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桑海鼎心 > 第 19 回:宫廷新主立,政策大调整 六

桑海鼎心 第 19 回:宫廷新主立,政策大调整 六

簡繁轉換
作者:西陵裔人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9-25 03:42:18 来源:源1

第19回:宫廷新主立,政策大调整六(第1/2页)

新帝李柷的丝绸改革政策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长安乃至整个大唐激起了层层涟漪。然而,改革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政策的逐步推行,各种困难和阻力接踵而至。

在朝堂之上,以宰相杨涉为首的一些大臣虽然表面上支持改革,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阳奉阴违。他们或是拖延时间,不及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或是对改革政策进行歪曲解读,试图削弱其影响力。杨涉时常在朝会上以各种理由为借口,建议改革要“徐徐图之”,看似为大局着想,实则是在为那些反对改革的势力争取时间。他私下里与一些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往来密切,接受他们的贿赂和宴请,成为了改革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而那些依靠旧制获取巨大利益的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更是对改革政策恨之入骨。他们纷纷勾结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对势力。这些世家大族在各地拥有大量的土地和丝绸作坊,他们通过垄断丝绸生产和贸易,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如今,新帝的改革政策要降低税收、鼓励民间发展丝绸产业,这无疑是在动他们的“奶酪”,触动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长安城内的世家大族代表——王家家主王崇义,便是这股反对势力的核心人物之一。王家世代经营丝绸生意,在长安乃至整个大唐都拥有极高的威望和庞大的产业。他们不仅控制着众多的丝绸作坊,还在丝绸贸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新帝的改革政策出台后,王崇义坐不住了。他召集了其他几家世家大族的家主,在王家的密室中秘密商议对策。

密室中,气氛压抑而紧张。王崇义满脸阴沉,手中把玩着一枚玉扳指,冷冷地说道:“这新帝的改革政策,分明是要断我们的财路。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阻止!”其他家主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脸上露出焦急和愤怒的神情。

其中一位家主忧心忡忡地说道:“可是,这是新帝的旨意,我们若是公然反对,恐怕会引来杀身之祸。”王崇义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们自然不能公然反对,但可以暗中使绊子。我们可以利用手中的人脉和资源,煽动丝绸商人们对改革政策的疑虑和恐惧,让他们不敢轻易响应新帝的号召。同时,我们还可以在丝绸生产和贸易环节制造混乱,让改革政策难以推行。”

众人听后,纷纷拍手称妙。于是,他们开始按照王崇义的计划行动起来。他们先是派出手下的人,在长安的街头巷尾散布谣言,声称新帝的改革政策会导致丝绸价格暴跌,商人们将血本无归。这些谣言很快就在丝绸商人中传开了,许多商人听后,心中充满了疑虑和恐惧,对改革政策持观望态度。

长安城内最大的丝绸商之一苏敬文,也听到了这些谣言。他心中十分忧虑,便来到了赵福贵的店铺,与他商议对策。苏敬文皱着眉头,说道:“赵老弟,你也听到那些谣言了吧?如今这改革政策还未真正实施,就已经被这些谣言搅得人心惶惶。我担心,这改革之路怕是充满了坎坷啊。”

赵福贵叹了口气,说道:“苏大哥,我也正为此事发愁呢。这新帝的政策,本是为我们这些丝绸商人着想,可如今却被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恶意诋毁。我们该如何是好呢?”苏敬文沉思片刻,说道:“我觉得,我们不能被这些谣言所左右。我们应该相信新帝的决心和能力,积极响应改革政策。同时,我们也可以联合其他丝绸商人,向朝廷上书,表达我们对改革的支持和期望,让朝廷知道我们的心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回:宫廷新主立,政策大调整六(第2/2页)

赵福贵听后,眼睛一亮,说道:“苏大哥,您说得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行动起来。我这就去联络其他商人,一起上书朝廷。”于是,苏敬文和赵福贵开始四处奔走,联络长安城内的丝绸商人。他们向商人们讲述改革政策的好处,劝说他们不要被谣言所迷惑。在他们的努力下,许多商人逐渐消除了疑虑,愿意联合起来,支持改革。

然而,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们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见谣言没能阻止改革的步伐,便又想出了新的办法。他们开始在丝绸生产环节做手脚,故意破坏蚕桑养殖,导致蚕茧产量大幅下降。他们还收买了一些丝绸作坊的工匠,让他们在丝绸织造过程中偷工减料,生产出质量低劣的丝绸。这些质量低劣的丝绸流入市场后,严重影响了大唐丝绸的声誉,使得许多外国商人对大唐丝绸望而却步。

与此同时,在丝绸之路的贸易中,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们也暗中勾结,设置重重障碍。他们与沿途的一些强盗勾结,袭击过往的丝绸商队,抢夺货物。他们还贿赂边境关卡的官员,对丝绸商队进行刁难和勒索,增加了丝绸贸易的成本和风险。许多丝绸商人在贸易过程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不得不放弃丝绸之路的贸易,这使得刚刚有起色的丝绸贸易再次陷入了困境。

面对这些困难和阻力,李柷并没有退缩。他深知,改革之路虽然艰难,但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为了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和百姓,他必须坚定地走下去。他召集了钱穆之、郑文渊等支持改革的大臣,在紫宸殿商议应对之策。

李柷神色凝重地说道:“诸位爱卿,如今改革政策遭遇了重重阻力,那些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地进行破坏。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钱穆之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严惩那些造谣生事、破坏改革的人。我们可以派出御史,对那些散布谣言的人进行调查,一旦查实,绝不姑息。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丝绸生产和贸易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偷工减料、抢劫商队等违法行为。”

郑文渊也说道:“陛下,臣建议加大对改革政策的宣传力度,让百姓们和丝绸商人们真正了解改革的好处。我们可以在长安及各地张贴告示,详细说明改革政策的内容和目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宣讲团,深入民间和丝绸作坊,向百姓们和工匠们宣传改革政策,消除他们的疑虑和恐惧。”

李柷听后,微微点头,说道:“二位爱卿所言极是。朕决定,立刻派出御史,对那些破坏改革的行为进行严查。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改革政策深入人心。此外,朕还打算亲自前往长安郊外的丝绸作坊,视察丝绸生产情况,鼓舞百姓们和工匠们的士气。”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说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完成改革大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