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农家子闯科举 > 第494章 都当官了,谁还要埋头苦读?

农家子闯科举 第494章 都当官了,谁还要埋头苦读?

簡繁轉換
作者:登山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9 16:16:13 来源:源1

第494章都当官了,谁还要埋头苦读?(第1/2页)

听到陆正田的喊声,陆承安嘿嘿一笑,快速地跑远了。

夏日傍晚依旧带着些许燥热的暖风中,传来陆承安丢下的一句:

“爹,我下次记得从门口进去跟你说话。

先走了,您早点回屋休息。”

话音还没消散,陆承安的身影,已经看不见了。

见状,陆正田气的冷哼一声。

接着,他又头疼的看向手中的书本。

陆正田其实也知道,陆承安编的这几本书,真学会了,用处不小。

可他就算从小在学堂外偷学,那学的也是四书五经等圣贤书。

这么有用的数理化书籍,对他来说,学起来有些头疼了。

可再怎么说,也是自己儿子编的书。

陆正田都能想到,若是需要这些书的衙门都被要求学习,大家的怨气会有多重。

到时候,人家问起来,他作为陆承安的亲爹都没学会,不就有借口了?

这么想着,觉得不能给陆承安拖后腿的陆正田,开始埋头苦学。

别说,拿起当年他学习的劲头,还是有些成果的。

等大周各地传来丰收的喜讯时,周启明高兴之余,大手一挥,不顾其他官员震惊的目光,让陆承安编的数理化还有农学书,成了大周官员都需要掌握的书籍。

虽说不是必须所有知识都掌握,但最起码,得在别人提起的时候,能明白所讲的内容。

至于他?

周启明觉得,他作为皇帝,还是有任性的资格的。

大不了,让太子多学一点。

他一个即将退位的皇帝,要以舒心为主。

因为周启明的圣旨,一时间,大周的百姓和官员,提起陆承安,态度简直大相径庭。

对百姓来说,陆承安简直是他们求了半辈子才求来的好官。

往后余生,看着丰收的粮仓,他们心里都会感激陆承安。

而对官员来说,看着周启明大气的送大家人手一套的书籍,只想骂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4章都当官了,谁还要埋头苦读?(第2/2页)

都当官了,谁还要埋头苦读?

一时间,早朝的时候,陆正田都觉得,同僚们难得的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哦,他就是那个外。

毕竟,他儿子现在,可没人敢喷的。

而他则不同,被几十双眼睛盯着,但凡有任何地方做的不标准,就是一通弹劾。

陆正田突然觉得,再持续几次,他对儿子的父爱,都要减少了。

还好,没过多久,魏国老皇帝驾崩的消息,就传来了。

同时传来的,还有魏国使臣即将出使大周的消息。

于是,早朝期间,大家对他挑刺都没那么严格了,更多的时间,是讨论对魏国使臣的接待,还有魏国使臣在新帝登基这样的重要时刻,出使大周所为何事。

“陛下,臣觉得,魏国使臣此番前来,是惦记上我们土豆地瓜种子了。

我们今年粮食大丰收,周围诸国早已得知。

这样的良种,谁不想要?”胡子花白的礼部尚书开口道。

闻言,周启明点了下头,道:

“爱卿说的在理,朕着人查过,魏国派来大周的使臣中,有好几个掌管农事的官员。

而带队来大周的,则是魏国新皇的岳父许国丈。”

“陛下,这位许国丈臣早有耳闻。

听说他在上任魏皇活着时,就因为掌握着军权,还是读书人出身。

不管在文官还是武官中,都很有权势。

想来新皇登基,他现在话语权更重。

魏皇派他前来,应该是让他全权掌握出使大周的队伍。

就是不知道,许国丈这次真的是来求良种吗?”一道略微沙哑的声音在文德殿传开。

听到这话的官员,纷纷看向说话的大理寺卿孙玉英。

这位大理寺卿现年五十出头,虽然跟陆承安比起来,年纪颇大。

但在三品官员中,其实算得上是年轻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