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五十七章 挥戈向前无二心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五十七章 挥戈向前无二心

簡繁轉換
作者:赵子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07 01:0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七章挥戈向前无二心(第1/2页)

几道文书摆在李密眼前。

时已入二月,前些天的大雪过后,天气渐有转暖,但未放晴,又下了两天的小雨。

天气虽然不很好,上个月下旬与王世充的那场大战,李密亲率兵马出击,受了点小伤,也尚未全好,但李密的精神头是非常的好,早前因久攻洛阳不下,尽管屡战屡胜,始终不能打上一场歼灭战,陷入与王世充对峙僵局而显得憔悴的面容,现今精神抖擞。

他眉宇间的英气再露,黑白分明的眼眸也再次熠熠生辉,仿佛能洞穿一切。

“大郎,李善道给你回信了没有?”李密抬头看向帐中的徐世绩,问道。

徐世绩慌忙起身,恭恭敬敬地行礼答道:“明公,臣之去书已送往河北多日,善道尚无回信。”

李密笑了笑,说道:“又不回你书信,又往河内调兵,看来他是铁了心,要与我不对付啊。”

单雄信亦在堂中,偷觑了下李密的神色,离席下拜,说道:“敢请明公勿忧。善道不识大体,一意孤行,今虽其败窦建德,但终究难成气候。洛阳即将为我军攻克,洛阳一下,士民之心尽归,天下何人还能再与明公争锋?到时,臣愿领偏师一部,为明公平定河北,擒善道敬献。”

徐世绩却也没有去看单雄信,只在听了他这通话后,低眉垂目,好像若有所思,不知在想些什么,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赶在李密注意到他前,把神情掩收了起来,随声应和单雄信,说道:“明公,单公所言甚是。当前之务,乃攻克洛阳。只要洛阳在手,天下大势可定。善道虽败窦建德,招降了魏刀儿、宋金刚诸辈,窃据河北,终是癣疥之疾,不足为患。”

“大郎、雄信,倒也不能这么说。李善道此子,还是有些才略。他若能善加利用河北之资,未必不成气候。你们看,这是河北细作新呈给我的关於李善道近期在河北施政诸措的密报。”李密指了指案上的那几份文书,说道,“我细细地看了,颇有章法,绝非庸碌之士所能为。”

徐世绩小心翼翼地问道:“敢问明公,善道在河北,近期有何施政?”

“大郎,你不知么?”李密笑吟吟地,忽然问了这么一句。

徐世绩微微一愣,旋即答道:“敢禀明公,除了日前奉明公之旨,臣与善道去了一封书信外,其余世绩与善道并无书信往还。家父亦不曾有书信与世绩。善道在河北的施政,臣实不知。”

李密点了点头,说道:“李善道在河北,以于志宁为抚慰使,於今正在对河间、平原、渤海、信都等窦建德故地,以及武安、襄国、赵、博陵、上谷等新得之郡大举推行均田,减免赋税,调黎阳仓粮赈济贫寒;又整编窦建德余部和魏刀儿、宋金刚部,选其精锐留用,汰其老弱还乡,还乡之老弱亦各分田亩;又置劝农使数十,分赴郡县,给百姓分粮种、农具,奖励垦荒。

“除此以外,大郎,你可知么?不但军政诸措齐举,他居然还在贵乡、乐寿、安德、平棘诸县设学,聘请了刘焯、刘炫等的门生讲学!又在贵乡设‘招贤馆’、立‘拜将台’,招揽河北的文武才俊,无论隋之旧官,抑乡野之民,只要能通一经,或能射有勇,悉加录用。

“又对包括武阳、魏、清河等冀南诸郡在内的河北各郡之七十以上老者,悉赏牛酒,免其家三年赋税,任散官,以示敬老;又允崔、张、李、房、卢、高、齐、刘等河北高门荐子弟入仕,以笼络士心。又在诸郡设铁马市,民间士民可用铠甲、兵器、铁器、马匹换粮帛、官爵。

“犹记得大海寺北、石子河畔两战,李善道奋勇当前,其帐下将士凛从其令,他的治军之能,我久已知矣!大郎,却不意你这位老乡,治政理民,亦有如此手腕。大郎,你与李善道是同乡旧识,你当更知其能,观他近时在河北的这些举措,你还觉得他是癣疥之疾,不足为患么?”

——刘焯、刘炫,都是河北的大儒,号称“二刘”。刘焯是信都昌亭人,刘炫是河间景城人,时人评誉,当今海内称得上儒学大师的只他两人。“惟信都刘士元、河间刘光伯拔萃出类,学通南北,博极今古,后生钻仰。所制诸经义疏,搢绅咸宗之。”他两人都已经在几年前先后辞世,但他两人的门生遍布河北,在儒林影响很大,如后世知名的孔颖达就是刘焯的弟子。

言及刘炫,不妨多说一句。此人当真是聪明绝顶的一个奇人,“眸子精明,视日不眩,强记默识,莫与为俦。左画方,右画圆,口诵,目数,耳听,五事同举,无有遗失”。刘焯也是才高八斗,博学多识,儒学之外,精通算术、历法,所著《皇极历》,堪称历法之冠。

方今乱世,没人能独善其身,刘焯、刘炫的不少门生弟子,其实此前就已投入窦建德等义军,窦建德对他们称得上礼遇,可像李善道这般,专设学馆,请他们讲学却窦建德未做过的事情。

李善道在河北近日开始施行的其它军政诸措,无须多作评价,大都是有些政治才略的人,在合适的时机,都会做的事情,但设学馆此举,莫说真是出乎了李密的意料,徐世绩听李密说到此处之时,亦不禁暗自称奇,暗中自觉,对李善道的了解,他之前似乎还是不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七章挥戈向前无二心(第2/2页)

天下正当战乱之秋,各地的割据势力,当下无不以兵、粮和扩张地盘,换言之,亦即以“武”为重,甚至李密、李渊在内,而下都还没功夫去搞设学馆、延请名儒讲学这些文事,河北对李善道来说,他现只是“初定”,需要他做的事很多,而他於此际却将学馆置於他所行之的诸措之中,——并且据河北细作禀报,他还是将学馆放在了一个诸措中很重要、优先的位置!

就此一点,就足能见出他的不同!

徐世绩表现出的态度越发恭敬,恭声说道:“明公,察李善道在河北近期所行之此诸举措,诚如明公所评,小有章法。然李善道此人,臣确熟知!他是有些心志,也有些才略,可与明公的天纵之才相较,萤火与日月之比也!萤火之光,焉能与日月争辉?他在河北,再是施行诸措,复有何用?洛阳一得,明公之威,天下震之!今明公麾下,文武济济,胜兵三十余万,粮草充足,挟拔洛阳之威,就像单公适才之所请,何用大军亲征?一偏师北上,河北可有!

“臣不自量力,敢愿攻取河北之日,与单公并为先锋,为明公尽取河北,擒善道以献!”

所言之“胜兵三十余万”,这“三十余万”,单单指的是战兵,并不包括将士的家属。前时再次大败王世充,进据金镛城后,一则收编王世充的溃卒,一则更多的流民投奔,李密帐下的兵力骤增,论以兵力之盛,其现不仅是将过往数战的损失给补充了回来,且方今强过往昔!

打下洛阳以后,政治上的声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部曲又三十余万,加上李密显贵世胄的出身,从这个角度说,的确李善道在河北随便怎么折腾,一旦李密挥军北上,他不是对手。

李密尽管对李善道歼灭窦建德,如今大致已得河北,他难免会感到些许担忧,然对打下洛阳后,转攻李善道,他事实上也是存有强烈自信的,因听得徐世绩的话后,微微一笑,说道:“大郎,你与李善道同乡旧好,将来便是攻取河北,我又何忍你与旧友兵戎相见?”

徐世绩正色说道:“臣与善道固乡友也,然臣闻,私不废公。且待攻取河北时,善道若知机求降,便则罢了,其若仍不知悔,竟顽抗天意,臣自当挥戈向前,绝无二心!”

“好,好!大郎,我知你是忠义之士。雄信,亦忠义士也。便攻下洛阳,来日取河北之际,就由你两人为我军先锋!李善道也算是个人才,到时他若愿降,大郎,瞧在你的脸面上,我可厚待之,若执迷不悟,我亦不强求也!”李密含笑而言,神采飞扬,甚有睥睨之态。

帐中上座一人,见李密和徐世绩、单雄信的对话告一段落,接口说道:“萤火焉能与日月争辉?徐公此言,甚为是也。臣愚见,明公英明神武,河北一隅,何足挂齿,不足多虑。当今须当虑者,仍如徐公所言,要还是在洛阳!王世充前败,主力损失殆尽,洛阳城中现人心惶惶,此正我军乘胜克城之机也!臣敢请明公乘此良机,宜速发兵,一举破城,大业成矣!”

李密闻言,点头称是,目露精光,沉声说道:“公言极是。我已意决,容诸部再休整两日,等攻城的器械打造完毕,我先对洛阳城中作个招降,其如不降,就对洛阳发起总攻!”

进言之人是房彦藻。

房彦藻对面坐着的是裴仁基。

裴仁基从席上起身,行礼说道:“明公,王世充主力殆尽,洛阳指日可下。朱粲、孟海公、徐圆朗等皆上表劝进,此人心所向也。臣窃以为,为鼓舞士气,攻洛阳之前,何不先上尊号?”

却前时与王世充的这一仗打下来,王世充几被全歼,任谁都能看出,洛阳城破在即,故而现盘踞在荆州、沔阳一带的朱粲,山东的孟海公、徐圆朗等,纷纷遣使奉表,请求李密称帝。裴仁基、房彦藻等李密军中的文武重臣,也都随之上表劝进,请李密顺应人心,建号登基。

李密已经拒绝过了,这时闻得裴仁基再提此事,他却依然不肯,按着案几,站将起身,一双明亮的眼眸,顾盼诸臣,踌躇满志地说道:“东都未平,不可议此!”

反正洛阳已是必将得之,又何必在这个时候称帝?得了洛阳后称帝,才名正言顺。李密熟读史书,自不愿后世人在记载他时,给后人留下“急功近利”的印象,影响他沉毅雄健的英名。

诸部兵马再又休整了两日,攻打洛阳所需的云梯、投石车、冲车等军械打造完成,就在李密下达总攻洛阳的军令之时,又一道河北的情报送到。

“李善道迎娶卢氏;薛世雄、窦建德、魏刀儿、宋金刚、王薄、罗艺、魏征、刘黑闼、李文相、赵君德、于志宁、崔义玄、卢承道等上表三请,其遂僭号称王,聘徐氏、窦氏为孺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