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876章 收徒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第876章 收徒

簡繁轉換
作者:哈李路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9 02:56:31 来源:源1

第876章收徒(第1/2页)

三日后,天刚蒙蒙亮,苏无名就捧着《唐律疏议》候在书房外。

他眼底带着红血丝,显然是熬了几个通宵,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像藏着星星。

狄仁杰拿着早膳进来时,正见他蹲在石阶上,用树枝在地上默写律条,连衣角沾了露水都没察觉。

“《名例律》中‘八议’,你且说说。”

狄仁杰把热粥递过去,声音里带着几分暖意。

苏无名手忙脚乱地站起来,接过粥碗却没喝,急声道:“是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这八种人犯罪,可奏请皇帝减免刑罚!”

他顿了顿,又小声补了句,“可我觉得,要是权贵仗着这个作恶,律法不就成了他们的保护伞?”

狄仁杰挑眉:“那你说该如何?”

“得看他犯的什么罪!”苏无名攥紧拳头,“就像张屠户那案子,粮行掌柜仗着和县太爷沾亲,诬陷好人,就算在‘八议’里,也该重罚!”

狄仁杰笑了,接过他手里的树枝,在地上写了个“度”字:...

苏无名盯着地上的“度”字,忽然想起阿依莎被官兵拖拽时,那双绝望的眼睛。

他捧着粥碗的手微微发颤:“狄公,我总觉得,这‘度’字背后,该是百姓能不能活下去。”

狄仁杰没说话,只是指了指书房:“进来吧,今日教你看卷宗。”

案上摊着的是曾泰送来的湖州漕运账册,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粮船数量、损耗明细。

苏无名凑过去,只看了两页就皱起眉:“这些数字看着都对,可为啥每艘船的损耗都不多不少,刚好是三成?”

狄仁杰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寻常人只看总数对不对,你却注意到了比例。”

他拿起朱笔圈出其中一页,“再看这处,三月十七日有艘粮船遇风倾覆,损耗却比平日少了一成。”

苏无名凑近细看,忽然拍了下大腿:“不对!遇风倾覆该损耗更多才对!这定是他们编的谎话!”

“不错。”狄仁杰点头,“可光凭猜测没用,得找到证据。”

他转头对李元芳道,“备马,咱们去漕运司。”

苏无名跟着两人穿过洛阳城的街巷,见狄公一路走一路看——看米铺的价签,听脚夫的闲聊,甚至蹲在漕运码头,捻起舱底残留的米粒闻了闻。

到了傍晚,苏无名的布鞋早已沾满泥浆,却听得心头火热,原来断案不是坐在书房里空想,是要把脚踩进泥里才能看清真相。

漕运司的主事是个油滑的胖子,见了狄仁杰满脸堆笑,转身却对属下使眼色。

苏无名眼尖,瞥见那属下袖口露出半张纸条,上面似乎画着船锚。

他悄悄拽了拽李元芳的衣角,朝那属下努了努嘴。

李元芳不动声色地跟了出去,片刻后拎着个账房先生回来。

那先生抖得像筛糠,怀里掉出本黑账,上面记着每月初三夜里,有艘无牌货船在下游芦苇荡接粮。

“初三?”苏无名突然道,“今日就是初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76章收徒(第2/2页)

狄仁杰立刻起身:“元芳,带三十精兵随我去芦苇荡。无名,你跟紧了,仔细看。”

夜风吹得芦苇沙沙响,苏无名远远望见艘乌篷船停在岸边,几个黑衣人正往车上搬粮袋。

他正要喊,却被狄仁杰按住肩膀。

“再等等。”狄公低声道,“看那船尾的标记。”

月光掠过船尾,露出个模糊的“魏”字。苏无名猛地想起,湖州最大的粮商就姓魏。

正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为首的官服上绣着孔雀纹——那是湖州刺史的品级。

“果然是官商勾结。”狄仁杰对李元芳使个眼色,“动手。”

刀光在夜里划出银弧,苏无名看得眼都不眨。

“狄公!”他冲过去捡起玉佩,“这玉佩我见过!张屠户那案子,粮行掌柜也有块一样的!”

狄仁杰接过玉佩细看,上面刻着个“魏”字。

他忽然笑了:“看来陇右的案子,与这湖州漕运,原是一根藤上的瓜。”

回到狄府时,天已微亮。苏无名趴在案上,看着狄公提笔写奏章,忽然问:“狄公,您当年扳倒刺史时,就不怕他背后有人吗?”

狄仁杰蘸了蘸墨:“当年那卖炭翁,女儿被刺史的儿子逼死,老翁在衙门口哭了三天三夜,眼睛都哭瞎了。”

他放下笔,望着窗外的老槐树,“我那时想,若连哭瞎眼的老翁都护不住,这身官袍穿得还有什么意思?”

苏无名想起自己讨饭路上,见过太多忍气吞声的人。他忽然明白,狄公说的“度”,不是权衡利弊,是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护住那些快要熄灭的火苗。

几日后,圣旨下来,命狄仁杰彻查魏氏家族。

苏无名跟着去陇右时,特意绕道回了家乡。

张屠户的老娘坟前已长满青草,阿依莎的胡饼摊却重新支了起来,只是摊主换成个跛脚的老汉——是阿依莎的丈夫,从流放地逃回来的。

“后生,你要找的人都不在了。”老汉擦着胡饼鏊,“但你带回来的公道,俺们都记着。”

他往苏无名手里塞了块刚出炉的胡饼,热得烫手,“就像这饼,得火烤才能熟,世道也得有人烧着自己,才能热起来。”

苏无名咬着胡饼,眼泪掉在饼上。他忽然懂了,为什么狄公总说“守经行权”——经是律法的筋骨,权是护人的温度。

回到洛阳时,已是深冬。狄府的老槐树落尽了叶,枝桠上挂着冰棱。

苏无名正在书房整理卷宗,忽然听见院外传来喧哗。

跑出去一看,竟是个瞎眼老妇跪在雪地里,怀里抱着个血布包。

苏无名一见到那血包,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觉得一阵眩晕,然后直勾勾的倒了下去。

一旁的李元芳一见到苏无名昏过去,当即就觉得不好。

这可是狄公的关门弟子了,以后是要代狄公探破诡案的。

可查案子,哪有不见血的?

这小子分明就是有晕血之症啊!

既如此,纵然学得一身本事,又如何查案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