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88章 发愁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88章 发愁

簡繁轉換
作者:跑盘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5 13:32:52 来源:源1

李哲打开门,外面站着个俏生生的少妇,正是后院的女主人谭静雅。

他让到一旁:“嫂子进来说话吧。”

“李老板,上次您送的黄瓜让我们老太太吃美了,让我好好谢谢你。我中午做的梅菜扣肉,送来一些给您尝尝。”谭静雅将手里提的盒子递给李哲。

李哲接过盒子放在茶几上,打开盒盖,一阵肉香扑鼻。里面放着一盘精致的梅菜扣肉:“嚯,您这手艺都快赶上大厨了。”

“李老板您过奖了,家里的食材不全,我也是瞎做的。”

“得,中午我一定好好尝尝您的手艺。”李哲去厨房拿了个盘子,将梅菜扣肉倒腾到盘子里。

房子租出去后,谭静雅还是头一次来:“李老板,您这房子归置得不错啊。”

李哲笑道:“我表哥是个勤快人,每天至少扫两回地,桌子也是天天擦。要我一个人住,指定没这么干净。”

“男人都不爱收拾屋子,我们家那口子也是。”谭静雅客套了一句,“昨儿我跟鸿宾提了烧暖气的事儿,他也想着一块儿烧,让我问问具体怎么个章程。”

李哲说:“这东西我也是头一次用,咱们试着来呗。”

谭静雅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我们一家三口住北屋,面积一百来平米,和您住的前院差不多……”

半个小时后,两人大致谈妥,李哲将谭静雅送出门,赵铁柱也做好了午饭:焖了一锅米饭、白菜粉条炖豆腐,热了热梅菜扣肉。

赵铁柱夹着肉片塞进嘴里,眼睛一亮:“嗯,这肉好吃,甜辣口,那句话咋说来着……”赵铁柱忘词了。

李哲提醒:“肥而不腻。”

“对对,就是这个意思。”赵铁柱夹了一筷子梅菜,点点头:“这菜也好吃。”

王建军也吃得赞不绝口:“是不赖,谭嫂子看着娇滴滴不像个能干的,没曾想做饭的手艺这么好。”

李卫东最鸡贼,只是低头吃,压根不搭话。

李哲也觉得好吃,但就这一盘子肉根本不够四个老爷们分:“等我再从家里回来,还带你们下馆子。”

王建军问:“哲子,你下午又要走?”

“嗯,回去瞅瞅,看看平菇种得咋样了。”

李卫东又吃了一块肉才开口:“是得回去一趟,爹找你有事商量。”

“啥事?”

李卫东卖关子道:“回去你就知道了。”

李哲也不理他,冲王建军问:“哥,咱还有多少黄瓜和菠菜?”

“四斤黄瓜三斤菠菜,咋的了?”

“一会儿我要拿走,顺道见个朋友。”

……

万安镇农村信用社。

主任办公室。

孙立国在办公桌前来回踱步,军大衣下摆扫过布满锈迹的暖气片,发出沙沙的响声。

窗台上那盆君子兰蔫头耷脑,像极了他此刻的心情。自从上个月中旬参加了战友聚会,他的内心就一直犹豫、焦躁不安。

他的老连长停薪留职,邀请他一起去南方创业。

老连长当时的话浮现在眼前:“老孙,鹏城那边摩托车配件厂月入六百,港口的货轮比咱演习时的坦克还密……未来的发展在南方……”

孙立国很向往,也很敬佩老连长的勇气,不过……他还是拒绝了。

可他心里并不舒服,转业到地方已经十几年了,每日重复的工作已经让他失去了激情,更重要的是,他不想一直窝在小镇上……

人生一眼就能看到头。

“发展……发展……”孙立国口中不停重复着这个词。

“咚咚??”传来敲门声。

“进来。”孙立国背对着门口。

戴着眼镜的年轻人走进办公室:“主任,大营村李哲来了。”

孙立国转过身:“他有啥事?”

“他没说干啥,只是说要拜访您。”

“行,你让他进来吧。”虽然搞不清对方的来意,但好歹算是熟人,不好不见。

没多久,李哲拎着一个编织袋进了办公室:“孙哥,没打扰您工作吧?”

“李老弟这是说啥话?快坐。”孙立国倒了一杯茶水递给李哲,“冻坏了吧?喝点热茶暖和暖和。今儿个找我有啥事?”

茶太烫,李哲没下口,双手捧着杯子当暖手:“我今儿个是特意给您送东西来了。”

“给我送东西?”孙立国愣了,不年不节的,不知道李哲整的哪一出?

李哲将编织袋放到桌子上,打开袋口露出菠菜和黄瓜。

孙立国瞪大了眼睛,将菠菜和黄瓜捧出来放到桌子上:“这是你大棚里产的?”

“是,就是您上次去大棚考察见的那茬黄瓜。”

孙立国搓搓黄瓜的毛刺儿,直接咬了一口:“嘎吱脆!这黄瓜真水灵,比夏天的黄瓜还好吃。老弟,没想到你真成功了!”

李哲纠正道:“孙立国,是咱们成功了。要是没有您审批的贷款,大棚绝对建不起来,这里面有您一半的功劳。”

“也有我的功劳?”孙立国愣了片刻,仿佛想通了什么,“李老弟,你跟我好好说说,大棚能产多少黄瓜?卖多少钱?”

“现在具体产量还不好说,应该不会比露天的黄瓜少。出售价格在5块钱以上。”

“这么贵?这黄瓜都卖到哪儿去了?我咋没听说过?”

“都卖去京城了,全聚德、东来顺、萃华楼……过段时间您就听说了。生意刚稳定,我就来给您报喜了。”

“好好好!今年能收回大棚的本钱吗?”

“可以。”

孙立国乐呵呵地嘀咕:“发展……这不就是发展吗?”

他原本对冬暖大棚没报太大信心,大棚不是个新鲜东西,对农业种植有一定帮助,比如说早育苗、延期收,但通常也就是半个月左右,像李哲这种半地下厚土墙的大棚,还是第一次见。

李哲的成功给他带来了新希望。要是冬暖大棚能在他推动下形成规模,带来的好处将是巨大的??不仅是事业上的成就感,更是职业发展的新契机。虽说这些为时尚早,至少有盼头了。

“老弟,恭喜你啊,你现在可是苦尽甘来了。就等着挣大钱了。”

“哎……”李哲叹息一声,摆手,“现在也难,一样发愁。”

“咋的了?遇上啥难事了?”

“蔬菜供不应求。”

孙立国笑了,指着李哲调侃,“老弟,我算开明白了,你今儿个是来跟我显摆的。”

“真不是。京城有三家全聚德,我只联系了一家供货,您猜为啥?”李哲神色凝重,继续说,“那两家我压根不敢惊动,黄瓜总共种了不到两亩,产量跟不上,人家找上门,咱手里没货,那不是招人恨嘛。”

这就像写小说,没人看着急,读者催更,写不出来更着急!

孙立国摸着下巴,“老弟,听你的意思还想扩建大棚?”

“是有这个想法,就是不知道咱信用社还能不能放款……”

换做以前,孙立国未必这么上心,但现在他也希望冬暖大棚能发展起来,“你现在已经贷了一万二,我就算帮你申请提额,也增加不了多少。不过,你要是能以集体的名义贷款,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你和全聚德、东来顺这些国营餐厅的供货合同,可作为收入稳定性证明,也能提升授信的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