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四十五章 两乱化及兵临河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四十五章 两乱化及兵临河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7 01:0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十五章两乱化及兵临河(第1/2页)

却宇文化及自杀了杨广,试图西还长安以来,短短一两个月间,其内部已经出现了两次内乱。

一次是麦孟才等为杨广报仇。

这件事,发生在显福宫。

显福宫是杨广在江都营造的十座离宫之一,位在江都东北。

宇文化及弑杀了杨广后,裹挟群臣,并及萧皇后等杨广的后宫后妃,夺江都士民的舟楫,取道彭城水路西归。——彭城郡,即后世徐州一带,与江都有邗沟、泗水相通。显福宫是去彭城的必经之地。兵到此地之后,宇文化及暂在此地驻扎了些时日。

驻扎期间,虎贲郎将麦孟才、虎牙郎钱杰与折冲郎将沈光密谋,言道:“吾侪受先帝厚恩,今俯首事仇,受其驱帅,何面目视息世间哉!吾必欲杀之,死无所恨!”沈光因为骁勇,得了宇文化及的信用,时营於禁内,听了麦孟才、钱杰的话,他哭泣说道:“是所望於将军也!”

於是,麦孟才纠合恩旧,率所将数千人,打算早上再次启程时,袭击宇文化及。

结果事情泄露,宇文化及夜与腹心走出营外,留人告司马德戡等,令讨之。沈光闻营内喧乱,知事觉,即袭宇文化及营,空无所获。司马德戡引兵入围,杀掉了沈光,其麾下数百人皆斗死,一无降者。随后,再攻麦孟才部,麦孟才寡不敌众,亦死在战中。

麦孟才,是杨坚时的名将麦铁杖之子。

一次是司马德戡作乱。

平定了麦孟才、沈光等后,宇文化及率骁果继续前行。

到了彭城,水路至此已不通,得改走陆路,遂复夺百姓车牛,得了二千辆。但这些牛车,宇文化及只用来载宫人、珍宝,其戈甲戎器,则悉令军士负之。道远疲剧,军士因此开始埋怨。

加上宇文化及实无才干,虽自奉养一如杨广,可每於帐中南面坐,人有奏事时,辄懵然不知所答,沉默不对,——比之杨广的军政才能,简直天壤之别,奏事的人离开后,他才向唐奉义、牛方裕、薛世良、张恺等询问应对之策,其短视与无能日渐显露无疑,乃人心愈发不稳。

又再加上,出於忌惮司马德戡的能力,宇文化及剥夺了司马德戡专统骁果的兵权,——后因司马德戡行贿宇文智及之故,这才宇文化及又给了他些兵权,令他将后军万余人以从。

这种情况下,司马德戡因由怨愤而起异心,窃谓赵行枢:“君大谬,误我!当今拨乱,必藉英贤;化及庸暗,群小在侧,事将必败,若之何?”

赵行枢其家本是太常乐户,家财以亿计,因行贿宇文化及兄弟的父亲宇文述,起家为折冲郎将,转迁虎牙郎将。他与宇文化及兄弟来往密切,宇文化及之乱,他是谋主之一。司马德戡当时即是被他说动,才加入的进来。故而司马德戡此际有这么一句埋怨之语。却这赵行枢也看出了宇文化及确非成事之主,便回答司马德戡说道:“在我等耳,废之何难!”

由乃司马德戡、赵行枢与诸将李本、尹正卿、宇文导师等谋以司马德戡掌控的后军,袭杀宇文化及,更立司马德戡为主。跟着宇文化及还长安的骁果等军,达十余万众,司马德戡掌握的兵力才万余人,为确保成功,他们决定先与孟海公达成同盟,以借助其势。

——如前所述,孟海公也是一方割据,他的地盘主要在济阴郡,正与彭城郡接壤,在彭城郡的西边。其部之数,自不能与李密等相比,可也有三万余众,兼以其部占据地利,熟悉彭城、济阴周近的情况,若能得其相助,杀掉宇文化及的把握可以大为增强。

殊未料到,派去诣孟海公的使者尚未返回,司马德戡、赵行枢等的密谋,已被宇文化及的亲信许弘仁、张恺察觉,密报给了宇文化及。宇文化及闻报大惊,急问对策。

许弘仁等建议先下手为强,立即捕杀司马德戡、赵行枢等。宇文化及便用其等之谋,遣其弟宇文士及佯为游猎,至后军,司马德戡不知事露,出营迎谒,宇文士及趁机将其擒获。

擒获后,宇文化及责备司马德戡:“与公戮力共定海内,出於万死。今始事成,方愿共守富贵,公又何反也?”司马德戡自知难免一死,索性直言回答:“本杀昏主,苦其淫虐;推立了你,而又甚之;逼於物情,不获已也。”终被宇文化及缢杀,并其支党十馀人尽被杀之。

却这宇文化及作乱,一则,人臣弑主,不论杨广是不是昏君,道义上都站不住脚;二则,更要命的是,宇文化及又无才略,草包一个,得不了人心,遂乃两月之内,两起内讧。

不过,人心虽然不得,手底下的兵马到底不少,尚能支撑一时。

司马德戡等被杀的消息,传到孟海公处后,孟海公畏宇文化及之强,担心他报复自己,便赶忙卑躬屈膝,亲率众具牛酒以迎之,把宇文化及部迎入到了济阴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五章两乱化及兵临河(第2/2页)

宇文化及遣兵打探洛阳方面的情形,得讯闻知李密固守巩县等地,兵精粮足,却是阻断了他率部还长安的道路。宇文化及无奈,只得且驻济阴,分兵四掠。东郡亦与济阴郡接壤,在济阴郡的西边。宇文化及部的一部兵马,攻进东郡,东郡通守王轨也是畏惧其强,以城降之。

这便是魏征上给李善道这道密报中,所言之“宇文化及有攻我黎阳之意”这句话的来龙去脉。

……

闻得李善道此话,帐中诸人面面相视,无不色变。

宇文化及部十余万众,皆是杨广的禁卫军,甲械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颇强,一旦若宇文化及果然有图黎阳仓之意,只凭留守在黎阳、贵乡等地的兵马,能不能将其挡住?

即便李善道在出兵河东之前,对此已有料及,有所部署,特地留下了薛世雄、陈敬儿等协助李善仁,守卫黎阳,可毕竟汉军的精锐主力,大都现在河东,面对如此强敌,只怕也不好说。

萧裕失声说道:“大王,宇文化及若真挥师黎阳,其兵强马壮,留守兵力恐难以抵挡!”

“屈突公、贤兄、君廓,你等以为呢?”

屈突通、王君廓一个新降之将,一个投从了李善道后,大多时候都在河北西部作战,他俩对薛世雄、陈敬儿等留守诸将既不够了解,对黎阳等地的留守兵马的战斗力也不够了解,同时,只听说宇文化及所率骁果甚众,但对宇文化及部也不了解,一时之间,无话回答李善道此问。

对宇文化及部的具体情况,刘黑闼也不了解,不过好在他至少较为了解薛世雄、陈敬儿、魏征等留守之文武,及对留守之各部兵马也比较理解,遂思忖了片刻,他开口答道:“大王,以臣愚见,宇文化及若攻我黎阳,也许会出现些紧急的局面,但要守的话,当是尚能守住。”

“哦?贤兄此话,有何依据?”

刘黑闼沉声说道:“臣愚见,有三利在我,两不利在宇文化及。”

“贤兄请仔细说来我听。”

刘黑闼竖起三根手指,说道:“臣先说在我之三利。东郡与黎阳之间,有大河相隔,便於我军防守,此我之一利;河北於今全境已定,大王赈粮抚民,民心归附,后方稳固,此我之二利;薛世雄、陈敬儿悉知兵之将,加上有长史坐镇黎阳,居中调度,纵守黎阳之兵暂有不足,可以从清河等郡调兵往助,此我之三利。”收回了一根手指,说道,“臣再说在宇文化及之两不利。宇文化及虽兵多,但长途跋涉,粮草不继,此其一不利;宇文化及弑杀昏主,不得人心,两月之间,两起内乱,部下离心,士气低落,此其二不利。”总结说道,“故臣愚见,综合观之,即便我留守之兵,不容易将宇文化及部一举歼灭,但是守住黎阳,当为无忧。”

李善道听罢,赞同说道:“贤兄分析得透彻。我也是这样看。诸位,既有三利在握,二不利制敌,依我判断,宇文化及就算大举进犯,黎阳也应该是能守住。既然如此……”顾盼诸将,“我意,就不遣兵还援,我在河东之军,便接着与唐军一较高下!当前河东局面,尽管因李世民之率援到来,出现了些许变化,可总体言之,我军仍占优势。优势不可轻弃!何如?”

屈突通老成,迟疑说道:“大王,河东之局虽然对我军仍然有利,然黎阳、河北乃我根本,不可不慎。臣愚见,在河东之军,如大王所意,固可不调兵还援,但仍宜遣快马,速令长史等,密切监视宇文化及动向,并尽速从清河等郡调兵增援,加强黎阳守备,以防万一。”

“这是自然。今日我就传檄玄成、文相、君德、王薄等,令增援黎阳和河西岸一线。”

主力离开河北后,河北目前的兵马,大致分成了四个部分。

南边的黎阳是一个部分,此是为南部防区,李善仁为主将;西边的魏郡等地是一个部分,此是为西部防区,赵君德为主将;东边的清河等地是一个部分,此是为东部防区,李文相为主将;北边的涿郡等地是一个部分,此是为北部防区,高元道、王薄和卢承道的从兄等暂为将。

这道下给魏征等的军令,李善道未有假手别人,亲自拟写。写好后,他又亲自落印密封,然后交予了心腹军吏,命当日离营,送去贵乡,叮嘱务必星夜兼程,不得有误。

命令送出,李善道摸着短髭,看了帐中诸人一圈,忽地一笑,说道:“黎阳的事,就先这样处理,明天我军继续攻打霍邑。但除此外,却还有一事,须烦公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