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336章 消停不了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336章 消停不了

簡繁轉換
作者:钓雪寒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2 14:53:09 来源:源1

第336章消停不了(第1/2页)

翰林院消停了,三问翰林,他们愣是一个答案都没讨论出来。

所有翰林,都思考了这三个问题,甚至他们从微言大义方面,给出了一些答案。

但是,《大渊日报》上刊登出答案后,他们私下里也做了实验。

面对这颠覆性的知识,谁都不敢造次。

全部消停了下去。

三个问题,第一个没人敢轻易接触,私下里虽然都有思考,可宣之于口,写下来的,这些当官的,谁都没有这个胆子,还不如国子监的学生。

至于后面两个问题,他们是真的没有找到答案。

格物致知这方面,他们比不了工匠院,比不了赵清虎。

丢脸丢大发了!等到宋夷远回来,翰林院也彻底老实了。

毕竟,这位可是在《大渊日报》上发表了答案文章,而且,将赵清虎放在了第一名。

翰林清贵,但是,谁能比翰林大学士更加清贵?

赵清虎他的确不会辩经,人根本就没有跟翰林辩经的想法。

他直接跳出了辩经的范围,重开一个赛场,完全碾压他们。

“无需懊恼,第一问我们还是可以讨论的。”宋夷远道。

一众翰林抬头,眼神都有些躲闪,也有些震惊。

这个问题可以讨论吗?

皇朝周期更迭,国运不足三百年,这是魔咒啊。

皇家不会介意?皇帝陛下不会震怒,这怎么讨论啊!

宋夷远笑了,“尔等放心讨论便是,若是心有所得,可上奏折,陛下在等着。”

宏丰帝的确在等,不仅是朝臣的,皇族的奏折他也在等。

旁人有没有议论,宏丰帝不知道。

这几日,暖身殿内,他跟左右丞相,礼部尚书,还有一些朝廷大员,可是议论了不少。

他也发现了,文武大臣,没有一个是蠢货,大家都想到了土地兼并。

但是,关于这方面的讨论,谁都没有主动开启。

即便是左相,也只是点到为止。

毕竟,土地兼并这方面,牵扯到的问题太大,得罪的人太多。

甚至他们自己,没有一个不是大地主。

而大渊皇朝最大的地主,最大的世家,就在上面坐着,谁敢造次啊?

你能说,大渊皇朝,国运不足三百年,是皇室害的吗?

这不是自请九族消消乐吗?

------

“父亲,土地兼并当真如此恐怖?”

左相府,除了老丞相外,六个儿子都在。

左相年纪不小了,儿子们也早早都成年。

只是他在朝中担任丞相,儿子们即便科举出来,有了进士及第的功名,也都没有参与朝政,入朝为官,这是避嫌。

“咱们家有多少土地?”左相看向二儿子。

二儿子掌管家中庶务,这些事情他最了解。

“父亲,咱们家乃是两河望族,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土地,当初太祖起势,咱们家可是出了大力气的,有从龙之功。”

左相笑了笑,出了多大的力气?

无非是见到太祖有望登顶,再造乾坤,给钱给粮而已,送一了些族中弟子去帮忙处理文书。

甚至,连一个武将都没有出,开国勋贵之中,他们家是文臣,也就是一个象征性的爵位而已。

“老夫若是没记错,开国之初,加上太祖赏赐,咱们家的土地也才四万多亩,如今有多少?”

面对老父亲的问话,二儿子额头见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36章消停不了(第2/2页)

“有---有十一万两千多。”

这个答案,包括左相在内,所有人都有些震惊。

才五十年而已,他们家的土地,直接翻了将近两倍啊。

见左相沉默,老二忍不住了,“父亲,这些可都是我们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左相笑了,“省吃俭用?咱家的生活比不了皇家,但是整个大渊皇朝,有几家能比得上咱们家?”

“父亲,即便如此,咱们总不能自废武功,这些乃是传家根基啊。”

一大家子人,都是靠着这些土地养活的。

若是只依赖左相那点俸禄,全家都要饿死。

左相叹了口气,太平盛世,这土地兼并也太快了吧?

他们家,自己掌家将近二十年,从来没有主动吩咐过去兼并土地,壮大家业。

但是,不知不觉之中,他们家的土地,竟然多了这么多?

难怪,皇帝要拿摊丁入亩出来,威胁右相,让他们江南同意发兵安南。

看来,陛下有生之年,这摊丁入亩是一定要推行下去的。

“你们可有隐瞒土地,咱家的免税土地是多少?”

“父亲,您是朝中一品大员,咱们家有五千亩免税土地!”

“隐瞒的土地、佃户呢?”

见老二沉默,左相脸色有了一些变化。

“父亲,并非孩儿有意隐瞒,咱们家的土地大部分在老家,下面的人也不敢来咱家收税啊。”

自家父亲可是当朝丞相,下面的县令、知府,谁敢派人上门收税?

还不是他们家送多少税粮,就是多少?

“父亲,这土地兼并,可是全天下士族、地主、豪绅、富户的根基,朝廷不会动吧?”

“百姓还是皇朝根基呢,富户再多,能有百姓多?”

动不动的,就看宏丰帝的决心了。

这一次的翰林三问,宏丰帝放任舆论,自由讨论,其中深意,值得深思。

前朝末年,北方破碎,他们家是两河望族,尚且如此。

那南方呢?那可是盘根错节,数百年的地主豪绅,甚至有千年世家,其根深蒂固的庞大关系网,想要动,怕是困难重重。

难怪,摊丁入亩这等大政方针,宏丰帝一直捏在手中,反而是推广了煤炭、雪花盐、银行。

潜移默化,等朝廷有了足够的钱财,兵甲刀兵齐备,就是要动手的时候了。

“且再看看吧。”

左相也是左右为难,总不能,为了朝廷把自家狠狠砍一刀吧?如此死了他都无法下去见祖宗!

“父亲,陛下不是筹备南下吗,这开疆拓土,不是能得到新的土地?”此时,大儿子开口了。

左相双眼一亮,安南吗?

“父亲,之前工匠院派人南下,去找橡胶树,儿子也派人去了,安南绝对有开发价值,稻米都能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

“他们的耕种办法,根本比不了我们大渊皇朝,这些土地纳入大渊皇朝版图,更新耕种办法,每年必定增产不少粮食。”

“安南之地,毕竟是化外蛮夷,不通教化,反复无常,难以持久。”

“父亲,何须持久,只要咱们大渊皇朝挺过了小冰河期,一切都来得及。”

左相脑海中有了一个想法。

要不,咱们家去安南发展?

天高皇帝远啊!谁先布局谁受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