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宋文豪 > 第324章 官家很重视的问题 七千字大章

大宋文豪 第324章 官家很重视的问题 七千字大章

簡繁轉換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5 04:02:52 来源:源1

这日上午,陆北顾前往皇宫东南角的界身巷。

界身巷与繁华的潘楼街、马行街相邻,却又自成一格,是开封城真正的金融中心。

他之所以要去这里,是为了把那块刻着“嘉?二年礼部省试省元”的金牌给保管起...

陆北顾自出使归来,便深感朝堂之上暗流涌动,虽未见明面冲突,然种种迹象已显端倪。皇帝虽倚重于他,然朝中旧势力盘根错节,尤以李承泽为首的一干世家子弟,虽遭贬抑,却未彻底失势。他们或明或暗,皆在伺机而动,欲将陆北顾拉下马,以保自身权势不坠。

陆北顾虽为驸马,然深知身份特殊,若欲立足朝堂,非但需皇帝信任,更需自身立得稳、站得正,方能令群臣信服。他每日晨起即赴兵部议事,午后则入宫参议边务,晚间归府后仍需批阅文书,整理西夏之行所获情报,以备皇帝随时召问。

赵徽柔虽为公主,却未因陆北顾身份之变而稍有疏远,反愈加体贴,常于夜深之时亲自送来热汤,陪他静坐书房,共阅边关舆图,细议军情。二人虽身份悬殊,然情深意笃,朝夕相处,更显默契。

然好景不长,西夏虽暂退兵,然边境仍不安宁。数日后,边关急报传来,言西夏遣使入辽,似有结盟之意。此讯一出,朝野震动,皇帝震怒,命陆北顾即刻入宫议事。

陆北顾闻讯,当即更衣入宫,至御书房时,皇帝已面色铁青,手中握着边关急报,目光如炬。

“陆北顾,你如何看待此事?”皇帝沉声问道。

陆北顾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西夏此举,实为借辽之势,以胁我大宋。其与辽国若真结盟,恐对大宋形成夹击之势,边关危矣。”

皇帝点头:“朕亦有此虑。然辽国素来与我朝互不侵犯,今若与西夏结盟,必有所图。你可有应对之策?”

陆北顾沉思片刻,道:“陛下,辽国虽强,然其与西夏素无深交,且辽主耶律洪基亦非轻信之人。若我朝能遣使入辽,以利害相劝,或可瓦解其与西夏之盟。”

皇帝目光微动:“你欲亲往?”

陆北顾毫不犹豫:“若陛下允准,臣愿再赴辽国,以探其意。”

皇帝沉吟片刻,终是点头:“好,朕便命你为使,即刻启程。”

陆北顾领命而出,归府后即着手准备使团事宜。赵徽柔得知此事,神色忧虑,夜深之时,于书房中轻声道:“陆公子,此番出使,远比西夏更为凶险。辽国与我朝虽无战事,然其国势强盛,若你言语稍有不慎,恐生变故。”

陆北顾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殿下,臣知此行艰难,然若能以一己之力,换得大宋安宁,臣愿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赵徽柔望着他,眼中泛起泪光,却强自忍住,轻声道:“我等你。”

陆北顾点头:“好,我必安然归来。”

次日,陆北顾率使团启程,再度踏上出使之路。此番辽国之行,路途遥远,需穿越河北、燕云之地,方可抵达辽都上京临潢府。

一路风尘仆仆,陆北顾沿途观察边关军情,见辽国边境驻军虽不多,然皆纪律严明,士卒精锐,显然已有战备之意。他心中更添几分警惕,知此行非但需言语周旋,更需以智取胜,方能全身而退。

半月后,使团抵达辽都,辽主耶律洪基于大殿召见陆北顾。辽国朝臣多有轻视之意,然陆北顾谈吐不凡,引经据典,言辞恳切,既不卑不亢,又不失礼节,令耶律洪基颇感兴趣。

“陆北顾,你此来,是为劝我与西夏断盟?”耶律洪基目光如炬,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

陆北顾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圣明。臣此来,并非劝辽国与西夏断盟,而是愿与陛下共议天下大势,以保两国百姓安宁。”

耶律洪基微微一笑:“哦?愿闻其详。”

陆北顾从容不迫,道:“陛下,西夏与我大宋虽有旧怨,然近年来已渐趋和平。今西夏遣使入辽,实为借辽之势,以胁我大宋。然陛下可曾思之,若辽与西夏结盟,势必引起大宋警觉,两国边境将再起战事,百姓受苦,陛下岂愿见此?”

耶律洪基沉吟不语。

陆北顾继续道:“大宋与辽国,虽有澶渊之盟,然若能更进一步,结为兄弟之邦,互不侵犯,共守边境安宁,岂不更胜于与西夏结盟?”

耶律洪基目光微动,沉思良久,终是道:“你所言极是。然辽国亦需利益,若与大宋结好,何以自保?”

陆北顾早有准备,当即呈上一份密约草案,道:“陛下,臣此来,已备有一份新约草案,愿与陛下共议。大宋愿以岁币换辽国之信,亦愿与辽国互通有无,共守边疆。”

耶律洪基接过草案,细阅片刻,神色微动,终是点头:“好,朕便命人与你详议。”

此番谈判,历时半月,终在陆北顾的斡旋之下达成新约。辽国承诺不与西夏结盟,并遣使回访大宋,以示诚意。陆北顾亦代表大宋,承诺岁币之增,以换得辽国之信。

此行大功告成,陆北顾随即启程归国,日夜兼程,终在月余后返回汴京。

入宫觐见皇帝,陆北顾将辽国之行详述一遍,并呈上新约草案。皇帝听后,龙颜大悦,道:“卿此行,实为大功一件。朕知你才学出众,然更难得者,是你的胆识与谋略。”

陆北顾叩首道:“陛下圣明,臣不过是尽己所能,为国效力。”

皇帝点头:“朕已命礼部筹备辽国使团回访事宜,并命你为副使,随同接待。你可愿担此重任?”

陆北顾拱手道:“臣愿效犬马之劳。”

皇帝满意点头,命人赐座,并亲自赐酒,以示嘉奖。

赵徽柔得知陆北顾归来,连夜召其入宫相见。御花园中,夜风轻拂,花影摇曳,一如往昔。

“陆公子,你终于回来了。”赵徽柔轻声道,眼中满是欣喜与担忧。

陆北顾握住她的手,目光温柔:“殿下,臣回来了。”

赵徽柔望着他,眼中泛起泪光:“我等你,每一次,都怕你回不来。”

陆北顾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道:“殿下,臣答应你,无论前路如何,我都会回来。”

赵徽柔点头,靠在他肩上,轻声道:“好,我信你。”

然而,他们尚未从重逢的喜悦中回过神来,宫中忽又有急报传来??

“报!李承泽联合其父李元甫,密谋构陷陆北顾,言其私通辽国,意图叛国,已上书弹劾!”

赵徽柔脸色骤变,陆北顾却神色不变,淡淡一笑:“果然,他们终于忍不住了。”

皇帝闻讯,怒不可遏,当即召陆北顾入宫问话。

御书房中,皇帝面色冷峻,陆北顾则神色自若,拱手道:“陛下,臣愿以性命担保,绝无此事。”

皇帝沉吟片刻,道:“朕信你,然此事已惊动太后,若不澄清,恐生变故。”

陆北顾点头:“陛下,臣愿自请入御史台,接受审讯,以证清白。”

皇帝目光微动,终是点头:“好,朕便命韩维主审此案。”

韩维乃陆北顾之友,亦为寒门出身,素来刚正不阿。他接旨后,立即展开调查,数日后,便查出李承泽与李元甫密谋构陷陆北顾之证据,并呈报皇帝。

皇帝震怒,召见李承泽父子,当庭质问。

“李承泽,你屡次构陷陆北顾,如今竟敢污蔑其私通敌国,意图叛国,是何居心?”皇帝怒声质问。

李承泽跪地,脸色苍白,却仍强作镇定:“陛下,臣并无此意,此皆是下人妄言,臣亦不知。”

皇帝冷笑:“妄言?你若不知,何以证据确凿,皆指向你父子?朕念你父为相多年,亦曾为国效力,便不予深究。然若再有下次,朕必严惩不贷!”

李承泽父子只得叩首谢恩,然自此彻底失势,再无翻身之力。

此事一出,朝野震动,陆北顾之名更盛,寒门士子皆视其为楷模,纷纷上书皇帝,赞其忠义与才学。

赵徽柔亦于御花园中设宴,与陆北顾共赏春景。

“陆公子,你终于可以安心了。”赵徽柔轻声道。

陆北顾望着她,目光温柔:“殿下,若非有你始终信任,臣恐难走到今日。”

赵徽柔微微一笑,道:“我信你。”

春风吹拂,柳絮纷飞,一如他们初见之时。然此时的陆北顾,已非昔日寒门士子,而是朝堂之上,举足轻重之人。

他望向远方,心中默念:“若能与殿下携手,纵使风波再起,亦无所畏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