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 第157章 蝠引局·春雨破桎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第157章 蝠引局·春雨破桎

簡繁轉換
作者:王芯芯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14:20:31 来源:源1

第157章蝠引局·春雨破桎(第1/2页)

在结界内,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那只“幽夜蝠皇”始终没再露面。

六人却不敢放松警惕,依旧维持着白天盘膝修炼、夜晚背靠背赶路的节奏——月光穿过万妖谷参差的岩石时,总能看见六道身影在暗影里行进,腰间内丹囊随着步伐轻晃,里头装着的除了妖兽内丹,还有半片染着妖血的蝠翼碎片。

他们记得蝠皇消失时那道戏谑的暗褐流光,也记得谷口岩石上突然出现的紫黑色爪痕——那是妖物留下的“存在感”,像根悬而不落的尖刺,扎得人后颈发紧。

于是每到夜晚,青冥武圣的翡翠剑总会在掌心转出细碎的光弧,天墟武神的鎏金刃也始终指着前方迷雾,哪怕连续十日只遇见低阶妖兽,六人阵型也未乱过半分:左路玄溟武神的墨玉钉随时待发,右路红焰武圣的赤莲刀裹着未熄的火苗,地罡武神的重锤砸在地面,震起的碎石都会被清心诀凝成护罩,替断后的黄穹武神挡住可能的偷袭。

一个月过去,万妖谷的雾气依旧浓重,却再没听见那道让人心悸的“簌簌”膜翼声。直到某夜,天墟武神忽然在行进中顿住——前方迷雾里,竟飘来一缕似有若无的腐肉气息,混着熟悉的妖丹威压,像根细针轻轻戳在六人紧绷的神经上:那是幽夜蝠皇留下的“妖力路标”,看似淡得几乎察觉不到,却偏偏沿着他们赶路的方向,每隔三里便有一丝残留。

“它在引我们去某处。”

青冥武圣指尖划过剑柄上的清心诀纹路,看着雾气里若隐若现的淡紫光点——那是蝠皇血纹与清心诀碰撞过的痕迹,“要么是陷阱,要么……”

他望向迷雾深处,那里隐约传来微弱的灵气波动,像某种古老的法则在轻颤,“是它背后的东西,想让我们看见什么。”

地罡武神拍了拍腰间的内丹囊,里头装着的半枚妖丹残片忽然发烫——自蝠皇消失后,这残片便时常发出细微的共鸣,此刻更是烫得几乎握不住。

六人对视一眼,同时祭出莲影护体——哪怕前方是龙潭虎穴,在这万妖谷困了两月的他们,也早该去会一会那只藏在夜色里的“眼睛”了。

夜色渐深,六道身影裹着清心诀的微光,顺着妖力路标踏入迷雾更深处,身后的脚印很快被涌来的雾气吞没,唯有岩缝里的紫黑色爪痕,在月光下泛着妖异的光。

虽然幽夜蝠皇的确没再出现,却用另一种方式,将六人引入了万妖谷最核心的“法则禁区”,而那场藏在夜色里的博弈,从来不是“消失”就能结束的,它只是换了种姿态,等着猎物自己踏入更精密的网。

春雨浸润西境的第七日,丞相陆承钧的书房里却飘着冷意。密报上“匠人工坊聚众”“神机营私授技艺”的朱批刺得他眼眶发紧,指尖捏着的狼毫笔杆在宣纸上洇开一团墨渍——墨辰这招“授民以渔”,看似在救灾,实则是在挖文官集团的根基。

从前百姓仰仗士绅借粮借水,如今却跟着神机营学本事,往后谁还把地方豪族放在眼里?

“大人,”幕僚小心翼翼递上另一封密报,“镜月湖周边的屯田契约,百姓竟真的敢签了——按墨辰的法子,屯田三年后,七成收成归己,三成缴官,比从前给地主交的租少了一半。”

陆承钧忽然冷笑,将密报往火盆里一丢:“他倒是会慷朝廷之慨!国库本就空虚,还敢减租?”

话音未落,却听见窗外传来打更声——已是子时三刻,皇城的夜禁早该封街,可远处竟隐约传来车轮滚动声。

幕僚掀帘望去,只见十余辆蒙着油布的马车正往神机营方向驶去,车辙印在泥地里拖出深长的痕迹——是户部运往西境的灾粮。陆承钧盯着车影消失的方向,忽然想起半月前墨辰递来的《灾粮分拨细则》:“每城设‘民选粮正’,由百姓推举耆老监督分粮,严禁官吏插手。”

这分明是在防着户部从中克扣——可他不知道,那些看似“公允”的粮车,最底层早已铺了三层掺沙的麦麸。

与此同时,荒泽府的储水窖旁,墨辰正借着灯笼微光查看水渠账本。雨水顺着斗笠边缘滴落,在账本上晕开浅灰的印子,却遮不住“乡绅捐砖数目”栏里的蹊跷——某户号称捐了千块青砖的乡绅,实际只送了三百,剩下的竟记成“损毁损耗”。

“大人,”暗卫忽然凑近,“方才有人看见府尹的亲信往城西废宅跑,怀里揣着个油布包。”

废宅的破门被推开时,霉味混着酒香扑面而来。七八个身影围坐在圆桌旁,桌上摆着未吃完的羊肉——在断粮三月的荒泽府,这等奢靡堪称死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7章蝠引局·春雨破桎(第2/2页)

“诸位莫慌,”府尹举着酒杯的手发颤,“陆相说了,等墨辰回京复命,咱们捐出去的砖和粮,十倍百倍都能拿回来……”

话未说完,灯笼突然被风吹灭,黑暗里响起金属出鞘的轻响。

“拿回来?”墨辰的声音从角落传来,灯笼被重新点亮时,他已站在圆桌旁,指尖敲着府尹怀里掉出的密信——正是丞相府的朱印手札。“陆相没告诉你们?”

他抽出腰间的皮鞭,鞭梢卷住桌上的酒壶往地上一砸,“西境所有捐粮捐物,本钦差都让人刻了碑,百姓们每天对着碑吃饭,若哪天碑上的名字缺了斤两……”

鞭梢掠过府尹的脸,在墙上留下一道浅痕,“你们猜,百姓是信你们的‘十倍补偿’,还是信这手里的铁锹?”

当荒泽府的密会以镣铐声告终时,赤沙城的老铁匠正守着新铸成的滤水器部件。夜雨打在工坊的草棚上,他忽然听见门外传来低低的争执声——是几个盐商带着家丁,想偷偷砸毁滤水渠的齿轮。

“老东西让开!”为首的盐商举着木棍逼近,却见老铁匠忽然转身,从炭火里抽出烧得通红的铁钳:“你们砸一个齿轮,老子就把你们的盐囤全点了!”

火星溅在盐商的锦缎衣袖上,烫出焦黑的洞。他后退半步,忽然听见身后传来整齐的脚步声——神机营的巡骑举着灯笼赶来,甲胄在雨里泛着冷光。

“按钦差令,阻挠救灾者,先押去断泉湖窖关三日。”

飞骑统领抽出腰牌,灯笼光照在盐商惨白的脸上,“另外,老铁匠,您明日去工坊当教头吧,墨大人说,像您这样敢跟贪贼拼命的,才配教百姓学本事。”

老铁匠望着巡骑押着盐商消失在雨幕里,忽然抬手碰了碰领口——那里藏着墨辰亲自发的“匠徒腰牌”,铜片上的“机”字还带着体温。他抬头望向远处滤水渠的轮廓,雨水顺着渠槽流进储水罐,发出清越的响声——这声音,比从前听见盐商数钱的声音,好听太多了。

三日后,女帝在早朝时收到两封奏疏。一封是墨辰的《西境灾况初平疏》,附带着百姓按满红指印的“谢恩书”,指印在宣纸上晕成深浅不一的红,像落在雪地里的梅;另一封是陆承钧的《弹劾奏本》,弹劾墨辰“独断专行、私结民心”,末了还加了句“恐成尾大不掉之势”。

“陆爱卿觉得,”女帝捏着墨辰奏疏上的红指印,忽然笑了,“百姓的‘民心’,是能私结的么?朕倒觉得,墨卿做的事,比你们算的那些银钱账,更像个大乾的官。”

她望向阶下沉默的文武官员,想起前日收到的密报——墨辰在西境推行“匠人工坊”时,特意让各州郡记录“百姓建言”,竟真的有人想出“用骆驼驮运滤水器”的妙法,被神机营采纳后,解决了偏远村落的取水难。

“陛下,”楚怀瑾忽然出列,将一卷染着泥渍的图纸捧过头顶,“这是西境百姓画的‘改良水车图’,他们说,把车轮辐条加粗三寸,就能在红土地里走得更稳。”

女帝接过图纸,见边角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小人,举着铁锹站在水车上,旁边写着:“给墨大人,水车能多装水了!”

早朝散时,陆承钧望着女帝袖中露出的图纸边角,忽然有些恍惚——原来当墨辰带着百姓在泥里打滚时,文官集团还在盯着账本上的蝇头小利。

他摸了摸袖中未递出的另一封密报——关于户部掺沙灾粮的事,此刻却怎么也拿不出手了。

当皇城的早朝尘埃落定,西境的春雨已浸透每一寸土地。虎娃在水渠边编了首新歌谣,蹦蹦跳跳地唱给每一个路过的人听:“墨大人,铁手腕,滤水器转盐碱散;工坊里,学本事,铁锹握热穷土变。”

歌谣顺着水渠流向六城,传到断泉湖边时,老铁匠正带着新收的徒工调试齿轮,听见歌声,忽然直起腰往皇城方向望了望——他不知道什么朝堂争斗,只知道自从墨钦差来了,自家孙儿再也没喊过“肚子痛”,家门口的滤水罐,每天都能接满清凌凌的水。

墨辰站在尘渊堡城头,听着远处传来的歌谣,忽然想起白无痕教的清心诀。

此刻他终于懂了,所谓“心境澄明”,从来不是避世清修,而是在这尘世的泥沼里,看清自己该护着什么——不是官帽,不是权柄,是那些愿意跟着他一起挥铁锹、修水渠的百姓,是大乾土地上,每一个想活下去、想活得好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