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四十章 刘黑闼藐视寸光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四十章 刘黑闼藐视寸光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7 01:0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十章刘黑闼藐视寸光(第1/2页)

兵马到了霍邑城外后,离晋阳其实已经不太远了。

之间只隔着一个西河郡,三四百里地。

又其间,除掉霍邑北的灵石尚在唐军手中,其余诸县,都已刘武周的定杨军打下,道路畅通。

故刘武周给李善道的回书,三天后就到了霍邑城东的李善道营中。

——李善道兵马是从北而来,按理来说,其部似应驻於霍邑城北,却怎驻在了城东?原因很简单。霍邑此城,位处在两水交汇之处,一条便是汾水,从其县城的西边流过,另一条名为彘水,系汾水的支流,由县城的南边而过,因而霍邑城西、城北却是皆不宜大规模的驻兵。

霍邑城内,现有唐兵守卒四五千众。

这四五千众守卒,分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个是本来的霍邑守卒,这部分守卒较少,千人上下;一个是西河郡的张纶等部后来派到霍邑的援兵,因为西河郡面临的压力也很大,尉迟敬德、寻相两部兵马正在西河郡攻战,故此这部分的兵马更少,聊胜於无,是个意思而已,只有两团四百人;一个则即李孝基、姜宝谊前不久奉李世民之令,刚又增援到霍邑的部队,这部分人马最多,李仲文亲为将,三千多人。

此外,还有一些从城中临时招募的丁壮等等。

五千守卒,主将乃为李仲文,副将张平高。

刘武周的回书到时,汉军才渡过彘水两天,刚对霍邑县城进行了两次试探性的进攻。

明显地可以感觉得到,霍邑的守御比之临汾、正平、柏壁等县,顽强了很多。

这也是李善道已经估料到的。

毕竟首先李孝基的援兵已经到了,其次,李世民率领的第二拨唐援也将要到达,在“外有援兵”的情况下,守卒们有了盼头,更加顽强在情理之中。而且,当下霍邑城中的主将李仲文,与汉军有过多次交手,尽管以战败居多,包括在虞乡、桑泉,为王君廓所败,继又於龙门,再次大败,但至少他对汉军的战斗力、作战方法已较为了解,一定程度的“知己知彼”。

……

打开刘武周的回书,李善道看了一看,丢到案上,摸着短髭,呵呵笑道:“刘武周这是把我,当作城南的这条河了。”

城南河名彘水,“彘”者,猪也。

屈突通说道:“大王,刘武周信中何言?”

“接受了我的建议,同意给尉迟敬德、寻相增兵,尽快打下介休、灵石等地,但却又不提具体的增兵时间,也不说计划至迟到何时攻克介休、灵石。这鸟厮,分明是在敷衍我。”

刘黑闼到李善道案前,抓起刘武周的回书,扫了一眼,大略看罢,“哼”了声,轻蔑说道:“不错。这贼厮的回信,一点诚意没有!俺看这厮,必是在打‘渔翁取利’的主意。这狗日的,李世民率数万步骑,指日即至,他不思与我军合力,抢在李世民前,尽快将灵石、霍邑等要地夺占,却反竟於此时,暗藏心机,意图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此等伎俩,真是鼠目寸光!”

“罢了。本来也没指望他能有多大助力。他愿意坐山观虎斗,就由他坐山便是。只要别坐到最后,反被虎伤,成了他人的盘中餐。”

李善道抚摸短髭,不再提刘武周的回书内容,转而说回到正在计议的霍邑战事,沉吟了下,说道,“早上的军报,李世民所引之唐援,已到文城郡对岸,停下了行军,开始搜集船只。察其动态,……嘿嘿,屈突公、贤兄,其像是准备从壶口渡河。若果真如此,可就是咱们预料过的几种情况中,最不利於我军的情况,将要发生啊!对此,我军须当立即做些部署。”

河东道西界,即使不算河东郡和太北的楼烦郡、马邑郡,可供李世民渡河的位置,也有好几个选择。仍如前文所述,自南而北,文城郡是其一、龙泉郡是其二、离石郡是其三。

依照此三郡的地理位置之不同,基本上就能判断出李世民渡河后的作战目标、进攻方向。

若从离石郡渡河,离石郡东与太原郡接壤,李世民的作战目标必然就是收复太原。

若从龙泉郡渡河,龙泉郡东与西河、临汾两郡都接壤,李世民的作战目标就应该是暂以保住西河、临汾为要,同时由此将刘武周部与李善道部分割开来。

而文城郡东与临汾郡接壤、南与绛郡和河东郡接壤,李世民若选择了从此地渡河,其作战目标不会有其它,就只能是意图威胁汉军的侧翼、后方,从而迫使汉军回师,甚至更进一步,逼迫汉军在绛郡、河东郡、文城郡三郡接壤的地域与他决战。

换言之,也就是说,李世民从离石郡渡河的话,压力就全都给了刘武周;从龙泉郡渡河的话,压力就同时给了刘武周、李善道;但如果选了从文城郡渡河,压力就全在汉军身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章刘黑闼藐视寸光(第2/2页)

说实话,李世民会做出这个选择,是李善道真的没有想到的。

固然,在“三选一”中,这是一个选择,并且李善道对这个“李世民可能会做出的选择”,也提早已经做出了足够的预备,——比如增强昌宁等地的防御力量,就是在为此绸缪,可到最终来,李世民居然真的作出了这个选择,还是出乎了李善道的意料,令他颇为惊异。

为何惊异?

原因在三。

第一,汉军现士气正盛,李世民如果选择了汉军作为首先进攻的对象,无疑自寻苦战。第二,相较於河东等郡,晋阳在河东道的政治、军事意义更大,且则刘武周是攻下了晋阳不假,但晋阳是刚被刘武周攻下,根基未稳,刘武周又掳掠为务,疏於防范,则李世民此时若选择进攻晋阳,或许能将之夺回。第三,也是换了李善道是李世民的话,他认为对唐军言之,当前最佳的选择,唐军屡败之师,如今即使有了新援,士气也不高,那么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当然即暂避敌锋,避免与强敌直接交战,先稳固西河、临汾,然后再图其它,才为妥善。

却不意李世民这三个选择中,李善道认为的“上策”,他不选,“中策”,亦即先收复晋阳,他也不选,三策之中,他独独选了最为冒险的下策。这实在不免的,就令李善道诧异了。

“也许,这就是李世民,而不是别人的缘故?”李善道早上接到这道军报,反复酌量之后,实在找不到李世民为何会选择此策的合理解释,也只好把之归结为可能是因为李世民具备独特的战略眼光,——所以他的选择,是自己这个“中人之姿”一时难以理解。

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

李世民既然做出了这个选择,反正就“唐军有可能会从文城郡渡河”的这个可能,己军也已经做足了准备,则就按李世民的这个选择应对就是!

屈突通、刘黑闼等对李世民的这个选择,也是有些吃惊的。

刘黑闼啧啧说道:“初生牛犊不怕虎。离石不选、龙泉不选,偏选从文城渡河,李世民倒是胆气十足,浑未将咱老子们看在眼里。”抚着胡须,咧嘴笑道,“郎君,那咱老子们便让这孺子知道知道我军的厉害!入他娘,随便他从文城渡河,在他眼皮子底下,咱将霍邑攻拔!”

一人拍案而起,请战说道:“甚么鸟东西!选从文城渡河,当俺等是软柿子么?大王,小奴请督本部,明日为攻城先锋,为大王将霍邑攻克,然后转击李世民,他妈的,擒其来献!”

请战之人,高延霸也。

李善道按了按手,叫他坐下,说道:“李世民选从文城郡渡河,虽有点意料之外,但我军对此也已有备,霍邑,当然还是接着攻。至於转击李世民,且待攻下霍邑再说。当下之重,是须进一步加强汾西、正平、龙门、昌宁一线之戒备,并及临汾,亦当增强守备,以保我军后方不失。”诸将脸上看了一遍,选出了高曦,令道,“沐阳,比与汾西等地,临汾最为要害,你引你部今日出营,还赴临汾,接管城防。李世民入境文城郡以后,若攻临汾,务坚守之。”

高曦起身接令。

汾西是霍邑西北边的一个县,顾名思义,此县在汾水以西,因得此名。这个县位处在鼠雀谷的西南面,前文所述的那三条连接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的通道,鼠雀谷驿道、千里陉、统军川中的千里陉,就在此县境内。兵到霍邑前,李善道就分兵一部,袭攻汾西,已将此城夺下。

正平等县不必多言。

却这临汾县,一则,处在霍邑县的南边,是现正攻霍邑的汉军主力的后方;二则,临汾县西与文城郡接壤,是从文城郡救援霍邑县的必经之地,是以,这个县,确实是保证霍邑战事不受外边影响的最为要害之所。此等要害,非得高曦这等的沉稳大将镇守,方能放心。

千等万等,李世民终於到了。

而且瞧他这架势,第一仗就是要与汉军交锋。

李善道只觉自己的精神,从来没有像这样振奋过,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成王败寇,是王、是寇,打过就知道!刘黑闼的这句话提劲,老子就是要在你的眼皮子底下,将霍邑打下!然后,你若仍留在文城郡,意图与我决战,我便与你来战!

……

“殿下,侦知昌宁汉军龟缩城中,正在加固城防,看来汉军已信了我军主力将要在壶口渡河。”

李世民抬头望了眼东边不远处的渡口,低下头,接着看地图,吩咐说道:“只汉军信,可不够。把搜集船只的动静再搞大一点,还有,令我吉昌驻军,合渡河的梁实、秦武通等部,三日内,对昌宁发起猛攻,做足我军欲先歼李善道部、解霍邑之围的假象,让刘武周也信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