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港综世界的警察 > 第451章 表态

港综世界的警察 第451章 表态

簡繁轉換
作者:有梦虾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9 14:22:35 来源:源1

所以在张品看来,与其惩罚性质般让阿力去坐监,还不如让对方发挥余热,帮自己做点事情。

出了这种事情,阿力肯定得要隐姓埋名,改头换面才行。

所以张品自然不可能带着他回去港岛。

而他要陈桂林跟着阿力一起离开,自然也同样不是让陈桂林去港岛。

阿力:“去对岸?”

当听到张品要安排自己和陈桂林去对岸的时候,阿力第一反应是吓得腿软。

这不能怪阿力多想,要知道现如今不管是港岛还是台岛,在当局的有意误导下,他们两地居民对对岸的印象可不好。

更关键的是,内地可是有死刑的,而且时不时就会搞一次严打。

台岛的一清二清在台岛社团成员心中是非常害怕的事件,但是真比起严打来,那可就差太远了。

毕竟一清二清也不过是判刑,严打的时候,一些小事都足够打靶的。

所以听到张品让自己去对岸,阿力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会不会是张品故意为了骗自己过去,好让自己被打靶。

当然,这个想法只是他下意识想到的,不过马上他就反应过来是自己想多了。

毕竟张品如果真的想要弄死他和陈桂林的话,那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

“是的,你们两的情况,去那边是最合适的,刚好我那边有一摊子生意一直没人,你们去帮我盯着吧。”

张品并没有他心通,所以并不清楚阿力的内心已经坐过一趟过山车了。

他选择两人去负责打理自己在内地的生意也是经过思考的。

首先是两人的正式身份是属于见不得光的,所以哪怕是到了内地,不需要担心他们有其他想法。

正如阿力之前担心的一样,他们真要有其他的心思,张品到时候只要随便透露一点两人的真正身份,到时候绝对不可能有活路的。

从这一点来说,他们只能选择老老实实给自己做事这一条路。

现如今内地也已经正式和国际接轨,接下来的摊子会越来越大,多一些自己信得过的人看管,这是对自己资产的负责。

而且以内地的安全程度,对阿力和陈桂林也算是一种保护。

陈桂林:“可是我们不会做生意啊。”

听到张品要让自己和阿力去对岸帮自己接手生意,而且接手的生意还不是小打小闹,足足有上千亿资产,陈桂林首先傻眼了。

他因为父母早亡,从小跟着奶奶长大,连小学都没读毕业,不然也不至于去混社团

对于做生意,他完全是八窍通了七窍,还有一窍不通。

所以这会儿马上就心虚起来。

阿力也跟着在一边点头。

他也同样是孤儿,不过学历倒是比陈桂林强一点,读完了国中,不过没考上大学,所以进了警队,不过还没从警校毕业,就被李文彬选中去当卧底了。

他卧底在林坤身边的时候,倒是学了一点做生意的经验,不过他学的是白面交易的知识。

唯一要说沾一点边的,就是对下属的管理了。

可是阿力也清楚,他对于下属的管理经验实际上也实施不了的。

因为他对犯了错误的下属,要么是装进罐子里面然后往里面灌水泥,要么就开船出去,然后把他们丢下喂鱼。

这种经验显然也不可能用在张品内地经营的公司里面。

真要这么做的话,哪怕张品没有送他去内地当靶子的想法,怕是他也逃不脱。

张品:“你们怕什么,不需要你们具体做什么,你们的任务是监督懂不懂。”

比起两个当事人心里没底,张品对他们信心倒是十足。

原因也很简单,以内地现如今的发展速度,可以说至少在十年内,是根本不需要担心生意问题的。

实际上十年后也才零七年,很多学者都认为,等到零八年奥运后,国家才彻底开始腾飞。

还有就是张品经营的不管是制造业还是地产业,现如今都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已经形成品牌效益了。

阿力和陈桂林两人过去,其实就是代替他进行监督的。

随着他在对岸的资产越来越庞大,一开始是杨建华帮忙代管,买的都是鸟不生蛋的荒地,那时候杨建华还担心张品会亏本。

不过随着张品在荒地上建起房子,又让当地通车以后,发展可谓是肉眼可见。

随后因为玛丽当娜和何敏等人合作卖服装,于是张品还涉及了一些制造业。

现如今他手上拥有好几个国民级别的品牌,从服装到鞋子和快消品都有。

这些品牌也在港岛铺开,甚至在整个亚洲都有开辟业务。

作为血统纯正的港岛港人成立的港岛品牌,现如今又是九十年代,在对岸可完全属于是高逼格的存在,甚至比阿美利卡那边的什么奈克和阿达迪斯都要牛。

其他快消品也和保洁之类的打得有来有回,张sir为了回馈自己人,他特意成立了一些中低端品牌,早早的把这些产品的价格打了下来。

当然,有钱人的情绪和韭菜也不能放过,所以他手上也有不少高端品牌。

因为上次在阿美利卡收获了足够多的钻石宝石之类的,他甚至还在内地开设了金店和珠宝店。

再加上张品根正苗红的爱国人士,还为国家赚到了足足好几个亿的美金外汇,所以他的产业在内地也可谓是一路绿灯。

在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支撑下,内地的公司完全不需要担心亏损之类的。

现如今张sir每年纳税都是几十个亿,而且他还每年都会拿出好几个亿做慈善。

当然,虽然公司发展得很好,可要说一点问题都没有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这一次安排阿力和陈桂林去内地,最重要一点,就是杨建华反馈公司内部有些事情不好处理。

杨建华的工作范围主要还是对外的,她在家里才刚提了副处,这个身份在家里连一个县的主管都比不过。

至于说杨建华在外面的威风,却根本不可能用在家里。

她真要这么做,那下场绝对会很惨。

偏偏她还帮张品看着这么大一个摊子。

于是一些请托或者让她非常难以拒绝的事情也经常会出现。

不过一般来说,因为张品企业的特殊性,再加上杨建华身份的特殊性,还有上面的人发话,这些人也不会太过分。

甚至大部分人也并不是因为私利,他们也不是为了占张品的便宜。

他们只是为了让张品手上那些服装厂或者快消品工厂能落地自己看管的地方,或者从自己所在的地方买原材料或者招工之类的。

要么就是他们能提供平台,让张品的公司合作,双方开展建设或者研究之类的。

希望张品生意落地的,他们也放言承诺各种优惠,比如建厂的话地皮随便选,几年退税几年免税几年打折之类。

原材料也是优中供优。

合作那更是低姿态,只为了为手下人找一条出路或者学习先进的经验和知识。

但是毕竟是地大物博,尽管大部分人都不是不讲理,甚至诚意很足,可难免会出现几个傻子。

偏偏这些人的身份地位,还不是杨建华能够处理的,所以她也不得不向张品抱怨。

对于这种情况,张品倒也没有准备硬刚。

实际上从他这些年的发展就知道,张sir并不是那种喜欢吃独食的,相反,他一向都讲究多个朋友多条路。

所以对于上面求合作的,他甚至没有把利益放在第一位。

现如今要说发展,自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最好,要么就是首都圈了。

但是张品的快消品能够迅速做起来,实际上恰恰是因为张品布局广的原因。

现如今可不是几十年后,家里的基建还没有铺开,物流和信息流通还不是那么方便。

张品在第一波羊城和鹏城圈地然后当地主赚到更多的资金后,恰好也是当时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时刻。

随着制造业发展越来越好,原本何敏等人成立的服装产业其实已经开始没有足够竞争力了。

也就是因为她们一开始就是朝着建立品牌去的,而且布局够早,所以还能有一部分利润。

这时候如果何敏等人还是要坚持着老路的话,很快就会死在内卷之中。

毕竟这时候的家里人才刚刚脱离温饱,对于品牌的接受能力还不太够,再加上他们的品牌也不够财大气粗去打广告维持自身的品牌。

而何敏和玛丽当娜也很聪明,她们在发现生意遇到困难的时候,自然没忘记张品这个最大的依靠。

两人回了港岛,找到张品好好伺候了一番。

张品便提议他们把厂子往中部地区乃至于更远的东地区搬迁。

反正不管是服装产业还是快消品的生产,技术门槛并不高。

现如今产业布局在沿海或者首都圈,主要还是交通以及这些地区的人民消费能力强,再加上基建和产业链和人力资源的问题。

但是这些对于张品来说却都不是问题。

首先以他公司目前的名气,并不担心去一些相对偏远的地方会遇到政策或者其他的阻挠。

甚至对于他的到来,当地都是翘首以盼的,真落地了,当地也保护得非常好。

再加上张sir本人也非常大气,他做的可不仅仅是一个工厂,而是直接搞一整条产业链。

从技术到人才培养,乃至于整个供应链他都能够一个人投资了。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品牌在中东部便遍地开花,于是短短几年就开始遍布全国。

但是张品这人对合作伙伴大方,也对手下的员工大方,可是对于一些蛀虫,他却一向都是恨之入骨的。

以前是杨建华帮忙在顶着这些压力,现在对方却明显力有不逮了。

对于之所以会如此的原因,其实张品也大概有所了解的。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杨建华和家里现如今的关系有些紧张。

因为前段时间家里想要杨建华放下手上的事情,去其他岗位发光发热。

但是杨建华本人自觉自己已经在现如今的岗位做了这么久了,再回去家里其他岗位的话,担心自己会不适应。

当然,她自己舍不得现如今的一切也有可能。

现如今她的岗位虽然地位不高,但是权利却非常大。

回了家里,不管是任何岗位,权限显然不可能再如此,总之她是委婉的拒绝了家里的安排。

对于杨建华的选择,家里倒也没有怎么,甚至还破例给她高配了一级。

可事情也到此为止了,杨建华虽然级别是上去了,但她原本虽然长时间在外面,可偶尔回家里,甚至很久不回家里,却根本不需要担心什么后顾之忧。

可是就在这次事情过后不久,杨建华发现自己再联系家里需要支援的时候,对接的人却没那么好说话了。

这些人往往都以流程或者程序的问题推脱,听起来倒是合情合理,这些人也是尽忠尽职。

可是要知道,真要讲流程讲程序的,首先杨建华在外面做的事情就是不符合流程和程序的。

甚至她们的真实身份都不可能符合流程和程序,如果某个任务失败或者谁不小心出事了,至少在明面上,家里面是不可能承认他们身份,也不会承认他们的行动合法。

在本来就程序不可能正确的情况下,再来讲程序的事情,就知道这是不可能达成的。

杨建华之所以急着让张品自己派人来接手他的产业,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担心会受到自己的牵连。

张品倒不是担心自己的产业问题,而是知道杨建华本身现如今就已经被猜忌了,他要是还把集团放在对方手上,那倒是很像他故意在支持杨建华了。

毕竟他的集团现如今资产就有上千亿,总价值到底有多少根本不可估量,甚至很多分部分公司还是很多地方的支柱产业。

这时候如果他再和杨建华在一起,那给不少人的压力就太夸张了。

实际上上面的人想要杨建华挪窝,事实上就和张品的集团有不少的干系。

不然的话,杨建华本来是他们特意选出来培养的人才,现在突然让她换地方,对家里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杨建华和张品也是聪明人,他们实际上也没有其他的心思,所以自然也愿意做出一定程度上的表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