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 第597章 早就喜欢了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第597章 早就喜欢了

簡繁轉換
作者:空酒瓶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1 03:34:36 来源:源1

阮凝玉见到他指节微青,更加用力地攥紧了香囊。

谢凌另一只拢在袖中的手也无声地收紧。

阮凝玉没想到从他书房里拿出来的香囊,会在此刻掉落在两人的眼前。

只觉得气氛变得沉闷和微妙。

阮凝玉忽然不敢抬头看他。

烛火微弱,书房光线很暗,夜色将谢凌的身影裹得半明半昧。阮凝玉几乎看不清楚他脸上的表情。

他脸上的轮廓隐在烛火照不到的地方,眉峰的弧度、唇角的起落,全被夜的浓墨晕染得模糊不清。

沉默像雾一样扩散。

阮凝玉想,......

赵昭站在窗前,望着天边初露的晨曦,心中却并未因胜利而轻松。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朝堂之上,虽已无皇帝的影子,但朝臣之中,仍有不少人心怀不甘,暗中窥伺。

“林修远。”她唤了一声。

“属下在。”林修远立刻从门外走入,神色恭敬。

“我需要你亲自去一趟北疆。”赵昭缓缓开口,“那边的兵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若有人妄图趁机作乱,就地镇压。”

林修远微微颔首:“属下明白。”

赵昭又叮嘱道:“此外,南边的漕运也需严密监控。若有人敢借机囤积居奇、扰乱民生,严惩不贷。”

林修远拱手应命:“属下定不负殿下所托。”

待林修远离去后,赵昭坐回案前,开始批阅奏章。朝中事务繁杂,她虽已下令由御史中丞暂代尚书令之职,但许多大事仍需她亲自定夺。

夜深人静,东宫书房内烛火未熄,赵昭依旧伏案批阅奏章。她的神情专注,动作利落,仿佛从未经历过那场惊心动魄的宫变。

突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赵昭抬眸,只见魏衡悄然走入,神色凝重。

“殿下,北边传来消息,辽国使者已抵达边境,要求与我朝和谈。”魏衡低声禀报。

赵昭闻言,神色微变:“辽国?”

魏衡点头:“是。据密探回报,辽国此次派遣的使者身份不凡,乃是辽国公主。”

赵昭沉吟片刻,道:“辽国公主亲自前来,看来是诚意十足。你即刻安排人手,迎接使者入京,务必妥善接待。”

魏衡拱手应命:“属下遵命。”

待魏衡离去后,赵昭望着窗外夜色,心中却泛起一丝不安。辽国与大晟素来敌对,此次突然求和,背后恐怕另有隐情。

翌日,赵昭召集朝臣议事。朝堂之上,众臣议论纷纷,皆对辽国求和之事议论不休。

“太子殿下,辽国素来狡诈,此次求和,恐怕另有图谋。”一位老臣出列,沉声谏言。

赵昭神色平静,缓缓开口:“辽国若真有图谋,为何不直接出兵,反倒派人求和?此举不合常理。”

另一位大臣皱眉道:“殿下,辽国公主亲自前来,恐怕并非单纯求和。或许,他们另有所求。”

赵昭微微一笑:“本太子亦有此疑虑。但无论如何,既然对方求和,我朝亦应以礼相待。若对方真有诚意,不妨一谈。”

众臣闻言,皆沉默不语。

赵昭环视众人,沉声道:“此事本太子已决,无需再议。三日后,辽国使者入京,届时,我亲自接见。”

朝会散去后,赵昭回到东宫书房,召见魏衡与御史中丞。

“辽国公主入京,你们务必严密监控其行踪。若有异动,立即上报。”赵昭叮嘱道。

魏衡与御史中丞皆拱手应命。

三日后,辽国公主一行人抵达京城。赵昭亲自前往城门迎接,只见一名身着异族华服的女子缓缓走下马车,容貌端庄,神情淡然。

“大晟太子赵昭,欢迎辽国公主入京。”赵昭微微一笑,语气平静。

辽国公主微微欠身,用一口流利的汉话道:“大晟太子殿下有礼。此次来访,乃为两国和谈而来,望殿下能予我朝公主应有的尊重。”

赵昭目光微闪,随即笑道:“公主请随我入宫。”

辽国公主微微颔首,随赵昭一同入宫。

宫中设宴款待辽国公主一行人,赵昭亲自作陪。席间,辽国公主言谈得体,举止优雅,令赵昭心中暗自警惕。

“公主此次前来,不知有何打算?”赵昭不动声色地问道。

辽国公主轻声道:“我国大汗对贵国太子殿下早有耳闻,此次遣我前来,乃为两国修好而来。若太子殿下愿与我国结盟,共抗北狄,我国愿以公主嫁于太子殿下,以示诚意。”

赵昭闻言,心中一震,面上却依旧平静:“公主此言当真?”

辽国公主点头:“千真万确。我国大汗已下旨,若太子殿下答应,两国便可立即结盟,公主亦可即刻嫁入东宫。”

赵昭微微一笑,道:“公主美意,本太子心领了。只是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与朝臣商议。”

辽国公主微微一笑:“殿下请便。”

宴席散去后,赵昭回到东宫书房,召见魏衡与御史中丞。

“辽国公主提出和亲,欲嫁入东宫。”赵昭开门见山。

魏衡与御史中丞皆神色凝重。

“殿下,此事万万不可答应。”魏衡沉声道,“辽国素来狡诈,此举恐怕另有图谋。”

御史中丞亦道:“殿下,若您答应和亲,势必引起朝中动荡。许多大臣皆不愿与辽国结盟。”

赵昭轻轻一笑,道:“我自然不会答应。但也不能直接拒绝,否则辽国必会心生不满,甚至可能引发战事。”

魏衡皱眉:“殿下之意是?”

赵昭目光微沉:“先稳住辽国公主,再派人前往北疆,查明辽国意图。若辽国真有图谋,我便先发制人。”

魏衡与御史中丞皆拱手应命。

次日,赵昭召见辽国公主,道:“公主之意,本太子已知晓。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与朝臣商议,稍后再予答复。”

辽国公主微微一笑:“殿下谨慎,我理解。我便在京城等待殿下答复。”

赵昭点头:“公主请安心。”

送走辽国公主后,赵昭召见林修远,命其立即前往北疆,查明辽国动向。

林修远领命离去。

风雪未歇,东宫书房内,赵昭独自坐在案前,翻阅着密报。她知道,这场和亲之局,才刚刚开始……

赵昭坐在案前,神色沉稳,目光却透着几分冷意。她缓缓展开一份密报,上面赫然写着:“辽国公主随行人员中,有三人身份存疑,疑为辽国密探。”

她将密报轻轻放下,心中已有计较。辽国此次求和,看似诚意十足,实则步步为营。若她贸然答应,恐怕会落入对方设下的圈套。

“魏衡。”她唤了一声。

魏衡立刻从门外走入,躬身行礼:“属下在。”

“你即刻安排人手,暗中监视辽国公主一行人的动向。尤其是那三人,务必查清他们的真实身份。”赵昭低声吩咐。

魏衡点头应命:“属下明白。”

待魏衡离去后,赵昭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飘落的雪花,思绪却已飘远。

辽国公主的和亲提议,无疑是冲着她来的。辽国大汗若真有意与大晟结盟,为何不直接遣使,反倒派出公主?此举,分明是另有所图。

她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辽国此举,恐怕与皇帝被废之事脱不了干系。

皇帝虽被囚于冷宫,但朝中仍有其残余势力,或许,辽国正是通过这些人,窥探大晟内政,伺机而动。

赵昭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目光已变得坚定。

“无论如何,我不能让他们得逞。”

翌日,朝会上,赵昭照例主持政务。众臣纷纷上奏,皆是各地政务之事。赵昭一一过目,批示得当,朝臣皆不敢轻视。

然而,就在她准备宣布退朝时,忽见一名小太监匆匆跑入朝堂,跪地禀报:“启禀太子殿下,太后娘娘病情恶化,昏迷不醒!”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赵昭脸色一变,立即起身:“母后病情恶化?可有御医诊治?”

那小太监低头答道:“御医已入慈宁宫诊治,但娘娘情况危急,恐有性命之忧。”

赵昭心下一沉,当即下令:“本太子即刻前往慈宁宫。”

说罢,她匆匆离朝,直奔慈宁宫而去。

慈宁宫内,御医们神色凝重,围绕在太后榻前,焦急地施药。赵昭步入殿内,快步走到太后榻前,只见她面色苍白,气息微弱,已陷入昏迷。

赵昭握住太后的手,心中一阵揪痛。

“母后……”她低声唤道,声音几近哽咽。

御医见状,连忙上前禀报:“殿下,太后娘娘今晨突然昏迷,脉象紊乱,臣等已施针用药,但仍未见好转。”

赵昭沉声问道:“可查出病因?”

御医迟疑片刻,低声道:“娘娘体虚已久,加之近日情绪波动,恐怕……”

赵昭神色一冷:“恐怕什么?”

御医咬牙道:“恐怕是……心脉衰竭,若不能及时醒转,恐怕撑不过今晚。”

赵昭心中一震,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母后……”她低声呢喃,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她不愿承认,可现实却摆在眼前??太后,真的撑不住了。

她缓缓起身,对御医道:“你们继续施救,若母后有任何异动,立即禀报。”

御医们纷纷应命。

赵昭转身离去,脚步沉重。她回到东宫书房,神色阴沉,心中却已翻江倒海。

若太后去世,她便彻底失去最后一道屏障。皇帝虽被废,但朝中仍有其残党,若太后一死,恐怕有人会趁机作乱。

更可怕的是,辽国公主此刻正在京城,若她趁乱而动,联合朝中反对势力,后果不堪设想。

赵昭深知,自己必须在太后离世前,彻底掌控局势。

她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命魏衡立即彻查辽国公主随行人员的底细,并加强宫中戒备,以防有人趁机作乱。

与此同时,她又命林修远加快北疆调查,务必在太后离世前,掌握辽国的真实意图。

夜深人静,东宫书房内,赵昭独自坐在案前,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中却无一丝安宁。

她低声呢喃:“母后,孩儿不想再失去你了。”

风雪之中,她仿佛又回到了儿时,太后牵着她的手,温柔地教导她如何在宫中立足。

如今,那个曾经庇护她的人,正躺在病榻上,生死未卜。

赵昭闭上眼,心中却已下定决心??无论付出何种代价,她都要保住母后,保住她最后的依靠。

她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宫墙,目光坚定。

“这一局,我不会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