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 > 第759章 上官墨轩来京

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 第759章 上官墨轩来京

簡繁轉換
作者:纪武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7 03:35:05 来源:源1

帝京,城东,上官府邸。

朱漆大门紧闭,门前两尊石狮踞坐,狮身覆着薄雪,更显威严肃穆。

门楣上悬着御笔亲题的文渊阁老匾额,虽已卸任首辅多年,但这座府邸依旧沉淀着百年世家的厚重与清贵之气。

今日,林臻轻车简从,玄色蟠龙常服外罩同色薄氅,只带两名亲卫,踏雪而来。

门房早已通报。府门开启,上官府大管家上官福,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老者,躬身相迎:“老奴参见殿下。老爷已在松涛轩等候多时。”

“不必多礼。”林臻颔首,声音平和。

“殿下请随老奴来。”上官福侧身引路。

穿过几重院落,积雪清扫得干干净净,露出青石板路面。

庭院深深,古木参天,松柏苍翠,枝头压着积雪,更显遒劲。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香与书墨气息,与府外的喧嚣隔绝开来。

行至后院,一座临水而建的轩馆映入眼帘。

匾额上书“松涛轩”三字,笔力遒劲,风骨嶙峋。

轩内,炭火盆烧得正旺,驱散了深冬寒意。

紫檀木书案后,一位身着深紫色暗云纹锦袍的老者端坐。

他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眉宇间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与阅尽沧桑的沉静,正是前首辅、林臻岳丈——上官墨轩。

他手中拿着一卷泛黄的古籍,见林臻进来,缓缓放下书卷,目光平静无波。

“岳丈大人。”林臻躬身行礼。

“殿下不必多礼,坐。”上官墨轩声音沉稳,指了指书案对面的紫檀木圈椅。

林臻依言坐下。上官福奉上热茶,随即躬身退下,轻轻带上轩门。轩内只余翁婿二人,炭火盆偶尔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雪天路滑,殿下亲临,老朽有失远迎。”上官墨轩端起茶盏,轻抿一口。

“岳丈言重。”林臻道,“北疆雪灾初定,朝务稍缓,特来探望岳丈,聆听教诲。”

“殿下如今位极人臣,执掌枢机,何须老朽教诲。”上官墨轩目光深邃,“北疆之事,殿下运筹帷幄,以格物惊雷破冰通联,拯黎民于水火,慑外虏于国门,功在社稷,老朽甚慰。”

“岳丈过誉。”林臻声音平静,“此乃将士用命,臣工戮力,格物显威,非臻一人之功。”

“格物”上官墨轩放下茶盏,目光落在轩外覆雪的松枝上,“铁龙破冰,电波通神。此等伟力,闻所未闻。殿下开创先河,功莫大焉。”

“然”他话锋一转,目光转向林臻,“老朽听闻,紫宸殿上,周正、王俭等老臣,对新政颇有微词。增设格物科,广设格物学堂,动摇科举根本,恐引得士林非议,人心浮动。”

“岳丈以为如何。”林臻反问。

上官墨轩沉默片刻,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书案上的镇纸:“格物之力,其威其能,老朽亲见,无可置疑。然,治国之道,首重人心。儒学千年,乃立国之本,教化之基。格物之学,虽能强邦,然若冲击道统,动摇根本,恐得不偿失。”

“岳丈之忧,臻明白。”林臻声音低沉,

“然,岳丈可知,北疆雪灾,若无铁龙日行百里破冰运粮,十万灾民,需征调民夫几何,耗时几何,死伤几何。若无电报瞬息通联军情,柔然铁骑趁虚而入,生灵涂炭,损失几何。此皆格物之力,践行圣道之仁,护佑苍生之义。阻格物,便是阻仁政,阻大义。”

“至于科举,”林臻继续道,“增设格物科,非为取代儒学,实为互补。儒学修身齐家治国,格物致知强邦。国不强,何以护道统。民不富,何以兴礼乐。此乃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上官墨轩静静听着,深邃的眼眸中看不出波澜:“殿下所言,不无道理。然,士林清议,世家门阀,盘根错节。新政推行,触动利益,阻力重重。周正、王俭,不过冰山一角。殿下需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岳丈教诲,臻铭记于心。”林臻颔首,“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北疆雪灾,柔然窥伺,帝京暗流,皆不容缓。格物兴国,乃大势所趋。臻愿为天下先,披荆斩棘。”

“殿下魄力非凡。”上官墨轩目光微凝,“然,过刚易折。老朽有一言,望殿下静听。”

“岳丈请讲。”

“新政当缓图。”上官墨轩声音低沉,

“格物之学,可先行于工部、兵部、驿传等实务衙门,以显其能,以安人心。科举增设格物科,可先设于国子监、格物院,为试点,待成效显著,人才辈出,再徐徐推广。广设格物学堂,更需谨慎。可先于州府重镇,择良才而教,勿使良莠不齐,反生事端。此乃老成谋国之道。”

“岳丈老成持重,思虑周全。”林臻道,“然,时不我待。北疆轨道、电报干线,需大量通晓格物之才。若按部就班,恐缓不济急。”

“殿下可双管齐下。”上官墨轩道,“一方面,于国子监、格物院设速成班,专授轨道、电报、机械等实用之学,选拔军中、工部、流官中聪慧子弟,短期培训,以应急需。另一方面,于科举格物科,严定章程,选拔真正通晓格物原理、有志于实学之才,为长远计。如此,既解燃眉之急,又固长远之基。”

林臻目光微动:“岳丈此策甚善。”

“至于世家门阀”上官墨轩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殿下可示之以利。”

“哦?”林臻挑眉。

“格物兴国,非独朝廷之利。”上官墨轩道,

“轨道铺设,需大量铁料、木材、石料。电报架设,需铜线、胶皮、磁石。蒸汽机车、纺织机械、矿山设备皆需巨量原料与工匠。此中商机,何止亿万。殿下何不放开部分专营,许世家入股,共享其利。利之所在,人心自附。阻力或可化为助力。”

林臻沉默片刻,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岳丈深谙人心。”

“老朽不过痴长几岁,略知世情罢了。”上官墨轩放下茶盏,“殿下雄才大略,锐意革新,老朽欣慰。然,为君者,刚柔并济,恩威并施,方为长久之道。婉儿在府中,可还安好。”

“婉儿持家有方,府中诸事,井井有条。”林臻道。

“婉儿自幼受教于老朽,知书达理,然性子过于持重。”上官墨轩目光深远,“殿下多担待。”

“婉儿贤良淑德,乃臻之幸。”林臻道。

“如此便好。”上官墨轩微微颔首,“天色不早,雪路难行。殿下请回吧。”

“岳丈保重身体。”林臻起身,躬身行礼。

“殿下亦当珍重。”上官墨轩目送林臻离去,深邃的眼眸中,映着轩外苍劲的雪松,久久不语。

林臻走出“松涛轩”,寒风卷起雪沫,扑打在脸上。

上官福早已等候在廊下。

“殿下,老爷吩咐,备了些府中新制的梅花糕和云雾茶,请殿下带回府中,与王妃尝尝。”上官福躬身道,身后小厮捧着一个精致的食盒。

“有劳。”林臻颔首。

他踏雪而行,走出上官府邸。厚重的朱漆大门在身后缓缓关闭,隔绝了府内的清贵与沉静。帝京的喧嚣与寒意再次扑面而来。

马车内,林臻闭目养神。上官墨轩的话语,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心中漾开层层涟漪。

这位秦国国士历经三朝、宦海沉浮的前首辅,虽已远离权力中心,但其眼光之老辣,思虑之深远,对朝局人心之洞察,远非常人可及。

他并未直接反对新政,而是以退为进,提出了一条更稳妥、更具操作性的路径。

既肯定了格物之力的价值,又顾及了士林清议与世家利益,为新政的推行铺设了一条缓冲带。

林臻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这确是一步妙棋。将阻力化为助力,以利益捆绑,分化瓦解。

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门阀,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未必不会低头。这比单纯的强硬推行,更为高明。

林臻想起上官墨轩最后的话语。

这位岳丈,看似闲话家常,实则意味深长。

婉儿持重,需多担待这既是长辈的嘱托,亦是一种隐晦的提醒。

新政之路,荆棘密布,他林臻可以锐意进取,但镇北王府的后院,需婉儿持重守成,方能稳固。

马车碾过积雪,发出吱呀的声响。

帝京的暮色深沉,万家灯火渐次亮起。

林臻睁开眼,深邃的眼眸中,映着窗外流动的灯火,沉静如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