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荡宋 > 分别宴会

荡宋 分别宴会

簡繁轉換
作者:贼大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0 02:58:03 来源:源1

‘这个。。’

金宏道很享受梁川为他赚钱带来的这种感觉,那几批货赚的钱,比他自己的小金库加起来的还要多!

这些钱平时用来赏赐给下人,还有自己府上的用度,效果杠杠的,手下人看他的眼神都多了几分崇拜!

不过他是真的不好开这个口。。

先开口总有一种受制于人的感觉,加上他们高丽那帮混蛋丘八,才刚刚做了对不起人家的事,前脚刚踩一下,这一下又要让人家帮着赚钱,这脸皮得多厚才能开得了口!

梁川既然提到这个要求,自然......

赵明深知,契丹内乱虽为中原所喜,然若处理不当,反成大患。他端坐御书房,翻阅辽东战报,眉头紧锁。

“陛下,幽州急报。”太监轻声禀告。

赵明抬眼,示意呈上。信使跪地递上密函,赵明拆封细读,神色渐沉。

原来,耶律延禧虽得宋廷册封,然其兵力薄弱,难以抵挡耶律乙辛亲率的十万大军。辽水之战,耶律延禧兵败退守辽阳,契丹主力步步紧逼,形势危急。更糟的是,女真完颜阿骨打趁机出兵,攻占黄龙府,意图夺取辽东控制权。

赵明沉思良久,缓缓起身,在御书房内踱步。他深知,若让耶律乙辛击败耶律延禧,再与女真决战,中原将彻底失去战略主动权。唯有及时介入,方能稳住辽东局势。

“召岳飞、韩世忠入宫议事。”赵明低声吩咐。

不多时,岳飞与韩世忠匆匆赶至。赵明开门见山:“辽东战局不利,朕欲派遣援军,助耶律延禧固守辽阳,同时牵制女真。”

韩世忠抱拳道:“陛下英明!臣愿率五万精锐,即刻北上。”

赵明点头:“好!你即刻出发,带兵五万,由雁门关绕道高丽,秘密进入辽东。务必在半月之内抵达辽阳,协助耶律延禧布防。”

韩世忠领命而去。

岳飞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当令‘影刃’小队潜入中京,策动旧部叛乱,使其腹背受敌。”

赵明抚须沉吟片刻,终是决断:“好!即刻派遣使者携诏书前往辽东,封耶律延禧为‘燕王’,赐金印玉册,并命幽州方面秘密运送军械粮草,助其立足。”

说罢,他提笔疾书,亲自拟定诏书。片刻后,一封加盖御玺的圣旨被交予特使,连夜出发,直奔辽东而去。

与此同时,赵明召集群臣,于紫宸殿召开紧急会议。文武百官齐聚,气氛凝重。赵明端坐龙椅之上,面色冷峻,环视群臣,缓缓开口:“契丹再起内乱,朕已决定扶持耶律延禧,分化敌势。诸卿可有异议?”

礼部尚书范仲淹出列,拱手道:“陛下此举高明,然亦需警惕女真反应。完颜阿骨打虽已与我结盟,然其野心不小,若见契丹分裂,或趁机扩张势力,反噬我朝。”

赵明点头,道:“范卿所言极是。朕已有安排。即日起,增派水师巡防渤海湾,封锁辽东海域,防止女真趁虚而入。另,命驻守登州的‘龙骧军’加强戒备,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战事。”

财政大臣沈括皱眉道:“陛下,连年征战,国库已然吃紧。若再增兵辽东,恐怕难以支撑。”

赵明淡淡一笑,道:“无妨。朕已命工部加快运河工程进度,确保漕运畅通。同时,将在河北、河东等地开征‘边役税’,所得银两专用于军费开支。”

沈括闻言,脸色微变,却未再多言。他知道,赵明早已权衡利弊,不容更改。

会议持续至深夜,最终达成一致:一方面继续推进北伐战略,另一方面加强对吐蕃、西夏、女真的外交斡旋,确保周边局势稳定。同时,加大对契丹内部的渗透力度,利用各方矛盾,逐步瓦解其统治基础。

翌日清晨,赵明亲赴太庙祭告先祖,祈求国运昌隆。随后,他登上皇城高台,检阅新募的五万禁军。只见旌旗猎猎,刀枪如林,士气高昂。赵明身穿龙袍,立于高台之上,朗声道:“将士们!契丹再起烽烟,朕命尔等镇守边疆,誓死捍卫社稷。凡有功者,必封侯拜将,光耀门楣!”

十万将士齐声高呼:“誓死效忠陛下!誓死效忠大宋!”

声震九霄,气势如虹。

赵明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下令军队分批开拔,奔赴前线。韩世忠率前锋部队先行出发,直奔幽州;而赵明本人则返回皇宫,继续统筹全局。

数日后,辽东急报再次传来:耶律延禧接诏后大喜,立即宣布归顺大宋,并率部攻占东京辽阳府,切断耶律乙辛通往高丽的退路。契丹内部动荡加剧,耶律乙辛怒不可遏,亲率大军围剿耶律延禧,双方激战于辽水之畔。

赵明闻讯,心中稍安。他立刻下令加派援军,协助耶律延禧固守辽东,并命令“影刃”小队深入中京,策动旧部叛乱。

然而,就在局势看似朝着有利方向发展之时,西南边境再度传来警报:吐蕃内部局势恶化,赤德赞再度举兵,联合部分贵族发动政变,试图废黜新王。段誉紧急派人前来求援,希望宋朝出面调停,避免战火蔓延。

赵明眉头紧锁,心知西南局势若失控,势必影响北伐大局。他当即召集谋士商议对策。

李延年出列,拱手道:“陛下,臣愿再度出使吐蕃,劝说赤德赞罢兵言和。”

赵明点头:“好!此次你带五千精兵随行,沿途震慑宵小。若赤德赞仍执迷不悟,便以雷霆手段将其擒拿,押送京城。”

李延年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赵明加紧对契丹的战略部署。他亲自拟定作战计划,命韩世忠按兵不动,静待时机;另派遣名将张俊率军进驻雁门关,以防西夏趁机犯境。

夜深人静,赵明独自坐在御书房中,翻阅着最新的军事地图。烛火摇曳,映照出他略显疲惫却坚定的脸庞。

“朕不能输。”他低声自语,“为了这片土地,为了千万百姓,朕必须赢。”

窗外,繁星点点,仿佛也在默默注视着这位年轻的帝王。而在遥远的北方,战火正在悄然酝酿,等待着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暴来临……

数日后,辽东战况再度传来,局势愈发复杂。

耶律延禧虽据守辽阳,但契丹主力源源不断地从各地调集而来,耶律乙辛亲率八万精骑,将辽阳团团围困。而女真方面,完颜阿骨打并未急于进攻辽阳,而是稳固黄龙府防线,伺机而动。

更为棘手的是,耶律延禧内部将领意见分歧,部分将领主张投降耶律乙辛,换取封赏,甚至有人暗中与女真联络,企图另立门户。

赵明接到战报后,面色阴沉。他深知,若辽阳失守,不仅意味着扶植耶律延禧的策略失败,更会让女真彻底掌控辽东,进而威胁中原腹地。

“传岳飞!”赵明果断下令。

岳飞很快入宫,赵明将最新战报递给他,沉声道:“辽阳危矣。朕意,命韩世忠加速进军,务必在十日内抵达辽阳城外,与耶律延禧里应外合,击溃耶律乙辛。”

岳飞接过战报,眉头紧蹙:“陛下,韩将军虽已出发,但经高丽境内绕道,行程漫长,恐难如期赶到。且辽阳城内人心浮动,未必能坚守十日。”

赵明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案前的地图上,沉思片刻,忽然道:“那就让他们自己动起来。”

岳飞一愣,正要发问,赵明已提笔写下一道密令,盖上御玺,交给身旁太监:“速送‘影刃’首领,命其即刻行动,策反辽阳城内将领,制造混乱,削弱耶律乙辛军心。”

岳飞恍然大悟,拱手道:“陛下妙计!如此一来,耶律乙辛即便围城,也难以全力攻伐。”

赵明淡然一笑:“不错。战争,不只是战场上的厮杀,更是人心的较量。”

就在此时,门外又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信使冲入殿内,跪地禀报:“陛下,吐蕃急报!”

赵明心头一紧,连忙挥手示意呈上。信使双手奉上密函,赵明拆封细读,脸色骤变。

原来,李延年刚抵吐蕃边境,便遭遇赤德赞派出的伏兵袭击,五千精兵折损过半,被迫退守康定,请求增援。

赵明勃然大怒,拍案而起:“赤德赞竟敢袭我使节,此乃挑衅之举!传令张俊,率三万铁骑南下,支援李延年,务必擒获赤德赞,以儆效尤!”

张俊奉命而出,赵明则继续盯着吐蕃战报,心中隐隐不安。

“陛下……”岳飞迟疑了一下,低声道,“臣以为,此事恐非赤德赞一人所为。”

赵明眼神微眯:“你是说……西夏?”

岳飞点头:“西夏与吐蕃素有往来,近年来关系日益密切。若西夏暗中支持赤德赞,我军若贸然深入吐蕃,恐遭前后夹击。”

赵明沉默片刻,缓缓点头:“你提醒得是。传令张俊,暂缓进军,改为驻守康定,严防西夏异动。另,遣使往西夏,试探其态度。”

岳飞领命离去,赵明则继续思索全局,心中愈发沉重。

此时,辽东战报再次传来??

辽阳城内,耶律延禧手下大将萧干突然倒戈,率三千精兵突袭耶律延禧府邸,试图夺权。幸亏“影刃”小队早有布置,提前察觉,及时护送耶律延禧撤离,才未酿成大祸。

赵明看完战报,长叹一声:“看来,这辽阳,已是风雨飘摇。”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皇城,心中思绪万千。

此刻,他终于明白,真正的帝国争霸,远比纸上谈兵更加复杂。每一处棋子的落定,都关乎无数人的生死存亡。

而他,作为这场博弈的核心人物,必须做出最艰难的抉择。

“来人。”赵明沉声道。

侍卫应声而入。

“传朕旨意,命‘影刃’首领亲自前往辽阳,务必保住耶律延禧性命。另外,命韩世忠加速进军,无论如何,必须在七日内抵达辽阳城外。”

侍卫领命而去,赵明转身回到御案前,提起朱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八个大字:

**“辽阳不死,中原无忧。”**

他轻轻放下笔,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一夜,注定无眠。

而辽东的风雪,也即将掀起新的波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