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404章 真有人买吗?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404章 真有人买吗?

簡繁轉換
作者:钓雪寒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6 03:20:10 来源:源1

第404章真有人买吗?(第1/2页)

三皇子府,王锡山擦着热汗,“你这地暖烧的太旺了,无烟煤不要钱啊?”

“我烦啊!”

三皇子无奈,正甩开腮帮子在吃火锅呢。

热的满头冒汗,却吃的津津有味。

“还是赵叔家的火锅底料好,红满楼都没这滋味。”

王锡山无语,红满楼就是爵爷家的产业,都是一样的味道,你这是心理作祟。

“别说这个了,京兆府那棚户区改造工程怎么样了?”

“有消息了,爵爷说先拿商业街的店铺出来售卖,而且是市价的三倍。”

“赵叔疯了,那些商贾也不是傻子啊!”三皇子有点懵,跟京兆尹差不多一个水平。

王锡山摇了摇头,他也不明白。

正常情况下,你突然提升三倍价格,谁也不是傻子,不可能出钱购买的。

大渊皇朝这些商贾虽然有钱,买股票,买股权,比谁都积极。

而且,自从京城义务教育开学后,不分男女,不论贵贱,只要是适龄儿童都有入学资格。

一下子,京城的地价、房价迎风而涨。

甚至是,已经被学校覆盖的,京城郊区的城镇,乡村,都出现了一些地皮、房屋涨价的情况。

“殿下,若是爵爷把店铺卖出去了,又当如何?”

三皇子夹起一块牛肉,闻言一愣。

是啊,若是卖出去了,又怎么说?

“若是棚户区的店面能三倍价格卖出去,那咱们马上要开建的商贸中心,那些店铺,是不是也能提前卖出去?”

念及此处,三皇子连牛肉都不吃了,放下筷子站了起来。

“赵叔说过,这个商贸中心是特区,有政策扶持!而且朝廷会出面,负责维持商贸交易的环境。”

赵清虎对商贸中心很上心的,筹划了许久。

直接管辖的京兆尹,还有背后的户部,甚至是门下省,都是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制定的规章制度,宏丰帝早就朱笔御批。

建筑公司已经开始筹划开工,而且,正在大面积招收工人,在工地搭建工人居住生活的简易棚户区。

三皇子对于商贸中心,更加期待了。

毕竟是他父皇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虽然只是监督,可事情若是办成了,也能让他长脸不是?

自己的大哥、二哥,都已经是名动皇朝的人物了,大哥太子殿下,统率数百艘龙骨帆船出海,带的是数十万人。

自己的二哥更加霸道,堂堂镇南王,是本朝少有的,武功灭国的存在。

如今可不是唐太宗时期,没有灭国武功的战将,都没资格上凌烟阁。

想要拥有灭国武功,难啊!

“走,我们去找赵叔。”

赵清虎正在棚户区查看工地。

虽然尚未开冻化雪,但是,寻常建筑工作已经可以开始。

拆迁,当然是先拆再迁,最后才是建楼安置。

出乎意料的,老百姓很听话,哪怕是大冬天的,拖家带口搬迁,都没有怨言。

毕竟,朝廷不仅给了物资,而且还给了粮食,甚至承诺给他们房子。

这让他们如何反抗?

赵清虎甚至听说,没多少人相信京兆尹这个胖子,会在事后给他们漂亮房子,但是,这些人依旧没有反抗,三天时间,就搬迁好了,集体住进了统一搭建的木板房,若不是集中供暖,这里能冻死人。

赵清虎看了许久,才看明白一些事情。

首先,这些老百姓逆来顺受惯了。

京城内,他们就是最底层的存在,根本反抗不了任何人,畏畏缩缩,瑟瑟抖抖,才能在夹缝之中生存。

其次,这些老百姓拿到了一些真实的好处。

京兆尹为了集中安置他们,弄来了不少无烟煤、粗粮,这些对于赵清虎,啥也不是。

可在这些老百姓眼中,这就是活命的本钱。

杜胖子当官几十年了,对于这些很懂,年前他们就提前支付了一部分物资。

最后,则是这些老百姓,还看上了建筑公司的帮工岗位。

建筑公司可是按照规章制度运转的。

即便是临时招收的帮工,都是临时工岗位,福利待遇且不说。

只要是干得好,甚至能成为建筑公司的员工。

只这一点,对于这些老百姓来说,就是天大的好处。

就比如张老三一家,娃娃们都去上学了,这是张氏强烈要求的。

哪怕已经十二岁的大儿子,只能去一年级,他们也乐意。

张氏可是在慈济院听说了,读书很重要。

朝廷花了大价钱,还是赵爵爷亲自出面主持的,让娃娃们免费享受教育。

这种好事情,傻子才不去呢。

张老三有一辆破旧的板车,这一次,直接在工地上找到了一个运输的工作。

运输建筑材料,运一车有十文钱工钱,一天能拿多少,就看他自己的努力程度。

便是他的老母亲,也在工地后厨弄了一个帮厨洗菜的工作,一天只有十个铜板,可中午、晚上都管饭。

这岗位可香了,大家都抢破了头。

自从有了临时工岗位后,他老娘好似年轻了十几岁,天天都是用不完的力气,每天晚上还能带回来一个窝窝头,或是杂粮饼子。

张老三心疼自家老娘,不同意她从自己牙缝里面省出来粮食。

可张老娘不干,他们后厨,饭菜都是有定量的。

她是帮厨,中午是一碗二米饭,有半斤呢,一勺子带油的菜;晚饭主食是三个窝窝头,或是三个杂粮饼子,一碗疙瘩汤。

老太太虽然干得多,但是,多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总是习惯于从嘴里面省出来粮食,给家里人吃。

她又不是一个人,有儿子、有儿媳,还有孙子、孙女呢,一大家子人口。

就算家里人都吃饱了,这些好粮食,她也有办法保存,晒干了磨成粉,能保存一年多呢。

张老太现在就希望工地能多维持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她可是吃得饱、吃得好,还有工钱拿呢,身体都好了不少,手脚都有力气了。

张老三无奈,只能是每天努力,多运送一些建筑材料。

这一次,他可是花了钱的,把那破板车的木头轮子换成了橡胶轮子。

光是橡胶轮子,就花了三两银子。

他没钱,还是工地上的工头给他担保,让他先用,赚了钱之后再给。

三两银子很多,是他们家全部的身家。

好在工地愿意给他担保,让他先用着,再付钱。

否则,他们家刚刚存进银行的钱财就要拿出来了。

他媳妇都说了,现如今,存进银行的钱才是最保险的。

以往就他们那破窝棚,全天都不能离人,即便如此,也容易被人上门抢劫。

也就是这些年好了一点,以往,他们的日子更加难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没有一天能吃饱肚子。

附近还有地痞流氓,会上门勒索钱财,苦不堪言。

如今一切都好了,听说是朝廷下了力气扫黑除恶。

那些地痞流氓子,都被朝廷的人抓去改造了。

说是在京郊,给他们弄了农场,让他们天天劳动,当做惩罚。

还是朝廷有办法,这样的人没有重罪,打板子、坐牢、流放、砍头轮不到他们,就让习惯了游手好闲的他们去农场改造,去耕种田地,再好不过了。

有了新轮胎,拉车轻松多了,他努努力,一天也能拉上七八趟,赚的工钱不少。

“儿啊,你多吃点,要吃好点,把身体养好了,日后若是能一直跟着建筑队干,咱们家就翻身了。”

晚上,张老太拿出了一块饼子,里面还夹了一块肉。

“娘,咋还有肉啊,您怎么不自己吃?”

“嘿嘿,工地的规矩,三天吃一顿肉菜,今天娘分到了两块大肉呢,这块给你,娘已经吃过了。”

“娘,您自己吃,咱家还有腊肉,回头我吃。”

“瞎说,让你吃就吃,我儿天天拉车也累。”

------

连续去棚户区工地监工几天后,赵清虎就没去了。

事情上了正轨,接下来,只需要定期去看看,监督工地的用料问题,避免以次充好,有人从中渔利就好。

三皇子这家伙倒是有兴趣,天天都去,还盯着那正在建造的售楼部。

而且,赵清虎已经把价格跟广告都打出去了。

只要是售楼部好了,立马就开始销售第一批店铺。

“爹,咱们家要购入几间店铺吗?”晚饭后的茶话会,好不容易从男女地位争论中挣脱出来的大丫,提出了一个想法。

赵清虎点了点头,“放心吧,按照约定,围绕新区的商业街,有六成店铺是咱们家的,我会留下一些。”

自己家的工程,何必购入啊,直接截留就是,省时省力。

“辩论如何了?”

“没啥结果,就是投稿的人少了不少,才过去十几天时间,文章多是我们女子写的。”

“正常!”

一旦开启辩论,这也是开启民智的一种。

儒家那存天理,灭人欲的一套,还有什么三从四德,根本就站不住脚。

翻来覆去,微言大义,也就是那几句话。

只要是有一个公正平台,即便女子地位无法一下子提升上来,但是,好处多多。

眼看着事情差不多了,也到了赵清虎该出手的时候了,他让顾凌轩帮着润笔,上了一道折子。

其一,便是提高女性地位,允许女性外出务工,有挣钱养家的权利。

这里面,赵清虎隐晦掺杂了一些私货。

那就是工位的获取跟继承,女子跟男子拥有一样的权力。

工位继承,不仅父母、儿女有权利,妻子也同样有权力。

而且,把父母、配偶、子女列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兄弟姐妹,其余亲戚,是第二顺位继承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04章真有人买吗?(第2/2页)

甚至是一些工伤赔偿,也按照这个标准来。

其二,便是妇女救助会,成为挂靠朝廷的组织,构建上书朝廷的渠道。

按照正常流程走,将之视为门下省的一个杂务部门。

其三,则是女子义务教育的问题,必须男女平分,享受教育资源。

这其中,赵清虎也藏了一个小心思。

那就是各部门的吏员考核,直接对接高等学府。

而高等学府毕业的女子,可以参与吏员考试,录取后成为吏员。

先走第一步,日后再动科举。

动科举的时候,赵清虎就要动大渊皇朝的官员选拔系统了,这可是大工程,可是挖掘儒家根基的最后一步。

三条建议,言简意赅,是结束此次论战的折子,同样也夹带了一些私货。

当这些事情成为常态后,女子拥有的地位自然会提升上来。

至于说三妻四妾的问题,赵清虎没有触碰。

不是全面开启民智,整个社会道德标准急速提升,提这个,那是自寻烦恼。

也没必要,大渊皇朝目前,还没有发展到这个水准。

最重要的是,允许女子外出务工,自己挣钱养家。

有了这个,女子才有了底气,可以不依靠他人养活自己,这样才能自己争取地位。

大渊皇朝的女子虽然受到了封建理学的压制。

但是,这天下也不缺耙耳朵,畏惧家里河东狮吼的男子大有人在。

拿到赵清虎折子后,门下省没有阻拦,直接递了上去。

宏丰帝朱笔御批,同意了赵清虎的折子,很快就公布在《大渊日报》以及邸报之上。

也算是正式结束了这一次的论战,让不少人松了口气。

持续下去,一些人真的怕自家媳妇翻身农奴当主人,把他们彻底压制下去。

结束了这一次的论战,时间也到了二月。

阳春二月,可对于京城来说,依旧是刚刚化冻,气温有所回暖而已。

朝臣们,收回了心思,开始处理朝政。

与此同时,棚户区的店铺预售开始了,出乎意料,火爆异常。

店铺有大有小,按照面积跟位置定价。

最低价,就是市价三倍,一个平方,大概是十五两银子。

担心店铺卖不出去,杜胖子,以及三皇子几人,都微服而来。

出乎意料,刚刚上架,二十七间店铺,便被人抢购一空。

拿到名额的,不管店铺位置,面积是大是小,那都是一脸振奋。

“我这个不错,在十字路口,人流量最大,我要开一家布庄!面积也大,哈哈,有一百多平!”

“吴老板运气好啊,哎,我就抢到了一个小的,才十几平,怕是只能开一个杂货店。”

“哈哈,已经不错了,开一个小食店也好啊,这里人流量绝对不会小。”

“就搬迁的居民就有十几万,我都打听清楚了,朝廷给他们分了房子,还有一些补贴。”

“我这个可以开个书局,附近的二十一小学跟中学,可是京城内,学生最多的,教职工也多,可惜啊,学校内部的食堂跟杂货铺,不让咱们承包。”

“说是三年一换,等三年后,商贾可以竞标,接受监督。”

------

“全都卖出去了?”

杜府尹激动了,直接站了起来。

那文书点了点头,脸上也有震惊。

“已经在立契了,钱都交了上来。”

“好啊!”

杜胖子拿过账本,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二十七间店铺,价格有高有低,但是,总体卖了不少。

“四万三千七百六十四块银元,好啊!”

这才刚刚开始啊,就进账这么多,让人激动。

要知道,这才是十分之一的店面啊。

也就是说,光是商业街的店铺,就能卖上五十多万两。

他都听那些建筑队说了,爵爷给的一百万两,足够把整片新区建造起来。

不仅有住宅区,商业区,还有工坊区,还有啥公园、花园的。

那这一次,能赚大发。

“不行,这账本不能给旁人看到,特别是户部的人。”

“大人,咱们还要交税啊,商税,三十税一!”

“急什么,就说账务没有理清楚,等工程结束再统一上交。”

“知道了!”

杜胖子乐了,他们这个项目,是外包给建筑公司的,又不是建筑公司自己负责的。

建筑公司赚的就是工钱而已。

建筑公司的商税,可不一样,几乎是一大半利润都要进入户部的。

他们这个不一样,出钱的是爵爷,出地皮的是他们京兆府。

赚了钱四六开,到时候他们京兆府,就能有一笔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底,日子不仅能好过,而且,还能多干一些接济百姓的好事。

棚户区商铺的出售情况,赵清虎第一时间就接到了消息。

“还不错,这个前哨战打得不错。”

棚户区的店铺出售,就是一个开胃菜。

之后的房屋出售,还有商贸中心的提前预售,才是赵清虎真正在乎的。

“让交易中心的二楼,把商贸中心的政策挂上去!此外,把交易中心搬迁进入新城的事情也挂上去。”

实验成功,赵清虎便开始筹谋商贸中心的事情。

与此同时,京城外也是一日一马,从北方而来,直奔皇宫。

北王大军,快要入京了。

宏丰帝没有因为北王天寒地冻赶路而恼怒,反正,他给北王的物资足够。

北王在草原上赚取的战利品,也是惊人,能维持他们大军活动。

这一次,除了俘虏外,北王带回来的,也就是精锐一万大军而已。

北王回归,南王也从江南回来了,特地来共襄盛举。

南王回归,带回来了一个重大消息。

江南盐会没了,已经彻底融入雪花盐业,成为下面的分销商。

他们手上掌握的盐场、盐工,已经彻底融入雪花盐业,成为雪花盐业的产业。

南王倒是没有赶尽杀绝,江南盐会的大盐商们,家底大部分都保住了,只是没了盐业这个金鸡蛋罢了。

雪花盐业完成全国拼图,这对于赵清虎来说是重要大事。

跟着雪花盐业一起铺开的,就是供销社、粮店。

这才是重中之重,只要是将官方粮店覆盖出去,私人粮店的生存空间就会被挤压,粮食价格的变动,就难了,绝对会受朝廷官方粮店价格的影响。

直接出售粮食,不一定能赚钱。

那许多人就会转移目标,将粮食卖给朝廷的粮库。

如此一来,朝廷手中掌握的粮食才能真正够用。

私人粮店,只能走精细化路线,把你的粮食弄得精细些,不能跟朝廷的一样粗糙,如此才能有生存空间。

“爵爷,商贸中心啥时候预售啊?”

南王入京第一时间,不是去找皇帝,不是去看东王,而是直奔赵清虎家里,想要购入商贸中心的店铺。

“王爷,你要置产?”

赵清虎好奇,商贸中心的地产虽然值钱,可你堂堂南王,没必要吧?

南王点头,“皇兄让我多赚点钱,等大渊皇朝安定了,要让我去外面封国。”

赵清虎扶额,宏丰帝是真有想法啊。

南王这个性格,让他去经营封国?这不是往封国砸银子吗?

皇子龙孙,有人野心大,想要南面称孤,可是,南王怎么看都不像是有野心的。

他应该想要潇潇洒洒,当自己的逍遥王爷吧。

“王爷就没反对?”

“哎!”南王叹了口气,“没办法,皇兄说了,就是挂名也要有一个封国,所以我要多弄点钱财,到时候让儿子们去。”

赵清虎竖起了大拇指,“还是您有想法!”

皇帝坑你,不让你在大渊皇朝享清福,你就坑儿子?

“郡王们不也有郡国?”

“郡国才多大点地啊,到时候我跟皇兄说说,把我大儿子的郡国跟我的圈在一起就好。”

“不是三代袭爵不减吗?”

“改了,爵位不变,但是封国降低一等。反正封国内,推行的是推恩令,若不能继续开疆拓土,就一代代分割下去,几百年后,让儿孙们自己去抢吧。”

对于此事,南王看得很开。

自己活着,子孙们不闹腾就好。

等我死了,你们闹翻天,也与本王无关。

闹翻天,你们还能叛出本家,不认本王这个老祖宗不成,反正本王的祭祀香火不会少,死了也有依托。

“预售不急,先让消息飞一段时间,王爷这一次不是那江南的盐商带来京城了吗,这些人都是有钱的主,总要给他们时间适应适应。”

南王一愣,随即笑了,难怪赵清虎会去信给他,让他把江南的富户带一批来京城。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啊。

江南这些大肥羊,是真的肥的流油啊。

京城的变化,自然是比江南要早的。

这些来自江南的地主老财,进入京城后,很快就发现了不一样。

京城的街道上,多了许多,他们在江南见不到的事物,怎么看怎么新颖吸引人。

交易中心,更是商贾们聚集之地,疯狂熟悉着京城内的游戏规则,争取早日下场,重新成为操盘手。

商贸中心的预售,更是引起了他们的关注。

而商贸中心的规章制度,他们是一个字都不愿意放过,仔仔细细阅读,还彼此议论商榷,估算价值。

内卫时时刻刻,监控着事件的发展。

赵清虎,自然也分润到了皇帝给到的情报,对于商贸中心,颇为期待。

在此之前,北王终于带着大军,出现在了直隶地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