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372章 细粮涨价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372章 细粮涨价

簡繁轉換
作者:钓雪寒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2 14:53:09 来源:源1

第372章细粮涨价(第1/2页)

大郎摇了摇头,“朝廷的粮店并没有涨价,只是,细粮供应断断续续,买粮需要排队,还是大长队,不少人天不亮早早就去了。”

赵清虎揉了揉眉心,朝廷缺粮?

不应该啊,他看过粮仓的账本。

京城周围,一共有五座粮仓,都是满满当当的。

今年的漕粮,也并没有断绝啊,时至今日,漕运还很畅通。而且,夏末入秋的时候,朝廷还给了钱去疏浚漕河。

无缘无故,怎么粮食涨价了?

“只有大米涨价吗?”

“白面也涨了一文钱,其余的没有变动。”

“回头我去看看。”

粮食涨价是大问题啊,别看大米只涨了两文钱,白面只有一文钱,从长远看,这涨价幅度不低啊。

说动就动,赵清虎吃过早饭后,便上了马车直奔户部。

陆帧还在勤政殿参与早朝,户部当值的,都是六品以下的官员。

赵清虎要了京城附近粮仓的账目,还有各大粮店的进出账单。

“有问题啊,粮食供给并没有减少,为何涨价了?”

那户部官员面露意外,“爵爷,京城粮价并没有变动啊。”

“何不食肉糜了你,我儿子说的,大米涨了两文钱,白面涨了一文钱,这还不算涨价?”

“这---”

那官员也算是尽职尽责,立马就让典吏外出打探。

送回来的消息,大差不差,朝廷的粮店并没有涨价。

但是,其余粮店,都涨价了,都是细粮涨价,虽然幅度不大,可大范围都涨价了。

“不应该啊,至少京城内的粮食不缺啊。”

赵清虎对比了开年后的账目,很快也发现了不一样。

下半年,细粮的流水就少了,大部分是粗粮。

可是,八月末、九月初就变了,细粮开始大量售卖。

“派人去其余粮店蹲守,看看这细粮的出售情况。”

“遵命!”

下朝后,陆帧带着户部官员回归,见到赵清虎大马金刀坐在户部之中,他还挺好奇的。

“爵爷今日怎么来了?”

“来查查京中粮价的事情。”

“粮价出问题了?”陆帧吃了一惊,粮价可是大事,不能出问题啊。

好端端的,京城内又有人闹幺蛾子了?

“让人去查了,等等结果吧。”

中午,赵清虎就在户部用餐,陆帧虽然抠门,可户部自从有了动物园后,活动经费多了,午餐还颇为丰盛,给他的是四菜一汤,三荤两素。

一直等到半下午,派出去的人才有了一些回复。

粮店的细粮售卖良好,官方的粮店虽然没涨价,可每一家都是大排长龙。

“莫非有粮荒,否则百姓为何集中购入细粮?”陆帧脸色有些难看。

“怕是要储备过冬。”一人道。

“不应该啊,往年也不见这种情形,老百姓要购粮猫冬,至少也是十月底、十一月初。”

“我这有个消息,似乎是京中分润了不少细粮去房山煤镇。”

“怎么说?”

“听说房山煤镇的细粮售卖很火爆,矿工们喜欢吃细粮。”

“这是废话,谁不喜欢吃细粮,对比粗粮,还是细粮好。”

赵清虎揉了揉眉心,莫非是市场活动,导致粮价上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2章细粮涨价(第2/2页)

供需关系出现了失衡,对细粮的需求提升了?

煤炭商会的工人,甚至是工匠院下面工坊的工人,的确赚不少。

用来养家糊口,绰绰有余。

而且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后,大家的消费观念自然会有所改变。

以往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可如今,都舍得了。

毕竟他们手中有工位,只要煤炭商会不倒闭,他们就能持续不断获取收入。

手中有了存银,每个月还有工资发放,生活稳定了下来,大家追求的自然会有所提升。

以往是一文钱恨不能掰开两半花,现在有些能舍得花钱了。

吃好喝好,这都是基础需求。

以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大家都吃粗粮,也不会想着多吃细粮。

可如今不一样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那至少要有一半的日子,是吃细粮的。

“那不能让这些家伙占了便宜,通知下去,粮店的粮价也上涨。”

议论出大概结果后,陆帧立马不干了。

好家伙,市场上粮食涨价了,粮店你不涨?岂不是朝廷吃亏?

赵清虎对此,不置可否。

这点粮食价格波动,还在接受范围内。

只要粮店的供应不断层,京城内的粮食就算是稳住了。

“设定一个上限,粮价不能无休止上涨。”赵清虎道。

陆帧笑了,“爵爷无需担忧,上涨的不多。”

粮价涨了,怕是紧随其后,所有物价都会有所提升。

百姓们手上有了余钱,跟地主老财不一样,他们的钱财是存不住的。

几十两、上百两银子,总不能挖个地窖存起来吧?

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需要花销的。

赵清虎没想到,查来查去,此次粮价上涨,竟然是经济上行的好事情。

好家伙,不得不说,让他开了一次眼界。

第二日,宏丰帝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也是哭笑不得。

不过,朝廷针对此事,也议论了一阵,在确定没有奸商在其中哄抬粮价后,也就听之任之。

反正目前的上涨幅度,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有朝廷的官方粮店在,粮价不可能一飞冲霄。

为了节省些钱,哪怕是排队,也有大部分百姓是愿意去官方粮店的。

就是粮店内的伙计,服务态度没有其他粮店的好,连个笑脸都不常见。

为了避嫌,这段时间赵清虎都没进宫。

毕竟,他家也有考生啊。

十月初十,秋闱举行,连续考了九天九夜,而科举放榜的日子,是十月二十六,可是钦天监算出来的黄道吉日。

这日一早,不仅仅是赵清虎早早派人去看榜,就是宫中的宏丰帝,也在等着皇榜揭榜。

按照规矩,宏丰帝事先也是看不到皇榜的。

宋夷远等考官,自从进了贡院之后,一直要住到皇榜揭榜,他们才会出来。

五郎三个,也没去凑热闹,而是在家等消息。

家里人多,是杜真带着三牛几个去的。

大牛、二牛跟着三郎出海去了,连自己的外甥、侄子也都去了几个,如今家里面,赵清虎能叫的上名字的仆人也不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