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108章 小型化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108章 小型化

簡繁轉換
作者:彩虹之门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5-14 13:18:5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08章小型化(第1/2页)

此刻虽然克隆体总数已经突破了一亿,但因为每天的任意一个时段总有克隆体在休息的缘故,李青松同时维持的意识连接数仍旧只保持在了8000万左右。

农业综合基地和克隆体培育工厂全部完工之后,李青松没有丝毫迟疑,直接操纵着这8000万名克隆体全部投入到了诸多其余工厂的建设之中。

几乎每一个类型的每一种工厂都需要在现有水平之上扩大五到六倍。相对应的,列车数量、铁路线数量、客车数量、飞船等等,其数量同样要扩大到现在的五到六倍,才能胜任人口暴增之后的各项需求。

于是,克隆体培育工厂那里,便成为了整个木星系统最为繁忙的地方。

这还是李青松为了避免短时间内克隆体大规模出现,对现有运输、补给、能源线路等造成冲击,特意调整了克隆体的培育批次的结果。

现有的培育方式是,不再令克隆体每隔半年时间就集中诞生1500万名,而是将这1500万名克隆体均匀分布到了每一天诞生。

如此,每天便会有大约8.3万名克隆体从培育工厂出现,且始终保持稳定,不再暴涨暴跌。

这样一来,对应的资源就比较容易调配了。

在克隆体培育工厂这里,李青松专门开辟了物资储备仓库,储备了大量的衣服、食物、鞋子、帽子、毛巾等等个人用品,还调集了大量的运力到这里。

每一天零点刚过,便有约3500名克隆体出现,被机器人和克隆体们搬运到休息室。

固定休息半天多的时间后,这新诞生的克隆体们便排着队,在一片安静肃穆之中快速前进,先来到衣物领取处,领到自己的衣服,再流水线般来到旁边的食堂,吃下人生的第一餐。

每天,被服厂都会生产出数万套衣物,然后乘坐列车轰鸣着将它们分散到一处处衣物领取点中。

粮食基地和中央厨房也会生产出巨量的原材料和食物半成品,数量多到同样需要火车来运送,一列一列的送入到克隆体培育工厂的食堂之中,进入到克隆体们的肚子里。

但无论运来多少衣物和食物,这里的仓库却始终不会满,就像是一个无底洞一样。

不管有多少物资补给过来,都会被大量新诞生出来的克隆体们全部耗光。

吃完饭后,克隆体们再度有序起身,去领取其余的一些个人物品,最终,乘坐内部班车汇聚到克隆体培育工厂的大门口处。

这样的门口,李青松一共留了几十个。但就算如此,每个门口处都时时刻刻有一堆克隆体在等待。

大巴车快速开过来,一堆克隆体有序上车,大巴车快速离开,然后,下一辆大巴车到来,再度将一堆克隆体拉走,每年365天,每天24个小时,始终如此,从不间断。

因为拉走多少克隆体,就会有多少克隆体从工厂之中诞生,没有一刻停止。

这些克隆体会被运送到木卫三中心车站。

在这里,依据李青松为每一名克隆体规划工作的不同,他们开始各奔东西。

有的坐上了前往另一处基地的列车,并在那里进入到某一间工厂,某一座工地,或者某个基地、实验室之类;

有的克隆体坐上了前往太空电梯的列车,在那里升入太空,乘坐飞船去往另外的星球,又或者太空基地、木星环基地等等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8章小型化(第2/2页)

也有的克隆体会加入到交通运输工作之中,成为了这转运克隆体工作之中的一环。

在这种情况之下,李青松麾下的克隆体总数终于提升到了1.5亿左右。

于是,在保证每一名克隆体都能有较为充足的休息时间,不至于太过劳累之外,李青松总算能时刻将自己的意识链接数量维持在一亿了。

他的生产能力终于达到了巅峰。

但这时候,克隆体的培育仍未停止。

除了这些常备克隆体之外,李青松还需要一些克隆体作为储备。万一发生了意外情况或者战争,导致大量克隆体死去,自己也能立刻补上。

事实上,就算李青松麾下克隆体数量到达两亿的预定数量,克隆体的生产都不会停止,只是会降低生产速度,维持在年产克隆体约1000万的水平,时刻增加储备。

再度忙碌施工了一段时间,在1.5亿名克隆体交替休息,在李青松的全力以赴之下,整个木星系统之中,属于李青松的基地集群和工业系统的规模终于扩大到了原来的五倍,终于适配了现有的人口数。

这个时候,距离李青松到达木星系统已经过去了40年。

各个基地开始进入平稳运行状态,大规模的建设终于告一段落。

于是便有大量的克隆体暂时空闲了下来。

但没关系。

已经被李青松推进到如今较高阶段,具备了极高复杂度,一个大学科便能划分为成百上千个小分支,一个小分支又有成百上千个课题,每一个课题都需要少则几十多则成千上万克隆体去全力以赴研究的科学研究体系,如今正迫切需要足够的人力和脑力补充。

于是,这暂时空闲下来的约7000万名克隆体,除去约5000万补充到了那些新建成的工厂和基地的运转之中,剩下的2000万名克隆体便如同一座巨大的水塔一般,顺着遍布整座城市,越分越细,最终蔓延到每一个家庭之中的水管,流向了每一个细微的科学分支。

这巨额克隆体的加入,几乎一瞬间便产生了肉眼可见的影响。

全面开始工作的第一天,李青松便看到,各种细微的科技进步数量便直接暴涨到了百万量级,几乎比得上过去一个月的时间!

李青松的科学系统便如同一辆庞大、沉重的列车,这一个又一个细小突破和进步便像是一双双手臂。

此刻,在这大量手臂的推动之下,它终于开始了缓慢的前进。

便在这种情况之下,核裂变推进实验室那里终于有了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以核裂变和化学燃料双重能源为供应的二次加压推进器,终于初步完成了小型化!

它的质量从最初的3000吨,直接缩小到了仅有260吨。

但它的效率却极大提升了。以单位燃料平均推进功率计算,则反而提升到了原来的两倍左右!

以后的更新时间要改一下哈,不再是每天中午12点一下子把今天所有要更的章节放出来了,今天的更新,啥时候写好啥时候发,明天争取定时,早上8点、12点、18点、20点、22点,各发布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