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 第549章 偶尔想起她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第549章 偶尔想起她

簡繁轉換
作者:空酒瓶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8 02:40:07 来源:源1

南京,元宵夜,花好月圆。

太后本家汪府坐落于秦淮河南侧的钞库街,许多功臣宿将都在这里修府立宅,钞库街也是王公贵人云集之地。

正月十五,月满秦淮,烟笼寒水,夜色下的秦淮河载着桨声灯影。

而名门世族汪府,酒席已经进行到了一半。

南京的高官基本都在这了,着常服,推杯换盏,酒不醉人人自醉。酒壶不停在婢女间传送着,桌上已经凉掉的席面已经被撤掉,又上了其他菜品,大多都是江南菜色,水晶脍、东坡肉、松鼠鳜鱼、蟹粉......

洪水过后,大夏的交通网络虽经修复,但叶青深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她意识到,自然灾害不可避免,而国家必须具备更强的抗灾能力,才能真正保障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于是,在修复道路的同时,她着手规划一个更为宏大的工程??建立覆盖全国的水利系统。

叶青召集了朝廷中擅长水利工程的大臣以及民间知名学者,共同商讨方案。会上,有人提出修筑大型水库以调节水量,缓解旱涝灾害;也有人主张疏通河道、加固堤坝,减少洪水对沿岸地区的破坏。经过多轮讨论,叶青决定将两者结合,既修建水库储存水源,又通过完善河网体系提升排洪能力。

然而,这个计划再次引发了争议。一些保守派大臣认为,当前财政已经因交通网络建设捉襟见肘,再投入巨资于水利工程无异于雪上加霜。更有甚者质疑叶青是否过于野心勃勃,试图通过这些工程项目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面对这些指责,叶青并未急于反驳,而是冷静地分析道:“诸位,交通网络和水利工程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相辅相成。没有完善的水利设施,道路极易被洪水冲毁,我们之前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反之,如果水利系统健全,不仅能够保护道路,更能促进农业发展,为国库带来更多税收。”

她的言辞铿锵有力,最终说服了大多数官员。皇帝亦被其远见卓识所打动,批准了这项计划。为了确保资金充足,叶青采取了类似交通网络建设时的办法:一方面继续出售部分闲置土地,另一方面鼓励富商投资,并承诺给予一定比例的利润分成。这一举措虽然招致少数贵族不满,却得到了更多普通百姓的支持,因为他们清楚地看到,叶青的每一步决策都是为了国家长远利益考虑。

随着工程逐步展开,全国各地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建设热潮。在北方干旱地区,一座座水库拔地而起,为农田灌溉提供了稳定水源;在南方水患频发地带,坚固的堤坝如同钢铁长城般守护着村庄与城镇。与此同时,叶青还特别注重技术革新,她邀请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工匠参与设计,其中就包括那位曾经因交通网络改变命运的小姑娘??如今已是朝廷重臣之一的林婉儿。

林婉儿不负众望,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建议。例如,在水库选址过程中引入地理测量仪器,精确计算地形坡度与水流方向;在堤坝施工时采用新型黏土材料,大幅提高结构强度。这些改进不仅加快了工程进度,还显著降低了成本。叶青对此颇为赞赏,时常夸赞林婉儿继承了自己的精神,“你今日的成绩,正是我当年努力的意义所在。”

然而,就在水利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外交危机打破了平静。邻国北燕突然派遣使者来函,声称大夏在边境地区大规模修筑水利工程,可能会影响两国之间的河流流量分配,要求立即停工并重新协商。此消息一出,朝野哗然。不少大臣担心,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战争。

叶青迅速召开了紧急会议,听取各方意见。有人主张强硬回绝北燕的要求,毕竟这些工程完全位于大夏境内,对方无权干涉;也有人建议妥协退让,以免激化矛盾。但叶青却提出了第三条路径:主动邀请北燕代表参观施工现场,展示透明度,并提出联合开发跨境水资源的合作方案。

“我们要让他们明白,这不是针对他们的威胁,而是互利共赢的机会。”叶青语气坚定地说。随后,她亲自带领一支代表团前往边境,迎接北燕使者。双方经过数日谈判,终于达成共识:大夏承诺在不影响下游水量的前提下优化水利工程布局,而北燕则同意开放部分未开发区域供双方共同利用。

这次成功化解危机,不仅彰显了叶青卓越的外交手腕,更进一步提升了大夏的国际声誉。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希望与大夏展开类似合作。叶青抓住这一契机,推动建立了首个区域性水资源管理组织,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奠定了基础。

时间飞逝,转眼间又是几年过去。大夏的水利系统逐渐成型,成为继交通网络之后的又一大奇迹。农田产量大幅提升,粮食储备更加充足,百姓生活日益富足。与此同时,叶青也注意到,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社会阶层分化问题逐渐显现。一些富商凭借垄断资源积累巨额财富,而底层民众则难以分享发展的红利。

为此,叶青提议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设立公平交易市场,限制囤积居奇行为;推广教育普及政策,让更多贫寒子弟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为老弱病残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每一项政策都经过深思熟虑,旨在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当然,这样的改革自然会触动某些既得利益者的神经。一次廷议中,一位年长的大臣直言不讳地批评叶青:“叶大人,您如此频繁变动政策,是否会让朝堂陷入混乱?况且,有些事情本该由地方自行决定,何必事事插手?”

叶青微微一笑,从容答道:“乱世需要强权,盛世则需平衡。我的目标不是控制一切,而是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至于所谓‘混乱’,不过是变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罢了。”

她的话掷地有声,令在场众人无不肃然起敬。即便那些私下里对她抱有敌意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叶青的确是一位真正的治世能臣。

就在叶青全力以赴推进改革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某日深夜,一名刺客潜入丞相府,意图行刺叶青。幸好侍卫及时发现,将其制伏。事后查明,此人受雇于一位隐居多年的旧贵族,企图通过暗杀恢复家族昔日荣光。

面对这一事件,叶青非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既然有人害怕改变,那就说明我们的路走对了。”她轻描淡写地说道,随即下令加强安全防范,同时加大对**势力的打击力度。

从此以后,叶青的名字不仅象征着智慧与力量,更成为了无数普通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希望之光。她用实际行动证明,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只要心怀天下苍生,就一定能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

岁月流转,叶青已步入暮年。但她依然活跃于朝堂之上,为大夏的未来殚精竭虑。回首一生,她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从那个初入仕途的年轻女子,到如今掌控全局的传奇人物,她始终铭记初心??为万民谋福祉,为国家铸辉煌。而在她的引领下,大夏正朝着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迈进。

刺客事件后,大夏朝堂上下对叶青的敬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她却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谦逊谨慎。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叶青决定进一步肃清朝中**势力,同时加强地方治理。

她首先着手整顿吏治,设立了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各级官员必须定期接受政绩评估,表现优异者将获得升迁奖励,而那些懒政怠政、贪污受贿之人则会受到严惩。此外,她还特别强调监督机制的重要性,组建了一个独立于六部之外的监察机构,专门负责调查和处理官员违纪行为。

这一举措虽然赢得了普通百姓的支持,却也引来了部分权贵的不满。一些长期盘踞高位的大臣开始暗中串联,试图削弱叶青的影响力。他们联合起来,在皇帝面前进谗言,称叶青权力过大,有僭越之嫌。

面对这些非议,叶青没有急于辩解,而是选择用事实说话。她主动向皇帝提交了一份详尽的报告,列举了近年来自己推行的各项政策所带来的实际成效:交通网络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水利工程有效缓解了自然灾害的影响;社会保障体系让弱势群体得到了基本保障……每一条数据都清晰明了,令人信服。

皇帝看完报告后,不禁感慨道:“叶爱卿,你为朕分忧多年,功勋卓著。朕深知你的忠心,绝不会被谣言蒙蔽双眼。”随后,他当众宣布,授予叶青“国母”称号,并赐予金印玉册以示嘉奖。

尽管荣誉加身,叶青依旧保持低调作风。她深知,真正的成就不在于个人名利,而在于能否真正改善百姓生活。于是,她继续深入基层调研,倾听民众呼声。在一次走访偏远山区时,她发现当地因地理条件限制,农作物产量始终无法提高,许多家庭仍然处于贫困状态。

回到京城后,叶青立即组织专家团队研究解决方案。经过反复论证,他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例如,在山地地区推广果树栽培,在低洼地带种植水生作物等。同时,为了帮助农民掌握新技术,叶青还设立了农业技术培训中心,邀请经验丰富的农学家担任讲师。

这项政策一经实施,便取得了显著效果。原本贫瘠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各类经济作物成为当地新的收入来源。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农激动地对叶青说道:“大人啊,您不仅修好了我们的路,现在又教会我们怎么种出金疙瘩!这恩情,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

随着农村经济的逐步复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带动了乡村整体振兴。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在稳步推进。叶青注意到,随着人口流动加快,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显现。为了缩小这种差距,她提议建立城乡互助联盟,通过资源共享、项目合作等方式促进共同发展。

具体而言,城市企业可以为农村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而农村则可以为城市居民供应优质农产品。此外,叶青还鼓励教育机构开展城乡交换活动,让学生们从小树立平等互助的观念。这种创新模式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形成了良性循环。

然而,就在大夏蒸蒸日上之时,外部威胁再次浮现。北方蛮族部落趁机南下侵扰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消息传到京城,朝廷顿时陷入紧张气氛。不少大臣建议增兵御敌,但叶青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蛮族之所以敢于犯境,是因为他们看到我国内部安定,缺乏足够的警惕性。”叶青分析道,“与其单纯依靠武力防御,不如采取综合手段应对。”

她随即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战略方案:一方面增强边防力量,确保能够迅速反击入侵者;另一方面通过外交途径与周边国家结盟,共同遏制蛮族扩张。同时,她还提出在边境地区建设商贸集散地,吸引蛮族部落参与贸易,从而减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这一方案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并迅速付诸实践。果然,随着时间推移,蛮族的攻势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频繁的商贸往来。曾经剑拔弩张的边境线,如今变成了和平交流的桥梁。

叶青的努力再一次证明,智慧远比暴力更能解决问题。而她的每一次决策,都在为大夏书写着崭新的历史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