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 第399章 想设经济特区?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第399章 想设经济特区?

簡繁轉換
作者:蜗牛吃螃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2 15:00:58 来源:源1

第399章想设经济特区?(第1/2页)

奉天殿。

老朱端坐在龙椅上。

“陛下,广州府,从汉朝开始,一直都是重要的临海之地,更是唐宋海贸重要的港口之城。”

“目前广州府拥有人口四十五万,商人繁多,商业繁华。”

“现在咱们大明已开放海贸,臣向陛下请愿,恳请陛下把广州府设为经济特区!”

广州府布政使徐本刚请奏完,后面站着的承宣布政使韩宋文连忙出列,恭敬禀报道:“陛下,臣肯请让山东成为第二个经济特区!”

“山东从古至今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并且山东也是临海之地,同样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听到韩宋文的话,凡是回朝的,那些临海的地方坐不住了,纷纷出列,要求朝廷把这些地方变成经济特区。

开玩笑,应天府现在是什么情况,大家又不是不知道。

虽然占据着京城的优势,但这一年多时间,人口、经济、发展等等,不管哪一方面,都不是其他地方能够比拟的。

甚至,给人感觉,京城与其他地方相比,领先了上百年!

先不说什么蒸汽车、摩托车跟电灯电风扇,就是应天府的商业制度跟商业氛围,都是其他地方望尘莫及的存在。

光一个京城,一年的税收都能抵大明所有州府加起来的总和!

以前的京城可不这样。

以前京城的税收,连江浙都比不了。

最重要的是,经济特区有钱啊!

君不见,整个朝廷,陛下最满意的就是京城中的官员!

尤其是那曹府尹,陛下经常拿他当典范来贬低其他人!

大家算是看明白了,谁能给陛下赚钱,谁就是陛下的“爱卿”!

并且,作为经济特区,每月的税收不必如数上交,可以截流一部分,用于城中各种所需。

如:修葺房屋道路、救济流民孤寡、作为奖金发放给官员等等。

有钱,有政策,有扶持,就是拴条狗都能治理好特区。

泼天的政绩,谁人不眼红?

有小道消息,陛下打算明年让那曹府尹进入户部,担任户部侍郎。

以后说不定能混成户部尚书呢!

不说什么尚书侍郎,但凡能长留在京城做官的,哪怕是个九品的芝麻小官,都是其他地方官员不能比拟的。

俗话说,京城官员自动升两品!

可见京城官员的权力有多大。

大家做官是为什么?不就是手中权力吗?

有了权力,干什么都方便!

既然京城能被设为经济特区,那其他地方为什么不可以?

要知道京城不管是地理条件还是产业作坊,或是经商氛围都不算是最好的。

老朱静静听着下方争辩的朝臣,心中叹了一口气。

果然,这一天还是来了。

之前标儿建议,再设一个特区,专门从事海贸。

想要做出一番成绩的布政使,哪个瞧着京城不眼红?

有政绩,才有升迁。

不过,盲目扩张“特区”,并不是好事。

摊子铺得太大,资源分散,监管不力,最终只会一地鸡毛,甚至可能滋生**,动摇国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9章想设经济特区?(第2/2页)

特区,需要的是示范效应,是可控的试验田。

老朱去过后世,自然了解后世发展。

像广州府,海贸根基深厚,是南洋门户,后世第一个开发发展的,便是广州。

福建(尤其是泉州),宋元时期的海丝重镇,民间海商活跃,在后世同样被设为特区。

这两地,是撬动海贸、引入新风的理想支点。

老朱的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那笃笃声不大,却奇异地压下了殿内的嘈杂。

“好了。”

老朱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诸卿为国分忧,争相请命,其心可嘉。”

“不过,设立经济特区特区,非为恩赏,也不是某些人敛财之地。”

“经济特区乃为国策试验,关乎大明未来经济之兴衰。”

老朱顿了顿,看向群臣:“咱深知诸卿之热忱,然国之资源有限,朝廷精力亦有限。若遍地开花,恐力有不逮,反失其效。”

此言一出,一些布政使脸上掠过一丝失望,但更多是屏息凝神,等待着下文。

“因此”老朱的声音拔高了几分,继续道:“咱觉得,除了应天府以外,经济特区,暂设两地!”

“至于花落谁家?”老朱嘴角似乎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咱不凭诸卿今日之口舌,咱只看实绩,看尔等治下州府,能否拿出让咱、让朝廷信服的能耐!”

“自即日起,至今年年底!哪个州府,能在完成年初朝廷核定之钱粮、人口、治安等诸项基本目标之外,额外达成—”

“其一,赋税总额,较年初核定之数,超额三成以上!”

这是硬指标,是“有钱”的证明。

“其二,民生改善,有目共睹!流民安置几何?道路修葺几许?孤寡赡养几多?有无新设学堂、医馆?此等政绩,需有据可查,经得起推敲!”

这是防止他们为了税收横征暴敛,涸泽而渔。

老朱的目光扫过朝臣,最后定格在最先请命的广州徐本和山东韩宋文身上:“此两条,缺一不可!年底,户部、吏部会同都察院,严格核查!达标最优、超额最多、民生最善之两府,即设为大明第二、第三经济特区!”

“嘶……”

殿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超额三成赋税!还要有扎实的民生改善!这标准,不可谓不高!

尤其是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

这泼天的富贵,这登天的阶梯,果然不是那么好拿的。

刚才主动开口的徐本跟韩宋文都面露难色。

或许广州还能搏一搏,毕竟广州商业底子厚,但山东却万万做不到。

“诸卿”老朱淡淡道:“机会,咱给了,路,也指明了。能否抓住这泼天的机遇,就看尔等各显神通了。”

“退朝!”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声中,朱元璋起身,拂袖转入后殿。

留下满殿心思各异、摩拳擦掌又倍感压力的封疆大吏们。

(谢谢各位打赏的老爷!小作者后面再一一感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