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墙头草 > 第九十五章 灵活的道德

大明第一墙头草 第九十五章 灵活的道德

簡繁轉換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5 02:51:23 来源:源1

第九十五章灵活的道德(第1/2页)

不过彭老头虽然对都察院还算熟悉,但真不知道北直隶提学御史是谁。

毕竟都察院里有上百个御史,大部分都有对应差事,彭老头也分不清每个人的具体职责。

所以彭老头只能卖着在岗三十年的老脸,去都察院里打听情况了。

于是门房树荫下只剩了白榆独自斜躺,这种指派别人去干活,只有自己歇着的感觉真不错,难怪人人都想当领导。

暂时闲下来的白榆又开始琢磨,目前除了科举考试这个主线任务之外,还有不少支线任务。

比如最重要的支线任务就是尽快组建班底,十个下属名额还缺七个。

其实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但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才能保证招纳来的人好用又可靠?

白榆可不想在自己遇到危险时,下属却扔下自己先跑了。

正当白榆还在思考支线任务时,彭老头已经打听完消息回来了。

“已经找人问明白了,现任的北直隶提学御史姓名叫邹应龙。”

“我靠!”白榆惊讶出声。

彭老头疑惑的问道:“怎么了?”

白榆一边打开了AI助手的虚拟光幕,一边恢复淡定的说:“没事,你继续说,是什么情况?”

邹应龙也是个非常出名的历史人物了,在原本历史上,邹应龙最大的功业就是把奸臣严嵩弹劾倒台,一下子名震天下。

当然,专权将近二十年的严嵩倒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邹应龙弹劾只是表面原因,但也足够吹嘘一辈子了。

在后世有出著名戏剧叫《五女拜寿》,里面就有邹应龙,一个“赘婿逆袭”式的重要角色。

彭老头继续说着打听来的消息:“这位邹御史是嘉靖三十五年进士,但仕途开局很差,只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

三年任满考核后,也就是在去年,他突然一步登天,被行取为御史。”

对新科进士而言,行人司行人绝对是最差的起步官职,等于是官场开局就被别人甩了几条街。

别人是翰林、主事、知县、推官,而你只是个行人,连同年聚会都不好意思参加!

而行人和御史更是天壤之别,行人是垃圾里的垃圾,御史是精英里的精英,这个跨度比连升三级都难。

对此连彭老头都忍不住说:“应该是有大人物暗中扶持邹御史,但我也打听不出来,毕竟我不是圈子里的人。”

白榆抬头看着虚拟光幕,淡淡的随口答道:“扶持邹御史的人是大学士徐阶。”

彭老头:“......”

既然你什么都知道,还要他这老头子去辛苦打听什么?

白榆又提问说:“邹御史在不在院中?”

彭老头回答说:“目前不在,不过马上就要回来,接受中期考察了。

然后下半年**月份继续出巡,首站就是京城两县,开考取士,这就是白旗长你要参加的院试。”

一省之提学官并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而是在全省境内进行巡视,所到之处组织考试和视察学校。

一般在三年任期内,要将省内各府都巡视两三次,有时候还要巡视到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十五章灵活的道德(第2/2页)

最后彭老头介绍说:“听说邹御史为人正直,性情刚烈,眼睛里不揉沙子。

所以白旗长你想要被录取,怕是难办了。”

白榆不解的说:“什么意思?怎么就难办了?”

彭老头直言不讳的说:“遇上这种铁面无私的提学官,你怎么找关系通关节?

如果不能走歪门邪道,你又怎么被录取?”

白榆极度不满的说:“你说的这叫什么话?为什么一定走歪门邪道?

遇上这种崇尚公正、凭才取士的主考官,正是我这种真正有才华考生的幸运!

我白榆生平最崇拜的,就是这样正直无私的人!”

彭老头无语,你怎么连自己都骗过了?耍手段混过了府试,就真觉得自己有才华了?

其实白榆说的也是真心话,遇上这样的考官,院试反而简单了,比县试、府试还简单。

一来邹御史公正无私,对自己的道德要求高,行为模式可以预测,那就可以君子欺之以方。

二来邹御史在历史上挺有名的,比起那些默默无闻的人,白榆尤其喜欢与名人打交道,单方面信息透明实在太爽了。

不过邹御史目前不在都察院,相当于关键NPC没有刷新,白榆只能暂停主线任务,等邹御史刷新了再说。

钱千户与守卫禁卒交际完,回来看到白榆冥思苦想,好奇的问道:“你又怎么了?”

白榆叹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那个啥,我受够了动辄被人轻易抓捕的日子!”

钱千户稍加思索,就明白了白榆的困境。

无非就是崛起时间太短,没有世家底蕴,手头缺乏可靠人手。

于是钱千户指点说:“其实针对你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法子解决。”

“说来听听?”白榆连忙问道,在这类问题上,还是挺相信老江湖钱千户。

钱千户说:“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就说那些经常与北虏作战的边军将官,身边最精锐的军力就是他们的家丁。

这些家丁其实就是家奴,从人身关系到经济利益,完全和主将绑定,遇敌必须保护主将死战。”

白榆顿时茅塞顿开,拍了拍额头说:“我怎么把这个现成的可效仿例子忘了!”

那些边将家丁家里人平常种的就是主将的田地,或者依赖主将关系走私,完全不用交税。

一旦自家主将战死,这些利益就全没了,全家老小都要喝西北风,所以家丁遇敌能不死战吗?

钱千户又道:“这种法子好用是好用,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费钱,长年累月的支出。

平常除了领取朝廷钱粮,主人也要另外补贴一份,或者提供土地耕种,如此才能收获效忠。”

如果在以前,白榆完全不会考虑这种烧钱买忠心的办法。

不过现在家里藏着二百两巨款,也不是不能花钱养家奴作为打手。

至于说什么不能买卖人口的道德底线,都穿越到明代了,还一根筋的维持五百年后的道德标准,那不是自己找虐受吗?

但白榆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尤其是还准备买宅院,所以要仔细通盘考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