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三十一章 轻松议色厉内荏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三十一章 轻松议色厉内荏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7 01:0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十一章轻松议色厉内荏(第1/2页)

弓高、阜城、乐寿三县,分属平原、信都、河间三郡。三个县形成了一个基本等边的三角形。弓高县城在阜城县城的东南边,阜城县城大致在乐寿县城的南边,三县相距皆百里左右。又弓高、阜城两县,俱在漳水的南岸、永济渠的北边,亦即两县都处在漳水、永济渠之间。

与胡苏的位置,则是如前文所述,弓高县城在胡苏、东光这两个紧邻的县城的西北边,弓高与东光两座县城,中间隔着永济渠,——东光离弓高更近一点,其城位处胡苏的东北方位。

阜城,在胡苏、东光的西边,仍是东光离阜城更近,两个县城也隔着永济渠。

弓高县城到东光县城大约三四十里,到胡苏县城多出了一二十里。阜城县城到东光县城大约百十里,到胡苏县城也是多出了一二十里。

窦建德自乐寿出兵当日,接到了又一道最新的军报。

“李善道遣袁德珍、陈虫儿,引兵两千,渡过了永济渠,立营东光县城对岸的永济渠北岸。”

——袁德珍也是较早从附李善道的一将,他是在李密打下兴洛仓后,投附李善道的几个流民率之一,在之后跟从李善道的历战中,常有功劳。陈虫儿是陈敬儿的族弟,打清河城时立有不小的功劳,得了“清河攻坚团旗”一面。李善道这次扩充部曲,就把他两人俱擢为了营将。

“立营东光县城对岸的永济渠北岸”,却是东光县城距永济渠很近,其县城离永济渠只有几里地。东光城,李善道也已打下。袁德珍、陈虫儿系是在对岸的渡口边上筑的营地。

窦建德与王伏宝等将说道:“此定李善道知悉了我亲率大军出战,因遣此两将,扼东光北渡。”

“末将敢领本部,去将这俩贼厮立的营寨拔了!”殷秋自告奋勇,请战说道。

窦建德摆了摆手,却未允许,说道:“一营而已,袁、陈又非名将,无需挂齿,先不必理会。等我军分驻进弓高、阜城,观李善道接下来的应对举止之后,再作进战之议不迟。”

催促兵马,加快行速,限期两日内,须得分别进驻弓高、阜城。

又传令渤海郡,身在渤海郡治阳信的王小胡,令他严守城池,只管纵容王薄抄掠,不得浪战。

……

云聚云散,天光转暗。

傍晚时分,胡苏城外大营中的李善道,得斥候禀报:“窦建德兵出乐寿以后,先是做一支兵马行军,行一二十里,分为两支。一支果是由其亲率,约两万众,南下赴阜城方向;一支由曹湛领之,约万余众,赴西面之弓高方向。两支兵马行皆甚速,至多明日即分别可达。”

又接信都斥候禀报:“驻在鹿城之范愿部,遣兵千余出城,向鼓城方向游弋;驻在衡水之曹旦部,分兵四千出城,两千开向鹿城,余下两千往东北而上,亦在向阜城开进。”

每逢大事要静气。

与窦建德寻机决战一下的决策,既然已下,这两天,说实话,李善道也很紧张,——或者说,不仅是紧张,还有大战前的兴奋,然在薛世雄、于志宁等文武部曲面前,他表现出来的,却是比往常更加多的镇静。看完这两道禀报,他摸了一摸短髭,看似很轻松地笑了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一章轻松议色厉内荏(第2/2页)

“明公,有何可笑?”于志宁诧异问道。

李善道从容说道:“窦建德,我本以为他也称得上豪杰,今以观之,色厉内荏。”

“明公此话何来?”

李善道说道:“范愿遣兵千余,往鼓城方向骚扰,这肯定是窦建德给他的命令。所为者,无非是为扰我贤兄,使我贤兄不好攻复深泽等县。他的打算很好,却只敢以千余兵马出扰,这点兵马,放到真格上,又能起什么作用?由此足可见,经与王伏宝一战,窦建德、范愿皆已颇忌惮我贤兄矣。窦建德已引三四万众,来与我战,今又调曹旦部两千亦往阜城,增援与他,由此则可见,窦建德这位老兄,对我等现也是甚为忌惮!岂不他虽兴师动众,然色厉内荏?”

大战在即,当下需要用一切的手段,鼓舞自己的士气,灭敌人的威风。

此即“战略上重视敌人,战术上蔑视敌人”。

于志宁等以为然。

薛世雄问道:“明公,窦建德兵马已出,我军底下是不是该做些准备了?何以迎战?”

“确实是该做些准备了。敬儿,你领你部,今日开拔,沿永济渠一线南下,分兵扼守各个渡口,做出阻击窦建德兵马渡永济渠的架势。传令高曦,令他率部进驻长河,亦做出阻击窦建德入平原郡之架势。同时,传檄王薄,令他继续掠阳信、乐陵,我军放出将入渤海郡的风声。”

薛世雄说道:“明公的意图是,使窦建德相信,尽管他已率部亲援渤海,可明公仍要攻渤海?”

“不错,我正此意。”

薛世雄迟疑了下,说道:“却只怕窦建德,不太会相信吧?”

对呀,人家窦建德都带了三四万兵马来打了,你还要打渤海郡,这的确是有点假。

李善道却没有再作解释了,只是笑道:“薛公,有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

薛世雄等都是满腹疑窦,但李善道不肯再多说,他们也没法追问,只好罢了。

却议事罢了,命令传下,薛世雄等离开之后,萧裕转了回来。

“明公,‘假作真时真亦假’,此言诚乎有理。末将斗胆,妄猜测明公之意。摆出仍攻渤海的架势,可是欲以此诱窦建德为救渤海,不得不渡永济渠,兵来胡苏,与我军决战?明公此意,固然甚是,但薛公所虑,不为错也。方今窦建德提数万之众,分向弓高、阜城,以胁我军侧翼和后路,这个形势下,我军若仍还摆出欲攻渤海的架势,末将亦忧,窦建德怕是不会相信。”

李善道摸着短髭,笑道:“萧公,要的就是他不信啊。”

“要的就是他不信?明公何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