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 > 第535章 速度与激情

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 第535章 速度与激情

簡繁轉換
作者:躺平摆烂二选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07 15:59:39 来源:源1

第535章速度与激情(第1/2页)

直到翟金鹏带着一身疲惫和掩不住的亢奋推开他办公室的门,声音嘶哑:

“俊涵,摸底完成。

四百多家,没有一家掉链子!

加钱的、加班的、动用战略储备库存的......都接了!

前拉后移这条路,铺平了!”

罗俊涵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连日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带来的眩晕感让他扶住了桌沿。

他看着翟金鹏同样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的眼睛,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冲上喉咙。

他用力握了握翟金鹏的手,千言万语哽在喉头,最终只重重吐出两个字:“值了!”

希望的火种,终于燃成了熊熊烈焰。

两个月前的2017年10月,技术攻坚的核心战场是在鹏城总部G区一间彻夜灯火通明的会议室里。

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咖啡因和人体长时间封闭后产生的浑浊气息。

俗称汗臭味。

墙壁白板上画满了错综复杂的架构图和密密麻麻的数据流。

而中心位置,赫然写着两个触目惊心的词:全量切换?余额切换?

廖乙林站在白板前,白衬衫的袖子卷到手肘,领口松开两颗纽扣,露出紧绷的颈线。

作为渡河项目的首席解决方案工程师,作为赵坤总的头号猛将,他是这场技术战役的前线指挥官。

他手中的激光笔红点,死死钉在“全量切换”四个字上。

“业务完整性是生命线,全量迁移,一个字节都不能少。”廖乙林的声音很洪亮。

“余额切换?

历史数据留在旧系统?

那是饮鸩止渴!

业务部门查个历史订单要跨两套系统,效率倒退五年。

赵总说得对,我们要的是无感平滑切换,业务连续性绝不能打折!”

“理想很丰满,老廖。”技术专家许相与毫不客气地反驳,开口就是一大盆冷水。

他指着白板上标注的数据量级,“中国区的业务数据是马来西亚的一百倍。你算过没有?按现有硬件的极限性能,全量迁移历史数据,至少需要两周!两周!”

“公司只给我们七天停机窗口,这还包括系统部署、集成切换、业务验证!

时间从哪挤?你变出来吗?”

他双手一摊,语气近乎绝望。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压抑的议论声,支持全量的和支持余额的两派泾渭分明,争论声渐起。

“许工说得对,现实点吧!全量迁移时间根本不够!”

“余额切换是权宜之计,后续数据孤岛清理更麻烦!”

“难道就没有第三条路?”

廖乙林紧抿着唇,眼神显得格外倔强,他目光扫过争论的人群,最后定格在白板复杂的架构图上。

那上面,新旧系统的边界被一条粗重的红线标注。

他脑中灵光一闪,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念头骤然迸发!

“为什么一定要在正式切换那一刻才迁移所有数据?”廖乙林的声音陡然拔高,压过了所有议论。

他抓起一支蓝色马克笔,大步走到白板前,在那条代表新旧系统边界的红线上方,用力画出一条并行的蓝色虚线。

“我们提前动手,在正式切换前两周,启动历史数据的全量迁移!”蓝色笔尖在虚线尽头狠狠一顿。

“然后,在正式上线的那一天,我们只迁移这两周内新增的‘增量’数据!把最后切换的时间,压缩到一天之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35章速度与激情(第2/2页)

会议室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个天马行空的想法震住了。

提前迁移?

把最终切换的压力分散到日常?

这简直是颠覆了ERP切换的传统路径!

“这......”

许相与眼睛猛地睁大,死死盯着那条蓝色虚线,大脑飞速运转,技术人的直觉让他瞬间捕捉到这个创意的闪光点。

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妙啊!一次全量打底,后续每日增量同步!就像滚雪球,正式切换时只需要滚最后、也是最小的那一圈!”

他激动得声音都在发颤,“理论可行!绝对可行!”

“这就是ERP版本的《速度与激情》。”一直沉默旁观的罗俊涵突然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了然。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红色马克笔,在代表旧系统的区域画了一辆大巴车,又在代表新系统的区域画了另一辆。

“旧系统是那辆装了炸弹、还在狂奔的大巴,新系统是另一辆并驾齐驱的空车。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两车保持等速行驶的极限状态下,把乘客——也就是业务数据,一点点、安全地转移过去。”

他看向廖乙林,眼中满是激赏,“老廖,你这个假设,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然而,理想的光辉下总有现实的阴影。

一个负责数据校验的资深工程师忧心忡忡地举手:

“方案逻辑漂亮!

但怎么保证数据在多次迁移中不重、不漏、不错?

每天增量同步,万一某天的校验出问题没及时发现,等到最后切换时发现数据对不上,那就是灭顶之灾!

风险太分散了,反而更难控制!”

一直坐在罗俊涵旁边的项目经理李峰却开了口,冷静而坚定:

“风险分散,但应对也可以前置。

只要我们建立严格的日清日结机制,每天增量迁移完成后,立刻对新旧系统的该批次数据进行全方位校验!

发现问题当天定位、当天解决!

把隐患掐灭在萌芽状态,分散风险的同时,也分散了压力!”

“说得好!”廖乙林精神大振,他一脸佩服的看向李峰。

果然,能在这种大型项目里面当项目经理的,没有一个是吃干饭的。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众人,“理论需要实践验证,我提议,拿库存模块打样。它是数据量最大、结构最复杂的模块之一,啃下这块硬骨头,就能证明这条路走得通!”

一场针对库存模块的可行性验证攻坚战旋即打响。

财经、采购、供应各领域的技术骨干被紧急抽调,组成尖刀连。

无数个不眠之夜在光谷软件园的应急灯下流逝,一行行代码被反复调优,一次次压力测试逼近硬件极限。

当最终验证报告显示“一次全量 多次增量”方案在极端压力下仍能完美运行,并成功将最后一次增量切换时间压缩到惊人的四小时内时,整个项目组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廖乙林长长地、近乎虚脱地吐出一口浊气,多日殚精竭虑的疲惫瞬间涌上,但眼中却燃烧着胜利的火光。

他忍不住要跟大老板陈默吹牛逼了,他觉得原计划七天都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