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墙头草 > 第一百二十一章 纠缠不休

大明第一墙头草 第一百二十一章 纠缠不休

簡繁轉換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5 02:51:23 来源:源1

第一百二十一章纠缠不休(第1/2页)

而后严世蕃又举了一个例子说:“连陆炳的亲弟弟陆炜,从中进士开始混了将近二十年,也只是从四品太仆寺少卿而已。

你们这些外人追随陆炳,又能在政坛发展到什么高度?”

白榆不得不承认,严世蕃虽然性情荒诞疯狂放纵,但头脑精明程度确实超于常人。

上面这些话说的都没毛病,精准的锁定了陆炳的弱处,或者叫局限。

并且很正确的指出,任何一个有心走大仕途的人,跟着陆炳都不会有太大前途。

毕竟当今大明又不是特务治国的国家,陆炳实力被限制在了厂卫体系内,从皇帝到文官集团没人想把他放出来。

但是对白榆而言,陆炳也不是没有优点啊,第一就是年底可能会暴毙。

在政治不停动荡的年代里,有时候早点死也不是完全没好处。

到时白榆就可以在毫无道德负罪的情况下,丝滑的另换山头了,所以对陆炳暂时不需要进行长远考虑。

陆炳的第二个优点就是,给白榆带来的负面debuff比较小,相对容易清除。

或者说,很容易洗白,稍微引导一下舆论就能做到。

而严党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公众印象里,那首辅严嵩可是“史诗级”、“殿堂级”的的超级大奸臣,严党上下名声都很烂。

所以加入严党等于自毁名声,被套上的负面debuff极为难以清除,随着严党垮台就会彻底沉沦。

可是面对严世蕃这种人,又不能太过于生硬的拒绝。

于是白榆只能罕有的韬光隐晦,装作胸无大志的说:“在下只求在厂卫里安安稳稳,衣食丰足,以后有家业给儿孙世袭,就很知足了。

对陆缇帅的关照和提携,在下亦是非常感激,确实没有别的心思。”

“放屁!一派胡言!”严世蕃毫不客气的喝道:“一个能创造赢学这种大通透义理的人,怎么可能只是个甘于平庸的人物?”

白榆此时的心情相当无奈,来之前也没想到是这状况啊。

因为缇帅陆炳近年与严党决裂,作为陆炳的“下属”,白榆觉得自己这样的小人物到了严府大概率会被欺负,所以才会把陆炳儿子陆经请过来作伴。

再加上今天白榆代表的裕王府,而严党向来又对裕王府不待见。

所以从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今天都讨不了好,白榆已经做好了遭受百般刁难的心理准备。

但白榆真没想到,严世蕃这样的顶级大反派居然开口招募自己。

甚至不像是客套话,颇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

这感觉就像是美女被一个有钱有势的垃圾人物死缠烂打,实在太闹心了。

白榆没法翻脸,只能绞尽脑汁的想着推脱之词,“小阁老身边群英荟萃、人才济济,多在下一个不多,少在下一个不少。”

严世蕃皮笑肉不笑着说:“你说了这么多理由,还是不愿意投靠我?”

白榆没法回避,只能又一次正面答道:“在下不可能背弃缇帅,这是做人的准则。”

这时候,刚才将白榆从大门领进来的严府门客走到严世蕃身边,低声耳语了一会儿。

随后严世蕃瞪着一只眼,对白榆斥道:“原本看你是一个可用的人才,所以给你一个改正机会,如果你不识好歹,那就要算算总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二十一章纠缠不休(第2/2页)

这个咄咄逼人的语气,这个恶劣的态度,反而让白榆感觉舒适了许多。

在他原本的设想中,进了严府后就应该是这样子的。

于是白榆装糊涂答道:“不知小阁老所言是什么?在下不知道有什么账要算。”

严世蕃继续冷笑,“今年以来,你做了多少得罪我们的事情,又是多少次得罪我们的人,心里没数么?

随便一罗列就有很多,工部欧阳尚书、兵部许尚书、左副宪鄢懋卿、顺天府万府尹,还有我那外室子严鹄,哪个没有被你闹得狼狈不堪?

如果你投奔过来,过往恩怨自然一笔勾销,否则就别怪我跟你算算帐了。”

白榆叹口气,这严世蕃真是穿越以来,所见过最难缠的人。

只能继续答话说:“其实在下与小阁老之间,不存在什么恩怨,更谈不上一笔勾销。”

严世蕃逼问道:“怎么?你不承认做过的事情,得罪过的人?”

白榆解释说:“首先,在下被缇帅提拔为事实上的直属旗校,当然要为缇帅办事。

所以在下所有做过的事情,都是因为身份带来的公事,完全没有什么私人恩怨。

其次,在下修理那些人,对小阁老也没有坏处,甚至还大有益处。

被在下这样的人针对过,他们才会发自内心的寻求小阁老和首辅的庇护,这非常有利于小阁老拿捏党羽,收拾人心。

所以在下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帮助小阁老整顿队伍,真没有什么恩怨。”

严世蕃顿时又被气笑了,“你这说辞,还是赢学的活学活用?

你修理了我们的人,对我反而是好事,我又赢了,而且还要谢谢你?”

白榆回话说:“他们个个都已经功成名就,志得意满骄横之余,对小阁老和首辅的需要已经不大。

在外界压力不大的情况下,他们自然容易生出私心杂念,对小阁老恭顺程度下降。

并不是没有先例,难道小阁老忘了当年赵文华之事乎?”

赵文华是严嵩的义子,也是最著名的严党奸臣,结果前几年居然想自立门户,甚至还在嘉靖和严嵩之间挑拨离间,然后倒台了。

听白榆提到赵文华这个例子,严世蕃也无法反驳,稍稍沉默了一下。

白榆又道:“所以有在下这样的人施加压力,那些党羽才会向小阁老有所祈求,以最恭顺的态度紧紧围绕小阁老。

另外在下虽然屡屡生事,折腾了不少人,但却对小阁老和首辅没有进行过任何攻讦。

这足以说明,在下心中一直有底线,对小阁老和首辅别无怨怼之心。”

严世蕃可能是乏了,精神有点困顿,不想纠缠了,打了个哈欠后说:

“听说你已经考取了秀才?其实秀才不算什么,明年八月的乡试才是真正难关。

陆炳没有能力帮助你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但我却可以,连登会试殿试的皇榜也不是不行。

在明年八月之前,你随时可以投奔过来。”

然后又对门客吩咐说:“送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