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家父关云长 > 第491章 既要又要还要

家父关云长 第491章 既要又要还要

簡繁轉換
作者:陇东少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5 02:51:31 来源:源1

第491章既要又要还要(第1/2页)

中立也是种立场,当你跟敌人血拼的时候,你的朋友保持中立本质上就是站在了敌人那边,敌人保持中立其实是站在了你这边。

白衣渡江期间,荆州士族身为刘备臣属却保持中立,可不就是对刘备的背叛吗?

但以黄承彦为首的荆州士族当时并未担任官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平头百姓,不掺和刘孙之争完全说得过去。

但潘濬不同,你是荆州二把手啊,拿着刘备的高官厚禄却砸着刘备的锅碗瓢盆,这事到哪都说不过去吧。

刘备闻言满脸杀气的说道:“你说的没错,寡人出于信任才让潘濬辅佐你爹,潘濬却在面对吴军进攻,糜芳献城的时候无动于衷,王宏一个小小的郡司马都知道反抗呢,他堂堂治中从事却作壁上观眼睁睁看着江陵沦陷,这若不是背叛那什么是背叛,这种人不杀不足以泄寡人心头之恨。”

“但寡人连糜芳傅士仁这两主犯都饶了,再杀潘濬的话多少有点不合适,况且他儿子潘翥在剿灭于禁的大战中立了功,就算看在潘翥的面上也不能杀啊。”

“不杀可以,但也不能重用,此人已经不值得信任,但也不能扔着不用,潘濬是个大才,扔着不用多少有些浪费。”

“所以我就想着能不能给他找个既能受到惩戒,维护朝廷法度,又能发挥作用给咱们带来收益,还能不用我放权出钱的差事,就像糜芳傅士仁那样的。”

关兴:“……”

就是既想让他受到惩罚,还想让他创造价值,还分币不想出呗。

我的汉中王殿下,你这既要又要还要的德性是跟谁学的?

关兴弱弱说道:“要不让他主持荆州土改去,这可是得罪人的苦差事,办成了他就把荆州士族全得罪了,办砸了您不也有理由收拾他了嘛!”

荆州土改与江东土改不同,关兴在江东搞土改属于是在敌境搞破坏,怎么折腾都行。

荆州却是自家地盘,刘备麾下又有许多荆州士族出身的官员,土改不能不考虑他们的感受。

在自家地盘做事永远都是维稳大于一切的,就算要土改也得以维稳为前提,不能造成太大的动荡,所以荆州土改真心不好搞。

刘备摇头道:“主意不错,但我刚才说了不能给潘濬任何权力,让他负责土改可以,但我不想给他权力,但土改这事没权又搞不成,所以换一个。”

关兴说道:“那要不让他去南中搞土改吧,在南中改土归流,将南中那群部落首领全部解决掉,将土地分给南中土民,然后派流官治理,将南中诸郡从羁縻之地变为大汉的直接管控之地。”

刘备无语道:“你还知道南中是羁縻之地啊,在羁縻之地搞土改,你可真敢想,但这事同样需要权力,而且需要很大的权力,我可不想潘濬像你一样在江东胡作非为,甚至变成一路诸侯,再换一个。”

说实在的,关兴在江东干的事情太过出格,已经远远超出了臣子的权力界限,但没人在乎,甚至连江东士族的受害者也不会太在乎,顶多私底下骂几句,给刘备上几道奏折告下黑状而已。

原因很简单,首先关兴是刘备的好大侄,又是败军之际力挽狂澜的英雄,在江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胜利即正义。

其次当时的江东跟刘备处于敌对状态,对待敌人不择手段很正常,况且当时江东士族也积极反抗过,技不如人徒之奈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1章既要又要还要(第2/2页)

士族也是有底线的,既然上了赌桌自然有愿赌服输的觉悟。

但南中不同,那是刘备的领地,羁縻地区也是领地嘛,刘备再傻也不会让人像关兴折腾江东似的折腾自家领地啊。

况且潘濬还是叛徒,刘备怎么可能给叛徒军政一把抓的州牧特权?

关兴无语,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到底想要哪样?

转着眼珠思忖许久关兴说道:“那就只能让潘濬像糜芳傅士仁一样滚蛋了。”

“至于去哪嘛,当年武帝为了对抗匈奴,派卫青霍去病不断出征的同时还派司马相如前往夜郎修灵关道开发西南夷,试图穿过南中绕过贵霜赶往西域,联系大月氏共同打击匈奴。”

“武帝之所以有从南中经贵霜绕到西域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是因为张骞在安息帝国境内发现了巴蜀独有的蜀布和邛竹杖,询问得知是巴蜀商人从贵霜带过去的,因此得知从南中和贵霜是可以绕到西域的,所以就派司马相如去修路,谁料匈奴太不经打,司马相如路还没修成呢,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就被卫青霍去病给打趴下了,灵关道自然也就烂尾了。”

不得不说汉武帝是真伟大,除在匈奴最强盛的时候打断匈奴的脊梁骨之外,还在南方开辟了大片疆土。

更重要的是汉武帝让大汉百姓睁眼看了世界,让汉人知道了大汉以外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让后人有了更大的奋斗目标。

刘备蹙眉道:“你是想让潘翥去修路?”

关兴摇头道:“修路同样需要很大权力,这不符合您的预期,我的意思是让潘濬担任汉使,从巴蜀出发经南中赶往贵霜,出使贵霜之后继续向西前往安息,绕上一圈从西域入凉州,再从凉州回归巴蜀,好好探探沿途的路,将沿途的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粮食作物以及风土人情等朝廷需要的东西全部记录清楚。”

“糜芳傅士仁走海路,潘濬走陆路,汉使不需要权力,只要大汉的旗号就成,若被沿途的国家宰了咱非但没有损失还师出有名了,但若真从西域顺利归来,大王您可就赚大发了。”

刘备猛拍大腿兴奋说道:“好主意,这种苦差事除了戴罪之身立功赎罪之外没人愿意去,让潘濬去正合适,他死了对我没损失,活着回来却能让我名垂青史,就这么干。”

说完拍着关兴的后脑勺笑骂道:“你小子什么人都敢用啊,而且还能用的恰到好处,厉害。”

对糜芳傅士仁潘濬三人的处理一直都是刘备最头疼的问题,谁料连军师都没什么好办法的事情被关兴轻松解决不说还解决的如此完美。

让三人去执行九死一生的任务既保住了朝廷的法度,起到了震慑作用,又保住了自己的名声,简直一举两得啊。

还有就是三人死路上对自己没损失,顺利归来却能让自己血赚,这样的买卖谁不想干?

刘备说道:“我这就派人去拟正式命令,命糜芳为正使傅士仁为副使,出海宣扬国威,命潘濬为正使出使贵霜,让他们到万里之外替大汉开疆拓土去。”

“这事解决了就该处理其他事了,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江陵城,江陵成了废墟肯定要重修,但我穷的都快要饭了,拿啥修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