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机械飞升从变成潜艇开始 > 第24章:姜沫的真·第一次水下对抗

机械飞升从变成潜艇开始 第24章:姜沫的真·第一次水下对抗

簡繁轉換
作者:小银鱼的金色梦想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5 22:00: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当前态势:

姜沫的声呐探测到一艘处于航渡状态的洛杉矶级核潜艇,而且因为自身装备的技术水平优势,加上当前所处的阵位相对于洛杉矶级而言,属于水声阴影区,所以姜沫判断对方大概率没有发现自己。

姜沫从自己探测到对方之后,迅速采取隐蔽机动手段,而对方依旧开着主循环泵大摇大摆的航行,没有采取隐蔽和机动手段,也可以大概佐证自己的判断。

现在摆在姜沫面前的选择很多,对方没有发现自己,那么自己做什么都具有主动性。

1:转向脱离,这是最稳妥的手段,对方虽然装备技术水平全面落后于自己,但是作为攻击型核潜艇,洛杉矶级水下最高航速高达35节以上,相对自己有10节的速度优势,在潜艇对抗过程中,速度的优势,往往能最终转化为对抗的胜势。

2:干特么的一炮,这个选择有点激进,但是自己目前处于隐蔽状态,对方已经暴露,自己具有主动性,而且自己在静音和探测能力上明显优于对方,优势在我。

转向脱离有转向脱离的好处,姜沫目前处于跑路阶段,自然是节外生枝的事情发生的越少越好,转向脱离,那么就属于危机管控了,将危机从萌芽阶段直接掐死。

主动攻击,也有主动的收益。目前姜沫还缺少系统升级的主要材料,面前这艘核潜艇显然就是一个行走的升级包,吃掉它,虽然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却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从另一方面来考虑,任何强敌的核潜艇,都是姜沫自由道路上的障碍。

如果现在能够悄无声息的干掉她,就意味将来围攻姜沫的核潜艇就会少了一艘。

从长远来看,主动攻击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风险是有的,但是收益很让人心热,特别是可以完成系统升级这一项。

现在的情况,让姜沫想到以前看过的一个段子。

老板:“这个项目交给你来做,你觉得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我:“交给我来做~”

姜沫现在就有这個感觉。

对方是一艘老旧的洛杉矶级核潜艇,还不是改型,这意味着对方服役时间很长,服役时间长就意味着对方的训练水平应该很高,大部分船员都会是老鸟,船员之间的默契程度肯定会超过自己这样的新潜艇。

什么?我已经没有船员了,那没事了。

姜沫之前为自己规划的系统升级方式,还是要找远洋货轮借一点,不过就是要看运气,如果正好是一艘运钢材,运稀有金属的船舶,那还好说,自己只要躲在船底下,然后用思维过去拿一点,就可以完成任务了。

但是如果对方是运木材、原油、天然气什么的,就得重新开奖。

现在,有了一个额外的选项摆到了自己面前,一可以完成自己的升级任务,二可以为未来消除一个敌人,三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水下对抗能力,可谓是一举三得。

但是这个额外的选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失败的下场则可能会很悲惨,如果失败,自己肯定会裂开,物理意义上的裂开。

要不要选?

姜沫在心里问自己。

再经过再三衡量之后,姜沫觉得自己可能高估了事情的风险程度。

首先,自己是有系统的,目前来看,系统可以回收金属。

而且,自己的思维是有能力干涉现实世界的,一枚MK48mod5型鱼雷1500多千克,也可以举离地面。

光凭这两条,姜沫觉得自己在与那艘洛杉矶级核潜艇对抗的过程中,应该属于无敌状态了。

潜艇攻击潜艇的手段其实相当的单一,那就是只有鱼雷。

什么,你说反潜导弹?要知道反潜导弹的战斗部,其实也只是一枚轻型鱼雷(有的型号是一枚深水炸弹),所以反潜导弹也叫做火箭助飞鱼雷(深弹)。

那么,一个可行的策略,就是万一自己遭受鱼雷攻击,可以尝试去回收鱼雷的钢制外壳,如果能够回收成功,那鱼雷自然就闪落成一堆零件沉入海底,而如果回收鱼雷外壳失败,也可以用思维去把鱼雷推开,在陆地上都能举起你,在水中推一下,让你偏移运行轨迹,消耗你的动力肯定也很容易。

甚至可以尝试入侵鱼雷的弹载计算机,能成功的话,自己甚至还可以让它掉头去攻击自己的母艇,杀人于无形。

我之前怎么就没有尝试回收一下自己鱼雷舱中的鱼雷试验一下呢。

姜沫不由得感叹自己思维还是不够开阔,脑洞还有待开发。

或者,自己也可以一阵猪突猛进,突进到对方1千米范围内,然后没收对方的螺旋桨,让对方丧失动力,然后对方就只能任由自己鱼肉了。

综合来看,收益很大,风险的话,做的好的情况下,风险很低。

自己虽然菜了点,但是自己有系统啊。

干了~

姜沫下定了决心。

一边将潜艇战术手册翻到目标运动分析这一章,姜沫一边开始按照以往演练过程中学习的流程对那艘洛杉矶级进行目标运动分析(TMA)。

至于为什么要用潜艇战术手册,嗨,谁还没有一个考前突击的过程,更何况这次考试还这么重要,关系到自己能不能考入重点。

一个典型的TMA流程如下:

1.在声呐或者其他被动告警装置发现目标后,转入连续跟踪,获得目标方位线组(方位线:目标与本艇位置的连线),对付匀速直线运动的目标,一般也至少需要4条。

对于现代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潜艇来说,这一过程一般可以由计算机自动获取声呐探测信息,并以两分钟的时间间隔,自动输入目标运动分析系统中。

2.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目标的声纹特征、雷达信号、主动声呐频率甚至潜望镜观测结果,将艇载目标数据库中的TPK值(turnsperknot,对特定潜艇来说是个常数,假设某潜艇TPK值为10,那么当它的主轴转速为200RPM时,航速20节,主轴转速之类的可以通过声纹资料进行分析获取)输入计算机,进而获取潜艇航速,在有对方航速的情况下,进行TMA就会更加容易。

3.对目标运动进行初步分析后,采取最佳机动方案,机动到更适合跟踪和探测的阵位,获得更多有利于目标运动分析的数据。

4.在TMA工作站,也就是所谓的描迹桌上,利用特定的工具尺和目标方位线组,找到目标在所代表时间段内的运动要素。

这些要素主要包括,目标平均航速、目标平均航向、目标最后方位以及目标位置。

在实际对抗过程中,由于实际计算TMA的时间很有限,所以必须尽可能的4-5条方位线形成一个很强的特异性组合,比如交叉或者类似交叉于一点的现象。

这就要求在进行TMA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机动原则。

首先,在探测到目标后,转入垂直方位线航向,并尽可能提高速度,使得下一条方位线有比较大的差异性。

然后,每隔2-4分钟进行180度转向,这是主动让方位线形成强特异性组合的机动方式。也就是所谓的“Z”字形机动。

最后,转向时要注意声呐有效阵列的位置,不要丢失目标。

姜沫在战术手册的指导下,小心翼翼的完成TMA结算。

目标航向:76(绝对方位角)。

目标平均航速:9节。

最后方位:302。

目标距离:约12海里。

相关参数已经获取,接下来可以进行攻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