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小叔子兼祧两房后,夫君回来了 > 331她说自己一文不值

小叔子兼祧两房后,夫君回来了 331她说自己一文不值

簡繁轉換
作者:兔紫月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2 01:03:52 来源:源1

331她说自己一文不值(第1/2页)

何况,未必就是找她。

或者一开始是大郎在找她,将她的事说给每一个可能知道她消息的人听,企图打探到她一点消息。

可后来慢慢的听说的人多了,某一天有个书生从别人嘴里听说了,他为了养家糊口,也许为了别的,将之揉杂成一个故事,就有了她听的《典妻》。

因为,这真是另一个故事。

故事引人入胜,让人潸然泪下。

她看了都为之心疼。

但她的故事就平淡多了。

是再常见不过的每日都会发生的事,没有戏曲里那么跌宕起伏,也没有那么多苦难。

那些年。

她是许家新娶进家门的大儿媳妇。

她家和许家,一个住村东头,一个住村西头。

‘许’在村里子是大姓。

她看过大郎掏鸟窝。

大郎笑过她土妮子。

这样的两家成亲,自然是长辈先同意。

她父母觉得许大郎能干,她公婆觉得她贤惠能持家。

是不存在公婆对她不好的。

再说,公婆怎么会对她不好,捧着她也不为过。

因为大郎和公公虽然能干。

但许家要供许二郎读书,那是多少银子扔出去,都看不出银子在哪的无底洞。

大郎赚的银子大部分都用来供小叔子读书。

所以公婆心里愧疚,因此对她更为照顾。

她成婚前就知道小叔子读书,自然不会抱怨。

成婚不到两个月,又有了身孕,公婆更没有理由苛责她,反而隔三差五给她煮鸡蛋吃。

大郎更是对她……

憨妇不想回忆大郎。

何况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呢?

本就没多少家私,公婆和善,都是劲往一处使的奔日子。

小叔子聪敏好学,小姑子活泼可爱,她又被明媒正娶,就是最好的日子。

而且戏文里,许家公婆是瞒着大郎将许大妇典出去一年为别人家生子。

她也不是。

她是自我典卖,心甘情愿,她典卖自己的时候,家里已经没人了。

那一年是她最不愿多想的一年。

如果,如果那天小姑子没有替自己给大郎送午饭,事情是不是就会不一样?

她家大郎有把子力气,身体壮,在码头帮工。

那日,刚满月不久的孩子闹腾得厉害,小姑子见她腾不出手,装了饭去给大郎送去。

可偏巧,那日码头前街两伙人在打斗,小妹被波及其中。

大郎赶到的时候,小妹被捆了手脚,因为想逃跑,膝盖重重挨了一下子。

回来后,药钱就成了家里最大的问题。

许家全部积蓄拿出来。

二郎也从私塾回来了。

小妹的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好的,表面的伤养了一段时间虽然好些了。

可想让小妹的腿能走路,有几味药十分昂贵,不是他们拿的出来的,单一味虎骨就听着昂贵,更不要提那些她听都没有听说过是什么的药材。

小妹哭着说不治了。

她说不能耽误二哥上学堂,她的小侄子年龄也还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331她说自己一文不值(第2/2页)

她还说,她瘸着也能嫁出去,村里的傻姑娘都能嫁出去,没道理她嫁不出去,等她嫁出去了就是别人家媳妇,吃别人家的,给别人家干活,到时候再让别人家给她治。

她当时是笑着说的。

听到的人也笑着回: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做。到时候他们家不给你治,两个兄长就打上门去。

可憨妇感觉得出来,大郎可能是要打河渠征工的主意了。

因为死的人多,每年河工征工,会先给一部分工钱。

二郎也参与其中。

大郎怕她不高兴,也怕她觉得小妹是累赘,将家里的所有积蓄都给了她。

她感觉得出来,他先到手的银子也会给她和孩子,还会跟她保证一定回来,让她不要责怪小妹。

她怎么会责怪小妹。

可谁也没料到,婆母先动了。

典妻这种事,很常见。十里八乡,做过这些事的人家很多。

婆母是想自卖为奴的,可买了她身契的人,直接将她典了出去。

公公听说后,带着银子去那家要人。

买的人家,跪在公公面前说就想要个孩子,他们家没有盼头了,就想要个孩子,白纸黑字,给命都不给人。

告到哪里,都要不回人的。

打死对方,对方也认,但就是不给人。

所以公公婆婆没有想过卖她,她生了许家大孙子,又一心操持家计,在公婆眼里,她是许家的一切,怎么会想到典她。

大郎也不会同意。

他那个人是有些……

憨妇几乎瞬间收起想到他的画面。

后来,大郎、二郎走了,一部分银子留在她这里家用,另一部分银子给小妹治腿。

憨妇知道,公公偶然会走上十里地给婆婆送吃的。

公公做工更卖力了,除了做工,他还挖山货。

小妹的腿能下地走路的时候,儿子一周岁正是好玩的时候。

公爹从一道很缓斜坡上摔下来,昏迷不醒。

银子如流水般出去,公爹的手指才能动一下。

所以,她是自典。

她将孩子和公爹交给小妹照顾,自典一年。

偏偏时运不济,那年闹了洪灾。

她跟着那家人逃了出来。

那家人在她生下孩子后,不愿意多养一张嘴,偷偷将她典当……

从那时起,她就不是她了。

是可以任意典当的物件,是从这家到那家的货物。

她跑过,有时候被抓回去;有时候是她都不知道跑到了哪里,被别有用心的人遇到,不要钱的带回去,再卖出去。

她还见过那些漂亮的小姑娘,被精挑细选出来,卖到那种地方去。

也见过那些看似讨喜的小姑娘、有手艺的婆子被卖到大户人家去。

而她这样长相的妇人,进不了那些人的单子,就是遇上了,像看牲口一样看看她,摇摇头,就随意将她典卖。

五年前她被卖到百山郡。

穷乡僻壤,颗粒不收,她猛然意识到,当她连生孩子的价值都没有的时候。

她才是真的一文不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