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完自身的私事之后,姜沫准备按照计划,前往强敌大西洋反潜监听网络在强敌本土附近的监听基站进行打卡,留下自己的声纹记录,用于后续误导强敌的追踪方向。
根据姜沫自身数据库的资料,如果以15节最大静音航速航行,且没有什么意外的话,直线航程约10个小时的时间。
当然实际情况是,姜沫不可能以一直以15节航速航行,潜艇的最大静音航速很大程度上受到海洋海水盐度、水压、温度的分布的影响,在不同的海域会有略微的区别。
而在浅水区,以较高航速航行时,螺旋桨转速较大,加上水压相对较低,很容易产生空泡效应,造成非常大的噪音,影响潜艇的隐蔽性。
对潜艇来说,隐蔽性和机动性,很多时候往往是一对相互矛盾的属性,需要根据任务目的来进行取舍。
一般情况下,巡航待机状态的核潜艇往往以较低的航速潜航,这样状态的和核潜艇虽然没有关闭主机漂流的核潜艇安静,但是主机启动往往需要时间,而且主机启动也会制造噪音。
在现代潜艇作战过程中,潜艇的行为模式很像陆地上的步兵,即隐蔽-冲锋-隐蔽的模式。
潜艇首先保持隐蔽,在较低的速度下使用声呐进行敌情探测,在需要机动的时候,则预先算好要到达的阵位,然后采用快速冲锋的模式,当潜艇快速冲锋的时候,往往机械噪音和水动力噪音都会明显上升,这个时候潜艇的声呐探测能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处于半聋的状态,在潜艇到达预定阵位之后,则再次减速进入隐蔽状态,再次进行敌情探测活动。
一个比较典型的机动策略是,在观察阵位上,以2-4节航速低速航行,保持隐蔽,然后根据周围海域情况选择机动阵位,然后以15-20节高速机动到预定阵位,再降速保持隐蔽。
最后,在需要TMA进行射击诸元计算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快速的转移阵位。
在综合考虑之后,姜沫决定在50米的潜深以静音航速航行,这个深度,海面汹涌的风浪影响不到水下的姜沫,又可以避开水面声管效应,防止被声呐远距离发现。
静音航速不需要解释,对潜艇来说,很多时候所谓的全速前进其实就是指的最大静音航速。
而水面声管,则涉及到海洋水声学,这是潜艇安生立命的基础。
海洋水声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受到非常多的因素的影响。
声音从声源发出之后,以机械波的方式向着四面八方扩散。声波的传播路径则取决于它的速度和传播方向上的其他因素,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则受到海水盐度、水压、温度的分布的影响。就如同光波在空气中传播一样,可以被反射、折射和散射。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遵循着向速度更慢的方向折(折射)的规律,在一定距离或者深度内,声速变化越大,其折射程度越明显,声音的传播路径就越弯折。
而不同海区海水盐度、水压、温度的分布往往并不是均匀的,这就造成了有些海区水温恒定,声音沿直线传播;有些地方水温呈现负梯度,声音向水底弯折;有些地方为正梯度,声音向水面弯折;而有些是浅水水温恒定 深水负梯度,则声音传播会形成分裂衍射现象,而浅水正梯度,深水负梯度,则会造成声隧现象。
而两层水体温度急剧变化,造成声音传播时发生折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跃变层,声波经过温跃层时会发生强烈折射,同时损失大量能量,声呐的探测距离显著减小,无法发现温跃层另一侧的敌方潜艇。
这也就是为什么海军强国会特别重视海洋水文观测,会派各种考察船全世界到处跑,掌握了海洋水文,在一定程度上就为己方潜艇活动提供了相当多的优势。
姜沫的数据库中就包含了大量的海洋水文资料,通过数据库,姜沫对这片海域的情况可以说是相当的了解。
姜沫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暴露自身,倒是不用这么小心,但他又担心演的太假,导致做无用功,最后还浪费掉了宝贵的跑路时间。
整个打卡之旅初期非常的顺利,水下暂时没有听到强敌攻击型核潜艇的活动的痕迹。
由于强敌的进攻属性,加上这段时间联盟属实有点不太给力,处于将死未死的状态,所以强敌的攻击型核潜艇基本上都前出到了联盟家门口去堵门,跟踪监视联盟的核潜艇活动,特别是战略核潜艇的活动。
这也造成了强敌家门口的兵力空虚,除了偶尔因为轮班返港的潜艇偶尔航渡经过这片海域,而且总是来去匆匆,快速通过,这片海域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强敌潜艇的活动。
姜沫在资料标注的第15号水听器部署点外大约10公里距离的地方慢速通过,这個距离,以姜沫目前的静音水平,水听器接受到的声音信号大概处于若有若无的一种状态,虽然轻微,但是只要稍微专业一点的声呐人员,都可以分辨出有潜艇从离水听器不太远的地方通过的信号。
既然要造假,自然要造的逼真一点,大摇大摆的从水听器附近全速通过,声音信号固然很清晰,但是也容易被人认为是故意为之,这样的话,迷惑行动就是存粹的浪费时间的行为了,对姜沫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时间。
打完卡后,姜沫船不停桨,紧接着向着15号水听器偏北方向的16号水听器部署地点进发。
然而姜沫在高速航行过程中,声呐似乎听到了点什么东西。
等等,这是有情况?
他快速将航速降低到3节,以降低自身噪音对声呐探测的影响,然后开始侦听,同时小心的转向,将自己的侧翼对准噪音方向。
将侧翼对准,一方面是让自己的舷侧声呐也能参与目标探测,而且后续也便于自己进行对目标进行目标运动分析(TMA)。
而且转向可以打断对方对自己进行的TMA。
我去,这是怎么一个情况啊,怎么这个时候跑出来一艘洛杉矶级,飓风天你不好好待锚地里面,怎么还在外溜达啊。
飓风天对潜艇的活动其实影响还是蛮小的,只要别作死浮出水面,享受晕船套餐。
根据声呐反馈回的信息,姜沫倒吸了一口凉皮(有没有发现bug)。
声呐频谱分析显示,这次发现的异常接触是一艘洛杉矶核潜艇,这种潜艇所装备的AN/BQQ-5综合声呐系统不管是尺寸还是性能都远不及自己所装备的AN/BQQ-6型声呐。
而且频谱分析发现这艘潜艇的核反应主循环泵正处于开启状态,说明对方处于较高的航速状态(低速状态下核反应堆有一定的自然循环能力,可以不开主循环泵)。
自己刚才的航行速度虽然比较快,但是仍然属于静音航速,而且自己的声呐比对方灵敏,自己也只是听到对方航行过程中产生的轻微噪音。
那么说明对方离自己还有一定的距离。
而且,这个地方海域属于大陆架延伸段,如果将大陆架比喻为一个坡,姜沫目前处坡底,洛杉矶级则位于坡的中部,由于海底对声波具有反射作用,位于大陆架底部的潜艇很容易就收到大陆架中部通过水面和海底反射过来的声音,反之就比较难。
也就是说,很大的可能,这艘洛杉矶级核潜艇没有发现姜沫。
一番分析之后,姜沫松了一口气。
呼~
虚惊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