下达。

先是令张万岁等继续追击,继调阵右精骑出阵,命尉迟敬德亲率,务必擒杀李世民。

……

出唐军阵,接应罗君副等骑者,确是李世民。

大弓张开,四支白雕翎的大羽箭,箭无虚发,接连射中了三四个追在最前的定杨骑。此时,李世民等距离罗君副等骑不到百步,距离追击的张万岁等定杨骑百余步。敌人“生擒李世民”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张万岁等骑的衣甲都可看得清楚。李世民策马仍前,毫无畏色!

“殿下!贼近矣!不可再前!”丘行恭焦急地大声提醒。

丘行恭本姓丘敦,鲜卑人也,出身官宦,将门世家。其祖仕西魏至镇东将军,其父仕隋为左御卫将军,现为交趾太守。他与罗君副相似,也是以勇武见长,善骑射,勇敢绝伦。早前与其兄丘师利聚兵於岐、雍间,有众一万,保故郿城,百姓多附之,群盗不敢入境。李渊入关中后,他斩杀依附他的奴贼渠率,率部与其兄在渭北谒见李世民,遂归顺於唐,拜光禄大夫。

现在李世民军中,他是深得李世民信任的勇将,常随左右。

李世民一箭又射倒了一个定杨骑,笑道:“无妨,贼虽众,凭我此弓此箭,何惧之有?况有公等相从,纵万人,不足杀矣!”呼喝声落,李世民再挽弓,箭如流星,又中敌骑!

这份胆气,这份箭术,令护从的丘行恭等将无不心折。

也只有这样文武双全的年轻英雄,大概才能折服丘行恭、长孙顺德、史大奈、侯君集、秦武通、公孙武达、独孤卿云、独孤彦云、乙速孤神庆、白玄度、钱九陇、樊兴、庞卿惲等等这一干无不以勇武著称,尽是正当青壮之年,最敢打敢杀之时的汉、胡虎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二章身履刃英胆诱敌(第2/2页)

却此际从在李世民身边的这百余骑,尽是他亲自挑选的猛士,便以丘行恭等人为其间翘楚。

——何谓“青壮之年”?丘行恭等这些被李世民重用,视为心腹爪牙的诸猛锐之士,大部分的年岁与李世民差不多,都是二十出头,年龄大者如丘行恭,亦无非三十出头。

说话间,已接住罗君副等骑。

李世民略勒马,持弓拈箭,稍察追近的张万岁等步骑,又好整以暇地望了望由刘武周阵右驰来的大队敌骑,并甚至还有空,张了一张对面数里外的刘武周步卒四阵,其后,乃从容不迫地笑与驱马来见的罗君副说道:“卿诱敌有功,然诱敌还没得成,刘武周主阵兵马犹且未动。卿可有胆量,从我反击,以诱刘武周主阵兵出,得使我诱敌此计可获全功?”

罗君副大声答道:“末将愿随殿下,誓死破贼!”

李世民叫了声好,回顾丘行恭诸将,大弓前挥,令道:“追罗总管者,张万岁也;出刘阵右者,尉迟敬德也。此两人悉刘武周帐下大将,公等何人能为我斩获?”

丘行恭挺身而出,朗声应道:“末将愿取张万岁首级!”

秦武通等将热血沸腾,亦是踊跃请缨,纷纷高呼:“愿从殿下,破贼杀敌!”

“随我反击!”

两下骑兵合拢,总计才只四五百骑,李世民驰马最前,居然真的是对追来的张万岁部步骑、已相距不到三四里的尉迟敬德所率的千余定杨骑,发起了反冲锋!

……

唐军主阵,望楼上。

长孙无忌、豆卢宽等见之,倒吸一口凉气。

豆卢宽惊道:“殿下此举,真乃神勇!然敌众我寡,须防有失。”

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少小相识,熟悉李世民的脾性,更知道他的骑术、箭术,虽也有担忧,倒尚镇定,下令说道:“秦公亲自诱敌,我等怎可坐视?命三阵鼓手,为殿下助威!”

军令下了,通过旗语,很快传遍三阵。

三阵唐军中,激昂的鼓声响起,震天动地,两万唐军步骑士气大振,举起兵器,齐声呐喊!

……

呐喊声传到了刘武周主阵。

望楼上,刘武周侧耳倾听,听到唐军喊的是“秦公破阵、殿下威武”!於是彻底确定,接应罗君副等唐骑的此唐将,确然是李世民不错了。何必再等杨伏念、苑君璋等的建议?只要擒杀李世民,这场仗就不用再打了,似乎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刘武周心中狂喜,重重地拍了下栏杆,果断地作出决定,当即令下:“再调骑兵出阵,传令步卒各阵,预备出战!”

……

在身后唐军阵中的鼓声、呐喊声的助威中,李世民、罗君副等数百唐骑,奋勇向前,已与张万岁部的步骑接战。众多悍将紧紧围护着李世民,视李世民大羽箭的射处,为冲锋所指。

却这李世民所用之弓、之箭,如前所述,均是特制,弓是强弓,箭是破甲利箭。

射程远、穿透力强,每一箭发出,必有一敌应声倒地,有时候,一箭乃至可以射透两敌!而且李世民并不是随便乱射,专挑定杨骑中的显眼军吏射击。两军阵中的这片战场上,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场景。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定杨骑军吏被射落,随着罗君副、丘行恭等将趁着敌军吏为射死的机会,勇猛突进。张万岁部的步骑虽多,却因此而阵脚大乱,渐被李世民等冲散!

尉迟敬德所率之千余定杨骑援兵,终於赶到了战团。

叱雷般的叫喊在战团中炸响,是尉迟敬德!他奋声大呼:“李世民休走!识得俺么?朔州尉迟恭也!”催马挥槊,引十余铁骑,觑准李世民等所在,马如奔龙,人如熊罴,杀将而向。

“殿下,刘武周四阵已动,可以撤矣!”这次进劝的不是丘行恭,是侯君集。

李世民打眼眺望,穿过近处前边,已被打乱的千余定杨骑兵、步兵,望到刘武周部四阵中的两三万步卒兵士,如侯君集所说,的确是在一阵阵的鼓声的命令下,大都已从地上起身,不再坐地,而列队整装,盾阵分开,弓手扬弓,刀矛并举,显然是即将发起全面进攻。

“不急,且容我再给刘武周助上一把力。”李世民笑道。

……

杨伏念揉了揉眼,不敢相信所见似的,喜色满面,大叫说道:“陛下,李世民坠马了!”

可不就是!

刘武周也望到了,骑紫马、用大弓,必是李世民的此人,好像是中了一箭,摔落下马。幸得他左右的从骑及时救助,这才扶着他重新上了马。但反击的这数百唐骑,却因是止住了进战的势头,改而慌乱向后撤退。他激动地胸口砰砰直跳,紧攥扶栏,令道:“擂鼓!全军出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