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 第661章 抓住阮凝玉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第661章 抓住阮凝玉

簡繁轉換
作者:空酒瓶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8 04:23:51 来源:源1

阮凝玉原本还忧心南方的动荡会波及徽州。

近日却听闻,南京新到任了一位都督同知,年纪虽轻却手段非凡,神机妙算。原本气势汹汹欲吞并江南的叛军,竟被他率军迎头痛击,溃退百里。

此时徽州府大街小巷都在流传着这位年轻都督的传奇事迹。

阮凝玉坐在自家小院的藤椅上,听着春绿和抱玉给她带回来的消息,心中竟也莫名地安定了些许。

她不过想求得一方平安,安度余生,若江南各地皆有良官坐镇,护得百姓安宁,那她便也无需再为此......

夜色如墨,江南的春雨细细密密地落着,檐角滴水声敲在青石板上,像是一声声催命的更鼓。周怀安独坐书房,手中一卷《春秋》翻至半页便再未动过。窗外竹影婆娑,风穿廊而过,吹得案前烛火摇曳不定,映得他面容忽明忽暗。

他缓缓合上书卷,抬手掐灭烛芯,任黑暗吞没整间屋子。

“来了。”他低声道。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几乎被雨声掩去。一道黑影悄然入内,跪伏于地,声音压得极低:“大人,东宫使者已抵苏州,携重金与密函,欲见谢云章、陆知远等七人。为首者乃赵允亲信幕僚陈砚,自称奉‘储君体恤寒门’之旨,许以翰林编修、御史台要职,只求诸人‘勿忘本源’。”

周怀安冷笑一声:“本源?他们倒是会说话。”

那人顿了顿,又道:“谢公子已拒见三次,然其余几人……似有动摇。”

“动摇?”周怀安睁开眼,眸光如刀,“十年苦读,一场春闱,为的是报国,还是攀附权贵?若连这点诱惑都扛不住,也不配做我的学生。”

他站起身,缓步踱至窗前,推开半扇木窗。雨水扑面而来,带着泥土与草木的气息。远处江面雾气弥漫,一艘小舟正逆流而上,灯火微弱却执着前行。

“告诉谢云章,明日午时,我在枫桥等他。”周怀安淡淡道,“其余人,不必再联络。从今往后,他们走他们的路,我周某人不送。”

那黑衣人领命而去,身影没入雨幕。

周怀安转身取出一只檀木匣,打开后,里面是一枚锈迹斑驳的铜符,刻着一个古篆“忠”字。他指尖轻轻抚过,眼神渐深。

这枚符,是先帝临终前亲手交予他的遗诏信物??**“若有非常之变,持此符可调北军三营,直入皇城。”**

当年他拒不受命,将符藏于江南,自己主动请辞离京,只为避党争之祸。可如今,朝局崩裂,东宫肆意打压士林,公主煽风点火,皇后伪善收心,天下读书人竟无一处可安身立命之所。

他闭目良久,终于低声自语:“不是我要破局……是你们,逼到了这一步。”

??

京城,公主府。

赵昭正在对镜梳妆,指尖蘸胭脂点唇,动作轻柔却不带笑意。白露立在一旁,神色凝重。

“娘娘,江南急报:东宫已派人接触新科进士,意图拉拢分化。”

赵昭停下动作,望着铜镜中的自己,缓缓勾唇:“赵允果然沉不住气了。他以为用官位就能买人心?可惜,这些人才刚尝到胜利滋味,怎会轻易倒戈?”

白露迟疑道:“可……周大人那边,似乎已有应对。他昨夜召见谢云章,地点选在枫桥。”

“枫桥?”赵昭眉梢微动,“那是二十年前先帝赐宴群臣、宣布废太子的地方。周怀安选在那里见面……怕不只是谈什么仕途前程。”

她忽然站起,走到案前展开一幅舆图,目光落在江南水道纵横之处。

“周怀安从来不做无谓之举。”她喃喃道,“他若出手,必是一击致命。”

白露心头一紧:“娘娘是说……他想借这批新科进士,另起山头?”

“不止。”赵昭冷笑,“他是要让这批人明白,真正的靠山不在公主,也不在东宫,而在他自己。”

她猛地攥紧地图一角:“可他忘了,如今朝堂之上,是我替他清了路;民间之声,是我为他造了势。这些人感激的,只会是我赵昭!”

白露低声道:“可若周大人现身回京……”

“他不会回来。”赵昭断然道,“他太清楚自己的位置了。一旦踏入京城,便是众矢之的。赵允要杀他,我会防他,皇后也会忌他。他在江南,才是真正的无冕宰相。”

她转身望向窗外,天边微亮,晨雾未散。

“传令下去,加派细作潜入江南,密切监视每一位新科进士的行踪。尤其是谢云章??我要知道他说的每一句话,见的每一个人。”

顿了顿,她补充道:“另外,放出风声,就说公主有意奏请陛下,提拔江南才俊入翰林院,专司修撰国史。”

白露怔住:“可……翰林院历来由礼部推举,公主擅自提议,恐遭非议。”

“非议?”赵昭轻笑,“我要的就是非议。越多人说我干政越好,越多人骂我专权越好。只要那些年轻进士听见‘是公主为我们争取机会’,他们就会记住这份恩情。”

她端起茶盏,轻啜一口,语气淡漠如雪:“人心这种东西,不怕抢,就怕没人给。我现在给他们希望,将来他们就得还我江山。”

??

慈恩寺偏殿,香烟袅袅。

皇后静坐蒲团之上,手持佛珠默诵经文。李贵妃匆匆步入,面色难掩焦虑。

“娘娘,江南局势生变!周怀安秘密召见谢云章,坊间已有传言,称其欲结‘江南清流盟’,抗衡朝中权贵!”

皇后缓缓睁眼,神情依旧平静:“哦?那位二十年不问政事的老尚书,终于按捺不住了?”

李贵妃急道:“他若联合新科进士,培植私党,将来岂非尾大不掉?更何况……他与公主暗通款曲已久,万一联手……”

“联手?”皇后轻轻一笑,“赵昭聪明,但不够狠;周怀安狠辣,但太孤傲。他们之间,从来不是盟友,而是互相利用的棋手。”

她站起身,整理衣袖:“你以为赵昭真想扶持周门弟子?不,她只是借这些人打击东宫。一旦目的达成,这些人对她而言,不过是过河之卒。”

顿了顿,她眸光微闪:“可周怀安不同。他对这些学生,是真的寄予厚望。所以他不会让他们沦为任何人的工具。”

李贵妃不解:“那娘娘打算如何应对?”

皇后望向殿外初升朝阳,声音温柔却坚定:“什么都不做。”

“啊?”

“越是乱局,越要静观其变。”皇后缓步走出偏殿,“赵允急于反击,赵昭急于掌权,周怀安急于布局……唯有我不争,方能成其大。”

她回头看了李贵妃一眼:“你去传个消息吧??就说本宫有意提议设立‘寒门举荐制’,凡贫寒学子中第者,皆可获朝廷廪禄三年,无需依附权门。”

李贵妃恍然大悟:“这样一来,那些新科进士即便受公主恩惠,也会感念皇后仁政!”

“正是。”皇后微笑,“我要让他们知道,真正愿为寒门铺路的,不是那个冷血算计的公主,也不是躲在江南遥控朝局的老尚书,而是这个愿意掏出内库银两来养士的皇后。”

??

三日后,枫桥。

细雨停歇,晨光洒在河面,泛起粼粼波光。一座石桥横跨两岸,桥畔古寺钟声悠扬。

谢云章一身素袍,独自前来。远远便见周怀安立于桥头,背影清瘦如松。

“老师。”他恭敬行礼。

周怀安转身,目光深邃:“你来了。”

“学生不敢不来。”谢云章低头,“但心中仍有疑惑??为何避开封府邸,选在此处相见?”

周怀安不答,只道:“你可知二十年前,谁在这座桥上被废为庶人?”

谢云章一震:“是……废太子赵恒。”

“不错。”周怀安缓缓道,“他也是寒门出身,也曾立志革新朝纲,打压豪强,重用清流。可最后呢?被诬结党营私,遭百官联名弹劾,先帝一怒之下将其幽禁,三个月后暴毙于别院。”

他看向谢云章:“你说,他是死于疾病,还是死于人心?”

谢云章喉头滚动,久久不能言。

“你们这次能中榜,并非solely因为才华。”周怀安声音低沉,“而是因为有人需要你们的存在,来对抗东宫。赵昭借你们之名,行夺权之实。她今日捧你们上天,明日便可踩你们入泥。”

谢云章颤声:“可若无公主力挺,主考官岂敢冒犯东宫取士?我们根本不可能上榜!”

“所以你就该感激她?”周怀安冷笑,“那你告诉我,她救的是你们,还是她自己?她所做的一切,哪一件不是为了削弱赵允、巩固势力?你们不过是她的武器罢了。”

谢云章脸色发白。

“我叫你来,不是要你背叛谁。”周怀安语气稍缓,“而是要你清醒。从今日起,你不再是单纯的士子,而是卷入了这场生死博弈的棋子。你要想活命,要想实现抱负,就必须学会??**独立于所有权力之外。**”

他从袖中取出一本薄册,递过去:“这是我这些年整理的《士林录》,记录了天下三百六十位寒门才俊的籍贯、师承、志向。你带回去,悄悄联络其中二十人,组成‘明经社’,不依附任何一方,只传播文章、评议朝政。”

谢云章震惊:“这……这不是结党吗?”

“结党?”周怀安嗤笑,“他们早已结党了!东宫有门客三千,公主有幕僚百人,皇后有外戚支撑,就连大理寺少卿都是赵允表兄!天下皆党,唯独不准我们结社?”

他逼近一步,目光如炬:“我要你们成为一股无法忽视的声音。既不效忠皇帝,也不谄媚权贵。你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所有人知道??**士人,不该是权力的附庸。**”

谢云章双手接过册子,指尖微微发抖。

“老师……若被发现……”

“那就死。”周怀安平静道,“但你要记住,一个人可以死,思想却不会。只要还有人念你的文章,传你的名字,你就永远活着。”

??

数日后,京城骤起风波。

一份名为《明经纪闻》的手抄刊物悄然流传于国子监、太学、翰林院之间。首篇即为谢云章所撰《论公器不可私用》,直言“春闱虽公,然取士之道仍受权势牵制”,并影射公主“以怜才之名,行揽权之实”。

全文气势磅礴,引经据典,一时洛阳纸贵。

赵昭得知后,正在批阅各地密报,闻言手中朱笔一顿,墨迹染透纸面。

“谢云章……竟敢反噬?”她冷冷道。

白露惶恐:“娘娘,此文已在士林掀起巨浪。许多人开始反思,是否过于依赖公主庇护……甚至有人说,真正的清流,应超然于党争之外。”

赵昭沉默良久,忽然笑了。

“好一个周怀安……这才是他的真正手段。不争官位,不求富贵,而是塑造一种思潮,一种足以凌驾于权力之上的道统。”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巍峨宫阙。

“他想做天下士人的精神宗师。”

白露颤声:“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赵昭眸光一闪,冷声道:“既然他要讲道,那我就让他看看,什么叫现实的刀锋。”

她提笔疾书,命人速送礼部尚书:“即日起,凡参与《明经纪闻》刊印、传阅者,一律取消馆选资格,永不录用。”

白露惊骇:“这……岂非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寒?”赵昭冷笑,“心本来就是热的,才会被人利用。我要让他们知道,在这个世上,理想很贵,贵到需要用前途去换。”

她将笔重重掷于案上:“传我令,明日设宴,邀十位新科进士赴席。我要亲自告诉他们??跟我的人,有官做;叛我的人,连文章都发不出去。”

??

当夜,暴雨倾盆。

周怀安坐在灯下,读着来自京城的最后一封密信。当他看到“谢云章等人已被公主宴请,态度有所松动”时,轻轻叹了口气。

他吹灭烛火,仰望夜空。

乌云翻涌,电光撕裂天际。

“赵昭啊赵昭……你以为权力能压制思想?”他低声呢喃,“可你不懂,真正的风暴,从来不是从宫墙里刮出来的。”

他起身,走向庭院深处的一口古井。

井边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四个大字:**薪火相传。**

他跪下,叩首三拜。

“从今日起,明经社不再隐匿。它要走上街头,走进书院,走入每一个不甘沉默的灵魂之中。”

雷声滚滚,仿佛天地共鸣。

而在千里之外的京城,赵昭站在高楼之上,手中握着一份新的名单??那是刚刚查出的《明经纪闻》撰写者名录。

她看着最后一个名字,嘴角缓缓扬起。

“周怀安……你想玩更大的局?”

她将名单投入火盆,火焰腾起,照亮她冰冷的眼瞳。

“那就让我陪你,把这场火烧得更旺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